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生活中这样的婆婆还不少。也不是说婆婆是非要取代儿媳妇当妈的位置,只是有些婆婆做事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给人想要取代孩子妈妈似得。
婆婆有些行为把握不好分寸,就像和妈妈在抢宝宝。行为一,除了喂奶,婆婆永远是抱着宝宝不放。有位妈妈说,自从孩子出生,婆婆从来不让她抱孩子,有一次她伸手去抱孩子,竟然被婆婆打了手。
行为二,宝宝的一切事情不是妈妈说了算,而是婆婆说了算。宝宝刚出生,妈妈身体比较虚弱,婆婆仗着自己是长辈,必须自己说了算,一旦宝妈有不同意见,婆婆就开始撂挑子。
行为三,婆婆最常给宝宝说的话是:妈妈没奶,饿着宝宝了;妈妈走了,不要你了;坏妈妈,我们不找妈妈了。
婆婆说这些话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感觉,她才是孩子妈妈,而孩子妈更像一个旁观者。
行为四,婆婆趁着妈妈不在,用自己的乳房来安抚孩子。一位宝妈说自己下班回家竟然看到婆婆再用自己的乳房给宝宝吃,自己瞬间感到恶心。
婆婆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真的好像在取代自己。
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每个婆婆都会有,仔细观察不难看出,这几类婆婆更喜欢取代妈妈的位置。第一,十分强势的婆婆,这种婆婆在家里都是自己说了算,管老公管儿子,顺其自然的就管到了孙子。
这类婆婆因为一直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在照顾孙子的过程中也是十分强势,认为自己才是一家之长,孩子的事情也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类婆婆,重男轻女的婆婆。如果儿媳妇生了孙子,总给婆婆一种回到年轻,就像在带自己儿子的感觉。
所以这类婆婆任何事情总是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听媳妇劝告,带孙子的方法总是以自己为主。
第三类婆婆,管的太多,儿子都成家了还不忘给儿子洗内衣内裤,一旦有了孙子,也是认为自然而然都是自己的事。
这类婆婆也许并没有抢的意思,但是大包大揽替儿子儿媳干了太多事情,不懂放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抢孩子。
很多时候婆婆也许并没有抢孩子的意思,但是行为却明显的表现了出来。所以说,作为婆婆,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有时候不懂放手本来出发点是好的,都即有可能做的太多还不落好,反被责怪。
所以说有时候应该学会放手,该是晚辈承担的责任,就要晚辈来履行,不要任何问题都自己背!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我觉得原因有5点!
1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是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
妈妈是世上最善良的女人,最有爱心,最懂得包容!奶奶认为用最好的爱,去善待媳妇,可以让媳妇从妈家到婆家,做到一键过渡——无缝链接,缩短媳妇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期!
只有妈妈的爱,是世上所有爱中,最能引起共鸣!奶奶认为用最有效的爱,去善待媳妇,可以让媳妇从女儿到媳妇,身份变化更平稳自然,减少排斥和失落,为婆媳友善相处,打好信任的基础!
2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是因为奶奶具有女人的天性,习惯成自然!
做奶奶之前,奶奶一直做的就是妈!没有充分意识到奶奶和妈妈,不可以随便取代!以为媳妇和儿子年龄相仿,做妈妈会显得更有亲和力,顺理成章去爱屋及乌!愿望可以很美好,但生活还是很现实!
妈妈比奶奶让人感受更亲切,更体贴!奶奶以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把媳妇看做女儿,虽是一厢情愿的取代,但只要为人真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是可以为婆媳以后的相处,营造包容的氛围!
3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是因为奶奶已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家人!
奶奶也是媳妇熬成的婆,最能感同身受——媳妇的不易!因为没有血脉相连,所以她们的相处,更不同寻常,更要用心来呵护!只有情同母女,视同己出,才能亲如骨肉,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婆媳关系——决定着家的天气变化!
唯有妈妈的爱,可以不加修饰,自然水到渠成;可以不矫揉造作,流露淋漓尽致!奶奶以为虽是自己的情有独钟,把媳妇看成女儿,但依然相信心诚则灵,金石为开!
4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是因为奶奶只有儿子,没有生女儿的经历!
没有爱女儿的经历!因为没把握好分寸,爱就过了度,自作多情,想过把有女儿的瘾,自作聪明把媳妇当女儿,给媳妇增加了压力,不好自为之!忘了媳妇有母女,知道此母女,不同于彼母女,奶奶傻傻分不清,以为自己也是妈,媳妇面前就一定也象妈!
妈妈的爱,最纯洁无私,最能滋润儿女的心!奶奶以为用妈妈对女儿的爱,取代奶奶对媳妇的情,可以相处更轻松自在,既可以拉近亲情,又能和睦关系,一举两得的取代,是一种切实有用的好方法!
5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是时代变迁推波助澜的结果!
随着男女平等,在现在家庭关系中,过门的媳妇随儿子都叫妈!给奶奶造成错觉,奶奶以为,不换到妈妈的位置,觉得自己不称职,人心都是肉长的,捂不热的心,毕竟是少数!相信心宽就是福!
奶奶你要奶奶变成妈,以下4点要牢记!
1奶奶你可以把媳妇当女儿,但你不能同时要求,媳妇把你当成妈,除非她同意,把你当成妈!
自以为是要理智,确保妈妈范围有限度,过度付出成压力,保持耐心很重要!始终要坚信,儿子选择没有错,相信媳妇是女儿,大人不记小人过,言传身教,家人和睦最重要,人心都是肉长的,岁月如歌会记住,相信媳妇也可做女儿!
2奶奶你可以把媳妇当女儿,但你不能同样要求,媳妇做女儿,除非她乐意,认你这个妈!
自得其乐要理性,确保妈妈边界有要求,越界经营是负担,相互信任最重要!妈妈总比奶奶要亲热,只要不损真母女,减少婆媳的不适感,同在屋檐下,要信任媳妇明事理,相信婆婆也可做妈妈!
3奶奶你可以把媳妇当女儿,但你不能以为,插根葱可装象,除非她接受,有你这个妈!
自吹自擂时间有限制!媳妇在妈妈身边,虽然不足三十年,奶奶身边会多几倍,但习惯已经成自然,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容易的事!改变时间是难题,理解包容最重要!
4奶奶你可以把媳妇当女儿,但你不能以为,滥竽充数,就能胜亲妈,除非她相信,你也象个妈!
自圆其说万事有原则!做好自己最重要,留点空间给彼此,安全距离要保证,相处不累才快乐,放手也是一种爱,尊重比爱更重要!
奶奶你时时、事事要记住,关系友善心舒畅,心胸开阔最重要,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好撑船,快乐才有幸福感,善待媳妇很重要,晚年才有幸福伴!妈妈来取代奶奶,是缓解婆媳的好方法,牢记分寸最重要,家和才能万事兴!
真心也对媳妇说一句,如果奶奶不像妈,才是把你当外人,良苦用心要理解,能有奶奶取代妈,多份母爱你福气,好好珍惜才是对,好好用心去感受,理性判断最重要,不要迷失在别人——羡慕嫉妒恨之中,丢失自己的幸福——最吃亏!
总之,家庭相处需要信任做润滑;家庭和谐需要理解来凝聚;家庭幸福需要包容做源泉,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晴天!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前几年的一个离婚案子。
两个年轻人结婚三年,育有一子;两个人工作都还不错:一个在国企,一个在银行;都是单位骨干。女生呢,有点强势,凡事都要做主;男生呢,外表非常俊朗,声音富有磁性,但是但是很听妈妈的话,有点妈宝男的意思,但是还算有度量,在媳妇和妈之间,一直起着良性的粘合作用。
妈妈非常精明、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的。
当然也包括了带孩子。
后来,女方突然起诉离婚。理由不说了。无外乎说不清理还乱的家务事。
其中有一条,就是这个问题:婆婆总在有意无意间表示出与孩子甚于亲生母亲的关系。
经过了案件的全部审理之后,我看到了这位母亲的越位原因:
儿子是她辛辛苦苦带大的,儿媳是个强盗,盗走了儿子的爱;妈妈随时有和儿媳竞争一个男人的潜意识。这件案子有意思的地方是,女生和婆婆性格十分相近,都比较强势,都要在家里说了算的那种。
但是彼此又水火不容。
婆婆已经退休,带孩子也有时间,而且属于闲不下来的那种女人。
但是又属于“任劳不任怨”的那种老人。
对儿媳妇成见很深,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不能让她满意的地方。
因为是儿子选中的女生,妈妈一直忍耐中。
但是在她的认知观念中,这个儿媳妇是配不上自己儿子的----那么优秀的儿子啊,娶了这么个女的。
她要做给儿媳看看,一个好女人在家里是怎么服侍老公,怎么抚养孩子的。
相比年轻人,奶奶更富有照料孩子的经验和耐心,长时间相处中,孩子和奶奶很自然的建立了亲情关系,孩子对直接照料人有着很深的依赖和依恋。同样一个孩子,奶奶抱上怎么都乖乖的,一逗就笑,一喂就吃,一哄就睡。
亲妈抱上,孩子立马水土不服的样子,浑身长满了荨麻疹一样左右都不服帖。
奶奶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妈妈的位置在抚养这个孩子。
亲妈很糟心。
更糟的是,奶奶还非常喜欢在家庭成员面前炫耀她和孩子之间不是母子却甚于母子的浓情蜜意。
搞得亲妈有点像后妈,心中非常狼狈。
小孙子是自家人,儿媳妇是外来人口。不理性的婆婆总是习惯抢风头,表功劳,孤立儿媳。最终在孩子眼里,妈妈成为一个不知所以然的代名词,最亲近的人是奶奶。这个女生最终感觉自己的孩子更像是婆婆的孩子。在这场暗中对孩子亲情的抢夺战中,输掉的,一定是这个年轻的妈妈。
孩子是纯粹的生命,他在三岁以内,对直接照料人非常依赖,无论这个人是称呼为妈妈,还是称呼为奶奶,孩子只认那个天天和他在一起,照顾他的那个人。
婆媳关系本就是姻亲而缔结,原本陌生的二个女人在一个屋檐之下相遇,又因为生命中的2个男人纠缠在一起。
其实没有谁好谁不好。
只能说,
如果你爱这个大大的男人,那么接受他的妈妈;
如果你爱这个小小的男人,那么接受他的奶奶。
至于这个离婚的案子,最后还是调解离婚了。
很遗憾。
孩子,由男方直接抚养。
最终,奶奶还是取代了孩子亲妈的位置,成为孩子的照料人。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一个母亲,如果过于强势,男孩子就会没主见,多半事事都需要听妈妈的。而现在这类家庭确实也比较多。很多家庭都是妈妈做主,也就造成了很多男孩子变成妈宝男。从性别角度看,男孩子也是属于晚熟的多,没有女孩子有主见,这是指平常人家,不过很多大人物,特别是顶端的商界精英,还是男士居多。
平常过日子家庭里,虽然是男主外女主内,但多半女人做主的多些。
男人成年后,如果母亲意识不到孩子角色的转换,或者说她自己也不愿意放手,从亲情角度来制约儿子,儿子还是会倾向于更听妈妈的。
母亲没有界限感,也没有边界意识很多家庭,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他充分的发展空间,也没有有意识的培养男孩子的独立性。孩子长大后,即便是结婚了,也没有退出的意思。
反而对婚后生活多加干预,还是那种心态: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都多。你就该听我的,而且很多家庭需要奶奶来照顾孩子,在照顾孙子孙女的过程中,奶奶可能就无意识的开始有了当年照顾自己孩子的感觉。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一件事物投入的越多,越难以割舍,也是一个道理。
奶奶照顾孙辈的多了,对孙辈有依恋之情,孙辈对老人也会有依恋之情,时间长了,奶奶也会插手孩子的很多事情。
我有个同学前阵子离婚了,我问她原因时,她说男人是好人,但是过于听他妈和他妹妹的,根本没有主见,感觉自己结婚和不结婚一样。
有句话说:母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我是jason妈咪有办法,第20期优质问答答主,喜诗词,爱旅游,做灵魂有香气妈咪。 原创不易,码字不易,如果方便请关注我。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私信我说,奶奶取代了妈妈的位置,奶每天抱着孩子、哄孩子睡觉,孩子都不喜欢妈妈。孩子吃奶的时候都是闭着眼睛,看到妈妈就哭,家里人干脆就不让妈妈抱孩子、哄孩子了,这位妈妈很是伤心。
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想取代妈妈的位置?1、太勤劳不由自主
有些奶奶特别勤劳,什么事都抢着干,生怕累着儿媳妇,一不小心,做着做着就做多了,奶奶不是奶奶,妈妈不是妈妈,超越了奶奶的界限,让孩子只认奶奶不认妈妈。
2、权力欲望强烈
有些奶奶权利欲望特别强烈,年轻的时候控制老公,有了儿子控制儿子,家里一直是她说了算,有了儿媳妇还想管儿媳妇,有了孙子自然想控制孙子。
她认为只有取代妈妈的位置,让孙子和她亲,让儿子继续听她的,她才会心情倍爽。
3、认为走过的桥比儿媳妇走过的路多
有些奶奶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照看孩子方面比儿媳妇高一筹,总是想做总指挥。孩子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吃饭、怎么玩,都是奶奶说了算。
婆媳之间的矛盾,很多都来源于奶奶和妈妈对于孩子的争夺,如果奶奶肯放手,妈妈肯上手,双方协调一致,恐怕就没那么多矛盾了。
新晋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为什么有的奶奶总是想取代孩子妈妈的位置?
我婆婆就是真实的写照!由于生我儿子难产受伤严重,月子里我妈过来照顾我,我婆婆就一直不肯放下我儿子,哪怕我喂奶她都看着,只要我儿子一离开我的奶头她就把孩子抢过去,有时候儿子还没吃饱只是中途歇一会她就抢过去了!我妈都说不要这样子,小孩子吃奶要吃一会儿的,没那么快,她还不听,还按她自己的来,我婆婆这样做是因为我公公和我老公一直都是受她管制,家里什么都是她说了算的那种,但是我和我老公结婚一分钱没花她的,我妈还给我10万的嫁妆钱带过来,彩礼钱也让我带过来了,所以我不听她的,她儿子也不敢对我发脾气啥的,她月子里就是想给我点颜色看看,可惜她没这个权利,我又没花他们家一分钱,根本就不会给她低头的,现在我自己带孩子也不让她天天来我家,偶尔去她那边给她抱抱孙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