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都有哪些风俗?

樟树在这里有两种不同意思,一种是地名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1988年10月26日撤县,改设樟树市至今),人们习惯称樟树,另一种是植物樟树。不知题主要问的是哪种意思?本文答的是关于植物樟树的风俗。

(乡村古樟树)

樟树在我国民间素有神树之称,在佛教中更是如此。从树木的用途来说,樟树是四大名木之一,四大名木即楠、樟、梓、椆。但从民俗神树地位来说,分别也是樟、梓、楠、椆,也有的认为樟、枫、椿、楠,或者樟、槐、椿、楠,等等。尽管各地对神树的认可习俗不尽相同,但樟树都排在首位,可见樟树在民俗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众多的樟树民俗之中,例举两个比较普遍的习俗。

寄名

寄名,原为民间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闯过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关煞”,以保易养成人、长命富贵,在孩子出生满月后,父母把婴儿送到道观,或者寺庙,让道士,或者和尚,取一个道名或法名,象征性地将孩子交给了道观、佛门,成为道观、佛门之人。实际上孩子依然在家里生活,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是从此以后,孩子与道观、佛门成了亲属关系,并经常走动来往。

我国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这种寄名方式在民间不仅仅局限于道观、佛门,可以象征性地托付给人(大多为学艺之人)、古树、大石、动物等等。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认亲娘、亲爷(爹),或拜寄名娘、寄名爷(爹)。村头村尾的古樟树就成为过去孩子们寄名最多的古树之一。寄名时,有一个寄名的仪式。给孩子寄名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古樟树前,摆上酒、菜、糖果等供品,点燃香和红烛,然后把小孩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或者贴在树上,或者用红布包裹起来,钉在树上,或者放在树洞里。从此,这个孩子就要叫古樟树为亲娘亲爷(爹),过年时,年前要祭古樟树,大年初一要给古樟树拜年,孩子的父母则称古樟树为亲家。

(樟树上的寄名)

民间把孩子寄名给古樟树,其目的就是希冀得到古樟树的保佑,使妖魔邪祟和祸患灾疾不易侵凌,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神树

樟树被民间视为神树加以崇拜,主要原因是民间的神像、佛像大多用樟木来雕刻。人们在对神佛的崇拜,爱屋及乌,对雕刻神佛像的樟树也有了一种崇敬的情感,同时也赋予了樟树一种神秘的色彩。

樟树之木,俗称樟木。樟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木质好,质地细密而坚韧,颜色由红棕色到暗棕色,是民间普遍喜欢的吉祥颜色。二是纹理清晰、美丽,从湿木到干木的过程中不产生裂纹,也不变形。加工时刀锉所到之处,不会破裂,可以随心所欲地雕刻。三是樟木散发出浓郁的樟脑香气,经过若干年后,其芳香之气不衰。也就是因长年有香气散发出来,樟木有一种天然的驱虫防霉功效,樟木制品也就耐久性强,可长久保存,不易腐烂。自古以来就是雕刻神佛像的主要材料之一,也是民间雕刻工艺的主要材料之一,同时也是做各种家具的材料之一。

(古樟树为农村风水树)

民俗之中,樟木也是民间用来避邪驱疫之物,如用来做门拴守门,巫师用来做法器等。民间崇拜樟树,就把樟树视为风水树,有的地方不允许随便砍伐樟树,否则将受到神的惩罚,也就因为如此,农村的村前村后及路边,往往有很多古樟树。

樟树都有哪些风俗?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的南缘,市域跨赣江中游两岸。境内有浙赣铁路、京九铁路、赣粤高速、沪丽高速公路,105国道及赣江水道,是交通便利地区。地貌主要有三种类型:河谷堆积平原地形、构造剥蚀低丘岗阜地形、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其中平原面积较大,有871.9平方千米,占全市67%以上,适宜种植粮、棉、油等各类农作物,土、肥、水、热等生产条件优越,峰岭为数不多且不高,主要有玉华山、阁皂山等,山区植物多以松、杉、竹等为主,也生活有各种野生动物。地下矿床储量丰富,有盐、煤炭、铁等,以岩盐储量为最,有100亿吨以上,质优且易开采。

  樟树市以“药、酒、盐”闻名于世,药业源远流长。著名道教创始人葛玄于东汉建安七年在阁皂山结庐修道、采药炼丹、行医济世,开启了樟树医药之源,后经历代医药家不断努力,樟树赢得“药都”称号,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镇也成为江南最大的“药码头”,樟树“药帮”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樟树产的枳壳、陈皮、枳实、黄栀子、苏叶等均是各地药家竞相采用的地道中药材,枳壳更是历朝历代皇家贡品。

  樟树药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也毫不逊色。“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樟树先民酿制的酒在南宋就享有声誉。四特酒更是以“清、香、醇、纯,回味无穷”闻名遐迩。四特酒几十个品种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深受欢迎,畅销不衰。

  盐化工是新兴产业,随着我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盐化产业链逐步做大,已成为支柱产业和我市的特色品牌。

  樟树人文历史厚重。从南唐升元二年建县至清同治九年,共出进士293人,举人403人,平均每二年一人中举人,每三年一人中进士。一家六代出十八名进士,五子登科先后进士及弟,兄弟同榜双进士被传为佳话。名臣武将、名流学者人才辈出,灿若群星。市内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樊城堆遗址,记载了樟树先人们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信息;黄土岗墨庄,反映了樟树人民诗书传家、文章治国的一腔豪情;阁皂灵山,孕育了樟树药业渊远悠久,勃勃生机;历代药家名医,更映衬了樟树是个多士之帮,人文荟萃之地。 如今,樟树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奋勇两争,打造三都,一定会把樟树建设得更加美好。

樟树都有哪些风俗?

家乡湘中偏西南邵阳市隆回县的东北部边陲的岩口镇,属梅山地域。在我们岩口,当地每年都有祭拜古树的习俗,尤其是祭拜古樟、古松、古柏、古枫之类的古树,也许是家乡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图腾崇拜吧。在九龙回首的岩口那里,樟树被当作风水树、神树、长寿树,是福禄安宁的守护者,具有避邪、消灾、吉祥、长寿、庇福等寓意。特别是对古老的香樟树王更是非常崇拜,甚至当地许多村民有让自己的孩子认樟树作爹娘的,叫“樟树爹爹”、或“樟树娘娘”。因为在人们心中,樟树是长寿的标志,又是神灵的化身,让孩子认樟树作爹娘,是为了给孩子找一个保护神,使孩子可以无妄无灾、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日(有的地方稍有不没),人们就会带上自家的小孩,还有弓箭、祭品等,去祭拜当地最大最古老的香樟树王,虔诚地向樟树神拜祀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平安和谐、安康幸福、人寿年丰!

也许人们会说,祭拜樟树或其他古树,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不值得提倡。但我认为它跟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扫墓、祭祖、清明会、吃粽子、过中秋等活动是一样的,是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民俗文化。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祭拜古香樟树等古树显然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对安定和谐、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寄托,应该得到发扬光大,它的存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樟树都有哪些风俗?

樟树有四特酒,中国53优酒,特香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