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宝宝的生长并不是一条直线,相反宝宝的生长曲线是弯曲的,有峰有谷,处在山峰的时间就是宝宝的猛涨期。猛涨期孩子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猛涨期一般发生在宝宝一岁内。
猛涨期的表现首先,猛涨期的宝宝奶量会突然增大,孩子会频繁的吃奶,很多妈妈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突然变少,事实是宝宝饭量变大。
第二,很多宝宝到了猛涨期睡眠开始倒退,可能一晚上醒两次,到了猛涨期一晚上能醒五六次。严重的时候我女儿一晚上七八次,会让妈妈很疑惑,为什么突然间宝宝睡眠变差,毫无征兆。
第三,猛涨期的宝宝脾气会变得很差。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的坏脾气,很多宝宝会发脾气、哭闹、甚至吃奶的时候去咬乳头,让妈妈感觉特别焦虑和困惑。
第四点,猛涨期过去之后,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所增加,或者宝宝的大动作会有飞跃的进展,比如宝宝突然会翻身了、会爬了等等!
猛涨期的时间宝宝的猛涨期一般出现在刚出生的几天之后,出生半个月左右,三个月左右,六个月左右,以及九个月左右。宝宝的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大脑的的快速发育和大动作的进展。有时候猛涨期可能就两三天,也有可能会持续一周左右。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妈妈们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做判断。
猛涨期的应对方法满足宝宝猛涨期的需求,猛涨期宝宝会频繁吃奶,妈妈们不要担心乳汁不够,只要频繁的去喂养孩子,让宝宝去多吸乳汁,就可以了!
对于宝宝烦躁的哭闹,尽量的多去安抚宝宝,因为猛涨期只有短短的几天,妈妈要有耐心,也可以多让家里人来共同分担,尽量让自己心情平稳!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婴幼儿猛长期,是指宝宝在某个特定时间内,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在猛长期,有的宝宝经历时间长一些,有的宝宝经历短一些;有的宝宝长的非常快,24小时身高能增长1cm,体重也有明显增加。总之,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猛长期。这与孩子经历青春期发育有点类似,有快有慢,但前提是营养需求量明显增加。猛长期出现的时间规律:
宝宝出生后3~4天,是排胎便,降体重的区间,体重降低一般不超过7%,到新生儿7~10天左右,就快速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接下来,就是第3周,第4周~第6周,第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然后是宝宝一岁前后,这都是婴幼儿猛长期。
基本上宝宝一岁之内,其生长发育都非常快。出生4~6个月,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到宝宝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
猛长期宝宝的一些特殊表现:1,奶量大增,喝奶的次数翻倍:
猛涨期的宝宝奶量非常大,比如说平时喝100毫升,猛涨期可能要喝130~160毫升;平时一天喝8次奶,猛长期到了宝宝每天要喝16次奶才够。
2,脾气暴躁,无理取闹,生长发育痛:
猛涨期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会导致宝宝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疼痛。这种不适感,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表现为:宝宝发脾气,含着奶头不放,扯奶头,大声哭闹不止等等。
3,睡眠质量倒退,白天不醒,晚上不睡:
猛长期的宝宝晚上非常难带,不好好睡觉,哭起来,也不好哄。放下就醒,抱着才睡,让人疲惫不堪!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养成孩子奶睡的习惯,到了白天就睡得很香,黑白颠倒。
如何应对猛长期宝宝呢?1,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轻易加奶粉。实际上只要宝宝不停地吃,母乳就会加大分泌量,不要怀疑自己母乳不够,而是猛长期宝宝本来就这样子。
2,尽量保持耐心吧,有时候忍不住想发火🔥,也得忍一忍。给宝宝多多安抚,宝宝长得快身体发育带来的不舒服,妈妈应该多理解。宝宝只要想吃,就给喂,不要怕麻烦。
3,经历猛涨期的宝宝,妈妈如果乳腺管通畅,此时就应该适当增加肉蛋奶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多吃一些鱼肉,保证母乳当中含有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
4,为了适应猛长期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什么时候睡,妈妈就跟她一起睡,家务活就少干点让粑粑来收拾。否则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好,身体就会被拖垮掉。
5,再次提醒一下:一定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提供稳定性,能有效减少宝宝睡眠不踏实。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婴儿不是单纯的线性生长,会经历好几个猛长期,一般说来,是刚出院回家第7-10天、第3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前后会有时间差异。
这几个阶段,婴儿身高体重增长会比较快,还会表现出易急躁易哭闹易惊醒,吃了睡睡了吃,奶量增加,反反复复,感觉一直没吃饱,咬着乳 头拉扯,持续2、3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猛长期频繁的哺乳需求会让母乳妈妈措手不及,这阶段完全按需哺乳,适应宝宝的喝奶需求,妈妈的身体会迅速调整,多分泌母乳,增加供应。
在喂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奶不安,反复拉扯乳 头,妈妈不要慌,轻拍或轻摇,或者用温柔的哄一哄,让他感觉到安心。
宝宝奶量需求增加,妈妈需要的能量就更多,平时多喝水,合理饮食,补充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宝宝出生当天,月子阿姨就想尽办法暗示我奶水不好,并和我公公以及我妈说继续母乳的话,孩子会饿坏的。
这时,我的主治大夫进来了,看了月子阿姨一眼,又挤出我的乳汁,说“坚持按需喂养,这么好的奶水,孩子管饱。”
我当时就明白了,原来这是月子阿姨觉得母乳费力而想的办法。而之后的较量,让我这个心理咨询师差点产后抑郁。
因为我自己看了大量的育儿书籍,所以在前6天,宝宝特别乖。但到了第7天,宝宝突然吃不饱,还哭个不停。
这时候,月子阿姨说“你奶水不好,孩子吃不饱”。而被灌输了几天这种说辞的公公,开始问我“孩子到底能不能吃饱?”
初为人母的紧张,孩子止不住的哭闹,长辈不理解的施压,让我感受到不安和焦虑。那一刻,我认同了月子阿姨的说法。
因为不能看书和手机,所以我也无法查证孩子哭闹的可能性。直到第8天,我忽然想起之前看书上说,孩子会有猛长期。
我翻开书,果然,宝宝的第 1个猛长期就出现在出生7天至10天。宝宝进入猛长期,主要是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所以宝宝表现得吃不饱、睡不好、常哭闹。
身高的增长:
0~3个月,身高可以增加10~13厘米。
4~12个月,通常会增加10厘米左右。
体重的增长:
0~3个月,体重增长达到出生时的两倍。
4~12个月,体重增长达到出生时的三倍。
宝宝要经历哪些猛长期呢?宝宝的猛长期是分时段的,而且宝宝每次的猛长期都较短,有时2到3天,有时会持续一周左右,所以妈妈想让宝宝个子高,就要抓住宝宝的猛长期这个关键时刻。
一岁前的宝宝在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这四个猛长期,妈妈们可以对照查看:
1、宝宝出生第7天到第 10天;
2、宝宝出生在2到3周期间;
3、3个月的时候;
4、6个月的时候。
除了这四个猛长期外,宝宝一岁以后也有自己生长规律的猛长期。
有什么信号来判断宝宝的猛长期呢?1、宝宝的饭量增加,吃奶频繁
一般宝宝的规律如果是3、4个小时吃一次奶,那么猛长期的宝宝吃奶可能会吃很长时间不松嘴,也会较往常频繁。
有的一个小时吃一次或者几十分钟吃一次,每次吃的时候宝宝表现出饿了好久的样子。
2、宝宝夜醒更加的频繁
猛长期的宝宝要频繁的吃奶,所以会导致宝宝频繁的夜醒,一醒来就要吃,吃饱了才能安稳的睡。
3、宝宝情绪多变
在猛长期的宝宝情绪多变,易怒,烦躁,有的宝宝还会因为长个子而疼得哭。宝宝会变得很黏妈妈。
所以,妈妈们觉得忽然喂不饱宝宝,宝宝不乖了,别慌张,自信些,自己是可以照顾好宝宝的,宝宝只是进入了猛长期。
母乳妈妈怎样应对宝宝的猛长期?宝宝在猛长期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长外,行为方面的发展也会导致宝宝需要吃更多的奶。
比如翻身,爬行,走路或说话,宝宝每一次的猛长期都和大运动有着一些关联。母乳很好地提供了身体和大脑发展的营养。
不要让宝宝猛长期突然增长的需求,干扰喂奶的信心。正相反,它会促使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
这些额外的哺乳会给出妈妈们信号,以使产生更多奶。当宝宝的猛长期过后,你会发现:
应付的关键就是完全的单纯的按需哺乳!如果你响应宝宝的信号,不以任何方式干预,你的身体就会迅速回应,并增加供应,通常在24至48小时之内就调整好了。
有时猛长期似乎要拖上一个星期。这时只要确保妈妈们饮用足够的水,就可以看到奶量增长。
妈妈们从大脑到身体,都会出于本能地感受到,宝宝知道他自己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仔细聆听。
在猛长期,加配方奶或是按时哺乳,都是不建议的。这种做法将会干扰自然的供需,使得妈妈们的身体不能按需产奶。
猛长期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1、如果是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处在猛长期,那么妈妈就要注意给宝宝多吃东西了,但是注意每次不要吃得太撑,增加次数就可以了。
2、宝宝夜醒频繁的时候,妈妈不要嫌烦,宝宝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这时候妈妈调整好心态,多支持宝宝的活动。
3、宝宝总是吃完奶不松口,这是宝宝在寻找口粮,满足自己的食欲填饱小肚子,所以宝宝会很黏妈妈。
4、宝宝处于猛长期的时候对于钙的需求往往是比较多的,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往往会造成植物神经兴奋,从而造成睡眠不安以及比较烦躁等症状。
5、妈妈们会很辛苦,如果觉得体力不支或心情郁闷,记得要及时对亲朋好友敞开心扉。
点赞关注@若纳漫谈一心喜读圣贤书,两耳乐闻窗外事。我们一起品读经典好书,分享身边小事。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老人常会说一句话:宝宝神长三个月,说的就是宝宝的猛涨期,其实从医学角度来说宝宝的整个婴儿期都是猛涨期,从出生到1岁体重会增加到原来的2~3倍,身高会比刚出生时长15~
25CM.
但是在这整个阶段长得最快的一般来说要数1~3个月。在婴儿的猛涨期宝宝喜欢哭闹,睡眠也会减少,这时候很多新手爸妈就会很担心,担心孩子会不会不舒服,或者是不是生病了。那么怎么来应对婴儿的猛涨期呢?
首先就喂养宝宝的方法,新手妈妈一定要多点耐心,因为这个时候宝宝会喜欢哭闹,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婴儿会吃几口奶再哭几声,或是用小嘴扯乳头,妈妈一定要有耐心,轻轻拍打后背安抚宝宝情绪,让宝宝安静下来,这样宝宝才能吃的时间长,吃的比较饱,顺其自然睡的也就比较安稳了。还有就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妈妈不一定非得规律几个小时喂一次,按需喂养就好,因为猛涨期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如果规律喂养宝宝饿了就会哭闹。
其次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首先要适量的增加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宝宝猛涨期的营养需求。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的增加毫升数。宝宝吃饱了自然哭闹就会减少,妈妈也不会太累!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我娃刚进入猛长期的时候,我内心慌得一批。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感觉孩子总吃不饱,晚上还总闹觉,看着还分烦躁的样子。
是不是生病了呀?要不要去医院呀?是不是我的奶水不够吃了?
怎么办,怎么办?
不管了,先查一查吧,查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到了猛长期。
一般来说,1岁之前有这几次猛长期分别是:
7到10天,2到3个星期,4到6个星期,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
每个孩子会有个体差异,大概会持续4-5天,最长7天左右。
处在猛长期的宝宝会进入烦躁状态,各种不满意,各种闹,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特别的照料。
☛宝宝会吃奶间隔变短,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喂奶状态。
按需喂养就可以了,纯母乳的妈妈也不用急着喂宝宝奶粉,宝宝不停的吮吸,会促进乳房产量,你的奶量也会跟着增加。
当时我的奶量比之前多了好多,完全够孩子吃。你需要适当增加饮食,多喝水。
☛宝宝容易哭闹,稍微不顺孩子意了就开哭,还哼哼唧唧的。
比平时易哭闹,我们也很容易跟着烦躁起来。
来,跟着我心里默念“这是猛长期,最多就7天,挺过去就好了。”
千万不要孩子烦躁我们也跟着烦躁,保证自己有个好心情。
如果实在烦躁,可以让老公请1~2天的假,让我们适当缓冲一下。
给孩子增加一些平时没有的项目,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运动,小朋友都是喜欢接触大自然的。
☛规律的睡眠被打破。
睡整觉的开始夜醒,有的则会睡的时间变长了。不要太多担心,保持平常心。
最后敲黑板总结一句:不要着急给孩子加奶粉,保持好心情,及时补觉最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