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进新居叫“入伙”?即便有的地方是这样说,巩怕这个“伙”字是后来的人加了一个单人旁,与中国的民俗习惯不相符,与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相去甚远,其中的含义也就南辕北辙了。

“入伙”的意思是加入某个集体或集团。难道一个家庭从老宅搬迁到新居里去,是搬到别人家里去?是去加入某个集体或集团?显然“新居入伙”的说法是不妥的。那么准确的说法又是什么呢?应该是“入火”或者“进火”。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薪火相传”,辞典简编版对这个成语本义的解释是:“燃烧柴火,一根紧接着一根,永不熄灭。”引申意义是:“比喻学问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文化等传承,绵延不尽。”现在的资料认为此成词的出去为《庄子》:“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其意思为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笔者认为,这个成语未必出自《庄子》,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是古代人对火崇拜的一种具体表达,并以此象征种族、血统的传承。中国民间新居入住时,从古到今皆沿袭带火种的习俗,因此,中国民间入居新居普遍称之为“进火”、“入火”。

我的家乡处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属湘西南地区,这里居住着苗、汉、侗、瑶等多个民族,自古有“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的说法,各种风俗习惯千差万别,但在“进火”时带火种的习俗上,不管是哪个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新居落成后,入居前把新居的各种生活设施提前准备好,如果家庭住房困难,一些大的硬件设置来不及准备好,如住房墙壁没有装好、床没做好等,只要把灶与火塘准备好就可以“进火”了。这两样东西是不可缺少,其它的设施等进了新居后,可以边住边建设。“进火”要挑选一个吉日,我们这里选吉日叫“看日子”,在中国民间也是普遍存在的。“进火”那天的时辰要选在天光之前,首先要在家庭所住的老宅子里烧一火塘旺火,进新居出门时,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火把,或是特意编织好的竹缆索点燃,再把火塘里的柴火子用火桶装好带上,然后一家人从旧居出门进入新居。一般情况是一家之主打火把,家庭主妇提火桶。

其实这是上了双保险,一般是旧居离新居较远的人家才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火种在路熄灭,不至于火种带不到新居里。打火把既是火种,同时也是为了路上的照明,毕竟进火时间是下半夜,天未亮。如果旧居离新居较近,只要提火桶就行了。到了新居后,要把火种放入火塘,点燃柴火,要烧一鼎罐(或锅)开水,喻意为进新居后风生水起,兴旺发达。至于“进火”时,要从旧居带哪些吉祥的东西进新居,地方不同,风俗不同,所带的东西就有所不同,如有的地方带一袋子五谷,有的地方挑一担或几担稻谷,稻谷上面放一些油炸过的干菜、米花之类,称为“发菜”,有的地方带上祖神像、灶王菩萨像,有的地方除了带火种,什么都不用带,等等,其实带什么东西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火种”。这也就是“进火”的真正今义,表示一个家庭与老宅、与祖先的“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注重种族、血统的传承,用“薪火相传”不仅是在进新居时体现,在子女成家方面也很重视。如过去子女多,儿子结婚后要分家,民间把分家称为“分火”,也有的地方称“分灶”,意思是一样的。儿子另立门户时,有的是自己要从父母的火塘里带走火子,有的是父母给儿子送去火种。

中华民族这种“薪火相传”风俗,在绥宁县的苗乡侗寨中表现得最原始与最有仪式感的是嫁女之中的“分火”与“合火”。女儿出嫁那天出门时,娘家人拿了一个大火把在自家的火塘里点燃,把新嫁娘送去大门后,将火把分成两半,一半由新嫁娘带走,一半由娘家拿回家里,放到火塘内。这就叫“分火”。新嫁娘带着的火把由接亲的队伍交给专人看护,不能熄灭,如果路程较远,来接亲的人还要多预备几个火把,使新嫁娘的火把一直燃烧到男方家里。当新嫁娘到达男方家门口时,男方家里也同样到火塘里点燃火把去迎接新娘子,接到新娘子后,将男女双方家的火把合成一个火把,然后放进男方家的火塘里。这就叫做“合火”。绥宁民间的这种“分火”“合火”,与入住新居的含义是一样的。

从古代的“新居入火”到现在有的地方的“新居入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已彻底改变了中华传承文化之中“薪火相传”的内涵。此一字之差也许是某些地方的一些民间忌讳吧,毕竟火造福人类,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就如同水一样,人类离不开水,同时水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才说“水火无情”。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新建筑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在现代化的新建筑之中,传统的火塘与土灶已经消失,这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人们住进现代化的新居时,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这种“薪火相传”习俗依然在延续。绥宁城镇乡村的人们入住新居依然称为“进火”,他们依然从旧宅带着火种放入新居之中。

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感谢受邀,很高兴参与回答。“新居入伙”,指的是搬到一个新的居住地或场所。新居的解释是: 新建的住宅,或新迁入的住所。迁入新居的解释有“乔迁之喜”“喜迁新居”和题目的“新居入伙”。各地与各地的风俗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定好日子,也就是所谓的“选日子”,行话叫“择日”。除了择日,还有搬家的时间规定。老漁调回胶东半岛以后对这里的一些风俗习惯略有一些了解。俺这里搬家的时间选择在两头不见太阳,既:早晨太阳出来前和晚上天黑后的搬家时间。如今有了搬家公司,基本上看到的搬家时间都是在白天完成的。完成了入住新居后,新迁主人还要确定一个日子举行招待亲朋好友的筵席,以感谢亲朋好友前来的祝贺。对于乔迁之喜的祝贺,在胶东一代称之为“温锅”或“稳锅”,其中“稳锅”之“稳”除了形容词稳定的意思,还包括了胶东方言土话“放下”的意思。“温锅”的形式在兰州又叫“暖房”,都包含了稳定,祥和和暖心的祝福。胶东半岛的“稳锅”筵席是一种传统正式的形式,客人们都备有贺礼,很隆重,这种隆重是对家庭长辈,亲朋好友的尊敬,更重要的是对新家,以及新家里的灶房炉台的敬意吧。筵席上的内容继续了传统的丰盛,由于筵席内容不属这次的提问,老漁会在以后描写西北和胶东的《酒桌上的那点事》里给出描述。再次感谢提问邀请,祝周末愉快。(图片来自网络)

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我家住鲁西南地区,我们家乡“新居入伙”也叫“乔迁新居”,也叫“搬家”,不管怎么叫法,都是一个意思。下面我就说说我们家乡的新居入伙的习俗。

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不仅是居家生活的保证,更会给人带来平安幸福和好的运气。生活中,总有需要搬家的时候,如乔迁换房等。从家具到杂物,大大小小零零总总,都需要妥善安排和照顾。搬家确实是件劳心劳力的事,但如果处理得不够慎重,则很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搬家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里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于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内放一片柏叶和一张纸币)。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家神

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家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家神能保家宅平安。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家神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元宝”。

待“三炷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元宝”(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家神的仪式即算完成。

(三)吃温锅饭

1、搬家温锅亲戚朋友来时所带的礼物各有不同,有带钱的,有肉酒的,还有生活用品的,可谓 是五花八门,但是中国人不管走到哪,礼物都不能送“钟”,因为谐音是送终,很不吉利。

2、很多地区温锅会送鸡表示大吉大利,两条鱼表示年年有余,一斤豆芽表示生长。

3、现在很多地方的暖房都是在搬家的前一天,叫上一些亲戚朋友去热闹热闹,增加一些气氛,而且现在娘家人比较 注重放一些吉利的用品,朋友还有亲戚一般都会随礼来表示祝贺。

(四)搬家要注意:

1、搬家时,新宅要移出之物,最好由他人经手。搬进新宅之物,最好亲自动手。搬进新宅时全家不可空手进入宅内。

2、入宅时间应该在早上、中午或在日落之前,避免夜间入宅。

3、乔迁之后,无论时间长短,为求家人平安,富贵昌盛,应举行一次家神拜祭,在家中放一小串鞭炮即可。

4、如果入宅当日无安床吉时,可先将床安放在位,等到安床吉时再移去定位。

5、家有孕妇时最好不要搬家,假如非搬不可,宜购一全新扫帚,由孕妇将全部家具挥扫一下再搬,才不犯胎神。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大家,搬家吉日吉时的选择十分重要。要考虑全面周全,切忌心急马虎随意!一定要谨慎!以上几点如能遵循,将会是安居乐业的一大保证,佑你诸事享通。

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我们这边就是搬新房子第一次做饭的时候,会叫别人一起去吃饭,人越多越好 ,寓意是人丁旺盛

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在我们这边高高的一座楼房居住的人家总得有个先来后到,乔迁之日并不举行什么仪式,自己管自己的事,没有近邻欢迎和接待,就这样虽然也称入伙,但是一切皆免,只有阖家欢乐高兴……谢谢邀请。

你们那里的风俗,新居入伙是什么样的习俗呢?

我们这里乔迁新居首先黄道吉日拜神敬祖升炉子碗碟放米莱在正中午进门香火,灶台,米面,梯子,扫把先入为主。后面再把日需品一样家俱一样搬进来。都有严格顺序讲究,三天中不能打骂小孩不能墙上钉钉子,斋戒沐浴。全是按风俗而行。

不按那样来的话,很多的想不到的事就来了这个科学也解释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