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尼采的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好理解,就是当你凝望着深渊时,其实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但这是很有哲理性的一句话,它真正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当你在凝视着人性邪恶的时候,邪恶就会反过来凝视着你的内心。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难理解,实际上你如果要真正了解它的含义就必须对尼采和他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那么你就会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下面谈谈尼采及我对这句话的认识及理解。

一、认识尼采

先简单来了解一下尼采。尼采,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代表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的贡献在于他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西方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方面。

二、尼采认为的“深渊”是什么?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这句名言出自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中:“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尼采的这句话应该说的是尼采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的一种判断。

关于尼采对“善”与“恶”和“道德和非道德”的判断。他认为过去的道德标准和现代标准是矛盾的,为此,他写了《善恶的彼岸》一书,试图来重新确立一种新的现代道德体系来解决目前哲学上的许多最深层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深渊?我认为尼采的“深渊”指的是人们缺少对“更高的现代标准道德”的追求,或者说追求是空虚的。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追求的人越多,那么这个追求的“深渊”就会变得越深越大和越空虚。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在期待和追求更高的道德要求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个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在十分期待着人们,这个过程是相互的。也就是他说这个道德深渊也一直都在凝视着我们,等待着我们。

但人类为什么会陷入深渊,进入虚无而无法自拔呢?尼采认为那是因为人类目前还无法用自己的肉眼去“窥视”整个世界,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反而是越探索,越无助,越了解,就越恐惧,直至无法自拔。就是说人类所具有的那个探索欲望,今后是无法拯救人类自己的。因为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所以,尼采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深渊不能正确引导的人类,使人类只能在迷茫中徘徊,慢慢失去了挑战深渊的勇气,最后只能满足于现状,人类的文明也将会停滞不前,人类最终将被深渊所吞没。

怎么办?尼采认为,目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勇敢面对挑战,敢于凝视这个深渊,把看到的这一切都视为虚无,这样人类自己就能变成超人,而超人是可以走出深渊的。

三、尼采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尼采为什么说出“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这句话呢?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与强大的敌人战斗得久了,长期的过多地关注和了解,敌人也会慢慢改变着你内心的想法,就会不自觉地想让自己也成为像对方那样的人。因为当你审视面对邪恶的时候,邪恶也像一面镜子那样在审视着你的内心。也就是说善与恶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多的时候,善与恶两者之间是相互转换或者共存的。简单来说,就是善在凝视恶的时候,恶也在凝视着善,时间久了,善就会把自己也想像成恶了,恶也一样。

那么这个“深渊”是如何形成的?尼采认为是因为人们缺失“更高价值”的追求而形成的空洞。人类没有了“更高价值”的追求,这个空洞深渊也就会越大。其实深渊它一直都在凝视着人类,只是我们没有更深邃而敏锐的洞察力,只是看不见它的存在罢了。

尼采兽说过上帝死了,上帝为什么死了?就是以上帝为代表的基督教旧的价值观已经倒了。现在应该到了重新评估这一切价值观的时候了。所以,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就是他在反抗基督教,他认为基督教被人们认为,是西⽅世界道德的基础和⼈⽣意义的寄托,也是西⽅世界观、价值观和⼈⽣观的形成的根本。而上帝原本就是作为这个道德体系的核⼼。而现在上帝死了,就是告诉人们,维系西⽅⼈精神信仰的道德和价值观已经崩塌了。

那么上帝死了,就应该重新建立新的价值体系,谁来建立?尼采认为是等待“超人”来。谁是“超人”?就是“现代人”,就是具有现代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人,而不是过去旧的,上帝活着的时候基督教所主宰的道德标准。所以要等待超人,超人何时出现?

尼采说上帝死了,“超人”才会出现。尼采说:“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超人是“忠实于大地”的人,是面向现实的人。只有让上帝死掉,这些人们才会摆脱对虚幻天国的迷悟,重新用脚着陆,珍惜现实的自己。

尼采在说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就是说当你和邪恶,魔鬼搏斗的时候,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因为“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正义与邪恶相视,你的眼中有它,它的眼中有你,只有你战胜了邪恶,你才能成为超人。否则,你被邪恶打败了,你也就成为魔鬼了。

尼采认为,上帝死了,人们就可以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这时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一个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就要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进行清算。因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

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西方的传统道德所崇尚的美德。他认为当一个人放弃基督信仰的时候,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观从自己脚底下抽出,整个信仰就崩溃了。

四、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其实,对于尼采的这句名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就是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许多人在理解“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正在凝视你”这句话时。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对“深渊”的过度解读。认为深渊就是代表了黑暗面、负能量、坏得不好,邪恶的人性,我想这并不是尼采的初衷。

尼采自己关于“深渊”的说法,他想通过这句话来警告世人不要凝视“深渊”,因为这样后果很严重,因为你可能在打怪兽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怪兽。

所以,对我们来说,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放宽眼界,不能总是盯在困难上。否则你就会受到它的影响,时间久了,你自己慢慢地也会成为困难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采取在战略上藐视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战术上相反要高度重视,你就不会被困难打败,就会战胜它,取得胜利。

所以,我们要经常重视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积极的东西,我们才会越来越健康。

总而言之,我们也不能总是把尼采说的“深渊”看作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痛苦、困难的事物。如果你一直抱着这种看法来考察事物,就会很危险,这些痛苦的事物有可能变成了真的。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思维,通过不断认识探索世界,来真辽认识自己。假如我们只是站在深渊面前凝视思考世界,别忘了世界也正在透过深渊凝视着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

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其实说的是一种因果关系。你如果不靠近深渊,离它极远甚至看都看不到它,那深渊与你何干?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你已经靠近深渊,已经与它建立了一种联系,也可以说是因果。你可能影响到它,它也可能影响到你。“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那是在说,你可能会受到恶龙(也就是不好的因素)影响,沾染它的特性。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它也会影响到你,将你与它同化。有跟好人相处自己也容易成为好人,与坏人相处也容易被带坏的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事物有一体两面性。有正就有反,有阴就有阳。你为什么会看到深渊呢?是因为深渊就在你的身上,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本性,如果不加以制约和克制,就有可能做出邪恶的行为。当你浑身正能量,深渊自然不会出现。当你已经看到深渊,那就说明你已经受到它的影响,有可能即将做出邪恶的行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尼采

恶龙之所以为恶龙,是因为他的行为冲破道德底线、正义原则。

这些会让他的进攻更加无所顾忌,更加凶狠毒辣。

我们要想战胜恶龙,很多时候必须也使用恶龙的毒辣手段,

时间长了,即使我们胜利了,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杀掉恶龙的勇士看着宝座下的金币,自己也长出了鳞甲。

维持我们节俭的,可能是我们的贫穷;

维持我们检点的,可能是我们的丑陋;

维持我们的低调的,可能是我们的平庸;

维持我们的钻研的,可能是我们的笨拙。

促成我们“义无反顾”的,可能是我们的“走投无路”;

激发我们“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们的“一无所有”。

我们“心无旁骛”,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从容;

我们“刚正不阿”,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被诱惑。

在没有经历过检验之前,一旦我们对自己的人品太自负,

就会进而丧失了对我们自身人性弱点的警惕,从而放纵自我。

我们在未曾有过丝毫检验的基础上对自身得来的结论及其导致的言行逻辑,

在精神上是有残缺的,在实践中是有风险的。

这种不可靠的道德自负的潜在的危险就是:

一旦我们具备了摆脱苦难的能力,

我们可能就会失去了维系我们“道德品行”的束缚,

而我们却相信我们有足够的强大的品行,

我们便会挟持道德自负为所欲为,

我们更会缺乏对自身短板开展有针对性的自我提升。

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天才”“异类”的外版书,天才和疯子之间有时真是一尺之隔,可能在基因上,天才和疯子的编码方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起码比天才或者疯子和普通人之间的基因编码相似性大。有时天才和疯子会同时驻在一个人身上,尼采就是这样一个疯子般的天才。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哲学思想里的“酒神”和“日神”同时存在,也是这种疯子与天才并存于一起的体现。

查拉图斯特拉从高山上走下,向众人传道,一次次从高山上走下,就像西西弗斯一次次推着滚石上山。“上帝死了”这种震撼性的言论,在当时的历史处境中,也就只有天才的感知和疯子般的精神才能讲出。而在尼采的话中,“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望着你”,可能是传播最广的一句话。

这句话从字面来理解并不难,而这句话又饱含丰富的内涵,什么是深渊?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深渊,深渊凝视着你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投射给你的又是什么?这就将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拓宽,你在看世界时的眼光也会有所不同。

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古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对尼采的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尼采的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当我们不靠近深渊,也就不存在凝视它,深渊也就不可能凝视我们。“深渊也正凝视着你”,是因为你的好奇心引起的心里反应。

比如我们平常有意或无意间多看了陌生人一眼,你的眼中自然会收回你所看的这个人的眼神反应。

尼采在这一句话里要告诉我们的是自然界里存在的一种因果报应。

得人心者得天下。

你若好好经营你的婚姻,就不可能导致离

婚。

南国温暖,花开遍地。北方寒冷,冰雪封地。

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结交一定要慎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日常生活中,遇事一定要理智,才能顺利度过。

怎样理解尼采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字面意思看起来简单,可以理解为相互关系,物理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深渊未必真的会主动来凝视你,但因你的持续凝视,深渊的种种特性甚或黑暗,会反射到你身上。

更抽象的方面我会理解我,因和深渊缠斗过久,陷入深渊的思维方式,染上深渊的特性,此时深渊的凝视不仅是凝视了,是整个人被之禁锢,逃脱不得。

因此,若是要长久地凝视深渊,必要做好能自救或请他人帮助的准备。否则陷入其中,反倒成了深渊亡魂。

如果尼采精神上得以自洽,是否人生更圆满?更多地体会到幸福的人生?比他所得到的幸福更深、更恒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