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我的家乡是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的苗乡,大年初一有一些独特习俗,可能与你们家乡不一样哦。

放开门炮

早晨五点左右,家里的男主人打开堂屋门,念开门口诀,然后开始放开门炮。首先是放十二个大纸炮,每个纸炮代表一个月,然后放小鞭炮。放完炮后,男主人抱一捆财进屋,意思为进财。接着将火塘里的火烧旺,先要烧开一鼎罐(锅)水,表示风生水起。然后开始做初一的早饭。其他的家庭成员听到开门炮声后,要自觉起来,不要人喊,更不能睡懒觉。

大年初一的早饭

大年初一的早饭,我们家乡是不准吃米饭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煮饭,那吃什么呢?吃糍粑,用特制的铁架子烤糍粑吃。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只有一夜之隔,吃糍粑却有完全相反的规矩。

大年三十那天,任何人都不准吃糍粑,据说,除夕这天吃了糍粑后,来年自家的田坎和畲坎会塴塌。吃糍粑会田坎塴塌,这也真够吓人的。山区的稻田每一丘田都有田坎,有的田坎很高,塴塌了,意味着稻田装不了水,也就种不了稻禾,只能种红薯了,那明年过年没有白米吃了,只能吃红薯了。

记得我小时候,总觉得大人的话言过其实,吃糍粑与塴田坎有什么关系呢?大人不准吃,我们就偷偷地躲着吃。那时我想田是生产队集体的,田坎塴塌了也不关我们家的事。初夏雨季来临的时候,生产队果然塴塌不少的田坎,大人们心痛不已,这种罪过自然要落到我们小孩的头上。大人们都说,就怪你们小孩不听话,大年三十吃了糍粑,才塴塌了这么多田坎。从此以后,大年三十我再也不敢吃糍粑了。

大年初一早晨的早饭,即便你不喜欢吃糍粑,也要你吃,这就有意思了吧?大年初一的早饭为什么要吃糍粑?三十晚上不准吃糍糍粑有个明确的说法,但初一早餐要吃糍粑谁也讲不出原因了,理由很蛮横,那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吃也得吃。好在是大年初一,没有谁为这点小事闹别扭,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只好多少吃一点,吃完后去拜年,拜年的时候有的是好东西吃。

大年初一吃的菜也有讲究。大年三十年夜饭的菜一般做得比较多,要留有余菜,称之为“年年有余”。大年初一就吃年夜饭剩下的菜用来佐餐,称之为“年年吃有余”,一听都是吉利话。大年初一的早餐有两样新炒的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是青菜,吃青菜喻意一年四季都清洁,也就是身体健康的意思;另一样菜为粉丝或粉条,因“粉”字在苗语中与“红火”同音,喻意为一年之中家庭都会红红火火。

拜年

吃过早饭后,老规矩中有一个出行仪式(参看笔者在悟空问答之的《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一文中有详细说明,欢迎关注点阅),然后就出门去拜年。首先人们要进祖庙给老祖宗拜年,再到本家族和一个村落中的人家里去拜年。拜年时可以不要拿任何东西,每家都会放鞭炮迎接前来拜年的人,并倒茶和发一些糖果和瓜子。如果村落比较大的话,每家每户都要走到,拜年就要一半天。初一的中饭是不用发愁,按当地习俗,你拜年到哪户人家,如他家里正在吃中饭,主人必定拉你入席吃饭。我们家乡有一句歇后语:“大年初一的饭,碰见了就吃。”怕就是怕你吃不了这么多饭,按规矩必须得坐一下,端一下碗,意思一下。

舞龙灯

村寨有正月舞龙灯的习俗。一般除夕之夜出灯,到河边开光。大年初一晚上在自己村寨舞龙灯。傍晚时,舞龙灯的大鼓擂响,几里之内都能听到,那是在催促舞灯的人集合。夜幕降临时,龙灯开始出灯,先到村寨的宽阔的晒谷场上舞上一降,唱一阵龙灯歌,然后就到村寨里的家家户户去串门拜年。村寨家家户户摆香案、点香烛、放鞭炮接龙灯。我们家乡把在本村寨舞龙灯称为“游团”或“游寨”,舞龙灯要持续到深夜。这里顺便介绍一下,从初二开始,村寨的龙灯要到邻近的村寨去,而邻近村寨的龙灯也要来访,相互来往中非常热闹。舞龙灯要到正月十五才收灯,也就是拿到河边去烧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大年初一,读者朋友,不知你家乡的过大年初一与我家乡过大年初一有什么不同呢?你能说说吗?

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大年初一怎么过?

离开家乡进城工作已多年,但家乡的习俗始终萦绕在心中。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春节即将来临,想想过年的时光,激起层层涟漪,勾起美好的回忆。大年初一怎么能忘记?

1、穿戴打扮的一天。

每年的大年初一,大人们仍然起的很早,叫起沉睡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梳洗打扮一番,然后让每个人换上新买的漂亮衣服,戴上新买的帽子,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2、拜年的一天。

梳洗打扮好了之后,家长会安排大小的孩子们去拜年,先给自己家的长辈拜年并可以领到压岁钱,然后去给同姓的长辈拜年,因为我们是个小村庄,所以还要每家每户的去拜年。拜年之后,剩余的时间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时间,彻底解放了。

3、休闲休息自由的一天。

大年初一是最休闲的一天,是最自由的一天。大人孩子都不再考虑干活学习的事情了,孩子们放心地玩,大人们放心地串门聊天。这时候,孩子们可以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踢键子、滚铁环、看大人打牌下象棋等等。

4、美食的一天。

回想孩提时代,那时物质生活极其不丰富,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好吃的好喝的才开放几天,这是孩子们梦幻的乐园。过年的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美食,炸油条、炸耦合、炸肉炸鱼,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煮一锅猪下水(猪头猪脸猪肝肺尾巴等等)。真是美食的天堂,这也是过去小孩盼望过年的物质诱惑吧!

5、欢聚的一天。

过年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家人团聚。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初一这天,一大家子是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全家人都要去爷爷奶奶家里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欢聚。年三十、初一中午饭,还有晚上饭肯定是一起吃的,初二就各自回自己的家吃饭,团聚结束。

年是什么?年是团聚、年是欢乐

,年是放下一切该放下的,去自由享受的时刻。

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大年初一是标志新的一年开始,万众都祝愿新年好兆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初一早上起来,梳洗打扮,穿上新衣服,孩子到街上放鞭炮,家里贴对联。接着按辈分拜年,讨赏岁线,全家欢天喜地吃饺子!

初一是家族聚会的时间,去爷爷奶奶家,见面后按辈分拜年,几十口人相聚在一起,满桌的酒菜,更是热闹非凡!

现在这些风气,基本上沒有改变,春节即将来临,祝各位鼠年吉祥!

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我是湖南邵阳人,我们这里过年非常热闹,年味非常浓,风俗习惯也很好,首先在快过年的前半个月,各家各户就会忙着磨豆腐用来做猪血丸子、杀猪用来熏腊肉、磨豆腐用来制做豆腐乳和炸豆腐,还有就是舂糍粑等,好不一番热火朝天的劲哟。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大人小孩都不想睡觉了,小孩子守岁讨红包,啃着香喷喷的猪骨头,嗑着瓜子,玩着扑克牌等,一直到初一凌晨。

初一早上部分人累了静躺小咪一会,有些人根本就没睡,到了时候点左右就开会煮饭菜,因为这天做的菜种类比平常要多很多,所以要炒两个来小时直到5点左右,等最后两个菜时妈妈就开始忙催小孩起床,给孩子打热水洗脸。小孩子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鞭炮摆好,等到吃饭时燃放,不过初一那天的饭菜先得摆好孝敬给已故先辈,放了鞭炮就开始围在桌上吃团圆年饭,这天大人要求小孩子要听话,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一家人吃着聊着笑着开开心心地,大人无论平时多难、多累多烦,也要把笑容在这天展示给孩子们。

早上一家人吃完饭,天刚蒙蒙亮,围在火坑旁静等着其他家里的鞭炮响完,我们这大约在6点半左右全村都会吃完饭了的,这天的活动正式开始:小孩子一个个像只快乐的小鸟,这天可以不受约束、不计与人吵过架黑过脸的前嫌,兄弟姐妹几个会手拉手挨家挨户地给长辈们拜年了,最多的是去各家各户串门问好讨要利是;而这天这天小孩最喜欢玩的就是放鞭炮。而大人们也开始了自由活动,一般男人去外面除了给长辈们拜年,主要是去找牌友玩,而妇女们则在家守着,等待人家小孩或亲戚来家拜年。

大年补一这天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要备好拜年的物品:瓜子、糖果、饼干、饮料、茶水,也会备一些腊菜和凉菜等。

说了这么多,都是孩提时已过往的回忆了,我现在因为父母都不在了,也为了生计很少回家,每每想到过年人家与父母团年时,我只要伤心难过的陪着妻儿在一起…….

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各个地方习俗不同,在我们闽南地区年三十守岁,以前是村里唱大戏,看大戏到天亮。现在大戏没有几个人看了,都是看电视,到了十一点以后都开始放鞭炮,基本上都是放到天亮还在放。正月初一一大早就是吃面条和鸡蛋,煮面条加香菇,瘦肉,鱼圆或者肉圆,还有其他配料,每个人两个鸡蛋。首先要敬长辈的,🈶爷爷奶奶的就端上面和鸡蛋去给他们吃,还有父母亲,然后再敬伯父伯母或者叔叔,婶婶。反正必须先敬完长辈自己才开始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到村里老人家里拜年,互相走动!正月初一作为年轻人比较忙,基本上都要忙一整天的。初二基本上都是带着老婆孩子去给岳父母拜年……

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息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