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抬棺人在抬棺时不能说话,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风俗,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这样,有的地方抬棺人不但可以说法,且还要大声吆喝,有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唱歌。
1、抬棺人为什么不可以说话?这是一种民俗文化中的禁忌文化,旧时,很多农村地区遇丧事、不洁之地、不洁之事,禁言及禁喊人名字。
比如说,很多山区,进山后,特别是进入深山老林内,一般就禁言,也禁喊人的名字。要说话了,怎么交流,一般用敲竹梆或者打喔嗬的形式进行交流。大山里,如果有人突然喊人的名字,不能答应。
有的地方,则在刑场、发生过意外伤亡等地方,不准说话,也不能喊别人的名字。
抬棺人在棺材上了肩后就不可以说话的习俗,与上面说的习俗是一个类型,也是一种禁忌。
民间迷信的说法是,人们认为,出殡的时候,有很多的小鬼吊在棺材上,抬馆人哪个说法,小鬼就会找谁,附在身上。因此,抬馆人一定要保持沉,一直往前走。同时还不能回头张望。据说,抬馆人回头看到了谁,谁就会倒霉。
一些民间出殡风俗中,有一到两个人,提着一篮子稻米,一边走,一边往棺材撒米。据说,这种撒米的做法,就是为了驱赶吊在棺材上的小鬼。
上面这些迷信的说法自然很不靠谱,当然不可信。据民俗专家的解释,出殡时往棺材上撒米,是一种古老的送葬习俗,一种送丧的礼仪,只是后来被民间附会成迷信。
民间还有说法就比较可靠。人们认为,在老人出殡,棺材很沉重,抬棺之人不可分心。按民间习俗,出殡后,棺材绝对不能落地,有棺材落在哪里葬在哪里的说法以。可是,如果在大路上棺材落地了,不可能葬在大路上。因此,出殡路上棺材掉落在地上,是民间的大忌。为了让抬棺人集中注意力抬棺材,就有了不准抬棺人说话,也不准抬棺人回头看的规矩,这种规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俗。
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对棺材内的人的一种尊重,毕竟出殡是一件极为严肃、肃穆而令人悲伤的事。试想,抬棺人如果一路上嘻嘻哈哈,东张西望,不仅所抬的棺材没有安保障,在气氛上也太不严肃。孝子孝女孝媳孝孙一路上都在哭,抬棺人却一路上有说有笑,出殡路上很不协调。
2、有的地方抬棺人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唱歌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抬棺人能不能说话,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人情。
闹丧
闹丧,在一些地方又称吵丧,或者其它的名称。就是在出殡时,棺材离开办丧事人家不远的路上,前来送丧的村里男子,从抬棺人肩上接过棺材,前面的人往后退,后面的人往前推,这样棺材就在路上来来回回的走,要“闹”上一阵。抬棺人在一边大声吆喝,一边送行的人也跟着吆喝。
去世的老人可不可以闹丧,还要看棺材里的老人够不够资格。如果去世之人尚有父亲健康在,不可以闹丧,非正常去世的人也不可闹丧,只有去世者父亲不在世的人,且在家中寿终正寝的老人,在出殡时的路上才可以闹丧。
闹丧风俗的说法是邻里以闹丧的方式惜别亡者,舍不得老人走,要挽留一下老人。这种讲法还很有人情味。
唱葬歌
民间唱葬歌有多种形式,有的是老人去世后的头两天晚上,在办丧事的地方唱丧歌,因从天黑开始,唱到天亮为止,所以这些地方把葬歌称为夜歌。有的地方,既唱夜歌,也在出殡前由抬棺人在起程前唱丧歌,也叫起程歌,唱完歌后才上路。
有的地方在出殡的路上,请了专门的歌师,一边走一边唱丧歌。一般歌师(专门唱丧歌的师傅)领唱,抬棺人和送丧的人应和,类似音乐中的多声部。这种丧歌主要流传于湖南贵州境内的沅江域,其歌词后均带有“兮”的结尾词,被一些民俗专家称之为“活着的楚辞”,或者活着的《招魂》(战国时屈原的代表作)。
送葬时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地方,都有唱丧歌的风俗,此风俗在湘西和鄂西及西南地区保存得比较原始和完整。
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人的生死都是大事,尤其是人死以后,都有颇多禁忌,这些禁忌,万不要轻易去触犯,轻则大病一场倒霉几年,重则丢了性命,危害子孙。
在抬棺材的时候,很多人会感觉越抬越累,而这时,不可乱说话,一旦乱说话,后果非常严重。
村里有位老人过世了,老人生前孤苦,早年因为家里贫困,妻子便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了,而老人过世,也是村里人帮着处理的。
老人心地善良,碰上那些穷苦的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他们,乞丐到家,都是好饭好菜招待,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好人,村里有个孩子家里太穷读不上大学,他还给这家人拿了一万元钱。
而这次,老人走后,这家人也是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的。
村里的老抬棺匠白大爷还是被请过来,而且还请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风水先生来看老屋。第三天,出屋的时候,因为下着雨,怕有闪失,便请了几个壮劳力来抬棺材,而白大爷也叮嘱这些小伙子不可轻易说话。
也许是路太远,加上天气不好,一个年轻人便说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怎么这么重。”话音刚落,直见小伙子冷汗直流,白大爷一看出事了。
立即喊道后面抬花圈的人来让人扶着棺材,棺材落地,极不吉利,可这棺材好像装了千斤重的东西一般,直接哐当一声,整个压在地上,那一声巨响,吓得全部人跪在了地上。
而这年轻人,更是吓得脸都要贴到地上了,而白大爷当机立断,马上将纸钱拿来,烧了一大捆,边烧边说:你不要怪罪他,你不要发火,他是无心的,我们都来送你了,放心走吧。
而白大爷做完这个后,让人起身抬棺材,奇怪的是棺材一点也不重了,然后让刚才说错话的那人把棺材落地的地方的土全部铲起来,然后带到坟地去,又在落地的地方又烧了纸钱。
落地之后,那小伙子又磕了几个头,事情才算完了。看来,这种时候,千万不要乱说话啊!
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话里透玄机
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没在城里待过,不知道城里人过世后有什么说道,反正在农村人去世后不成文的说道多着呢!
人在快要不行的时候放在地下,脸上要盖上一张黄纸,拉棺时不要说话,不准提某人的名字,死去时辰不好犯里虎,外虎,等等。
每一个禁忌后面都有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让人毛骨悚然。在很久以前,三老姑的婆婆死后没注意在脸上盖蒙脸纸,不知道是猫或狗闻了闻她的嘴,结果她伸着舌头做起来了,一家人吓坏了,找明白人(道士)处理,用黑驴蹄子,真黑狗血,在她身上放上带刺棘子,旧社会盖房子用土胚七个压在她的胸膛上,折腾七天方才消停。那一张蒙脸纸作用实在是不小。
整个拉棺过程中,不说话目的是别冲创了死者,怕他(她)报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在阴阳两界过度时总有点恋恋不舍,找一个人寄托自己,看看谁都不好敢,你若不小心得罪他,就要倒霉了。
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人死之后,躺在棺材里,一个人还是很怕怕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人身上附着的阴魂不散的“煞气"。
人死之后,在出殡抬棺材的时候,还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抬棺材得最少需要八个人以上,俗称“八大金刚"。如果是木棺材,又高又大又厚的老式棺材板,至少也有好几百斤。按说八个男劳力的人,也叫“丧伕",抬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事实上,由于在心理作用的影响下,很多从事抬棺材的“丧伕"并不觉得这是个轻便的活路。
这是因为抬棺材出殡上山埋葬或者是去殡仪馆火化的时候,往往是早晨天刚麻麻亮,大概是四、五钟,到处还是树影婆娑的样子。加上历来都有刚刚死去没多久的死人据说有灵魂附体的传说,这正加重了抬棺材的“丧侠"的心理影响,既使这个棺材并不重,但抬棺材的“丧伕"还是觉得肩上似有千斤重,有的胆小之人还会双腿打颤颤。
为什么早晨这么多人围着一口棺材人们都还小心翼翼的呢?因为有民间传说,在抬棺材的时候,抬棺材的“丧伕"千万千万不能在抬棺材的时候有被什么东西绊倒或是肩膀突然抬不起来而坐倒下来,如果出现这个情况,据说这个抬棺材的“丧伕"以后会倒楣生病或者是也会死掉,总之是不吉利。倒楣生病的起因据说就是这个棺材里的死人把灵魂压在了这个抬棺材的“丧伕"身上,所以不吉利。
由于老式木棺材是前面重后面轻,一般死者家属为了慎重起见,往往在抬棺材的时候,除了有正式的八个有体力的“八大金刚"外,还会另外多叫四个或六个人在旁边替换或是一起抬,这样人多力量大,再者人多胆子也大,抬起棺材来就轻松了。
在以前,如果是一个超大家族的长者过世了,并且这个长者家族人丁兴旺,那么,在抬着的棺材上面还会坐有一个男童小孩,大概是重孙辈份的七、八岁的小男孩,至于是什么意思,现在好多人已经不知道了。
当然,由于现在实行火化,那么抬的棺材己经是铁制冰棺,这个很重,大概有七丶八百斤,这个时候,抬棺材出殡的时候,是需要多些男劳力帮忙的,主要是怕起不来肩上。
现在抬棺材一般也不会抬很远也不会抬很久,只是把抬着的冰棺走出大门300米以外就好了,然后在外面有车来载棺材,省得费事费力还留有心里阴影。
尽管现在简化了很多丧葬礼仪,但是抬棺材的“丧伕"在死者家属上桌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洗一次,俗称“净手",在抬棺材出殡上山的时候,“丧伕“也是要先洗手之后才能去扶棺抬棺材的。
最后有个小细节,出殡前,棺材一般是放在前后两条很结实的木长板凳上,在“丧伕"们起肩抬起棺材的时候,这两条放棺材的长木板凳会被“丧伕”用脚踢走或是蹬走,而不是旁人用手拿走的,意思不得而知。
还有,据说棺材在刚刚抬起来的时候听说相当相当重,这个时候“丧侠"们齐声一声吼叫“起“,棺材才会觉得轻。事后得知,说是死人在棺材里施法,到底是不是有这回事,也不得而知。
无论怎么说,抬棺材的时候,仪式感十分凝重,说笑的场面还是很少见,还有就是抬棺材的时候,每个人要同时起和落,要配合默契。
也许您的地方风俗不一样,那也来说说,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身后事,也谢谢你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