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国传统酒桌上坐的位置确实有不少的讲究。不过,酒席类别不同,酒席的规模不同,座位的安排就不同,桌子不同,座位的安排也就一样。

一、酒席的类别与座位的安排

中国的传统酒桌分官方的和民间两种,官方的一般有一套既定的接待程序和规矩来安排,与民间类似,这里就不多说。本文要重点介绍我国民间传统红白喜事酒桌,而这一节主要介绍民间常见酒宴酒桌的安排,下一节介绍酒桌之中的座次安排。

民间的办酒宴,一般指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一生中的重要时间和重大事情的庆贺或者治丧,统称为红白喜事。不同类型的酒宴,在对来客的酒桌的安排上有所区别,主要突出娘舅为尊的主线,其他贵客和远客次之,同村邻邻和街坊邻居再次之,家族排最后,即先客人后家人的顺序。

1、三朝酒

民间传统三朝酒,又称三朝礼、洗三礼等,是婴儿出生的第三日举行的礼仪,我国许多地方和民族都要给婴儿沐浴,要宴请宾客。

三朝酒在我国地方不同,风俗不一样,但大多数地方请的都是女宾客和小孩,男人一般因忌讳不参加。酒桌座位安排,婴儿的娘舅家的女宾坐上席(注:本节的所谓上席,指酒桌,本节下同)。

现在的小孩大多在医院出生,因要在医院住一个星期左右,因此这种风俗在民间基本消失,有的地方把三朝酒与满月酒合在一起办。

2、满月酒

过去,民间满月酒,就是当小孩出生满一个月,要举办酒宴。传统风俗上,有的地方把三朝酒与满月酒合二为一,而有的地方则三朝酒和满月酒分别办。也因如此,地方不同,风俗也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的满月酒,只请女宾和小孩参加,有的则男女都可参加。酒桌的安排,与三朝酒一样,婴儿的娘舅家的客人坐上席,有男人参加的,男人坐上席,女人次席。

3、生日宴

过去,民间生日宴分两种,一种是不能称寿人逢十的大生日,一种是寿诞。大生日宴的酒桌安排,生日人娘舅家的客人座上席,而庆寿酒桌座位安排,一般由寿星夫妻同坐上席中的主座位,上席其他宾客,由寿星孩子的娘舅家客人坐。

4、婚宴

传统的婚宴分为两种,一种是女方出嫁的嫁女宴,一种是男方的“收亲宴”,亦称拜堂宴、喜酒宴等。两种酒宴酒桌的安排,娘舅坐上席。

现在很多地方嫁女宴和收亲宴在酒店合办,主席有并排两到四桌,就是为双方娘舅安排的,一般女方娘舅安排在左边,男方娘舅安排在右边。也有地方相反,男方的娘舅在左边,女方的娘舅在右边,主要看地方风俗习惯。其他酒桌就比较随便了。

5、建房和进火宴

过去,房屋落成后,要宴请宾客庆贺。酒桌座位安排,地方不同安排不同,有的地方把工匠放在上席,家里的娘舅在次席,而有的地方,娘舅坐上席,工匠次之。

进火宴娘舅坐上席,其他客人次之。

6、丧事酒席

民间丧事酒席,一般来说,分平常席和正席。平常席不讲究,随便坐,酒席坐满为止。正席分上席、次席和其他座席。上席由娘舅家的人坐,重要客人次之,其他座席随便坐。

除了家庭的传统酒宴外,在农村还有传统的祭祖宴、逢年过节文化活动村与村之间的友好往来酒宴、以及平常接待客人的家宴等,比如舞龙灯等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摆宴接待。

二、不同酒桌的座位安排

我国民间传统酒宴使用的酒桌,一般分只有两种桌子,一种是八仙桌,坐八人,另一种是圆桌,一般的坐十人,大圆桌坐十人以上。不同的酒桌,座位的安排讲究稍有区别。

1、 八仙桌

八仙桌是我国民间的家中是传统宴客酒桌,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使用这种酒桌,被民间宴请客人时最“正规”的酒桌。

八仙桌分四个方位,即正、左、右、末,每个方位坐两人。正位,民间很多地方称为“正位置”、“正头”等。主人(主陪,下同)坐正位置的左边,主宾坐右边。现在很多年轻人对酒桌的左右分不清,主要是面对的方位不同,左右座位就不同了。正位置的左右,以坐在正位置的左右来分。接下来,主人的左边第一个座位为第一副宾,主宾的右边第一个座位为第二副宾,主人的左边第二个座位为第三副宾,主宾的右边第三个座位为第四副宾,主人的左边末座位为第五副宾,主宾的右边末座位为第六副宾(如有两人陪客,这个座位是副陪客人兼倒酒的人坐)。

民间的酒宴一般不只一张酒桌,一般有多张酒桌,很多地方男女分桌,也就是男女分别坐不同的桌子。除了首席(第一酒桌)外,按民间传统规矩,每桌酒席都要安排一名主陪,包括女人的酒桌也是一样,由女的陪客,其座次的安排与上面讲的一样。不过,在民间,除了首席的座次安排特别讲究外,其他酒桌一般只有正位比较讲究,其余的座位就比较随意了。

2、 圆桌

圆桌和八仙桌的区别,八仙桌的方位是固定的,圆桌是不太固定的。比如说,在民间的堂屋,其主方位的确定就和八仙桌是一个方向。如果是摆在其他房间,主位的确定,不同地方,讲究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圆桌则以面对门的方位主位,或者面东的一侧为主位,有的地方则以主人坐的地方为主位,有的地方以圆桌有背景墙的地方为主位。比较普遍的讲究是以圆桌则以面对门的方位主位。

圆桌主位确定后,依次是主宾坐主人(陪)的右边,副宾坐主人(陪)左边,其后,如果没有多的陪客人员,就如八仙桌的座次排列类似。如果除主人外还有一人陪客,一般放在最末位。如果有多人陪客,就要以主人(陪)核心,左右两边分别是主宾、副宾,再分别是陪客,以此类推。

按我国民间多数地区风俗,圆桌同样男女分桌。有多桌酒桌,同样要安排陪客人员,座次的安排与前述的首席一样。

民间酒桌,一般最讲究的是接待客人的酒桌,邻居和家族的酒桌,现在的人们就不太讲究了,坐满就可开席。现在还有一些家里的重要客人,因不喜爱喝酒,往往躲到其他的酒桌,就是为了回避喝酒,那是别外一回事了。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了,不说各地都有各地的名酒,就是酒桌上的位置也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礼制文化。而这一点,在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山东地区,特别是鲁西南地区有着重要的体现,现在仍然是酒桌上的重要习俗,去山东做客的朋友千万不要做错了位置。

下面就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山东人的酒桌上是要严格区分请客方和宾客方的。

请客方也叫做陪方,又分为主陪和副陪。主陪要做在整个酒桌的面对大门的正中间的位置,也是地位最高的位置,一般主陪是整个请客方人员中地位最高的人员。副陪则要做在主陪正对面的位置,一般是请客方中地位排在第二的人员,副陪一般背对着大门。

宾客方要分为主宾、副宾、三宾和四宾。主宾和副宾是宾客方地位排在第一、第二的人员,分别坐在主陪的右手和左手;三宾和四宾则要做在副陪的右手和左手位置。

这样酒桌上最重要的六个人就排好了。

如果还有其他的人员,则进一步区分为三陪、四陪以及其他宾客,要坐在这六位人员中间的空位置中。这是最基本的座次安排。

其次,山东人在婚丧嫁娶等习俗上的酒桌位置要更加严格。

由于婚丧嫁娶的时候酒桌不只一个,来的客人也是亲戚、朋友、邻居等各种关系的人。这时候,就需要把不同关系的人安排到固定的酒桌上。一般来说,靠近婚丧嫁娶典礼台的酒桌是最重要的。

朋友被认为是婚丧嫁娶中最尊贵的客人,要安排到最重要的酒桌上。朋友桌的主陪一般是主人家的家主;其次是邻居,邻居要被安排到次一席位的酒桌,邻居桌的主陪一般是主人家家住的兄弟一辈;再之后是自己家的亲戚,一般坐在距离典礼台最远的位置,主陪和副陪没有太多讲究。

最后、山东酒席上男女不同桌

前十几、二十年的时候山东人办酒席,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家里请客男人们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女人们只能在后厨伺候着,也只能在后厨吃点饭菜,还要管好男人桌上的酒肉。近些年来,这种观念有所改变,但是,山东人的酒席上仍有男女不同桌的习俗,一般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即使是两口子在山东人的酒席上也要分桌而坐。

所以,如果有朋友去山东喝酒,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位置,特别是两口子一起去的时候,要看主人家是否有男女分桌的习惯。

这种酒桌上的习俗,在山东可谓是根深蒂固了,不知道大家对此的评价是什么?欢迎大家讨论、发言。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中国是一个讲求礼仪的国家,我们在酒桌上的讲究尤其值得注意,因为一不小心便可能因为座次原因失去一个客户、得罪一个亲属。

下面,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家庭聚餐和会议聚餐时,该如何安排座次。

在聚餐时,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桌子分为圆桌、方桌、四人位、八人位等等,在多人聚餐时最好选择圆形和正方形的桌子,这样做可以将大家聚成一个小集体,拉近大家距离的同时,还方便把控节奏!

1、家庭聚餐的座次讲究

家庭聚餐和公司聚餐有个非常显著的差距,那就是家族内部的长幼尊卑,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概念。

我们过年过节,一家老小聚在一起的时候,肯定要给长辈优先安排位置。

我们的餐桌文化中,有“尚左尊东”和“面朝大门为尊”的传统,这两种传统具体的场景应用体现在:

一、假如家中是圆桌或者方桌时,面向正大门方向的位置是留给家中辈分最高的人;

二、这位最长者,他的左手往东方向依次分别是辈分排二、三位的人,剩下的以此类推,其中左边的人应该辈分要高于右边的人。

2、商务聚餐

商务聚餐和家庭聚餐的差距在于,此时两人之间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聚餐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让能言善辩的人陪在客户面前,好让对方吃喝高兴。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保证对方的座位是最尊贵的那一个时,还要让整桌酒席吃喝得高兴。

酒桌如战场,必须要做到得体谨慎,而这点光在座次的顺序上,就足以让人小心应对了。

文/沁书悦读

大家好,我是沁书君,一个专注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每天为您带来有趣的知识分享。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座次排序更是儒家文化的主要体现。

我出生在山东泰安,从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酒桌文化,有很多的传统和讲究。例如:男士在喝酒时,女士不允许上桌;孩子不允许上桌;酒席还分为喜宴,丧宴,官场性请客,平常性请客等等。

下面我们来聊聊题主的问题,在座次排序上,有着严格的规矩。我们拿官场性请客为例,说一说酒桌的座序。一般在儒家酒文化中,一桌的满员一般八人,请客方,也就主人,分为主陪和副陪,主陪的位于餐桌正对门口的位置,而副陪正对主陪,背对门口。客人分为主宾,副宾,三宾,四宾及陪同人员。主宾的座位位于主陪的右手边,副宾的位置位于主陪的左手边。三宾位于副陪的右手边,四宾位于副陪左手边,随从人员坐于主宾和三宾之间,或副宾与四宾之间,如果末满八人,请客方可在随从人员座位中就座。

此座位排序延续至今,已经成为国宴的座次安排标准。之所以广受大众推崇,是因为这样的座序既能体现请客方的重视,又方便照顾客人。总之,中国的酒桌文化处处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大家好,我是日常观察手,用心去观察生活的每一件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礼仪那更是重中之重,现在一些基本的礼仪知道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了,中国的酒桌文化至今还有培训的可能就是餐饮行业居多了

1.家庭聚餐

家庭聚餐一般是按照辈分,年龄大小来依次排座的。不管是谁请客,靠里最中间的位置都是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来坐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C”位。然后按照年龄或辈分按一左一右顺序依次入座,请客者一般都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方便招呼大家;如果是长辈请客,会要求一名坐在靠门口的位置~大家千万要记住!

2.朋友聚餐

朋友聚餐就不像家庭聚餐这么麻烦了,当然座位也不一样。请客者一般会坐在“C"位,面向门口的位置,也叫”做东”,请客者也可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一些比较尊重的人,剩下的可以按照年龄大小一左一右依次入座,朋友聚会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坐哪都可以,但最中间也就是“C”位一般别去坐~

3.接待客人用餐

接待客人用餐属于外交方面的,所以餐桌礼仪是重中之重,因为关乎你的外交,稍有不慎就会得不偿失。我们所说的“C”位,是请客者,也是组织者,坐在里面中间,面向门口的位置,也叫主陪;客人到场后,坐在主陪右手边是主宾,也就是今晚的主角;左手边是副宾,但一般主宾入座后会安排其他人相继坐下,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坐在副陪右边的是三宾,左边的是四宾~

用餐一般这三种居多,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每周会更新生活中的小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是有讲究的,中国人讲究酒文化,有无酒不成席之说。从小我们一大家子吃饭的时候就被爷爷教导过,什么位置坐什么人,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有长辈的时候更不能瞎坐。下面我跟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通常情况下,落座时,要按主副相对、以“尚左尊东”的原则按顺时针排列,即主位的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 3,5,7,直至汇合。如果餐桌正对大门,则主陪的位置要对着大门;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为首席。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整个宴会桌子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爷爷还教了我一句酒桌坐位的顺口溜:

右高左低、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最佳、临墙为好

看不懂的我再详细说明一下——

右高左低:两个人并排坐的时候,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

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间的人在位次上高于两侧的人

面门为上: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观景最佳:观景最佳处为上座,背对观景处为下座

临墙为好:临墙为上座,靠过道为下座

当然,酒桌上的这些礼仪规矩,只不过是场面上的一种应酬,你有所了解的话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或者唐突,和朋友在一起吃饭聚餐什么的,就随便一些尽兴即可。

关注乐活健康圈,更多精彩问答等你来看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