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现在社会流传: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的这种说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在我看来,社会上的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问题并不是说的那么严重,但不管怎么说,有这样的问题,就要面对,不能回避,处理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
那么,什么是“连坐式孝顺”呢?其实也就是人们给旧事物起的新词罢了,以前这种现象就存在,只不过不这么叫了,或者说这种现象比较突出了。
所谓“连坐式孝顺”,就是说,子女除了孝顺自家的老人外,还要在父母的要求下,经常不断帮助父母的亲戚们,从金钱,物资等方面的帮助,由此可能会给子女增加更多的负担。
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年轻人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比较大,除了赡养自己的父母外,时不时的还要连带给自己各方面亲戚们,七大姑八大姨九大舅十大叔一些资助。所以造成年轻人经济上,精力上就更困难了。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代,生活压力陡然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夫妻双方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扶养,国家放开二孩三孩后,也使各方面的支出增加,有时也会让人难以承受。如果再加上父母这一辈的兄弟姐妹多,有了困难你能看着不管不问,总要帮助一下吧。还有加上自己社会交往中的一些人情世故的支出,年轻人能不喊苦吗?
可能自己的父母也是无奈,毕竟有血缘关系,有亲情,自己的兄弟们姐妹们能不关照吗?亲情不能丢啊。自己年纪也大了,走亲访友的任务就交给子女了,子女也就只能照办了。
于是,过年过节,遇到什么事,子女都要抽出时间去应酬。除给父母吃穿外,连带这些亲戚都要管,买点这买点那、有时再给点生活费。本来子女平时各种支出就不少了,再加上连带这些亲戚,他们的压力就显得更大了。
想想也是,年轻人也确实是不易,挣钱也不容易啊。如果家里的老人不停地让帮扶亲戚们,无形中会给年轻人增加额外的负担。不去,不管,父母能愿意?弄不好,还得罪了亲戚们。
那么遇到这种“连坐式孝顺”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想还是那句话,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否则,父母埋怨,亲戚得罪。
1、面对连坐式的孝顺,要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帮助
做为子女,面对连坐式的孝顺,不能说不管,毕竟这些都是自己的亲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如果不理不睬,结果是让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
帮助,是一定要帮的,但前提一定要结合自家的家情,亲戚们有难,出人,出力,出钱都可以,经济条件好的,就多出一些,条件差的,尽力而为。
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一定要有真心,耐心,不弄虚作假,充大款。平时还要注意感情的培养,有时间就多到老一辈亲戚们家走动一下,有事就慰问一下,看望一下,其实也是一种孝顺和帮助。
2、面对连坐式的孝顺,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同心同德,共同承担
在处理连坐式的孝顺的问题上,一定要事先和家人充分沟通协商。特别是做为独生子女的,在为自己的亲戚们付出前要和自己的父母说请楚,更要与爱人把情况说明,不然就会人为制造夫妻间的矛盾。
逢年过节,父母一辈的亲戚一定要走到,该花的钱决不能省,这是亲情,如果不去,父母会生气,会讲一堆理由来说你的不对,所以,这些亲情是不能丢失的。
3、帮助亲友,维护亲情,帮人如帮己
记住,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情,你可以牵挂的也许只有这些亲人了,否则,没有了这些亲情,你就是一个孤零零的人。当逢年过节吋,当你步入老年时,你就会孤寂,孤独无助。
仔细来看,所谓的连坐式孝顺,也就是夸大了事实,除了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和孝顺外,对其他的亲戚的孝顺其实也只是一种力所能及慰籍,关心,帮助的关系,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关系。
帮人如帮己,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亲戚们有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亲人。不要把亲戚想的那么不尽人情,你出手帮助了他们,他们是会记住你的。谁能保证自己一辈不需要帮助,当你遇到坎坷的时候,我相信你的亲戚们也会伸出手来给你送来鼓励和帮助。
不要把这所谓的连坐式孝顺看作是一种负担,要把它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个义务。这个义务就像一条纽带一样,维系着我们的亲情关系。有很多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他们将面临着没有或很少有亲戚关系的局面,他们的这种亲情孤独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珍惜这些亲情吧,这都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感情。不要把这种亲情轻易丢掉,丢掉了,你就很难再找回。
图片来自网络
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按理说六十多岁的人不算太老,不应该糊涂到如此地步。应该说,自己的儿女孝敬孝顺自己父母可以说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我七十多岁,还真头一次听说当父母的让自己的儿女不但孝顺自己。还去孝顺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烂眼她二舅妈。尤其是现在的儿女们生活压力这么大,就连孝敬顺自己的父母都有点力不从心,哪还有精力去孝顺那些八杆子打不到的亲戚。再者说了他(她)们自己也有儿有女,这种糊涂的父母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儿女去孝顺别人。又是谁给他(她)们立下的这样的穷规矩,自己的儿女如果能够真正的作到孝顺自己也就足够了。这当父母的还有那个穷心思替别人操这份闲心。我如果遇到这种愚昧无知的父母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他(她)们,我没有精力去听从你们连坐式的孝心你让我们去孝顺他(她)们。那我们就没精力来孝顺你们,我们是人不是神根本就管不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大姨烂眼子她二舅妈。再者说啦,我们根本就沒有这个义务。
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院子里的老冯,多年前退休的时候,退休工资1000多,女儿刚工作几年,她就告诉她的女儿,让女儿以后负责给她姥姥养老。
女儿向我诉苦,说她刚工作一个月也没多少工资,自己都顾不过来,还要给姥姥养老,很是不情愿,又不敢拒绝她妈。这就是说的连坐式孝顺吗?
有网友说,父母逢年过节让自己给舅舅大伯之类的亲戚买东西,觉得这是连坐式孝顺,认为不合理是道德绑架,说这些亲戚也有自己的儿女,为什么让他们去孝顺。
我觉得作为父母之所以让你这么做,还是因为他们兄弟姊妹感情深,让你送个礼也是一个礼节,不能把它认为是什么道德绑架。
礼品有大有小,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
父母辈的感情不希望到了儿女这一辈就断交,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
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您好!谢谢邀请。对于您所表述的“连坐式孝顺”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孝顺”,一般是指儿女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公婆,以及岳父母及最直系亲属的长辈,尽儿女的责任赡养老人。
像自己父母辈的他们的具有姻亲关系的七大姑八大姨,那是他们的朋友圈。
作为晚辈的,对他们的朋友圈说不上是孝顺,只能说是正常的走动来往,亲戚之间来而不忘非礼也!
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在有个马高蹬短的时候,他们是不是来探望了?他们的儿女是不是来慰问了?
如果有,不用父母催促,去看一看他们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没有人来,并且长期不走动不亲戚的时候,自己再去看望,有点六个指头挠痒——多那一道!
父母他们上一辈的亲戚,他们认为恨亲密,在自己老了,喜欢回忆自己小时候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场景,他们觉得很甜蜜,就想把这份美好传递到下一代,并且一直延续下去!
对父母的想法和要求,先了解一下他们是不是对自己的上一辈的老亲戚有来往。
一般这种姻亲关系的走动,会随着双方老人的下世,也就断亲了!若果有,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养育恩情,或者一方有钱有势,觉得自己将来有用,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喜欢交朋友,交的朋友很多却没有一丁点姻亲、血缘关系,却对上辈的老亲戚渐渐淡忘。
这是亲情的老去,关系也就终止。朋友关系要么是利益的互相利用,要么就是酒肉朋友,真正的掏心掏肺的朋友,患难之交很少很少。
现在父母尚在,他们的亲戚被他们牵挂,作为儿女抽个时间去看看,只是耽误点时间,花上点钱买些礼物而已。说上一些客套话,万事大吉了!
双方都高兴,自己应该去的,不然到了自己身上有了事情,没有人来,没有人捧场,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路都是自己走的,会走了越走越宽,不会走的,到处不通,越走越窄!
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生儿育女为啥,儿,女在从小到大,成婚又告儿育女,你的老父母怎么对待你及你的儿女,忘了吗?你会老吗?
老人对“连坐式孝顺”理直气壮,子女却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老人的“理直气壮”无非是想要在亲朋圈里有面子。你平时多在父母面前说说自己的难处,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比如工作压力呀、经济压力呀!让老人知道你的不容易和你统一思想。没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明知道你很难他们慢慢的就不会再要求你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