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这位妈妈,与其担心孩子会不会跟自己亲,我觉得你更应该考虑的是作为职场妈妈,如何和孩子之间始终保持亲密关系,只有和孩子建立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也就像你所说的,会让孩子和自己更亲近。

我觉得妈妈们应该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孩子和自己亲不亲,不是取决于孩子的选择,而是取决于妈妈的做法。

虽然职场妈妈有很多时间不能陪伴孩子,但是不代表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学会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保持和孩子的肌肤之亲

在孩子的情感世界里,一次温柔的抚触和拥抱,胜过100次语言的关心,胜过100个玩具的开心,胜过100种美味佳肴。这里的“肌肤之亲”不仅仅指的是爱抚,更多的是妈妈和孩子眼神的互动、表情、以及传递给孩子的气味。

也就是说,虽然妈妈上班了,但是下班后尽量的多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可以帮孩子洗澡,帮孩子做抚触,最好保持亲密关系的方式,就是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让孩子从妈妈那里获得安全感,与妈妈建立依恋关系,这样做,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妈妈,她最亲密的人依旧是妈妈。

做到高效率的陪伴

我们常说陪伴孩子,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很多家长的陪伴都是三心二意的,最典型的就是父母一边玩着手机,一边在逗孩子玩乐。父母如何做到高效陪伴,一定要卸下父母的角色,放下工作的责任,用孩子的视角来陪伴孩子,孩子想要搭积木,父母可以一起搭积木,孩子想要看电视,可以陪着孩子看会动画片,也就是父母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学会倾听孩子

什么是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说,妈妈你能和我一起玩吗?妈妈说我在忙着洗衣服。孩子说你看我这个画的好看吗?爸爸头也不抬的说,好看。真正的的倾听其实就是让父母看到孩子,并且有耐心的去倾听孩子。只有父母有耐心去倾听到孩子的需求,才能进一步了解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和孩子更好的互动。

在成人的世界中,我们更喜欢和懂自己的人在一起,而在孩子的世界中,其实一样,孩子更希望和能够听得懂自己的话,可以陪着自己玩的人在一起。

我们常说血浓于水,但是如果妈妈以职场为借口,远离孩子的生活,那么必然对于孩子来说,能够照顾自己的人才是最亲近的人,而妈妈的角色也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和孩子的亲密。

但是,如果妈妈们很注重对孩子的陪伴,那么就算是每天有8个小时是见不到的,同样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让妈妈的地位在孩子的内心无法被取代。

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你很在意这个问题吗?我要告诉你,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的孙子从出生到上小学,全是我一手带的,媳妇曾经在单位说过,她的孩子她光管生,当时媳妇年轻贪玩,不爱带小孩,记得孙子六个月时,老家亲戚结婚,我要回去参加婚礼,让媳妇请假在家照顾小孩,她不请假,让我带孙子去,没办法,当时阴历二月,天还不暖和,我抱着孩子,带着奶粉,尿布,坐公交车,七十多里的路程,别说这一天有多累了,多亏当时我还年轻,身体还行,总之吧,我走到哪里,就带孙子到哪里,孙子对我也特别亲,孙子上学后,我去城里带孙女三年,当然双休日节假日,我都回来陪孙子,孙女上幼儿园,我就回来自己住了,这空当,孙子经常来我家吃住,不愿回自己家,三年高中,是孙子妈妈亲自照顾,现在读大二了,虽然孙子对我还很亲,但是远远不如亲他妈妈重,有一句话说:母子连心,一点也不错,说了这么多,为的让你明白,儿子永远亲自己的妈妈大于亲奶奶,其实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生怕儿子不亲自己,亲奶奶,既然这样,为了不分散亲情,最好自己带!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亲奶奶多了!

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亲不亲,要看你自己了。怎么陪孩子,还有,看你嫌不嫌苦了。

我当时也是产假四个月。四个月后去上班。说说我的情况。

当时四个月之前,都是我自己在带。白天也是我,夜里也是我。孩子只认我,其他人不跟。

上班后。孩子夜里还是跟我睡。白天下班比较早。16点就可以到家。回到家,只有洗手的功夫,洗完手,就开始带小孩。完全是高高高高质量的陪伴。一直到睡觉。期间根本没有玩过手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一岁。孩子明显跟我亲。只要我在,不会要别人。把我真心熬坏了。夜里几乎没觉睡,白天一直上班。下了班就带小孩。休息日全部是我带。循环。

我老公也这样。下班和我一起,陪孩子。但是他不会陪,不会逗孩子。带孩子比较安静呆板所以,孩子跟他不是特别亲。

和我同时生孩子的另一个同事,身体受不了劳累,由婆婆带着。孩子和妈妈亲,和奶奶也亲。更亲奶奶。奶奶回老家,孩子哭着喊着不让奶奶走。妈妈去上班,态度就无所谓。

等孩子一岁多以后,我工作就需要上夜班了。一月两次。夜里就跟婆婆睡。平时一直跟我亲。我只要不上班,就是高质量陪伴他。只是,忽然有两天,即使我在家,孩子也不跟我。睡觉要跟奶奶睡。奶奶上厕所他也要跟着。看我的眼神,都感觉陌生了一样。说实话,我特别伤心。过了几天,又和我亲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都说,即使妈妈不带孩子,孩子也和妈妈亲,骨子里带出来的。说实话,我不相信。

孩子小的时候,他要吃奶,天天跟着妈妈,只认妈妈,只认妈妈的奶香味。大一点,懂事一点,也戒奶了,谁和他玩得时间久,他和谁亲。妈妈上班8小时,白天的互动,都是和奶奶进行。妈妈下班,陪宝宝玩一会,就到了孩子睡觉时间了,即使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也记不住。他只记得,那个一直陪他的人,是奶奶。他的记忆,大部分是奶奶。

我见过太多的孩子,妈妈和奶奶都在的时候,他们要奶奶抱,不要妈妈抱。

再长大一些,应该会和自己的爸妈亲。但是小时候,谁带和谁亲。

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你好,我是可可妈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说的就是我。[比心][比心]我目前产后三个月,年后四个月也打算去上班了。很舍不得孩子。可是没有办法,老公一个人压力大。

目前婆婆和我一起照顾宝宝,带的也挺好。虽然我也想过宝宝如果我带的时间少,可能不会跟我亲。[心][心]

心里也难过,不过班还是要上的。[我想静静][我想静静]在家待了快一年了,感觉再不出去整个人都废了。

我毅然辞了自己以前高薪但是离家很远的工作,私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经常加班,单休。肯定是顾不了孩子,宝宝还在母乳阶段。[鄙视][鄙视]

年后宝宝四个月我也打算上班了,找了一个离家很近,几分钟就到的工作,朝九晚五,双休。虽然工资很低,但是为了宝宝,我会坚持到断奶。[泪奔][泪奔]

以前我总认为我不会为这种事困扰,我也认为也会特别狠心去创自己的事业,直到孩子出生,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妈妈选择了全职妈妈这个职业。[赞][赞]

对于孩子来说,你是多么重要,你的陪伴胜过多少玩具和物质,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错过了也许会后悔终生。[送心][送心]

于是不愿做家庭主妇的我,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相信高质量的陪伴,比24 小时低质量的陪伴要重要。我也相信妈妈优秀,孩子有一天也会骄傲。[心][心]

我是可可妈妈,一位新晋宝妈,在育儿道路上摸爬滚打,试图探索出最合适的育儿道路,喜欢就关注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一起讨论育儿知识。@可可妈妈日记 #0-6岁育儿经第四季# #头条育儿# #育儿#

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孩子给老人带,自己只能下班和周末陪孩子,孩子会不跟自己亲吗?

在我看来,只要空余时间的陪伴质量不错,宝宝和父母亲的距离一般不会大。

我也是一个职场妈妈,生活所迫,我的宝贝两个月我就开始回复职场,我每天在上班时间会抽一次空,回来给孩子喂奶,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孩子。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我每天给孩子的陪伴时间都不少于半个小时,我把这个陪伴的时间完完全全的给了孩子,手机,电视,平板放一边,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听音乐,画画,玩小游戏, 总之,孩子每天都特别期待晚上我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周末的时候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去郊游踏青,有时候会带孩子去游乐场,两个人一起疯玩,一起闹。还是很快乐,我也觉得很快乐。

工作日我的工作会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我甚至基本没有时间参加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到他读小学的时候,我会每个学期去他们班给孩子们上一节礼仪课,协助他们班的家委每个学年做一次他们班的亲子活动,每次亲子活动之前,我都会把方案反复修改,力求做到最完美,孩子会觉得妈妈就是他的骄傲。他也知道我工作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他,他也能理解。

高质量的陪伴那对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只要父母真的你去做了去付出了,相信孩子看得见感受的到的。

生完孩子后四个月去上班,白天给公婆带,晚上和周末有时间陪孩子,孩子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吗?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是不会的。

我是孩子五个月的时候休完产假会去上班的,那是孩子还在吃母乳,每天上班前会把孩子喂饱,孩子看到我出门都会哭,每次都是悄悄地出门上班,下班后一到家,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吃母乳,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迫切。孩子对妈妈有种天生的依赖,就像妈妈对孩子有种天生的保护欲一样。下班后要多陪孩子进行玩耍,晚上睡觉时一定要自己带,这点真的很重要。哪怕后面孩子戒了母乳,和妈妈分开一两个月后,开始几天会抵触和妈妈亲近,也不和妈妈睡。但连续见妈妈两三天,一定会和妈妈亲近的。

所以需要返回职场的妈妈不要担心,血缘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只要你坚持陪孩子,对孩子好,孩子一定会和你亲的。而不断优秀的你将是孩子未来最好的榜样,你将成为孩子的骄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