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孩子要把玩具车排好队才走,这应该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会有自己的规则秩序,比如玩具每天的摆放顺序必须一样,或者每天上学必须走同样的路。这种秩序要求可能也会牵扯到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对家里的拖着如何摆放,孩子都有自己的要求。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是孩子在0-3岁之前,突然对环境的布局,事物所有权,程序的完美要求都有自己的要求。
如果你家宝宝突然间对某件事情变得十分任性与执着,这个时候父母要多留意,有可能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
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每次进电梯都要自己按,一旦别人先于她按,结果肯定是大哭一场,怎么哄都不行。
还有一起回家,必须是她来开门,有一次我着急自己开了,大哭大闹,只有让她重现开了一次,这才心满意足。
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1.对某些事情有着谜一样的顺序,错一步都不行;
2.突然间有些事情必须自己做,谁都不能代替,一旦不是自己做的就会大哭大闹;
3.孩子突然变得倔强,顽固,不听话;
如果你家宝宝也是这样,恭喜你,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时候是在构建对这个世界规则的认识,这种规则的建立,是孩子在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蒙特梭利曾说过“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能识别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通过把环境里相互关联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来认知环境。儿童只有在这种整体明确的环境下,才能指引自我有目的地行动,否则,儿童就无法建立对环境中各种关系的认知。”所以,当孩子进去秩序敏感期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平稳的渡过秩序敏感期,可以帮他们建立对世界稳定的看法。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1.接纳孩子的没在内在秩序要求。孩子有自己的秩序要求,可能每个孩子的秩序要求都不同,只要这些要求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父母尽量选择包容。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摆好自己的车,如果是担心孩子迟到,可以早起几分钟,不需要非要和孩子对着干。
2.如果父母不小心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怎么办?蹲下来,和孩子做到共情。
比如孩子刚刚摆好的玩具被家长破坏了,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先道歉,再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比如我破坏的秩序,你是不是很难过,很生气。
接下来,向孩子道歉,也可以提议一起重新摆一遍。
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体验到孩子的感受,也才能做到共情。
3.千万不要用暴力来压制孩子。孩子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如果父母粗暴的压制,只会打乱孩子内在的秩序。
根据埃里克森提出,孩子0-3岁正是培养信任感、自主感的阶段。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面对孩子的问题能够耐心细致的解决,那么就会给孩子良好的安全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逐渐养成自主的性格,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什么意思呢?如果孩子被粗暴的对待,内在秩序没有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规则没有联系上,孩子长大以后,可能是一个没有规则感的人,或者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到,从儿童性格的形成来说,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也许你们当家长的都是比较有条理的人吧?也许正是你们家庭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把这些感觉到的印象,转化为自己的认知,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内心秩序感。
也有可能孩子把这件事当成游戏,不把车停在停车场决不罢休。
这是有秩序感的表现,肯定是件好事情。
首先做事有条不紊的孩子,思维也比较有条理,将来学习问题也会省心许多。
其次秩序感强的孩子,自我控制力比较强,行为习惯会比较好。
妈咪老师建议题主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一旦被破坏,再重新建立就会困难许多。
也有可能孩子是贪玩,或者对幼儿园兴趣不浓,喜欢用这种方式磨蹭。
家长着急的心可以理解,如果实在没时间等待,为何不换一种说话方式试试?如果题主这么说:宝宝,今天车队要送货去**城市,到傍晚才能返回,赶紧安排车队出发。
或者每次玩好以后将车子归位才能做其他事情,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有秩序感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将来也是会带出一些困扰的。所以家长要注意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度。
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孩子在去幼儿园之前,一定要把玩具车通通摆好,只有把玩具车排好队才肯去上幼儿园,有的时候明明上幼儿园就快要迟到了,家长告诉孩子放学再来摆不行吗?但是孩子不愿意,必须把玩具车排好队才肯去上幼儿园,孩子这样的情况正常吗?听完家长的这种描述我觉得孩子应该属于典型的强迫症行为。
凡事追求完美,这个东西必须要放在这个地方,它就只能放在这个地方,如果移了位置孩子就心里难受,非得改过来才可以,我感觉孩子应该属于一个典型的处女座的孩子。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吧,毕竟孩子现在也仅仅只是上幼儿园而已,孩子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影响到他什么,只是家长觉得比较麻烦而已。
并且孩子的这种行为说明他不愿意看到特别乱的物品摆放,等他长大了以后,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清洁小帮手。并且孩子现在不会为了上幼儿园而改变他的这种行为习惯,因为他还没有了解到比小汽车更重要的事情,那么等孩子慢慢的年龄大了之后,他会发现会有很多比摆小汽车更重要的事情,他就会转移他的这种注意力。
所以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每天上幼儿园迟到不好的话,早晨早叫孩子起来一会就可以了。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可能已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了,家长想要给孩子改变的话,可能非常难改变。除非家长把孩子的这些小车全部给收走,全部藏起来不让孩子看到,看看孩子还有没有这种情况?
如果小孩子看到小车没有了又去开始把其他的玩具非得要摆整齐了才可以上幼儿园的话,说明孩子不是说爱护这个玩具车非得把它摆好才可以,而是说孩子就是有一种强迫症,他觉得这个小车必须要排好,才是正确的,如果不排好就不可以。
那么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小车全部给藏起来之后孩子非常不乐意,在那里大哭大闹,不愿意的话,孩子有可能是非常喜欢他的玩具小车。所以才出现每天都要把它摆好,都要摸摸玩具车的情况,这恰恰也说明孩子爱护玩具的这么一个好习惯,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还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磨蹭的行为,他每天在做同样的一种事情,并且有几次都差点迟到了,是不是这个孩子根本不想上幼儿园,所以他在找各种理由来迟到?他认为他迟到了就可以不上幼儿园了,所以每一天他就要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来做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确实是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而出现找理由想要迟到的话,那么家长就没有必要顺着孩子了,孩子上幼儿园如果养不成一个按时上学的好习惯,那么等他到了小学之后,他也会出现磨磨蹭蹭的情况。并且孩子的这种磨蹭,一旦养成很难改正,家长势必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很艰辛的过程来给孩子改正他的磨蹭的坏习惯。
所以趁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趁他刚有这种磨蹭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帮孩子改正。可以在孩子晚上睡觉之前告诉孩子:你现在把你的玩具小车排好,明天早晨就不准再去动小车了。这样早晨只要孩子不一遍遍的去摆弄他的玩具车,那么他就不会迟到了。如果孩子不听的话,家长就要采取强硬的手段了,毕竟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
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我觉得挺好的!细心,有责任心!我家孩子从来不主动收拾他的玩具,每次他玩过的地方一片狼藉!
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每个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都会面临成长上的不同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能做的就是焦虑,要注重引导。我觉得宝宝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把玩具摆好排好才肯去上幼儿园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大问题,宝爸宝妈大可不必忧虑。从侧面讲,实际上是一个好事情。说明了咱宝宝负责任,是一个细心还有爱心的一个好孩子。家长不但不应该阻止,反倒要多鼓励。有几个宝宝能做到把玩具摆的整整齐齐还一个一个的照顾好?家长如果担心孩子上学时间有点儿迟,知道孩子有这个习惯,为什么不提前和宝宝一块儿做准备呢。如果提前做准备,宝宝把他的玩具也摆好了,上学的时候也能开开心心的,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
如果家长实在觉得这样不好,也不应该着急,也许过一段时间孩子慢慢就淡忘了呢。我们家宝宝有一段时间,特别爱打人,我们家长慢慢引导,他大一点自然就知道了。还有一段时间特别爱尿裤子,也是过了那个阶段就好了。在孩子成长阶段遇见的一些问题,也不是说家长放任不管,一定要注意慢慢引导,千万不要过分强调。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孩子在去幼儿园前,非要把玩具车统统摆好,排好队才肯走,要不就不肯走,正常吗?
很好啊,可以鼓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