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悠然自得,耕云种月》
一、“耕云种月”典故出自于《宏智广录》:“耕云种月自由人,田地分明契券真。黄独将看炊做饭,百牛今己牧来纯。镢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东黍十分秋可望,饱丛林汉着精神”。
二、这首诗的大意是:放牧着白色的牛,收拾着自家的田地,耕溪云,种垄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禾黍果实累累,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内心无比喜悦。
三、“耕云种月”其实更多表达的一种心灵上满足和浪漫,是属于精神家园的安慰。这种精神上的浪漫和满足,也只是文人雅士的一种心灵的幻象,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每天为衣食所累,耕云种月也只是听听而已。
(l)
耕田不忘岁月艰
云吞江水含残阳
种田自有心里乐
月落孤房挂寒霜
(2)
耕田东山见斜阳
云随雾转看归鸿
种花满园无人问
月临寒窗独自愁
(3)
耕地一片野草衰
云高水低唱歌声
种田栽花心里乐
月下独酌夜未眠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耕民起早耕种去,云霞刚现己忙开。
种瓜种豆种五谷,月出枝头才归回。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首先,根据题目构思回答。“耕云种月”,其出处还请朋友们指教。我打算用七绝中首句平起入韵的格式来作答,格式的选择主要依据正文表述来斟酌。有关藏头诗(藏头格)及七绝四种基本格式的概述,还请朋友们参阅之前答题。需要注意的是藏头诗中,正文与藏头表述不同境意。
拙作如下,还请朋友们斧正:
七绝--《无题》
【雨天出品】
耕烟市渺画微尘,
云影藏宣醉浅颦。
种种前缘终刻骨,
月痕照旧木添轮。
另附平仄如下:
七绝--《无题》
【雨天出品】
耕烟市渺画微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云影藏宣醉浅颦。
{中仄平平仄仄平}
种种前缘终刻骨,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月痕照旧木添轮。
{中平仄仄仄平平}
其次,“尘、颦、轮”:依《平水韵》十一真。“耕烟”:炊烟,借指隐居。“云影”:借喻美发。“月痕”:月光,借喻妆痕。“轮”:年轮。
最后,感谢您关注【雨天出品】头条号,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藏头诗”,首先就是要求要用某个词语嵌在其每句的开头。除此以外,要考虑用什么样的体裁。四个藏头字的,必然是要写成绝句。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由作者自定,古绝或律绝也由作者自定。
我准备用七言之律绝来完成任务。律绝有四种平仄格式,叙述如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从以上四种格式中,可以看到第一式和第二式的二、三、四句都是相同的,第一句却不一样:第一式的第一句是平起平收的,叫做首句入韵式;第二式的第一句则是平起仄收的,叫做首句不入韵式。
还可以看到,第三式和第四式的二、三、四句也是一样的,第一句却不一样:第三式的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也是首句入韵式;第四式的第一句是仄起仄收的,也是首句不入韵式。
看似很复杂。实际上只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和研究一番,就可以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仅仅只有四种句式,就把绝句或者律诗的平仄都搞定了。
不相信吗?你看看上面的四种格式吧!是不是第一式和第二式合起来就成了一首律诗的格式?又是不是第三式和第四式合在一起就成了另一首律诗的格式呢?
再记住一个知识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可以灵活运用平仄规则了。
现在我把今天答题的绝句写岀来,请朋友们斧正。诗云:
耕夫去岁数筐粮,云影天光照满堂。
种地虽为农户事,月明星暗亦插秧。
这首绝句所用的正是上面所述的第一种格式。如果把第二种格式接下去再写岀四句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首七律了。
顺便再说一下五绝和五律。一言以蔽之,五绝和五律的平仄,只要在七绝和七律平仄的基础上去掉每句的前面两个字就行了。
所以,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朋友,不必要有什么畏难情绪。这点知识要是想学,也花不了太大的功夫。怕就怕“一日暴十日寒”,下不了决心,树不起信心,留不住恒心。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只谈了平仄。对仗等方面就不讲了。
并不是大家都一定要学习格律。不学习格律也是可以做诗的,可以作古绝。古绝只要押韵就行,不必讲平仄,也不必讲对仗。甚至可以写现代诗。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为之即可,自己高兴为之即可!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耕田五亩自心宽,
云雾迷濛隐半山。
种下麦粟种下梦,
月出东岭不知还。
如何用“耕云种月”作一首藏头诗?
藏头诗~耕云种月
耕者山中吆黄牛,
云中传来信天游。
种下希望悠然归,
月婆已爬柳梢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