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展至关重要。宝宝的手会比嘴巴“更早说话”,手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所以手上的动作发育,往往代表着孩子大脑的发育。
8-9个月的精细动作八九个月的宝宝会拍手、摇手,两个手会倒换东西。喜欢把手上的东西不停的往地上扔,在抓我技巧上,宝宝已经初步掌握手的抓我特点,可以用拇指和四指相对,来抓我东西。精细运动方面,宝宝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颗粒的东西,能用手去敲打,这个时候的小宝宝还会开柜子、开抽屉。
宝宝已经九个月了还不会捏东西,妈妈也别着急,孩子的精细运动可以通过练习来促进手指的发展。
手指食物如果孩子是一个小吃货的话,妈妈可以给孩子准备手指食物,胡萝卜条、南瓜条、土豆条或者西蓝花,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进行尝试。如果孩子不愿意用手来拿,可以在宝宝饿了之后再来尝试,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坐在孩子的对面,用手指捏起盘子的食物放进嘴巴来吃,做给孩子看,让宝宝来模仿。
撕纸游戏可以给宝宝手上放一些不用的纸张,妈妈和宝宝一起来玩撕纸的游戏,有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张,然后撕烂。这个过程,纸张会从一张变成两张,变成更多,撕纸的过程还有“斯斯”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好奇。这个月龄的宝宝都会特别喜欢这个游戏,我女儿趁大人不注意一包纸巾都能撕完。
瓶盖游戏我女儿小时候,会自己主动拿生理盐水的瓶盖来玩,因为这个瓶盖比较深,还是透明的,瓶口是圆的,盖上瓶盖就好比给瓶盖中装了东西,孩子很好奇,她会特别努力的想要盖上这个圆形的瓶盖。
或者是装盒子游戏,拿一个空药瓶,和药盒,药瓶装进药盒这样的动作需要宝宝两个手来配合,还需要特别精准才能把药瓶装进药盒中,小孩子会不断的装进去倒出来,装进去倒出来。
扔小球游戏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彩色的乒乓球。孩子会对彩色的球类特别感兴趣,妈妈可以喝宝宝一起玩扔球的游戏。八九个月大的宝宝就喜欢扔东西,彩色的球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的游戏也会受到孩子的喜欢。
孩子不会精细运动,妈妈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但是设计游戏是有游戏规则的,对于小宝宝的游戏,妈妈们一定要这样去做:
1.一定要多去观察宝宝的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的额玩具,用孩子的兴趣结合游戏,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妈妈一定和陪着宝宝来做游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父母可以演示给孩子来做;
3.要多去鼓励孩子,妈妈的鼓励,给予孩子信心,会让宝宝更多的参与其中;
4.妈妈要有耐心,陪孩子去玩,可以孩子刚开始并做不好,需要有耐心多教孩子几遍。
我们常说游戏就是孩子的功课,是因为3岁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都是来自游戏,所以推荐一本《游戏力》的书,如何帮助宝宝设计游戏,妈妈们可以学习一下。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手部精细运动发育的年龄进程如下:
1个月:两个手握拳,刺激后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依然呈握拳状态,但紧张度逐渐降低。
3个月:手能经常张开,将花棱棒放到其手中时能握住数秒钟。
4个月:仰卧清醒状态时,两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着手指,称之为“注视手的动作”,此种动作6个月后消失。
5个月:能抓到一手距离之内的物体,持物用整个手掌去抓握。
6个月:能握奶瓶,会玩自己的脚。当用一块深色手帕蒙住小儿脸时,他会用手指抓掉,按压一侧上肢时,会用另一手指将手帕扔掉,称为“蒙脸试验”。分别按压两侧上肢,如一侧不能将手帕拉掉,揭示有偏瘫的可能。
7个月:会用一手触物,能自己拿饼干吃,玩积木时可以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
8~9个月:拇指能与其他指相捏。
10个月:可用食指去触物,能将手中物品放置在桌上。
11个月: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较小的物体。会将东西放入篮中,并拿出另外一个。
12个月:能把玩具给别人,能握笔涂鸦。
12~15个月:不再把积木放入口中,能叠2~3块积木,喜欢把物品往地上扔。
2岁:可将6~7块积木搭成柱状不倒塌,会转动门把,旋转圆盘子,逐页翻书。
3岁:可将9~10声积木搭成柱状不倒塌,穿脱衣服不困难,能画一个圆和“十”字。
7-12个月精细运动游戏
1、宝宝大侦探
“物体恒存”,宝宝已经懂得了这个概念。他们的目光会跟随你从他眼前拿走的物体,即使看不见了,还不停地打探。最开始我们可以把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放在枕头下,铺盖中,或者我们不同材质的衣服里,裹一起,丢在宝宝的游戏围栏里,让宝宝去挖掘。我们还可以把放着音乐的手机悄悄藏起来,让宝宝通过听力去感知手机的存在,并找到它。第一次给晞姐玩儿的时候,我都有点震惊了,各种翻,掀,还有“刨”!
这个游戏帮助宝宝去感知不同材质的手感,同时在翻找的过程中,抓、握、拉、抬等动作都有锻炼。
2、小家伙要回家
在第二个半年的后半段,开始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投入对应的孔内,练习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多蒙台梭利的早教教具可以帮助进行这个游戏。先示范着将各种形状放入对应的位置中,然后引导宝宝安放,当宝宝放进去时,即刻给予鼓励,再引导宝宝投放其他形状的积木。
这个游戏帮助宝宝去认识不同的形状,体会嵌套的感觉,同时熟悉颜色。
3、雪花飘飘
自从晞姐发现盒装餐巾纸可以很方便一张张抽取后,我们家用纸量直线上升。这一点群里的很多家长也发现了,他们对于餐巾纸有着莫名的好感。其实这是宝宝在发展技能,纸张、口袋的声音吸引着他们,他们并不会满足于抽取,接下来就是撕纸运动。从最开始的粗暴拉扯,到后期可以较平均地撕碎,代表着控制能力的提高。
手部运动引起声音变化及纸张大小的变化,极大地吸引着宝宝,手指控制力与手眼协调能力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
4、投球入框
有专门的玩具可以进行这项锻炼,比如上图这种投篮的运动。在示范后,宝宝将学会将小球投入篮框。其实这个锻炼可以直接运用家里的物品,比如,准备好家里的小盆子,小桶,以及乒乓球,海洋球等等,即可开始。后期还可以吧容器换做敞口瓶或者细口瓶,用糖果进行投入。
这个游戏帮助宝宝训练松手动作和对准投入的动作。宝宝也将直观体会到,松手—物体下落—坠地发声这一过程。
5、吃货的修炼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制溶豆,溶豆入口即化对于宝宝几乎没有危险(请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制作),还能锻炼精细运动。虽然有旺仔小馒头这种所谓的儿童食品,但是晞晞爸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过量摄入蔗糖、食盐、人工添加剂以及香精将降低宝宝对甜、咸、香等味觉的敏锐度,使宝宝偏爱重口味食物。比如晞晞爸一直对甜味极度偏好,这都是从小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
溶豆与泡芙是锻炼精细运动和吞咽能力的好助手,也是吃货必备。但是需要注意,不论是自制还是购买都要避免过多的添加剂。
其实,精细运动的锻炼可以在家中随时随地进行,一切安全的可以让宝宝进行摆弄的物品都可以。关键的问题是要对精细运动的发展重视起来,并有意识地引导宝宝练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宝宝的发育是很多父母都会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人体的运动发育是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过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宝宝运动发育时间可能略有不同,如果孩子晚发育,宝妈也不要太着急,提前了解好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多锻炼,很快就能跟上其他宝宝的脚步了——
一、1岁以内孩子运动发育里程碑
通常情况下,多数宝宝大运动和手部精细运动发育与月龄的增长是同步更新的:
1、大运动发育规律:
1月龄的宝宝四肢能弯曲、活动、2月龄可抬头45度、3月龄可自主翻身、4月龄可抬头90度、5月龄可仰躺、6月龄可坐起、8月龄可自主爬行、10月份能够独自站立、12月能够辅助行走。
2、手部精细运动发育:
1月龄紧握双拳、3月龄自主抓握代替紧握的双拳、4月龄拇指可抓握物体、7月龄可拿起并传递物体、8月龄可用五指抓取物体、9月龄手指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粘取物体、11月龄能紧握物体、12月龄可以拿笔涂鸦及翻书。
二、1岁以内不会这几个动作,可能是发育异常
1、3个月左右还不会吃手、握拳
2、5个月左右紧握的双手还不会自然张开,且无法自主抓握物体
3、7个月以内还不会自己翻身、独立坐起
4、9个月以内还会自己站立及自由爬行,且无法自己粘取物体
5、12个月以内不能蹲下、自主站立,且不会握笔、翻书
如果上述有三个及以上不达标,可能就是运动神经发育迟缓或者异常,建议多给宝宝一些刺激。
三、如何训练宝宝精细动作发育
1、基础训练(抓握训练)。这是手部动作的基础,一般从掌心抓握开始做起,可以用色彩比较新鲜的小球或者毛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抓握,或者将平时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到盒子中,诱导他们用手取出来。
注意:这些辅助工具可以采用不同质地、不同体积、不同形状的,以此来给孩子不同的感官刺激及触觉刺激。
2、进阶训练(左右手交替配合)。可以选择跟孩子玩左掌拍右掌、右掌拍左掌的游戏。此外,还可以在孩子面前玩藏东西的游戏,将小球从左右手之间来回放,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的这些行为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终极训练(手眼协调训练)。这一动作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脑部神经之间的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因此,家长不能着急,要慢慢教孩子。小一点的宝宝可以鼓励他们在画纸上涂鸦,或者由家长带着他们搭积木,数念珠,即可锻炼手眼之间的协调,还可以控制他们手腕、手指之间的力量。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较他们用勺子吃饭、穿袜子等简单动作。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精细动作,是宝宝发育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五大能力区之一(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如果宝宝的大运动动作,是宝宝早期接触宏观世界的主要途径;那么,宝宝的精细动作,就是宝宝早期接触微观世界的入口。宝宝在一岁左右的年龄段里,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自己面前的东西(不管能吃不能吃)放进嘴里。宝宝这样做,是因为宝宝在早期对外界的直观接触,来自于“手和嘴对物品”的直接接触。因此,为了与外界接触,宝宝在早期就会什么都去碰,什么都放进嘴里。
那么,宝妈们会担心:“如果宝宝的精细动作还不熟练,是不是会影响宝宝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呢?宝宝如果还不能熟练掌握精细动作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知食君在此要先给宝妈们定义一下,什么是精细动作?或许很多宝妈会认为,精细动作就是宝宝做抓、握、拉、抬等动作的能力呀。其实这并不全面,宝宝精细动作的能力,还包含眼手协调能力、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的能力。在这定义下,知食君为宝妈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宝宝还不能熟练掌握精细动作?
- 首先,正如知食君之前所说的,“手和嘴对物品”的直接接触是宝宝在早期对外界的直观接触。因此,很多家长为了宝宝的健康,都会有意地隔绝宝宝去抓物品,取而代之的是家长主动地“帮”宝宝拿,又或者主动给宝宝喂食,而非为宝宝创造锻炼的机会。
- 其次,宝宝在0~2岁的时候,会有很多“拍打、丢抛”物品的动作。不少家长可能会误解宝宝这样做,是在“耍蛮”,从而对宝宝进行批评或者快速阻止。但其实,宝宝的这些动作,有很多时候是希望借此拓展自己的视野。
所以,知食君建议,要改善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内因)而言,更多是去改善宝宝与粑粑麻麻的日常互动,给予宝宝在早期时更多自由和解放的机会,而非过多的阻隔与“帮忙”。比如当宝宝出现拍打玩具的时候,粑粑麻麻可以抓住宝宝的手,一起有节奏地敲打玩具鼔。
当宝宝出现丢玩具的时候,粑粑麻麻可以和宝宝玩“滚球”,即在家长坐在宝宝面前的不远处,把玩具球轻轻地滚到宝宝面前,然后让宝宝自由拿起玩具球去观察,最后再鼓励宝宝沿着原路线把玩具球推回给家长。这样既能锻炼宝宝的眼手协调能力,也能锻炼宝宝的抓、握、推能力。
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方法可以有千百种,但方法只是改善问题的外因,最重要的,还是从问题的内因入手,那就是:为宝宝营造更多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机会。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我个人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发育曲线。
咱们现在的儿保做得很到位,体检多,一有异常,儿保医生也会及时告知。有好处,但是也容易让妈妈焦虑。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每次我大宝体检,身高总跟标准差个5-6cm,体重也偏轻。儿保医生一直建议我别纯母乳了,加奶粉。化验结果虽然没缺钙也建议补钙。我当时也心焦,这种紧张情绪我以为隐藏得很好,其实也带给孩子了。后来,我找了这方面的专家,专家就给孩子画了一张曲线,因为我孩子37周就剖出来了,一直以来的身高都是比正常值低,但是一路下来,他的曲线图是正常的。专家就建议我别焦虑,孩子也在厚积薄发。
所以,假如你觉得你家孩子,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动作,我给你的建议:
1,准备好纸笔,分阶段记录孩子会的本领,过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是否以学会。
2,多陪伴孩子,多引导孩子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
比如九个月,你可以给他球,让他左手换右手,让他抛球捡球。也可以递给孩子一个纽扣和小杯子,让孩子把纽扣扔进杯子里。游戏有很多,关键要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重复多了,练多了,孩子慢慢也适应了。
3,放下焦虑,多学习。
学习带给我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不焦虑了。比如现在我的二宝四个多月了才会翻身,而我小姑子的二宝三个月多一点就翻得很溜了。可是这又怎么样,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能吃能睡,精神好。我们就静待花开!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9个月精细动作不会,可能是发育略微慢一些,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妈妈也不要过于担心,先看看儿童动作发育进度表格。
如何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要知道,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平时要让孩子多动手,多用脑,才能更快锻炼精细动作。老话儿说:脑袋越用越灵光。手部也一样,多活动,可以跟宝宝互动,比如把玩具放距离不远的地方让他抓起来,吃饭可以让宝宝自己吃,锻炼抓握能力。
手部的19块小肌肉,也是手最珍贵的部位。源于这19块肌肉,我们才会有非常精细、灵巧的活儿。我们日平时做的动作,比如吃饭、拿物品、写字等,都只用到了其中一半而已。还可以给宝宝玩魔方、飞叠杯等益智玩具,同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总之,家长多留心,给宝宝手部活动的空间,如果1岁以上仍然得不到改善需要去儿童医院了解具体情况。
国家级育婴师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 致力孕期、产后、0~3岁宝宝护理知识分享 (已开通维权骑士)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