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在农村,有这么个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有的人对此不太了解,寡妇为什么是富寡妇?有田还愁无人耕?下面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俗语,这句俗语的大意是,一个单身的男人是贫穷的,而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可能会富有。寡妇家里虽有田地,但却没有人来耕作。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一、穷单身富寡妇
穷单身富寡妇,说的是一个单身汉贫穷,而一个寡妇却富有。有人要问了,同样都是单身,为什么会一个穷,一个富呢?
这里的“单身”主要是指是没有结婚的男人,要知道,在过去的农村,一说谁是单身,大多指的是单身男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单身汉。女人一般不说单身,说未婚女子。现在当然都可以说了,无所谓,男女都可以称单身。
说到单身汉穷,那是有原因的,过去农村里,成年的男子都要出去干活,或下地干农活,或凭手艺干技术活。总之都是靠出力气赚钱养活自己。
单身汉之所以穷,还和家庭不好有关系,家里很穷,娶不上个媳妇。出来自己过生活,更难。每天干的出力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回到家里,什么都是冰凉的。由于娶不上个媳妇来主持家务。单身汉只能是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即使挣了一点钱,他也存不住,不是拿去喝酒赌钱,就是下窑子。这样的生活会越过越没滋味,会越来越穷。
再来看一下寡妇,可以说,在过去,寡妇的地位也很低。特别是丧夫后,家里就像是塌了一样,一下子没了顶梁柱,干什么都得靠女人自己,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不容易。
那为什么又说是“富寡妇”呢?这里说的富,只是说和单身汉比较来说,寡妇的生活要相对好一点。为什么?
一是丧夫前,毕竟还有个家,也会有一些财产。如果夫家条件好的话,死后还是会留下些财产的。二是寡妇自己独自过日子,什么都要精打细算,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所以,也会攒一些钱。三是如果孩子大了,孩子们也会外出劳动挣钱补贴家用。所以,这几个原因加起来,就使得寡妇慢慢的积累了一些财富。
二、寡妇有田无人耕
寡妇有田无人耕,说的是一个寡妇虽然有田地,但是没有人来耕田。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农村,人们靠的是土地为生,土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一切。耕田,那就是家里男人的事,男人是耕田的主要劳力。过去说男主外,除了说要处理对外联系,男人主外的主要工作还是田间劳作。女人主内,家里的吃穿用等要靠女人主持。
可男人死后,寡妇可就惨了,除了干家务,对田里的活却难以胜任。一是女人体力跟不上,女人不仅要照顾家里的一切,这已经够忙的了,所以田地的活就应付不过来了。二是过去要求女人裹脚,小脚女人怎么能下地干活?
所以,当家里的男人去世后,由于家里只剩下女人,虽然有田,但田里的活已没有人去耕种了。
有人会说,雇人耕,但雇人是要花钱的。寡妇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很难雇起人来干活。另外“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找精壮男人来替自己干活,肯定会招惹上别人的闲话。而且一些想来干活的小伙,一听是到寡妇家干活,就会有所顾虑,怕惹麻烦上身。因此,即使寡妇有一些田,也不一定有人来耕。
当然,也有人认为“寡妇有田无人耕”还有其他意思。是比喻寡妇改嫁难,没有人愿意娶个寡妇做老婆。所以导致寡妇的“田”无人耕。
在过去,人们认为是寡妇克死了她的丈夫,娶寡妇不吉利,这种观点导致许多寡妇终身孤寡一人,最终年老而死。
总之,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说的都是过去的事,在当时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如今,社会进步了,人的观念也改变了,所以说这个俗语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完全正确了。
图片来自网络
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穷单身富寡妇”,这个说法在农村很普遍,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
第一,从积极的方面看来看,农村单身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光棍汉”,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他们很大一部分对生活缺少规划,没有激情,抽烟喝酒,“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基本上都是挣多少花多少,大部分没有什么积蓄。而寡妇由于缺乏劳力,很多都担任敬老抚幼的职责,如果不精打细算,日子没法过下去,因此,他们都是认真规划,算计着过,相对安排得周全一些,相比单身汉生活有规律,看起来富裕一些。
第二,农村流传这句话的本意事实上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农村,由于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单身汉越来越多,寡妇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更是显得特别珍贵,很多单身汉趋之若鹜,争抢着帮忙干农活,献殷勤,甚至送钱送物,讨得好感,追求自己成家的梦想,甚至是“一夜之欢”。农忙季节,自己家的农活不干,先争着帮寡妇家干。如此下来,就不难理解谁富谁贫了吧?这样的事实在很多贫困地区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第三,在很多地方,还有一个所谓的寡妇群体,专门打着相亲,恋爱的幌子,骗取单身汉的钱财,一旦得手,消失得无影无踪。
总起来看,这句话在农村流传,是带有贬义的色彩的。
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首先,这不是农村人说的,也不是什么俗语,事实就是如此。这里的单身指的是没有老婆的男人,过去一个没有老婆的男人,大概是个什么状况呢?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的分析一下。过去又不缺女人,一夫二妻的现象比比皆是,怎么就有人娶不上老婆成为单身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生理缺陷作为一个男人,如果有生理上的缺陷,比如缺胳膊少腿,智障,或者聋哑什么的,还有就是智商低情商也低,想娶媳妇那是比较困难的。二,好吃懒做身为男人,勤奋是根本,如果好逸恶劳,染上了坏习,把田地都搁荒了,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想娶媳妇也不容易。三,家底子薄有的人家底子不是一般的薄,穷的连口饭都吃不上,家徒四壁,一家人共穿一条裤子真可谓穷的叮当响,这状况谁还敢把女儿嫁给他啊。但是,单身汉也有单身汉的想法,有的人认为不娶媳妇自在,没人管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的人是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多个人多张口,还需承担生儿育女教育孩子的负担,一辈子都过不上消停的日子,所以宁愿单着也不想娶媳妇。所以他们也不用为没有钱而发愁,有钱就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钱再挣点,这样的日子逍遥自在。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奋斗的目标,更没有什么打算,不穷那才是怪事。再来说说富寡妇,一般寡妇都是结过婚有了孩子而丈夫去世的女人,如果没有孩子,多半要改嫁,不然也不叫寡妇。寡妇为什么会富呢?因为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只有把孩子养大抚养成人,将来就有好日子,所以她除了勤俭持家还要励行节约,做什么事都有个打算,财富是一天天一点点积累的,人不怕穷,关键是要有志气,因为她是在为儿女们争气,所以,日积月累慢慢就成富寡妇了。还有就是寡妇有田没人耕,这个说的也不无道理,俗话说得好: 寡妇门前是非多。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一般是不近寡妇门的,如果要是帮寡妇了耕田,就会惹得别人说闲话,说你既耕了她的旱地又耕了她的水田,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听到闲言碎语,即便是想耕她的水田,也得三思而后行。其实寡妇家的田也并非没有人愿意耕,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打寡妇主意的人也不在少数,况且帮寡妇耕也是有报酬的,并不是有的人想的那么龌龊。朋友们,你们说是这么回事么?
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我国封建文明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域,老祖宗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都不声不响的反映在农村人日常生活起居之中。古人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历代国人都将婚姻视为人生必经之事,而且要从一而终。所以在那样一个时代下,没有婚姻的人往往会成为大众所猎奇的对象,闲言碎语多如牛毛。“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说的就是光棍汉往往都很穷困,寡妇却很有钱,但寡妇家里有地却无人来耕种。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在过去男人娶亲都要下聘礼,下不起聘礼的壮汉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无钱无势,所以最终只能落一个打光棍的命!光棍当的时间久了对婚姻也就没有了信心,由于没有家庭的温暖以及责任,基本山赚点钱就都用来吃喝嫖赌了,往往在过去光棍汉晚年都是孤凄悲凉的。但是寡妇却不一样,寡妇是结过婚的,尽管丈夫英年早逝但是家中本身就有些积蓄,加上娘家陪嫁的体己钱让女人过日子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女人和男人不一样,过去女人本身就本分,笃信“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会妥善经营好家里的一切把孩子养大,因此寡妇能攒下钱。由于女人家在体力劳动方面不如男人,所以尽管寡妇家里有耕地,但是寡妇基本不以种地为生而是从事纺织等行业来养家糊口,尽管家里有田却也经常是荒芜。
陈
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在以前,单身汉是一些确实家里很穷很穷,或者是智障等一些原因,因为这些原因才是单身。而现在的单身汉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经济压力大,彩礼过高,物质太过于现实,一些人受到感情和骗婚这样的事情而单身。
俗话说得好,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是因为丈夫死了,才成为寡妇的。那么丈夫死了,丈夫会留一些遗产给寡妇的,在农村也会有田土的这些,寡妇有权利支配和利用。但外人是不能侵犯侵占她的遗产和土地,所以说这也是寡妇的实际“富有”。
再说寡妇如果是再婚,她也不会用死去丈夫的遗产和土地去当彩礼再婚,因为那是她唯一的一会希望与安全感。所以寡妇比光棍压力少一些,即使是再婚了,她这份还是属于她的。
农村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单身男子无心主持家务,挣得钱多少拿去进饭店光窑子铺,花光自己的集蓄,甚至连家底有些开销。富寡妇女人自在家做饭料理家务强,虽说门前是非多,总有些沾花惹草的人来送点,日子过的很好,没有丈夫在强,总比单身汉子好。寡妇的田"也是有人耕的,只是不明说罢了,这样的话寡妇的手里当然就富裕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