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最早的荒诞艺术来源于西方。它是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社会的艺术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思索,探讨人类社会的生存问题,人们发现,旧日的信仰坍塌了,以往的希望、理想灰飞烟灭。现实世界变得捉摸不透,社会让人心神不安。

从战争过来的人们,开始痛苦的反思,他们开始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实社会中的秩序产生了否定的态度。在这新的信仰没有找到时候,这种思想,精神上的无限空虚,虚无反映到文学艺术上时,就逐步形成了一个“没有意义,荒诞,无用的主题”。

在这个探索思考过程中,人们发现,人类所处的现实社会以及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充满荒诞的,人们把这种荒诞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这才产生了荒诞派艺术。荒诞起初是在戏剧方面体现,到后来逐渐扩散到文学艺术各个方面。

荒诞派文学,可以说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性地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

比如卡夫卡小说《变形记》,它里面的人变大甲虫,情节极其荒诞,体现了一种十分大胆的想象。小说《等待戈多》《秃头歌女》,也是把人与现实的关系,演绎出那么荒诞的情节故事。

那么荒诞文学有没有社会意义呢?我想肯定是有的。

虽然荒诞文学不是一种主流文学现象,但它却能以悲剧、喜剧、滑稽、丑等混合的形式出现人们面前。荒诞文学可以给予创作者很大,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不受控制的灵感。因此,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荒诞文学还是具有一是生命力的。

荒诞文学所体现的讽刺味道是经常与幽默合在一起的。它通过不确定的时、空和人物来表现作品思想内容,或将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人物抽象化。现实与虚幻相互交替在一起,起到了突出思想主题的效果。

荒诞文学带给广大读者很强的夸张的,虚构的和可笑的艺术效果,把一定的艺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巧妙结合起来。荒诞文学就其社会意义而言,它可以较好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危害,揭示了资本主义人性的扭曲的本质,把资产阶级腐朽的,荒唐的现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荒诞文学只是一个直观的称呼。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有合理性同时也有不合理性;有公平也有不公平;有平等也有不平等。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有争斗,有矛盾,有剥削,有压迫。”这是从微观层面而言。宏观层面,不同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传承等也是不同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民族国家,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文化属性的差别。官僚集团也有层级之分。

人总是个体的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作用到每个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性格气质,道德修养,有等级差,也有高低差,同时也造成贵贱差。

人与人之间,只有在一个终极问题上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向死而生。每个人都会死亡,谁都逃不脱这个结局。

世界万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囊囊,皆为利往。正如佛教所说,众生皆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但谁能舍弃身上的皮囊,真正无欲无求?!

荒诞文学揭露社会和人性的荒诞,悖论,也就有它的文学意义,也有其社会意义。它提供一种观照,像一面镜子,这其中有你有我有他,我们能做的,是在人生的长河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哪怕都不是,哪怕了无意义,仅仅能度过此生,那也是一种完结。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惊醒与反思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所谓荒诞,也叫怪诞,就是把不起眼的事物虚构到极点,使其完全脱离现实的一种方法,即从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来改变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直入现象的至深之处,揭示事物的本质。荒诞的情节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人类存在的非理性表现。

荒诞艺术流派肇起于西方。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的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战争的废墟上逡巡、思索,探讨人类社会与人的生存问题,产生了存在主义哲学;并且发现,人类生存的社会以及人的存在本身都是充满荒诞的,因而用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便产生了荒诞派艺术。最先是戏剧,以后蔓延到艺术各个门类。

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欧美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发源于法国、一出现就以光怪陆离的内容与形式引起轰动,曾先后被称为“先锋派戏剧”、“反戏剧”等等,最后由马丁·艾斯林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荒诞文学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结合在一起。通过不确定的时、空和人物来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将现实中的具体人物抽象化。现实存在的因素和非现实虚幻的因素交织于一起,用写实的手法,来叙述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虽然看起来非常假,却开掘了主题的深度。

它把荒诞放在日常生活之中,放在最平庸的环境里,把它当作丝毫也没有什么可怪之处的东西加以表现。"在故作平淡无奇的日常形式中表达出反常的内容",结果,使不受制于现实的事件,显得"比虚构的世界还要虚构"。

它给读者很强的虚构感和可笑感,涵盖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就思想而言,较为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将荒唐,人性异化看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赋予作品以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情调。就艺术而言,善于运用怪诞和象征的表现手法,特别是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去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对社会而言,荒诞文学是反映激烈矛盾的特殊方式。

社会意义主要在于批判社会现象,批判制度不合理性,比较典型的如科幻小说,在一个科技环境中推演人性的变化。荒诞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对人性的讨论,将一些人放在一个极端条件下,看他们内心如何挣扎,又如何行动。就在于它放大一些隐性的道德观念,将可能的困境和未来血淋淋的为读者揭开。

社会价值必然是引发整个社会对人类本身及未来的反思,所以我觉得越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是价值多元的社会越是需要荒诞文学。荒诞的文学不但对社会造成不良现象而且影响读者的心灵,所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人的奋进精神甚至影响几个世纪可以这样说,然而一部荒诞不经传的文学只能流传于一些小旮旯让唾弃,让宏扬社会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发挥他们的热能吧!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一、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

“荒诞”的语义本为不合理、不谐调、不合逻辑。在现代主义文学中,西方世界是一个荒原世界。

在理性主义的铁网中,人的价值与意义变成了一种空洞的符号。

于是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了汹涌澎湃的非理性主义大潮。人们不再通过理性,而是通过非理性去把握世界和人,看到的是不可理喻、荒诞的世界,是外表变形、心灵扭曲和赤裸裸存在的人。

这里所说的“荒诞”,是指它的哲学意义,是一种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不适的感受。

荒诞取决于人与世界,二者缺一不可。当人们对平庸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时,也就意识到了荒诞。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方面最鲜明的特征是荒原意识、荒诞意识与虚无意识,而荒原意识与虚无意识又是以荒诞意识为核心的。

正是因为有一种荒诞意识,所以带来了荒原意识和虚无意识,三种意识都是理性观照的结果。

对异己的生存世界、荒原世界的描绘,只是一种表象,对理想的自由世界的探寻仍然是其根本。

二、“荒诞”的主要特征

1、“荒诞”首先体现在世界的不可理喻上,表现在人与世界关系的不调和上。

在现代主义作家的笔下,世界是非理性的、模糊混乱的、不可理喻的,在理性的人看来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支离破碎,无法解释了。

在萨特笔下,世界是令人恶心的,充满了战争、谋杀、奸淫和灾难在这样不可理喻的世界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可能是调和的。这种不和谐关系的丧失投射到主体身上,就产生一种荒诞感。

2、荒诞更体现在自我的异化与迷失上。 现代主义认为社会压抑人,整体异化人。

在强大的世界、社会与整体面前,人是极其渺小和孤独的,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与世界产生矛盾,人在世界的挤压下自我异化以及寻找自我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尤奈斯库的笔下,人变成了犀牛,想保持独立人格的贝兰吉反而变成了另类,受到了众犀牛的围攻。

在“新小说派”作家的笔下,世界表现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甚至与人无关的永恒的荒诞。

3.荒诞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孤独感、局外感和对立关系。

现代主义作家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残酷的、自私的、无法沟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丧失,产生了一种荒诞感。

在他们笔下,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吞噬、互相残害,所谓“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禁闭》中,三个已经死去的人,即使在地狱里,其鬼魂也互相折磨,彼此相克,不能共存,这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最深刻的揭示。

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尤奈斯库指出:“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

荒诞派文学的另外一位代表阿尔比也指出:“这世界之所以毫无意义,是因为人为了自己的‘幻想’,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宗教、政治和生活的种种结构都已经崩溃了”。

现代主义作家们反对一切、否定一切、敌视一切,对一切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垮掉的一代”的知识分子们认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他们提出,生活的准则是“沉沦就是出路”。

表现主义作家梅特林克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在我所感知的世界里,而存在于那个目所不见、耳所不闻、超乎感觉之外的神秘之国中”。

在荒诞派戏剧中,人生就是无望的等待。美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大卫・盖洛威说:“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的世界――一种没有穷尽的、显然是无法赎救的炼狱现象,而人就在其中慢慢地耗费掉其毫无意义的一生”。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加缪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存在就是虚无,世界和人生的存在都是荒诞而无意义的。

当然,荒诞体现出世界与人的存在的无意义,并不是说荒诞是无意义的。

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于世界与人存在的荒诞的描绘,其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三、“荒诞”的意义

1.荒诞是人清醒的标志,是人对世界真正认识的标志。

柳九鸣先生在界定荒诞的概念时说:“所谓荒诞,是把人所面对的现实理解为一种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状态的清醒意识”。

当哈姆雷特看似正常的时候,他其实是糊涂的,他连谁杀了自己的父亲都不知道。当李尔王看似正常的时候,他其实也是糊涂的,他连谁对自己是真正孝顺都不知道。

然而当他们发疯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清醒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世界的荒谬。

2.荒诞使人重新思考观照世界的方式与衡量世界的尺度。

面对荒诞,人们不禁要问,荒诞产生的最终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于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不适。

这种不适有四种可能:一是世界本身出了问题二是观照世界的方式出了问题;三是主体衡量客体的尺度出了问题;四是观照世界的方式和主体衡量客体的尺度都出了问题。

前三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荒诞出现,而现代主义文学所面临的是三方面部出了问题,荒诞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要否定的不仅是现存的世界和观照世界的非理性方式,还有主体衡量客体的尺度,即理性观照。

3.荒诞的意义还在于对意义的追寻。

加缪说,荒诞意味着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对幸福与理性的向往。

现代主义文学中对荒诞的描绘,表面上看,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会使人堕于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但在这种表面的无意义之下,隐藏的是对意义的追寻。

因为人性的要求和不合理世界之间所导致的荒诞感引起的是一种悲剧冲突,这种悲剧冲突所诱导的一种向上的情感,而不是向下的沉沦,所激起的将是一种再生的情感与追求。

这种追求,是一种对世界与人存在意义的追求。正像尤奈斯库所认为的“荒诞的反面就是有意义,而荒诞性就是要引起人们对缺乏意义的注意”。

柳九鸣先生也说:“在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荒诞的后面,正是对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向往;在生存荒诞感的后面,正是对人永存不朽的向往”。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世界就建筑在荒诞上面”。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荒诞文学太有社会意义了

用最通俗易懂的老叟无欺的语言,用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形式,展开一段艺术,让观众体味一段生活,或是笑一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或是哭一阵找回自我。

能让普众接受,大俗即大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