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孩子窝里横,在家里厉害得不得了,出去就变成小绵羊了,怎么办?

孩子窝里横父母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应该多去关注一下孩子窝里横的原因,了解了原因我们在回头去看现象就明白窝里横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趋利避害是人类天生的本能

家里有孩子的妈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妈妈在家的时候孩子是各种粘人各种要求,各种不乖,但是一旦妈妈离开了,孩子就像变了一个样子,他会特别听话特别乖,这种行为其实和孩子窝里横是一个原因,因为我们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只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和熟悉的人面前更放松,一旦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环境,成人也会小心谨慎。

这其实就是我们人性中的“趋利避害”,一旦进入到陌生的环境或者是碰到危险,我们的本能会采取更有利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比如碰见陌生人孩子会本能的躲在妈妈身后,但是如果妈妈不在对于陌生人的命令孩子可能会无条件服从,因为他害怕所以选了了服从来保护自己。

讲个朋友家宝宝的案例,朋友一个人带孩子,她报名了考驾照,要去体检没有人看孩子就把孩子一起带着,驾校的教练其实就是小区邻居但是孩子和这个邻居并不熟悉,去体检的时候,朋友把孩子交给教练等她出来教练说你家娃可真乖,我说啥话他都听。其实这孩子挺调皮的朋友说估计是害怕教练,因为陌生所以更愿意听话。

孩子的听话就是一种趋利的本能。我们再看孩子窝里横,其实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孩子窝里横的原因

对熟悉的环境孩子更有安全感

窝里横是阶段性的,最容易出现在学前的幼儿身上,孩子之所以窝里横,是因为家里的环境可以给他更多的安全感,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家人,所以他更愿意把自己的脾气冲熟悉的人发,因为家里人面对孩子的脾气不是一天两天,孩子也早已经掌握了家人的处理方法因为这种固定的处理方式孩子可以到,所以他更喜欢窝里横。

对陌生的环境孩子缺乏掌控

孩子的思维方式并不像成人,成人可以很快和一个陌生人开始沟通,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无数次演练过这种场景,孩子不同,没有掌握熟悉的沟通技巧之前,碰见陌生的环境他们更喜欢逃避。

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只能留在眼前,也就是孩子只能看到行为,不能看到结果。她可以看到陌生环境带给她的恐惧,但是她不能看到交到朋友之后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交换玩具,可以一起玩,这是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的。

孩子缺乏沟通技巧

窝里横的孩子因为缺乏沟通技巧而拒绝和同龄人交往。这种情况多是父母从来没有教过孩子如何来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乐。很多家长把孩子往人多的地方一扔,玩去。有些孩子可以迅速加入游戏有的孩子却迟迟不会开口,除了孩子性格原因还有家长的引导政策。

孩子身上的社交能力有的孩子可以自学,有的需要父母指点,缺少父母的引导,孩子自然不会。

窝里横还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没有设定界限,对孩子的很多行为都采取默认,比如孩子打父母,父母觉得不疼,孩子打老人老人溺爱不批评,久而久之,孩子窝里横的毛病会越来越深,因为他分不清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所以总是会越界。

哪些孩子更容易窝里横

第一被家里老人无限溺爱的孩子,所有事都由家里老人包庇,孩子不能受一点委屈。

第二,孩子性格偏内向和敏感。敏感内向的孩子更喜欢熟悉安全的环境,对于陌生环境孩子本能会抗拒。

第三,总是宅在家里的孩子,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方式,所以孩子不愿意出门。

第四,天性好强的孩子,这些孩子竞争意识非常强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当第一名,碰见外部挫折更容易像鸵鸟一样藏起来但是喜欢在家里称天下。

怎样解决孩子窝里横

首先,不要溺爱孩子

要给孩子划清界限,哪些事情不能做,孩子应该遵守的原则应该清楚,不要无限溺爱孩子,孩子在小也应该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用“走进来”帮助孩子建立友谊

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小孩交朋友,可以邀请小朋友到孩子熟悉的“领地”——家里,因为家的环境更放松,孩子会拥有更多主动权,邀请同龄人来家里,可以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下学会交朋友。因为熟悉孩子不会抗拒,更愿意主动。

第三,建立固定的伙伴关系

帮助孩子寻找并建立友谊,孩子建立了固定的伙伴关系这种稳定的友谊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把家里的沟通带到外面环境。一旦固定的友谊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沟通和交朋友,她会主动把这种交流和沟通用到其他让走身上。孩子也就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第四点,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本领都来自家长,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交朋友。可以亲子阅读,从书中学习;也可以父母每次去做示范,鼓励孩子加入小伙伴的游戏。

大部分孩子窝里横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交到更多朋友,会逐渐改变。如果是家庭教育引起的窝里横,父母不强制去改变,孩子一样很难改变。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头疼过这个问题:孩子总是“欺软怕硬”,在家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在外却是温顺怯懦的“小绵羊”,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被欺负了不敢反抗,只会求助。

在熟悉的环境里,无论是谁都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和放纵,而身处陌生环境却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孩子对新环境表现出过度的敏感、紧张和抗拒,家里家外完全是两个画风,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这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那么,为何孩子就爱“窝里横”呢?

1、自我力量不足

孩子并非天生的两面派,其个性的养成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而“窝里横”的孩子,多半成长于过度保护、溺爱的家庭。在家里父母长辈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自然容易养成自理能力较弱的“小霸王”。但是,孩子出了门还想呼风唤雨,继续称王称霸,显然是行不通的。孩子不但指挥不了别人,还会四处碰壁,几次受挫之后就会退缩,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长期以往,自卑和怨恨将促使孩子以家里为宣泄口,变本加厉地发脾气,以寻求心理的平衡。

2、父母错误引导

孩子的行为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形成,或者说承袭于主要监护人——父母。如果父母一方实行“严教育”,一方实行“宽教育”,这边哄那边骂,孩子就会变得“欺软怕硬”,使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的人。此外,如果父母本身就是“窝里横”的行为模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形成“在家里可以想怎么样就怎样”、“外面很危险,需要处处隐忍”的错误想法,并将这种行为模式套用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

3、缺乏外界交往

经常宅在“窝”里,缺乏与外界的碰撞,一旦离开安全区域,进入到陌生环境,就会不知所措,一味躲避,这也是孩子“窝里横”的成因之一。有的父母可能就说了:“为了锻炼孩子,我们没少带他出去,为什么还是没一点长进呢?”因为走出门不代表进行了“社交”:孩子打了人,父母赶紧去道歉;见着陌生人,父母强迫孩子打招呼;认识新朋友,父母充当发言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过多干预反而使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在父母的强势下变得害羞、怯懦。

不当两面派,不做两面娃

1、别再对孩子“俯首称臣”

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在家长眼里是“为你好”,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其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父母不能实行“君主独裁制”,妄图掌控孩子的人生,也不要对孩子“俯首称臣”,任其予取予夺。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遭遇困难,也要“狠心”一点,让孩子在历练中增强自信心,学会解决之道。虽然不提倡体罚,但在家里也应该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

2、别再让孩子“宅在窝里”

孩子越宅只会越内向,家长应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外界,多认识一些同龄朋友。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无所适从,甚至会用粗暴的方法与人交往,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能一味指责,应该耐心的教导,比如教孩子如何打招呼、介绍自己、分享玩具等,让孩子在学习中摸索出正确的相处之道。事后也可以引导孩子总结和反思,自己在人际沟通上存在什么问题,下次应该怎么做。孩子做得好应及时夸奖,做得不好就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尽量不让孩子产生挫折感,以免越来越“怂”。

3、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孩子能自我管理吗?当然能!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倾听,当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时,不妨彼此冷静一下,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积极的方法去面对;当看到孩子胆怯退缩时,给予充分地理解和鼓励,让孩子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卸下内心的恐惧。只要家长一直坚持,就能在倾诉和整理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一次次成长中明白是非对错。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谢邀,我家姑娘就是老鼠扛枪窝里横!我拿她一点办法没有,大部分时间是息事宁人,实在不行就和她战斗[捂脸]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孩子窝里横,在外面就变小绵羊,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在家里耍横,家里人都让着他宠着他。没有成本和代价,而且会达到他想要的结果。而到外面他没人宠他,让着他,他要耍横是会付出代价的,损失也是惨重的,所以,在外面就像小绵羊,很乖。

如果你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要根据事情的本质确定底线,孩子只要超出底线就要受到惩罚,让孩子从小明白那些错误可以原谅那些错误是不能原谅的,违反了就要付出代价,无论是哭闹和耍横都不可原谅。慢慢的他就会懂道理的。

还要告诉他在外面要懂得反抗,别人欺负他要知道还手,不能一味地忍让,但也不可欺负人,只要是不欺负人,正当防卫家长就支持他,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慢慢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懂规矩,明事理,勇敢的一个孩子。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做父母的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肩负起培养孩子的重任。

当孩子记事起,做父母的就要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孩子了。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灌输正能量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不能事事处处都惯着孩子,溺爱孩子,任由孩子我行我素没分寸,性格定型就很难改变了。

孩子在家里横,发现苗头,父母就应该及时应对,坚决制止。

孩子的坏毛病都是父母惯出来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惯孩子,惯孩子就是害孩子。爱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分清是非,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窝里横问题不大,最起码不会祸害别人。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你还想指望他们会有多大的能耐?惯子如杀子!你应该感到庆幸,如果孩子再在外边横的话,那这问题可就大了去,家长会是学校的常客,别人的家长会是你家的常客。你们全家人恐怕以后会里外都不得安宁啦!养出来个小哪吒,你们会省心吗?百忙中多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教育教育孩子吧,千万别让一棵充满希望的幼苗,过早地萎靡在家庭的摇篮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