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有了宝宝以后,孩子体弱,相对于大人更容易生病,所以家里准备常用药是非常有必要的,哪些是孩子的常用药,把我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三岁前的宝宝最常见的病就是发烧、感冒、拉肚子,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来看看该准备哪些药?
发烧类美林、泰诺林
美林或者泰诺林,泰诺林的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美林的成分是布洛芬。美林的降温效果能够维持3-4小时,泰诺林降温可以维持6-8小时。美林对肠胃的副作用比较大,所以1岁下的宝宝推荐泰诺林,1岁上的宝宝推荐两者都可用。
退热贴
如果孩子发烧,状态比较好或者体温并不是很好,在前24小时内多以观察为主,这个时候退热贴可以起到物理降温,如果高烧持续不退,还是最好去医院检查。
拉肚子思密达
思密达干混悬剂,可以在宝宝拉肚子的时候治疗拉肚子,这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味道香甜、不苦,孩子喝起来也不会太抗拒。
口服补液盐
小宝宝拉肚子很容易脱水,所以家里需要常备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的速度要优于打点滴,所以对于急性腹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
积食类健胃消食片
小儿卖枣咀嚼片或者健胃消食片,宝宝积食一般都是上火、着凉所致,健胃消食片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过敏类氯雷他定
如果孩子小时候得过是真或者荨麻疹,那么生活中的过敏概率还是挺高的,比如沙尘过敏或风疹等。如果医生确诊为过敏,多半会来治过敏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
跌打损伤碘伏
小孩子好动,难免会磕磕碰碰。我女儿三岁前腿上的伤疤是新伤盖旧伤。如果孩子皮肤摔破,第一时间就是清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来消毒,伤口较小的可以用创可贴。
皮肤类炉甘石剂
如果宝宝出湿疹,湿疹难受,医院都会开炉甘石剂来缓解湿疹的瘙痒。或者夏天宝宝被蚊子咬了都可以用炉甘石剂来清洗。
工具宝宝吃药都是按毫升来计算的,不同月龄或者体重药量是不同的,所以量杯是家中必须准备的。小宝宝生病都会伴随着发烧,所以温度计也是必须的准备的。
家中备药的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药箱,防止药物过期;
2.只备常用药,头孢等抗生素或者处方药都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吃;
3.药箱放到高处不要让孩子有机会够到。
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生病是不了避免的,一些轻微的简单的、家长可以自行判断的疾病,家长可以自行用药,可以免于去医院来回奔波、排队挂号耽误时间。
一般家庭里可以常备以下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家长自行无法判断宝宝病情,切不可盲目用药,必须及时送宝宝到医院由专业的儿科医生给予检查和治疗。
●退烧药
目前国内公认相对比较安全的两种退烧药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布洛芬如美林,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药家里可以常备,家长可以在不方便就医的情况下用药。
●感冒药
风热感冒药:牛磺酸颗粒,小儿宝泰康
风寒感冒药:保婴丹
其他感冒药: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宝宝感冒后不建议使用复合型感冒药,既可以治鼻塞、流鼻涕、又可以治疗头疼发热的,例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副作用比较大。同时很多儿科医生也不建议给宝宝吃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有很多的疗效,抗生素药物如:各类头孢等。
●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婴儿健脾散、醒脾养儿颗粒、小儿七星茶、脾可欣。
●消化不良、厌食
四磨汤、小儿化食丸、鸡内金、化积口服液……
宝宝消化不良还可以给宝宝多吃山楂片之类的有助于消化,同时可以多运动。
●腹泻
妈咪爱、思密达、乳酸菌。
益生菌主要起到的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一般7--14天可以见到效果。在腹泻和便秘的时候都可以使用。
●便秘
开塞露、乳果糖
乳果糖适合慢性便秘治疗。
●咳嗽、痰多
小儿止咳糖浆、宣肺化痰颗粒、沐舒坦。
咳嗽多半是由于有痰液附着引起,所以治疗咳嗽最主要是化痰。沐舒坦的主要成分是氨溴索,主要通过这种成分来分解痰液,抑制咳嗽。可以选择口服糖浆和雾化治疗两种方式。
●湿疹
郁美净、艾洛松。
●热痱
炉甘石洗剂、强生热痱粉。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和痱子等,也可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
●轻微外伤
完美芦荟胶、好得快喷剂、碘伏。
碘伏可以消炎杀菌,促进伤口愈合,不建议用医用酒精,刺激伤口疼痛,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病毒性发烧
利巴韦林、板蓝根、清热解毒液。
利巴韦林被滥用的情况非常严重,马伊琍曾经发微博披露利巴韦林的滥用。利巴韦林副作用比较多,我儿子小时候也被医生给开过利巴韦林,用利巴韦林需要谨慎。?
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作为一个有两个宝宝的药师,我来分享一下经验。
1.感冒药。主要是一些感冒期间缓解症状的,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2.止咳药。宝宝呼吸道比较脆弱,抵抗力低下时很容易引起咳嗽,不加以控制的话容易下行引起肺炎。可以备用复方氨酚美沙糖浆,主要成分为,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15mg、氢溴酸右美沙芬0.75mg、盐酸甲基麻黄碱0.45mg。其中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
3.缓解腹泻药。宝宝大便一天超过四次,水样便时,可以服用思密达(双八面体蒙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服用时每袋用50ml温水冲开,并且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服。至少间隔一个小时。
4.调节菌群药。宝宝腹泻,容易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注意,此药放冰箱冷藏。用凉开水服用。
5.退烧药.为了避免宝宝突然高烧,家中要备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栓,直肠给药,带上手套,塞入肛门约2cm。或者布洛芬混悬液。两者可以交替使用,间隔时间至少四个小时。用药期间注意多喝水。
另外可以备用健胃消食片,胃肠安等助消化药。
更多想法欢迎下方讨论。
欢迎关注!
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开门见山,我想告诉大家是不推荐家长朋友在家备那么多药品,特别是如果住的小区附近有药店或者有医院的话,可以不要备这么多药品,因为药店在给我们备着呢,药品是有失效期的,防止过期浪费或者其他使用安全隐患咯。另外,家里备的药品越多,就越容易在家乱用药,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就越大。
好了,下列是儿童常见病的各种用药,也是儿童使用相对安全的药品目录,这些药物基本上能够搞定儿科的常见病,仅供参考。如果连这些药品都搞不定缓解宝宝的症状,那说明宝宝必须就诊医院了,就不能在家里面自我药疗了,否则会耽误了孩子的病情了。
备药的依据有三点要求,首先就是安全性要相对高,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选择儿童专用的药品;其次就是有效性要明确,不使用那些夸大药品作用的所谓特效药;还有就是备点药品最好是宝宝的常见病用药,选择发病率高达疾病用药,否则备着也是等着过期。
1 发烧。这个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症状,不管是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烧,还是肺部感染导致的发烧,抑或是肠道感染导致的发烧,或是口腔相关感染导致的发烧都会用到退烧药。当然为了测量体温,家里必须要备个体温计,如果是婴幼儿,建议最好是腋窝使用的电子体温计。
另外适合孩子使用的退烧药就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应的剂型有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者口服液)和布洛芬混悬滴剂(或者口服液),如果是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备滴剂,如果是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备大瓶的口服液。记住只需要备一种即可,不要备两种退烧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
2 咳嗽。这个跟发烧一样,孩子只要出现呼吸道感染,几乎都会伴随着咳嗽发生。特别是有痰的咳嗽,孩子本身不会吐痰,那么化痰大药物就可以适当的备点,比如氨溴索成分的化痰药物,适合孩子的制剂有氨溴索口服或氨溴特罗口服溶液。记住这两种化痰药只需要备一种即可,也是为了避免用药错误发生,如果首选的话,特别是1岁以下儿童,建议备氨溴特罗口服液,因为它有1岁以下孩子的剂量,而氨溴索口服液没有。
那有的家长说,家里吗有雾化机,那治疗咳嗽的雾化药物要不要备着呢?这类的药物建议不要备了,需要的时候直接去医院购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是家长朋友们可以作为儿童用药常识需要知道,哪些药物适合孩子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即可,比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
3 皮肤。皮肤科相关的疾病也是婴幼儿成长中常见的症状,像蚊虫叮咬痒痒痒,一过性的寻麻疹痒痒痒,或其他过敏性皮肤症状的痒痒痒,也就是说需要备点止痒的外用的药,比如炉甘石洗剂和氧化锌软膏,同样的道理,这类的药品也只需要备一种即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
假如是新生儿宝宝的话,可能红屁屁也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备点少量的鞣酸软膏或苯西卤铵乳膏,当然这些事治疗红屁屁的药膏,其实红屁屁的预防最重要,所以建议家里最好备着护臀膏,护理好了小屁屁就不需要备这两个药膏了。对了,道理一样外用药膏只需要备一种即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
还有家里如果有大宝贝的话,特别是比较活泼的孩子,外出玩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奔跑摔跤或磕碰之类的,破皮现象会时有发生,那么备点预防外伤感染的药膏也是必要的,比如莫匹罗星软膏,当然对于小伤口还有止血作用的创可贴也很需要。
4 抗过敏。其实这类药物,不需要备用,当然对于过敏性体质的孩子,家庭可以适当的备点,因此仅限于过敏性体质的宝宝,比如可以选择西替利嗪滴剂活氯雷他定糖浆。记住只需要备一种即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
当然,这两个药物除了用于抗过敏,还可以用于缓解感冒期间的打喷嚏症状,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因为有更好的物理办法缓解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比如家里可以备着一瓶生理性海水鼻喷雾剂,感冒期间清洗鼻腔,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些症状。另外,婴幼儿的鼻涕很难擤,家里最好再备一个吸鼻器,专门用来吸鼻涕的,可以很好的缓解鼻塞。
5 胃肠道:腹泻也是宝宝成长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治疗宝宝腹泻最常用的药物不外乎就三类,吸附病原体和保护肠道粘膜的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之类益生菌,还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III)或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但是,这类药物的备药的推荐级别不高,因为这类药物药店都可以买得到。如果必须备着的话,只需要备口服补液盐或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即可。
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小儿比成人更容易患病,小儿以呼吸道疾病最多见,其实是消化道疾病,所以家庭备药也主要针对小儿的呼吸道合消化道疾病而备药。
小儿呼吸道疾病备药有哪些1、退烧药物,主要泰诺滴剂和布洛芬悬液,根据不同年龄选择,3个月以上泰诺滴剂,6个月以上泰诺滴剂和美林悬液都可以,不配合口服的可以使用小儿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2、化痰药物,孩子咳嗽往往伴有痰液,所以化痰药物比止咳药物更重要,比如沐舒坦口服液,贝莱口服液两者主要成分氨溴索。
3、止咳药物,干咳,或者过敏性咳嗽可以选用息可宁糖浆。
4、咳嗽有痰伴喘,选择易坦静糖浆。
5、过敏性皮疹或者荨麻疹备点西替利嗪滴剂或者口服液。
6、如果大于2岁以上同时又发烧咳嗽鼻塞流涕,可以备点小儿氨酚黄那敏,一定有发热前提使用。
7、鼻塞鼻涕明显没有发烧的最好备一瓶生理盐水气雾剂和吸鼻器,非常有用,以免减轻鼻充血剂的副作用。
小儿消化道疾病备药有哪些1、益生菌 妈咪爱,培菲康散剂就可以经济实惠。
2、思密达 肠粘膜保护剂,主要用于宝宝水样便。
3、低渗口服补液盐 可以用在预防宝宝腹泻脱水,或者汗液丢失过多。
4、小儿消食颗粒 主要针对消化不良和积食,食欲不振小儿。
以上是小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常备的药物,供大家参考,具体是否使用请遵照当地就诊医生的医嘱。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有了宝宝以后想在家里准备一个药箱,需要准备哪些药物?
由于儿童的特殊情况,常备药物和成人是不同的。宝宝常见的症状基本上是鼻塞、流涕、发热、咳嗽、腹泻、外伤等。因此宝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准备药物。
宝宝发热常备药物宝宝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因此发热药物应该排到首位。
目前儿童安全可靠的退热药物就两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退热药物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儿童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
不管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都要注意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险。所以对于一些复方药物(不建议宝宝服用复方药物退热),家长一定注意里面的药物成分,因为很有可能会出现重复用药的风险,造成宝宝伤害。
宝宝腹泻药物腹泻的宝宝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口服补液盐可以补充宝宝丢失的水分及电解质,有利于宝宝腹泻的恢复。目前口服补液盐3口感好,宝宝容易接受。口服补液盐2口味重,很多宝宝不易接受。
口服补液盐的比例严格按照说明书。我经常看到有的家长买到口服补液盐2,因为口味咸宝宝不喜欢喝从而多加水或者添加饮料的情况。这样破坏了应有的液体张力,不利于宝宝腹泻的恢复。
蒙脱石散可以保护宝宝胃肠粘膜,减轻宝宝腹泻,因此也是宝宝腹泻常备药之一。
咳嗽药物氨溴特罗口服液(处方药)口感好,对于痰多喘息的宝宝效果比较好。但是宝宝咳嗽频繁,宝妈们不要擅自用药,很有可能用的药物对宝宝咳嗽是没有效果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咳嗽药物基本上都是处方药的原因)。
宝宝外伤磕碰宝宝活泼好动的性格,家长不注意很容易出现宝宝磕碰的情况。棉棒、纱布、碘伏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宝宝鼻塞流涕鼻腔喷雾器可以缓解宝宝鼻塞流涕的症状。普通的感冒宝宝多会自行缓解的。
总结宝宝常备药物可以从宝宝常见的症状来准备。
宝妈们在准备药物的同时定期检查每种药物的使用日期。尤其是一些糖浆类的药物,开封后保存和没有开封保存的日期是明显不同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