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顺产和剖腹产也要讲条件。

顺产的过程其实是胎儿和妈妈一起努力的过程。所以我们说想要成功的顺产,不仅要胎儿满足条件更需要妈妈身体状况同样满足条件。

胎儿需要满足这些条件才能顺产

双顶径不超过96mm

胎儿的双径顶最好不要超过96mm,因为妈妈的骨盆最宽距离在10厘米左右,如果胎儿双顶径过大,容易导致孩子不容易穿过妈妈骨盆,产程延长。

胎儿体重最好不超过3500克

正常情况下,胎儿的体重在2500-3500克之间,如果胎儿体重超过3500克,很容易导致胎儿过大而难产。当然也有顺产七斤多甚至八斤的宝宝,但是无疑胎儿体重越重,顺产的概率就会降低。

胎儿胎位正常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胎位,比如横位,臀位,自己头位,只有胎儿是头位的时候才能够满足顺产的条件,一旦胎宝宝是臀位或者横位都不能顺产。

胎儿没有脐带绕颈

如果胎儿是头位但是脐带绕颈,肯定会影响胎儿顺产的娩出,一般医生都会建议剖宫产。所以想要顺产,需要胎位正常并且没有脐带绕颈。

胎儿具备顺产条件

想要顺产还需要观察孩子自身的身体健康,比如胎心跳动是否正常,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胎心异常和宫内缺氧,都会增加顺产的危险性。

想要顺产孕妇需要满足的条件

孕妇骨盆正常

胎儿需要入盆,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孕妇的骨盆需要和胎儿“头盆对应”,如果孕妇的骨盆过窄或者是漏斗式骨盆,都会导致顺产的时候胎儿头不能顺利穿过骨盆,不建议顺产。

羊水量是否正常

正常足月生产,羊水量需要在1000-2000毫升,2000毫升是上限,如果羊水量少于300毫升为羊水量过少,羊水量过少不一定不能顺产,但是如果羊水量偏少不利于顺产,具体能否顺产需要医生判断。

胎盘的位置

前置胎盘不能顺产。前置胎盘指的是胎盘的位置在子宫口附近,胎盘可能先于胎儿露出,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胎儿不易娩出,在宫内出现胎儿窒息的情况。

孕妇身体状况

想要顺产,一定要身体健康,如果怀孕期间有妊娠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医生都会建议采用剖宫产。

产妇的产力情况

产妇的产力也指产妇的体力,分娩是个体力活,有的孕妇生到一半没有力气,产程增长,孩子缺氧,只能顺转剖,所以想要顺产还需要有个好体力。

能不能顺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具体的评估,但是以上十点满足,能够增加顺产的几率!

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孕40周宝宝双顶径102、腹围372、股骨长81,如果这个检查数据准确的话,要想顺产难度不小!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判断“巨大儿”的标准是≥8斤,但根据你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宝宝的体重大约是9斤,这有点偏大哦!

其次,位于骨盆管道中间的2个坐骨棘的平均直径是100mm,但是宝宝的双顶径达到102,再参考妈妈174cm的身高还不能判断出胎宝宝能否顺利通过,这是一个疑问。所以需要产检医生准确测量一下才行。

❤影响顺产的条件有哪些呢?

①是产道的基本条件。产道条件包括骨产道(骨盆)和软产道(宫颈的扩张水平),如果产道又浅又宽,且宝宝的头围小于产道最狭窄的地方那么就肯定能顺产,反之就有困难。

②是妈妈的情绪。当妈妈精神恐惧时肌肉就会呈收缩状态,顺产就有困难或者分娩时间大大延长。反之,当妈妈精神放松状态时,就能很好地控制产力,就有利于顺利娩出。

③胎儿的大小。一般来说宝宝双顶径加股骨长超过17cm或者宝宝体重超过8斤顺产就有困难,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超过这些标准也能顺产的先例。

④妈妈的产力。产力,就是能很好地通过有节奏地扩张或收缩将胎宝宝逼出产道的力量。我们就将它称为“洪荒之力”吧!这也一点一般分娩前医生会有引导妈妈如何使用产力,这里就不多说了。

⑤妈妈的年龄和身体条件。通常妈妈越年轻,平时经常注重运动,身体柔韧性比较好的妈妈容易顺产。

总之呢,孕40周双顶径102,股骨长81,腹围372,B超检查的数据是否有误差,这需要妈妈进一步确认。要顺利顺产的话会有一点难度,要不妈妈得有“洪荒之力”才行!

最后,照例送上我的祝福:顺产!无侧切!母子平安,顺顺利利!🙏🙏🙏

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顺产即自然分娩,是人类分娩的根本方式。

昨天一位年仅26岁怀孕39周的孕妇问我,"是否可以进行顺产呢?"为何她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除了顺产还有剖宫产,如果人只有分娩方式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既然有了选择,就需要评估其优劣性,进行择优选择,那么如何才能进行顺产呢?

你能否顺产成功,决定于三个因素:

一.孕妇因素:孕妇的骨盆是决定能否分娩成功的重要因素,俗话说"骨盆大,好生养",说的就是硬性要求,产道条件好,即容易生。骨盆条件主要看硬骨盆,即是骨质骨盆。对于39周的孕妇如果胎头能够入盆,中骨盆(坐骨棘的宽度大于10cm)则顺产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大。

二.胎儿因素:好不好生,胎儿体重说了算。体重在5斤到6斤半的普遍是比较好生的,如果体重在6斤半到7斤半,骨盆条件好者,生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超过7斤半则不好生,容易出现难产,需要谨慎选择是否顺产。

三.心理因素:当人只有一种选择时通常是英勇向前的,如果存在选择,就会犹豫不决,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对顺产的恐惧,担心胎儿会在顺产时出现问题等,如果你坚定想顺产,请不要总是动摇,除非医生告诉你不能顺产。

总结:顺产能否成功主要由孕妇因素,胎儿因素,心理因素决定。

我是妇产科阿Z博士,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助你顺产,欢迎点赞,关注,评论。

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什么条件才可以顺产?

孕40周胎儿发育的最大值:双顶径9.78厘米,腹围34.28厘米,股骨长7.93厘米。

你家宝宝双顶径10.2厘米,腹围37.2厘米,股骨长8.1厘米,胎儿各部位的发育孕40周的最大值,胎儿估算体重是9斤,是巨大儿,坚持顺产会比较困难,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顺产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如果胎儿是巨大儿,那么顺产就比较困难。一般是看以下的指标:

1.胎儿双顶径。胎儿双顶径最好控制在10厘米以下,这样符合头盆对称的条件,但是你家宝宝双顶径10.2厘米,这样胎儿经过产妇骨盆会比较困难。

2.孕妇骨盆的大小。一般来说,孕妇骨盆越大,顺产的几率就越大。如果妈妈的中骨盆直径在9.8以上更利于顺产。相反小于9.2顺产很有难度。

3.胎儿腹围。胎儿腹围越小,越容易通过产道。相反,胎儿腹围越大,那么就越难通过产道,容易堵在里面。

4.孕妇身高。孕妇的身高,跟骨盆大小成正比。孕妇身高越矮,骨盆狭小的几率就越大,孕妇身高越高,骨盆就可能越大。你的身高174厘米,骨盆应该不会小,可以做个x光或者是测量骨盆大小。

5.孕妇的子宫收缩能力。如果孕妇的子宫收缩能力越差,那么就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滞产。如果孕妇的子宫收缩能力越强,那么宫口打开的速度更快,更早完成分娩。

6.孕妇年龄。女性最好的生育年龄是25-29岁,女性越年轻,身体机能越优秀,那么分娩时体力就越旺盛,顺产的几率更大。

巨大儿想要顺产,要看孕妇的骨盆大小,如果孕妇的骨盆大,胎位正,宫口开的快,那么顺产也是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如果数据正常,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顺产,我们在妇产科见过有些胎儿双顶径103确实也可以顺产。这个孩子的体重估计9斤以上。

一般来说40周孩子的双顶径一般就是930毫米,人类进化到现在一般超过100毫米的双顶径就比较难生了。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还是有人可以顺产生出9斤的孩子,但是就是比较少了。

顺产和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1、产力:

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力,还有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主要的产力,宫缩就是子宫收缩力在作用;而腹压是在胎儿娩出时重要的辅助力量;肛提肌收缩力,主要是胎儿在内旋转胎头,仰伸时需要的力量。

2、盆骨大小和宫颈扩张情况

骨盆三个平面的大小,宫颈口消失和宫颈扩张会,直接影响胎儿的通过。

比较有些宫颈扩张就是指我们宫口开的速度一般通过内检可以了解。

3、是胎儿的大小和胎儿的胎方位

胎儿太重,胎头太大都要导致难以通过产道。

4、妈妈自己对顺产有没有顺心

菁妈一个朋友看着个子小小的,155的身高,人也瘦,看着骨架也小,但是却生出了8斤1两的儿子,当时孩子的双顶径是938毫米。

建议这个妈妈可以和自己的产科医生详细咨询,如果说实在顺产不太可能的话那就剖腹产,因为胎儿太大生不出来受苦的也是妈妈,而胎儿在里面出来出缺氧也是很麻烦的 一件事情。

话题:你快生时胎儿的双顶径是多少?

怎样的条件适合顺产?

您好,我是育儿达人小书虫妈妈,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产了两个孩子,29岁头胎顺产生了儿子,36岁顺产生了女儿。

顺产是最有益于孕妈妈和宝宝的分娩方式,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顺产,一般具备下面四大条件时才能顺利完成。

1.产力:自然分娩的力量

产力即将胎儿推挤出产道的力量,其中子宫的收缩力是主要的产力。只有经过充分时间的宫缩,才能迫使宫口扩张全开,以利于胎儿的下降及顺利娩出。

2.产道:胎宝宝顺利娩出的前提

骨产道是指产妇的骨盆。骨盆的大小、形态直接影响到分娩。软产道是指产妇的宫颈,阴道及外阴,如果宫颈开口全,阴道没阻力,胎儿就能顺利通过,正常娩出。

3.胎儿:顺产的重要因素

胎儿的大小、有无畸形及胎位是否正常,直接与分娩是否顺利有关。

4.精神因素:影响顺产成功的关键

产妇的精神状态对是否能顺利分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娩过程中,孕妈妈应该正视宫缩带来的不适和疼痛,战胜对分娩的恐惧,对自己和胎宝宝有信心。我当时就是这样,疼痛得非常难受,老公看到于心不忍,中途劝几次让我剖腹产算了。但我相信有能力可以顺产的,我一直给自己信心,最后顺利平安地生下了宝宝。

如果姐妹们有以上四个特点,就可以选择顺产,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无痛分娩,可以少受很多痛苦。

小书虫妈妈:高级育婴师,育儿达人,十年幼教经验,专注育儿,孕产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转发,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