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有反弹,这个说法不准确,6月份以来,只有两个城市出现了确诊病例,其中一例还是无症状者。

6月6日,海南三亚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确诊者,属于湖北输入型,去三亚旅游。其在去海南以前,在湖北省天门市人民医院做过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来经过专家确诊,最终这例感染者被修改为无症状者。

另一个有本地病例的城市是北京。6月11日北京确诊1例,6月12日的疫情通报会上确诊2例;截止到6月12日24时,北京本地新增确诊病例6例,加上6月11例的一例,应该是一共7例。

已经通告的3名确诊者,一例西城区,2例丰台区,丰台区的两例确诊者为同事,西城区和丰台区的确诊病例在新发地市场有过交集。

根据工商部门的抽查,在新发地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目前新发地市场已经被关停,1万多名员工需要接受核酸检测。

疫情反弹和摘口罩有关系吗?

海南省的湖北输入型确诊者,同一飞机的同排和前后三排均已经隔离,还在隔离中,并没有最新的感染病例被曝出。

北京市的确诊病例依然在溯源中,目前已经公布的3位确诊者两位是同事;两位都去过新发地市场,传染源可能来自新发地市场。如果这次反弹真的是从冷冻三文鱼开始的,即使是戴口罩也很难预防。所以不能盲目的说就是没有戴口罩而引起的。

北京出现本地新增病例后,张文宏医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文红医生认为,中国会一直接近零的病例但不会完全是零。只要能做到早筛查、早发现、遭切断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就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口罩还能不能摘

本地病例的反弹只是个例,但是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去人流量密集的公共环境,最好还是带上口罩,做好个人的防护,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管是张文宏医生还是钟南山院士,很多专家已经明确说过,我们可能会与新冠肺炎共存,除非疫苗真正被研发出来。所以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是摘口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别盲目的摘下口罩。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摘下口罩不是疫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是,疫情的扩大和摘下口罩有关。

新冠肺炎疫情从未走远,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疫情,防疫专家们曾一再提醒我们。钟南山院士是这么说的:中国不应该骄傲自满,因为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大。而对于口罩的作用,钟南山院士也曾强调:预防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还是戴口罩!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新冠肺炎疫情从未走远。

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是疫情发生的可能性一直都在,这是因为:

1. 新冠病毒来自何处?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来源,还有很多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2. 国内尚存在很少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还需要深入的发现他们,对他们进行治疗和观察。

3. 国外的疫情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们国家,几乎每天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就是说明。

4. 复工复产复学等大量人员的聚集行为,会为新冠肺炎提供传播的条件。

(下图:学生复学)

二. 出现的疫情反弹,和摘下口罩有关。

就病毒的来源而言,与口罩无关,但是病毒的传播、疫情的发展,和口罩有关。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戴口罩出行、避免聚集、注意个人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隔断病毒。对于社会来说,更多人避免被病毒感染的同时,使可能发生的疫情减弱。

三. 我们还应继续戴好口罩。

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公交车上、火车上、地铁上,以及车站、超市等处,我们仍然有必要戴口罩。戴口罩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我们家人的健康,为了我们整个的社会。

结束语:在随时可能发生的疫情面前,麻痹思想、懈怠情绪也许就是导致疫情出现和扩大的重要原因,所以,这里建议大家继续戴好口罩!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近期各地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最近是有一些省份的疫情出现反弹,但是并不能确定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你这个说法有点断章取义了。

1.吉林舒兰的第一名病例是洗衣工,对于她的感染源,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有几个猜测:

一是她可能通过洗涤gonganju人员的衣物受感染。

二是她是传播链条环节之一,她发病早,感染源可能还在潜伏当中。

三可能跟俄罗斯入境的病人有关。舒兰病例已经进行全基因测序。

2.武汉三民小区的6名病例,是既往社区ganran史导致多人受ganran,因为这个小区曾经出现过病例。

  1. 北京6月11日新增病例1人,病例的感染源成为了一个谜团,需要进行全基因测序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ganran源头。
  2. 海南三亚的本土病例,是湖北输入。
张文宏:偶发病例或许一直存在,常态化抗疫成趋势

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在4月份基本结束,但是一些省份可能还存在个别隐藏的感染者,需要我们进行逐步的排查。

我们已经对于重点的地区进行全民的筛查,比如:武汉和牡丹江,事实上发现的无症状ganran者比例比较少,在全民筛查后,武汉的无症状ganran者并没有再持续多天这样增加了。

受境外输入疫情的影响,国内可能还会持续出现境外病例,或者是偶发境外病例的关联病例,我们只要做到及时发现ganran者,对于密接者和疑似,重点人群和区域进行全民筛查,这样能避免病毒向社会里扩散。

钟南山院士,国内面临着第二波疫情的挑战,戴口罩仍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

世界各国疫情还在持续蔓延,国内面临着第二波疫情的挑战,国内多地出现疫情的反弹,在不确定对方是否是ganran者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戴好口罩。

钟南山院士提过,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间,戴口罩仍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这怎么叫反弹?以6月11日为例,全国才11例。而且大部分是海外输入病例。北京月坛病例很特殊,怀疑与去吉林有关。由此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注意:

1,防止海外疫情输入是重点,应该限制各航空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恢复更多国际航线运营。而接回海外滞留人员和有回国意愿的留学生和华人的专机,应该在总结前期防疫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运营。

2,对外国航班要加强管理,对不遵守我防疫措施和规定的航班,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绝不留情。

3,在对武汉进行千万级别核酸检测后,大量数据已经证明,武汉人员不应再是重点关注对象,而应该尽快对把吉林和黑龙江重点地区,进行核酸全民检测,找出防范重点。

4,即使有零星病历出现,也不应该对戴口罩再进行强行规定,而应该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变成公民自觉行动。一是要维护复工复产的大好局面,二是让国民自觉养成在高危区域主动进行个人防护的意识。三是缓解前期紧张压抑的气氛,为今年秋冬即将开启的第二轮疫情,做好心理调节准备。

我们说,只要有海外输入病例的客观存在,国内口岸城市小范围扩散就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控制早隔离早治疗,对于任何瞒报误报迟报等都要给予坚决打击和处理。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张文宏医生说,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会持续处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状态,而非无病例,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此采取过度防疫,终止经济和民生的复苏。

所以,我们对常态化防控中出现的偶然的案例,不应该单纯地归咎于不带口罩,而应该更加深入地分析原因,找到源头,进行防控,以防止出现反弹。

1. 近期出现的个例

从前期的吉林舒兰,到现在的北京,出现的都是个例。并且,都快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相应的人员隔离,小区也实行严格化的管理。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我们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即使出现了个别的案例,相信也能够及时应对。

2. 需要注意的方面

这是一场持久战,从各个案例当中,我们也在不断地积累经验。

(1)加强检验检疫

在11日和12日,北京两天新增了3例新冠病例,并且在新发地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现在新发地的批发市场已经暂时休市了,而未来我们可能不仅仅会对境外入境人员实行严格地检查,也会对货物进行检疫,对海鲜、猪肉、牛肉等进货渠道也得开展追溯,保证食品安全。

(2)加强检测

对于出现疫情的地区,应该要加强核酸检测。对一些出现疫情的重点区域,以及涉及到的重点人群,都加强核酸检测,保证安全。

(3)带好口罩

钟南山院士提到过,戴口罩仍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最近,天气热了,发现很多人都戴不住口罩了,行走在小区里,很多人都不带口罩了。但是,作为一个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作为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我们出门还是应该带好口罩,并且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总的来说,应对新冠,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局部地区出现个例也很正常,我们还是应该要保持高度警惕,齐心协力防止出现任何形式的反弹。

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有点反弹,是不是老百姓摘下口罩的原因?

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没什么可怕的。你统计过每年流感死多少人吗?我想当你单独统计后加以宣传照样可怕。我们要做的就是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出门戴口罩,加强防范意识就是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