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说起《梅花三弄》,其实就是首笛子曲,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中载,这是晋朝桓伊作的一支笛子曲,它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
《梅花三弄》后来还被改编为琴曲。关于“三弄”,这是指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三弄”就曲中是三个变奏,由于“主音”在琴的不同微位上的泛音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故人称“三弄”。
《梅花三弄》共分十段,两大部分,乐曲的主题是表现梅花的,在演奏方法上,通过不同三次的重复弹奏,分别用静和动的形式,来描绘梅花的高雅清洁。乐曲最后用稍快的曲调和音色的变化,表达了梅花在傲立寒风,迎风傲雪的坚毅不屈的品行。同时,也是借物抒怀,用以赞美节操高尚的人。
《梅花三弄》还有一个典故。据《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记载,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
王徽之赴东晋的都城建康应召,他乘的船在青溪停泊时。碰巧桓伊路过,王徽之当时并不认识他。听船上一位客人说,这位就是桓野王。
王徽之让人对桓伊说,听你善于吹笛,能不能为我吹一曲?。作为高官的桓伊,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就上了船。用笛吹了梅花三弄。吹奏完毕,桓伊就走了。双方未说过一句话。
据说桓伊温文尔雅,王徽之性格豪放,而两人相会不说一句话,这也算一种缘份。正是由于两个人这种见而不语约会,才有了这《梅花三弄》千古名篇的诞生。
注:图片来自网络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小说为:《梅花三弄》是琼瑶小说三部曲,分别为《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三部小说均有同名电视剧。
音乐为:《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正因为“主题”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有所谓“一弄叫日、二弄穿月、三弄横江”。有说梅花的花期内,一天赏梅花又分早、午、晚三个时间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
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又有把之比做像征着梅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而琵琶曲《梅花三弄》的三弄为“寒山绿萼、姗姗绿影,三叠落梅”等说法。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的“三弄”一是指《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三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二是指三个变奏,正因为“主题”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
1、《梅花三弄》是改编自琼瑶小说的爱情电视剧,由沈怡执导,琼瑶编剧。分为三部作品《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讲述了三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2、《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正因为“主题”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弄”原本是个动词,有摆弄、玩弄、戏弄、拨弄等等意思。
古代弄琴,就是取其拨弄的意思。
久而久之,就把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称为一弄。
即“梅花三弄”,指的是这首名为梅花的曲子一共有三大段,或三大章。
这个问题解释到这儿,应该非常清楚明白了。
但再顺带多说几句。
曲子的名称为什么叫“梅花”呢?
是不是作曲者睹梅思梅,有感而发呢?
不一定。
乐曲有时不一定要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的,也没有强要求有什么内涵,主要是让人感觉好听,听来抒怀,感觉舒适,激发共鸣,或者给人美好的享受,这就够了。
不然,你把这乐曲演奏给一个从没听过它的人听,事先不告诉他曲的名字,等演奏结束,你问他从曲子里听出了什么,给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里面有梅花什么事。
所以,乐曲的命名,有些是很随意,有些是很诡异的,根本不用费心积虑去考究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与什么有关。
你觉得好听,能触发你某段情感,让你身心愉悦就行。
举个例子。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算得上是世界名曲了。
你知道这曲子是怎么来的吗?
故作家陆文夫曾经指出,《二泉映月》并非阿炳原创,而是源出风月场中婊子和嫖客调情时,唱的淫曲《知心客》。
陆文夫还说,阿炳拉胡琴并非勤学苦练,主要是靠悟性,同一曲子,每次拉都不一样,任凭他即兴发挥。
《二泉映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到无锡为阿炳的演奏进行录音。擅长琵琶弹奏和提琴制作的无锡人祝世匡参与了录音过程,后来写有《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
文中提到,录音结束后,杨荫浏问起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坦承,这支曲子是信手拉来的,没有名字。杨荫浏认为,这么好听的曲子没有名可不行。想了想,觉得无锡有个惠山泉,号称“天下第二泉”,就说,那曲子就叫《二泉》吧。祝世匡受此启发,觉得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不如叫《二泉映月》。
这么着,《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现在,有些著名音乐家不明就里,在教别人鉴赏音乐时,当鉴赏到这首《二泉映月》,竟然生牵硬扯,故作高深地说:“闭上眼睛,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用心灵去感受,是否感觉到了有两条泉水在你的灵台间缓缓流淌?泉水清亮,在月光下亮透你的心灵……”
诸如此类,让人喷饭。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着梅花花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
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
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 后来有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是我国古典音乐的一块瑰宝。自明代初年朱权的《神奇秘谱 》传谱以来,经过一代代琴家不断传承,改造与发挥 , 新的谱本和演奏风格层出不穷。加之箫、笛、琵琶等器色也多积极参与演绎合作,影响极其深广,成了最受人们喜爱的古曲之一。
但就这样一首古典名曲,在明朝以前的文献记载却极其匾乏,明代之后所记又多属传闻或臆测,因而其起源、作者等问题长期以来茫昧不清。
从朱权《神奇秘谱》开始的明清琴谱,一般认为《梅花三弄》是东晋的桓伊所作笛曲 , 后来由琴家改为琴曲。 故事是这样的:桓伊是东晋的名臣 , 擅吹笛 , 时称“江左第一”。 《世说新语·任诞》中写道 : 王子酞(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东晋名士,生性不羁)偶遇桓伊,被桓伊的笛声打动,相互倾心,以音乐爱好相应酬,而始终不通一言的一段。
后来关于桓伊创作笛曲《梅花三弄 》的说法就源于这段故事。但这一原始记载中 , 没有提到桓伊所吹曲名 , 只是说“为作三调”,三调意思为三个曲子或三段曲子。其中“弄”字的意思是作动词用,是吹奏的意思。“弄毕”是说演奏完了 , 接着便上车扬长而去。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为作三调”被各大文学作品写作成了《梅花三弄》这必须得力于文学作品的想象与发挥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