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谢谢邀请!

给孩子读绘本当然需要讲究方法,父母需要明白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特点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按照孩子的特点来为孩子读书。

不同月龄的宝宝需要不同的读书方法

半岁前的宝宝,阅读是和宝宝交流很好的方式,而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鲜艳的颜色来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简单的故事讲解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为宝宝创造语言环境,形成早期的语言积累。

等到孩子一岁左右,开始蹦词,学着说话。这个时候妈妈给宝宝讲书的时候可以去认物。比如书上有球,可以指着地上的球对应书上的球,这样可以快速的帮助宝宝建立联系,这样的联系可以帮助宝宝形成词汇积累,而且妈妈说的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开口说话。

一岁的宝宝最喜欢去抠洞洞,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多去看看洞洞书,既读书,又可以引导孩子的精细运动发展。

等到孩子两岁左右,父母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可以做到声情并茂,比如配合恐龙的张牙舞爪、小兔子的轻声细语等等。这样可以很好的和孩子去互动,特别容易引起孩子读书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书籍便是很好的老师,用书去引导孩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说到底,针对不同的月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除了阅读方法,父母还需要注意怎样才能给孩子选到合适的书。

书怎样去选

只有选对了书,可能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比如半岁前的宝宝,为了刺激孩子的视力,可以多去看彩色的卡片,颜色鲜艳的卡片宝宝也会更喜欢。

对于一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孩子的需要爆发期,宝宝很多的词汇都来源于生活中,所以可以多看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洞洞书,内容简单,多取自于生活,以引起宝宝的兴趣为主。

两岁左右的宝宝正在建立自己的秩序,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选书的时候可以以引导宝宝生活为主比如小熊系列的自己上厕所、收拾玩具、自己刷牙等等。可以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结合起来,引起孩子的兴趣。

三岁左右的宝宝要怎样去读书,三岁的孩子词语已经很丰富了,妈妈可以选一些有情节的故事,或者和孩子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绘本。比如《我爱幼儿园》、《猜猜我有多爱你》,总之三岁的宝宝可以选的绘本特别多,这个时候,可以在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灌输父母的教育理念。

给宝宝读绘本,妈妈需要懂得不同月龄要去选不同的书,最大限度的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从儿子三岁上幼儿园开始每天坚持亲子阅读,过去的3年里读过的绘本大概有一千多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绘本真的就是读文字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给孩子读绘本很简单啊,文字那么少,照着读完就是了。因为在我们的眼里绘本就是图多字少,特别简单的图画书。我们总以为那些图画就是用来吸引孩子的,增加点色彩。文字才是主要内容,才是故事。因为孩子不识字嘛,所以我们就要读给他听。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我儿子小的时候,尽管不认识字,但是经常拿着绘本看的入迷。有时候哈哈大笑,有时候伤感,有时候惊叹。他居然能读懂。而且我确定他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很多妈妈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如何给孩子读绘本》这本书里写到:

绘本不是文+图,而是文×图。因为插图也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故事,如果不结合文字来仔细地读图,就无法读懂绘本里的整个世界。

图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读的。孩子就是通过读图读懂了故事。而这恰恰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所以只读文字,只能读懂文字的阅读方式,并不是读绘本的好方法。会让它们失去很多价值。

我们应该怎么去给孩子读,才能让绘本发挥更大的价值,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给孩子读之前做好准备。就像做很多事情一样,读绘本也需要准备。在拿到绘本后,自己先看几遍,了解一下作者、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特色,了解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很多绘本会赠送导读,不要随手丢掉,那里面藏着很多有用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本书。

仔细的去读图,学会去读图。越是优秀经典的绘本,图画里越是藏着很多秘密,很多细节,很多趣味,甚至是文字里读不出来的故事。那我们就要仔细的去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去看,去找,去发现。也要注意画面之间的连续和变化。用这样的方式去阅读,不仅会让故事的趣味性更强,而且也能让孩子总是发现惊喜。当然很多时候,孩子才是读图的高手,总是能发现隐藏的细节。这也是绘本阅读中的乐趣。

有感情的去读,读出情感,不要敷衍,读的像白开水一样。很多人读绘本就是照本宣读,不管情节如何变化,不管人物的喜怒哀乐,反正就是照着读。孩子的感受自然不好。在我们家,我儿子一开始就分了工,妈妈读绘本,爸爸读科普书。就是因为爸爸读的故事不好听。

刚开始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好听,就是觉得喜欢妈妈读。后来大点了就说爸爸读的没感情。笑的时候不开心,怒的时候不生气,伤心的时候不难过,惊喜的时候也不激动。所以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为了能够让他有更好的体验,真正的进入奇妙的阅读世界,我们要注意语速、语调和故事本身的情感表达,要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们读出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

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非得让他听出点大道理。在这个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下,我们总是很功利,很急切。就连读绘本都觉得必须得让孩子体会到背后的道理,才算是有用。孩子要是没听出来,就把自己的道理讲给孩子听。大家真别这样做,会让阅读的乐趣大打折扣。同样的绘本,我们听出的可能是道理,而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好玩,有趣,就是喜欢里面的人物或者某个情节。这样就足够了。亲子阅读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如果想让绘本发挥更大的价值,想给孩子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改变阅读方式。用心去读,有感情的去读。只有自己有共鸣的时候,才能把更丰富的东西传递给孩子。

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谢谢邀请!

读绘本有很多讲究,这方面还有很多专门的书籍,比如《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绘本的力量》《我的图画书论》等等。

建议抽时间阅读上面的几本书,无论是绘本的选择还是绘本的阅读都会有所启发。

大红妈妈给孩子们读了700多个绘本故事,也可以到喜马拉雅等平台搜索收听。

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读绘本当然要讲究方法啦,不然的话随便拿起来就读,孩子没有兴趣,也没有读到里面的故事精华。


读一本绘本你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能够吸引孩子,能够让孩子理解,并且喜欢这个故事,这恐怕就是你说的良好效果吧!

怎样的才能够吸引住孩子呢?

1.首先预习

拿到一本绘本我们先看图片,图片告诉你里面的故事意思是什么。图片可能只是瞬间,理解不了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时候第二遍看文字,故事中文字的意思是什么。第三遍将图片和文字的意思结合在一起,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输出,给孩子讲出来。

2.深情并茂


一个没有感情的故事讲述与一个深情并茂的讲述故事是非常有差别的,后者更能够吸引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自己的理解用易烊顿挫的语音来讲述故事,仿佛故事人物就在我们中间,这样更能够吸引孩子。

3.丰富的肢体动作

以上两点做到了再加上丰富的肢体动作更能够让孩子引人入胜,把孩子带入到故事里面去,让他感受到故事就像真的发生在眼前一样。

通过做到以上几点,恐怕你们孩子不对故事感兴趣都会很难!

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谢邀!

我在家为女儿自己准备了一个书架,上面有绘本、有古诗词、有儿童故事、也有童话书。

我和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读绘本,我喜欢让她去书架上挑选,然后我们一起读。

一本绘本,我们会反复的读,也就是所谓的精读。

开始,我们读故事内容。读上几次下来,女儿几乎就会记住这个故事了。有时候,我会在临睡前和女儿聊天的时候,然后让她讲述绘本中的故事。她会有模有样地讲一遍。

然后,女儿再让我给她读这本绘本时,我会教给她上面的图案、颜色、形状以及简单的文字。

在吸收和理解完绘本的故事内容后,绘本依然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这是精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然家里绘本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所以,我会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图书馆。

图书馆里藏书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儿童绘本。女儿在图书馆一本接一本地看得津津有味。这样,拓宽了女儿的视野,接触到了更多更好的绘本。

这是泛读。

对于绘本既有精读又有泛读,这样孩子的收获才会最大。

对孩子而言高质量的阅读比拥有绘本的数量更重要,学会有效地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

我是晖雪琳源,欢迎关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共同成长。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

给孩子读绘本需要讲究方法吗?如何阅读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又有图画又有文字的书籍,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小朋友阅读,当然更适合亲子阅读。有的绘本图画多,几乎没有多少文字,或者就根本没有文字。比如说《疯狂的星期二》《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作为鱼爸爸的我首先要让自己融入到绘本中去,看看这个绘本想表达给孩子什么?然后引导孩子和我一起读,文字可以用手指住,时间长了孩子慢慢是会认识字的,但是这个方法我不建议大家去做,有点超前教育的意思。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坐在你的怀里,长大一点呢可以坐在书桌跟前。读的时候真心投入要有感情的读,把主人公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表演类语言,或则自己的想象动物声音呀、雷声呀等等配音之类的。问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如何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等等类似的问法!增加亲子对话交流。最好不好告诉他结果,这样你会得到孩子很让你想不到的结果。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宝宝试一下,去做一下!培养他的实践能力。讲玩故事之后,你们可以谈论故事的内容,你最喜欢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怎么做更好?你能不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呢?我们不要怕孩子对一个故事反复的看或者读,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嘛,学习旧的知识可以有新的体会,在我给孩子讲绘本时,我就有深刻的体会。多次的学习之后,孩子已经几乎把绘本记忆了,我们不妨把一些绘本当成剧本来表演一下,角色扮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有些故事听完后让人意犹未尽,在此情况下,我们鼓励孩子猜想接下来怎么样呢?另外,看到那优美的图画。我们不妨让孩子模仿去画一画,试一试!

总之,绘本阅读要亲子阅读,交流感情,锻炼实践执行能力!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