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熟悉老北京人的朋友,会发现,这些人最喜欢称爷,开口闭口,见面打招呼,爷字不离口,爷长爷短的。为什么北京人这么喜欢称“爷”呢?

在我们的认知中,爷这个字通常是指一个父亲的父亲,就是祖父,这才叫爷。同时,对比自己大很多的老人有时也叫爷爷。

而北京人相互之间,不分大小都这喜欢互相叫“爷”。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有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爷是满人对男性的称呼

这是满族人建立清朝后,带来的习俗,北京作为京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王公贵族,大小官员都喜欢在京城居住,各路商旅也云集北京。

北京城自然居住了大量的满族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贵族官员,他们每天无所事事,玩鸟,逗蛐蛐儿,听曲儿,下馆子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年代里感染了居住在北京城里的汉民族和其他民族,这些习俗也就就成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文化基础。

爷在满语中可不是祖父的意思,只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满语中的爷爷叫玛法。奶在满语中也不是祖母的意思,满族奶奶叫玛玛。奶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所以,满人男的称爷,女的称奶。

由于满人一见面互相作揖称“爷”,这种风俗就在北京城里流行开了,大家见面就称爷。清朝灭亡后,这种称爷的习惯却没有丢,融入了老北京传统文化中,成为一种礼貌礼节用语了。在北京,经常见老北京人打招呼:“这位爷,您来了!这位爷,您里边请!”听着舒坦。

二、爷也是对家里兄弟们的称呼

爷还是有另外的作用,就是对家里的兄弟称爷,不仅在北京,在我国很多地方就有这种称呼了。

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三个儿子,人们就按年龄大小的排序,管老大称“大爷”,老二称“二爷”,老三叫“三爷”,兄弟再多的也是这样依次类推。为了与其他人有所区分,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姓氏。姓张,就叫“张大爷、张二爷”,姓崔,就叫“崔大爷、崔二爷”。

三、爷能显示身份的尊贵

爷更是对有身份人的尊称,皇帝贵族高官等上层社会的人称爷,表示尊重。清朝历代皇帝,乾隆爷、康熙爷,雍正爷,还有老佛爷等,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

这种北京的爷文化,发源于北京,发展于北京,就是一种老北京人高傲的态度的表现,这种称爷的傲气是来自骨子里的东西。使他们看不起外来的人。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帝王之都,生长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过去每天见的都是王公贵族,各级官员更是不计其数,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其他人见多识广,知道的事多,总感觉自己有一种优越感。所以,他们才敢于对谁都称爷。

老北京很称“爷”的历史,是和历史发展离不开的,而且后来也发扬光大。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大家一开口就爷声不断。

后来,北京人把爷的这称谓搞的很幽默,除了和姓氏结合,又都和职业身份扯上了。如,拉车赶脚的人叫称板儿爷”,富裕有钱的人称“款爷”,而一些能说会道、敢于侃大山的人称“侃爷”。夏日里里不穿衣服,裸着上身的男子的还能称为“膀爷”。

再后来,爷这个词也开始与时俱进,在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有一部分人利用各地商品的“价格差”来“倒货”做点小生意。老北京人就把他们叫“倒爷”,是不是非常形象,这也使得爷的属性具更有老北京的特色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其实,老北京人相互称“爷”的习俗源于满族,因为早年间老北京城里曾居住着许多满族人,满族语言中的敬语之一就是“爷”,满族人见面打招呼时往往是相互称“爷”。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说说北京爷的称呼来源于满族人称呼。

爷是满族称人派生出来的,满语玛法是爷的意思。爷褒义就是男人的意思。而且是大男人的意思。这和日本的太君累似。君褒义是指男人,前面加一太(古语,太同大)太君就是有道德的大男人。和满语大爷异曲同工。

这个爷不同汉语爷不是辈分。所有爷在北京贵为男人是用爷。这位爷,大爷。后延伸各行各也优秀男人都加也。

网上流行介绍汤若望的文章,说顺治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就说是顺治认汤若望为爷爷,这就是不懂满族称呼人习俗的人瞎写的。

发展到现在有点不严肃。款爷,有钱的男人。倒爷,倒买卖的男人。官爷,做官的男人。军爷,当兵的男人。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爷在老北京的文化里,即是实际称呼,也有尊称,客气话儿使用的区分两种语境。但是,无论在那里用都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这是满清进京以后,八旗及宦官纨绔子弟在京玩闹儿的自称遗留下来自称沿续下来的京话,北京自称或被人称之为“大爷”,大在此不念“da”而称为“的”发音!

为什么有些老北京家里男人都叫爷?

老辈儿就是这么传下来的,排行第三在家都称三爷,在外人称(关三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