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0我女儿母乳喂养到一岁八个月,分享下我自己的经验。
如果宝宝刚出生,还在月子里,或者是宝宝出生后的前三个月,这个时候如果宝宝吃完奶之后,妈妈感觉自己的乳房还是比较涨,那么就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来,保证自己没有涨奶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是:
1.缓解妈妈自身因为涨奶带来的不适;
2.宝宝刚开始吃奶,还没有达到母乳平衡,适当的吸奶,可以增加奶量。
什么时候就不需要把多余的奶水吸出来了宝宝出生三个月之后,因为母乳喂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妈妈的身体对宝宝的奶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大脑可以随时根据宝宝的食量来分泌乳汁,我们把这样的情况称为母乳喂养的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的表现:1.妈妈们不在有涨奶的情况;
2.乳房不再像是刚开始那样鼓鼓的,相反可能摸起来会有些软塌塌;
3.宝宝吃奶的时候可以听见吞咽声,妈妈可以确定宝宝每次都能吃饱;
4.虽然乳房软踏踏,但是每次吃完奶后,还能挤出乳汁。
如果母乳喂养已经达到了供需平衡,那么就算是喂完宝宝仍旧能挤出乳汁,也不需要用吸奶器再去吸奶,因为吸奶器可能吸不出多少奶,这个时候,乳房分泌乳汁是以孩子吮吸乳房来发布信号的。
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感谢邀请,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用吸奶器吸出来?但要根据情况,如果喂完奶乳房还有胀胀的感觉,那还是用吸奶器吸出来一点,让乳房达到松软就可以。
大多数情况下,妈妈是不需要把剩余奶挤出来的。我整个哺乳期,就在月子里挤过两次奶,宝宝小,吃奶量不多,因为奶水多,宝宝吃不完,而自己又有涨奶的感觉。怕发生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炎,所以就挤出来了一部分,但不用排空。
一般情况下,乳汁的产量可以和宝宝的需求达成平衡,如果经常排空乳房,会给一个妈妈大脑信号:乳房需要加大产量。 于是,在妈妈大脑的指挥下,乳房会产出更多的奶。本来平衡的供需关系就会被打破。
每次喂奶先喂一侧,让宝宝喝整奶,然后再换另一侧喂。下一次再喂奶时,从上次喂的少的一侧开始喂。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注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同时也是两孩的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母乳不足或者母乳过多这个难题,可能是每个宝妈在哺乳期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困扰着我们,那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解决我们的困扰呢?
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先要根据宝妈遇到的哺乳问题和宝宝的大小来做出选择:
如果是产后的头三个月,在给宝宝哺乳后,宝妈还是感觉乳房乳汁非常充盈,那就需要吸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头三个月的宝宝还小,虽然每次喝奶量少,但次数多,而且如果不排出来,宝妈乳房就会认为只需要生产这么点乳汁,便足够了,然后再把这种信号传递到宝妈大脑里,以后乳房只会生产这么点乳汁,当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喝更多的母乳时,就会出现母乳不足。
反之,如果在给宝宝哺乳后,虽然乳房依然有乳汁,但感觉到并不多,就可以不用排出来,因为在哺乳期的乳汁是源源不断的,没有排空一说,除非宝宝一直吸吮;如果经常把乳房里的乳汁排得非常空,在下一次喝奶,要么奶水非常多,而且多到宝宝吃不完,若是吃不完,便又需要浪费时间把多余的乳汁手动或电动吸奶器排出;倘若没有及时排出,就会造成乳房乳汁堵塞,乳房出现硬块,甚至发炎。
要么下次没有足够的奶水,毕竟乳房生产乳汁,是需要宝妈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及需要足够的时间,没有奶水,只喝母乳的宝宝便会闹腾,即便之后转喝奶粉,宝宝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倘若宝宝怎么也不愿意喝奶粉,宝爸宝妈就更难处理了。
当宝宝长大到六到十几个月龄,想要给宝宝戒奶的时候,处理方法跟上面是差不多的,因为决定给宝宝戒奶,故而在给宝宝哺乳后,如果宝妈感觉乳房有剩余很多乳汁,是可以用手排出一部分乳汁,但不能排空,至于原理在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不排空乳房乳汁,减少给宝宝喝母乳的次数,再加上到医院打回奶针,或者自己在家多吃一些会回奶的食物,慢慢的,乳房分泌的乳汁越少,直至完全回奶,乳房不再分泌乳汁。
在回转令很多宝妈惶恐的问题:剩余乳汁没有及时排出,乳房发炎,怎么办?当遇到这个问题时,宝妈们,请不要恐慌,以谧妈过来人的身份和经历告知,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到三管齐下,这个问题也非常好解决的:
①饮食:饮食必须清淡,像煎炒、油炸等食物,只会加重宝妈的内火,乳房发炎更严重,所以针对这类食物,必须杜绝,另外多喝水,虽然不能去火,但绝对能让宝妈不再上火。
②吃药:消炎的药物,谧妈当初也吃过一种消炎的药,这种药物对宝宝没有伤害的,一般吃个1-3天即可,至于名字,在这里就不说了,宝妈们可咨询专业医生。
③正确认识有关哺乳的小知识:产妇乳房发炎,是有步骤的,乳房乳汁过多,没有及时排出,乳房结出硬块,如果不及时处理硬块,加上产妇心情不爽,会加速乳房发炎,乳房发炎时,产妇会感觉乳房,特别是乳头发烫的,这就是乳房发炎。
处理乳房硬块的小方法:煮一壶开水,煮好后,水里加点食用盐,再用毛巾浸泡,快速把毛巾拧八分干,再把毛巾敷到宝妈乳房硬块上,最后用有菱角的筷子在毛巾上滚动,期间毛巾变凉,要换上热的,筷子滚到直至乳房不再有硬块,便可结束,结束后,给宝宝吸允掉多余的奶水便好。
因此,宝妈们不用过于担心乳房发炎而不自知的问题,放松心情,好好带娃便是了!
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给宝宝哺乳后,一般是不需要将剩余的奶吸出的。要不要吸出取决于宝宝的吃奶量和产奶量。
有一个朋友,奶量特别充足,3个月左右的时候,只吃一边就够吃的,把孩子养的白胖白胖的。她每次都要用吸奶器吸出一边的奶,一天都能吸出一小桶的感觉,上面漂这一层油花,可见营养太好了。别的妈妈都羡慕她奶水多,她自己倒很发愁奶水多,每天都好麻烦。奶水多了、少了都会令人发愁。
如果感觉到涨奶需要吸出在宝宝刚出生的那几天,因为胃容量很少,奶水相对来说比较多,宝宝只吃一点就能吃饱。别看孩子吸吮了很长时间,一边的奶都没下去多少,另一个奶也开始涨奶。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奶吸出一部分,也不要全吸空。如果全部吸空,我们的大脑以为宝宝的需求很多,会不断的分泌催乳素,导致奶量增加,更容易涨奶。宝宝的吃的量跟不上涨奶的速度,就容易挤奶,出现发炎等情况。
我在生完宝宝后一个月内,在晚上的时候, 宝宝吃的少,催乳素有多,奶水分泌得多,会感觉涨奶,于是只是在晚上吸出一部分。白天,宝宝吃的多,还经常有不够吃的感觉,从来没出现过涨奶现象,所以白天不需要将奶吸出。
如果不涨奶不需要吸出在宝宝1个月之后,宝宝的需求量和产奶量基本上达到供需平衡,宝宝吸吮力量大了、吃的也多了,一般要吃两边的奶才能吃饱,基本上不会出现涨奶的情况,这时就不需要借助吸奶器了,宝宝就是最好的吸奶器。
我在给两个孩子哺乳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的这个方法,感觉涨奶就吸出,不涨奶不会进行关注,睡觉时注意不要压到胸部,所以没有出现乳腺发炎的情况。
所以,妈妈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如果在喂完宝宝后,乳房还是涨涨的,一定要吸出来,防止堵塞。另外睡觉的时候注意不要压到乳房,防止挤奶。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首先,乳汁是一种体液,和眼泪汗液一样的性质,储存在身体里,是不会出现变质发炎的情况,妈妈真的是多虑了。
宝宝吃完奶以后,要不要用吸奶器呢?这个其实要看奶量的具体情况,并且涉及到吸奶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生宝宝之前,听周围的妈妈说一定要备一个好的吸奶器,因为每天都得吸奶,恰巧那时自己对母乳喂养也不是很了解,于是也跟随大众买了一个品牌的吸奶器,花了一千多大洋,好贵啊!生产完以后,果然奶量哗哗的,每天凌晨爬起来吸奶,乳房胀的和石头一样硬,感觉要憋爆了,然后自己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哼哧哼哧的吸奶,一个月左右冰箱就装满了母乳。
我是到宝宝快7个月的时候才实现供需平衡的,在此之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胀奶,不敢出门太久,超过四个小时就胀成石头了。
后来才知道,是吸奶器使用不正确会导致的奶量过大,频繁胀奶。
宝宝吃完奶以后,还要不要使用吸奶器呢要分析这个问题,还是得先过一遍泌乳原理
妈妈的乳汁分泌量来源于宝宝对乳房的刺激,也就是宝宝的吸吮量,从泌乳原理来讲,宝宝需要吃多少奶,妈妈就生产多少奶,这就是供需平衡的最佳状态。但是,如果使用吸奶器,那妈妈的乳汁分泌量就等于宝宝的吸吮量➕吸奶器吸出来的量,始终是供应大于需求的,那么妈妈就会频繁出现胀奶的情况。
所以,给宝宝喂完奶以后,如果胀奶还很严重,可以使用吸奶器,但是要注意方法,下文会重点说到。
为什么要使用吸奶器呢因为在哺乳初期,奶奶的泌乳量肯定是大于宝宝的需求量的,因为此时妈妈的乳房和宝宝还在磨合期,白天的宝宝一两个小时吃一次,但是到了晚上,有的宝宝一下子睡了三个小时,那妈妈肯定就胀奶了,此时,宝宝有可能也就吃一个乳房,另一个乳房的乳汁就需要使用吸奶器吸出来。我记得我那时候晚上吸奶,产量都在180-200ml左右,这个量不算低。
职场背奶妈妈也需要使用吸奶器来背奶,给宝宝存口粮。
吸奶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省事省力,帮助妈妈解决一些麻烦,但是如果使用不正确则会给带来新的麻烦。
哺乳完成以后,如何使用吸奶器1、如果妈妈泌乳量已经足够宝宝吃的情况
对于泌乳量比较大的妈妈,如果宝宝摄入充足的母乳以后,乳房还是没有排空的感觉,那说明乳汁供应是大于宝宝实际需求的,那这时,可以使用吸奶器移除乳汁,但是,不要全部排空,全部排空相当于告诉妈妈的大脑,吸奶器吸出来的乳汁也是宝宝吃掉的,那下次泌乳的时候,乳房会按照宝宝的吸吮量➕吸奶器吸出来的量的总和来生产乳汁,如此循环,越吸越多,越排空越容易胀奶。
这种情况出现在晚上的几率比较大,因为晚上宝宝可能睡得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晚上泌乳素分泌高,妈妈更容易胀奶。
正确的做法是:
1)使用吸奶器吸出一小部分,妈妈感觉胀奶有所缓解就行,就像充到快爆炸的气球,稍微放一点气,感觉气球表面不是紧绷的那么亮,而是有所松弛就可以了。
2)如果是白天胀奶,宝宝也吃饱了,妈妈可以使用手挤奶的方式,稍微挤掉一些奶,乳房不那么胀的难受即可。
3)妈妈可以使用冷敷的办法,缓解胀奶。
等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的时候,就用不着吸奶器了,至于多久能达到供需平衡,因人而异,因喂养状态而异,有的妈妈四五个月就达成平衡了,有的妈妈时间会更长一些。
2、进入职场背奶的妈妈,必备吸奶器
职场背奶妈妈,需要使用吸奶器来模仿宝宝吃奶,从而保持奶量,但是妈妈需要学会刺激奶阵以后,再用吸奶器泵奶,事半功倍。
3、泌乳量少的妈妈,想用吸奶器追奶的情况
不是每一个妈妈都适合用吸奶器追奶的,这有个前提,就是泌乳量本身就不太少的妈妈,用吸奶器追奶比较容易成功。
而本身泌乳量就少的妈妈,如果要追奶需要找到奶少的真正原因,所以,需要寻求专业母乳指导的帮助,制定系统的追奶计划,如果贸然的在宝宝吃完以后使用吸奶器使劲吸奶,有可能奶只会越来越少。
吸奶器不是万能的,下列情况最好别用1、妈妈乳头已经受损,有红肿、皲裂等情况。
当乳头出现红肿的时候,乳头内组织会挤压乳腺管,使得乳汁流出的路径变窄,好比你捏住一个吸管的出口处,就很难吸出来乳汁,此时使用吸奶器,并不能吸出更多的乳汁,通常情况下妈妈可能会觉得马力不够大,一直加档,吸奶器轰轰轰的吸着,会加重乳头的红肿,最终导致奶量减产。
这种情况下,如果胀奶,需要使用C型手挤奶的方式挤掉乳汁,缓解涨奶,另外还要考虑乳房是否出现淤积堵奶的情况。
2、宝宝吃奶频繁,长时间挂喂,乳房超负荷运载
乳房也需要休息和恢复,超负荷工作肯定会带来损伤,比如乳头磨损,如果宝宝吃奶频繁,长时间挂喂,一次吃一个多小时,乳头一定会疼,此时,再用吸奶器追奶,只会起到负面影响。
给宝宝哺乳后,剩余的奶要不要继续用吸奶器吸出,不吸出会不会发炎?
给宝宝哺乳后不需要继续用吸奶器吸的!会干扰妈妈的乳汁的正常分泌量!而且还会拉伤妈妈的乳头。原因在于:母乳是根据宝宝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妈妈的身体会根据宝宝的吮吸频率和时长来调节母乳的供给量。她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第一: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大脑内的脑垂体就已经分泌出催产素和泌乳素。所以宝宝一出生妈妈就已经为哺乳做好了准备,只要宝宝一吮吸,就会有奶。
第二:宝宝不断地吮吸,不断的刺激妈妈的乳头,妈妈的乳头上的神经传输到妈妈的脑垂体,告诉她宝宝需要更多的奶。于是脑垂体就分泌出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
第三:如果宝宝吸完后,又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那就会干扰妈妈体内的脑垂体的工作模式,这样就会分泌出更多的乳汁。宝宝吃不完,妈妈就容易涨奶。容易出现乳房问题。
第四,如果妈妈觉得奶不够,需要追奶的话,可以用吸奶器继续吸出来。但是用吸奶器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否则容易拉伤乳头。并且必须吸奶器的档位要从弱到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