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客观,需要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人士感情动物,不能标签化!
袁崇焕是明末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后人对他的评价比较极端,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历史上也很少出现评价如此极端的一个人,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判断呢?
想要全面的分析这个人,就要从一些代表性的事件下手。
首先关于他的一个争议话题是,他到底有没有欺君妄言?
袁崇焕家庭背景并不算好,父辈都是经商之人,可能今天的商人都比较有钱,可是这个阶级在古代算是下等人。所以他就想通过科举改变这种状况,但是他本人并没有这方面的天分,一直考了十二年才中举人。
后来他被委任为县令,等到工作三年以后回京述职,在这个过程中被一个都察御史看中,被举荐给君主处理辽东后金事务。在和君主的谈话中,他承诺五年之内平定敌人,但是后来他告诉同僚这只是为了讨君主开心,说白了就是让君主重用自己,其实自己没那么大能耐。
但是奇妙的一点是,最后他被“逼”到战场上以后,也能在边境尽力抵抗,而且还取得了很多胜利,所以说他是欺君是存在争议的。
其次是说他资助敌人。
当时的满人跟蒙古是同盟关系,二个民族也会经常通婚来保证同盟的牢固。所以袁崇焕就想用“卖粮”的方法瓦解他们的关系。具体的内容是自己把将士卖给蒙古,不过不要他们的钱,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本身的农耕业非常落后,粮食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而马匹对于自己来说也很重要,二者可以进行交换。
当崇祯问他对方把粮食资助给盟友怎么办,袁崇焕却坚定的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粮食这种物资是不会轻易给别人的。崇祯看他如此坚决,就同意了他的这个策略。可是蒙古人在后期大力资助满人粮食,所以很多人也通过这件事说他卖国。
但是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看,这只能算是一个战略失误,也是作战过程中比较正常的事情。
最后是他给敌人带路。
这件事情也是最终给袁崇焕定罪的依据,当时满人久攻边关而不下,但是又不敢绕过去直打北京,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他们后方还有一个东江镇。这个据点的首领是大将毛文龙,“袁老板”因为个人原因,不经过君主的批准直接定罪杀了这个大将,随后大将的手下们不服,纷纷叛逃投奔了满人。
这个格局直接让后金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放下辽东关口,直接绕道冲击北京。正是因为这件事,京城中的很多大臣都认为袁崇焕有通敌嫌疑,很可能是他作为引路者把敌人带过辽东,其实这又是他的一个失误而已。
所以介绍了上面这三件事情以后,我们对这个人物就能做出合适评判了。
如果说他是汉奸,其实是不怎么成立的,以当时他手中的权利,想要卖国根本没必要整这些事,“曲线卖国”也着实太麻烦了一点,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可如果说他是英雄,那也是有点牵强。袁崇焕本人并不具备多么强的能力,决策一再失误也最终落得悲剧。
总得来说他就是一个体现人性复杂的人,在那个时期成为了关键先生,但最后被杀还是有点可惜的。特别是对于当时的崇祯来说,他需要用人啊!
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袁崇焕既不能算是汉族的英雄,也不可能是满清的奸细。确切的来说,袁崇焕应该是特别理想主义的一位将才。
事实上能够挡住后金进攻的不只是袁崇焕,之前的熊廷弼和孙承宗都可以做到,熊廷弼经略辽东期间,强化明军堡垒,开垦辽东土地,努力造战车、铸火器,最后已经达到了积极防御的目的,努尔哈赤在熊廷弼在任期间一直不敢大规模出兵进攻,当时辽东军民感叹“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
袁崇焕真正的大展身手也是在高第下令撤回关内、努尔哈赤大举进攻时,袁崇焕凭借宁远城高池坚、红衣大炮威力惊人、后金重火器没有、断了宁远明军的后路等几大因素才将努尔哈赤击退。1627年的宁锦大捷也是,袁崇焕没有和金军正面刚的的能力,于是只能采用城堡龟缩式打法,如果不是因为后金缺粮,锦州城可能就会提前丢了。
当然,我没有在否认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可能也是发现了推塔战术的弊端,袁崇焕打算把孙承宗的防御型关宁军改组成一支能在野战中战胜金军的进攻型军队。事实上,他确实快做到了。原本根据孙承宗的设定,关宁军兵种比例步兵:车兵:骑兵=1:1:1。袁崇焕在实战中发现,如果想真正的钳制住金军,就必须拥有一支与之同样强大的骑兵军队,就好像汉军对匈奴一样。所以在袁督师的改制下,关宁军比例成了1:1:5,而且骑兵总数上升到56000多,其中将大量原来步营士兵调入骑营,配合骑兵作战。不过遗憾的是,除了广渠门之战,强大的关宁铁骑集体发挥过巨大的战力,之后的日子却是经常被拆的四分五裂去各地救火,到最后1644年,加上吴三桂自己新训练的骑兵,也就只有1万多点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除了这一点,袁崇焕还打算对后金实施战略包围,就是他自己控制皮岛,然后在锦州和辽东半岛形成钳形攻势,之后和蒙古科尔沁部和朝鲜对皇太极实施战略包围,最好还可以策反叶赫部女真(一直恨着爱新觉罗)。然而就是这个完美的战略,让袁崇焕陷入了自身的败局。至于原因,我只能说他太急了。形成如此大的包围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的,比如皮岛,不是杀了毛文龙就能控制的住的,要驯服那些兵油子,你得用时间磨。再有就是据考证,1627年的冬天,是近四百年来最冷的冬天,据说那年,南京都是冰天雪地。因为冷,所以整个东北地区基本上都是没有吃的的。大明的辽东无粮,还可以接受,因为可以从湖广调粮。后金如果没粮,就真的没粮了。而袁崇焕发现了这点,于是他想给蒙古人粮食,然后拉拢蒙古人和自己一起打后金。所以当崇祯给他的粮草到了之后,袁崇焕很大方的给了蒙古人一笔粮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蒙古察哈尔部拿了粮,一直等着明军分配军事行动,结果等来的确实杀气腾腾的金军。
1628年2月,皇太极首先带领两个幼弟多尔衮及多铎统大军亲征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进至敖木伦地方,俘获一万一千二百人,并且抢走了大明接济察哈尔的粮草,成功的度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并且解除了汗国分裂的可能。随后进军朝鲜,迫使朝鲜配合自己进行军事行动。因此因为袁督师下早了一步棋,导致自己损失了两个盟友,还间接壮大了自己的敌人。不过这还没完,因为对皮岛的善后工作处理不佳,导致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结果就是明军实力受损严重,而清军却有了重火力装备。当然,袁督师自己估计也没想到这么好的棋会被自己下烂。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袁崇焕绝对不是汉奸,因为当北京即将遭受皇太极的侵袭时,袁督师火速赶到了战场,并且用自己训练出来的关宁军大挫了清军的锐气。只是遗憾,袁崇焕政治智商不够,最后害的自己被崇祯杀了。事实上,如果袁崇焕能够和孙承宗一直合作下去,并且把军事训练的权力交由袁崇焕,那大明辽东的情况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封建专制社会,君无君道,臣无臣道,大明不亡,天理不存!袁崇焕一案是非曲直,难言真相,何必细究!
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我都替袁崇焕感到累,千刀万刀的都算了,死了几百年了还被怀疑!一,他做内奸对他有什么好处。二,如果是他为什么不直接反了。清兵已临北京城下,加上他的铁骑他需要进城送死吗?崇祯就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军事不懂,朝堂也搞不定,又遗传朱家的多疑,自私,寡恩。他稍微强点。一手牌虽不好,但也不至于打的亡国!
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出卖大明做汉奸不至于,贻误战机养寇自肥欺君戕害同僚是事实,国贼有点过,误国是跑不了,崇祯帝杀他都杀迟了
袁崇焕到底是满清的奸细,还是汉族的英雄?崇祯帝杀他是对还是错?
袁崇焕是忠是奸不重要,但肯定他惹得君王不开心了,其实所谓忠臣与奸臣都是帝王与独裁者身边的二只狗,今天喜欢了就亲几口,不喜欢了就咔嚓一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也。袁崇煥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体制的悲剧,你见过美国议会英国议会争得面红耳赤的有人对他们动手动刀的吗?随便找个借口把他们关起来的吗?“忠臣”岳飞死得很惨,“奸臣”千岁魏忠贤死得也很惨。在专制体制下以帝王好恶为标准,只是后人自作多情硬要把他们归类罢了,因为他们双方都只对君王负责,从来不向人民负责,他们虽为重臣,当君王举起屠刀砍向他们时,他们与一只小鸡地位没有两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