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妈妈,实在忍不住想说说,不要给孩子把尿!不要给孩子把尿!不要给孩子把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把尿?
孩子太小,把尿会伤害孩子颈椎。当过妈妈的朋友都知道,刚生下来的孩子,太小太软,竖着都抱不起来,怎样来把着他的双腿。而且月子里的孩子膀胱不存尿,一天要尿个十几次,频繁的把尿,影响孩子的发育和正常休息!
孩子稍微大了些,过了半岁,还是不要去把尿。因为把尿就是在刻意的在让孩子去尿,并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尿意,对孩子来说,除了有肛裂的危害,长期把尿,会影响到孩子心里健康,让孩子分不清自己的尿意。见过很多老人,孩子玩的好好的,突然端起孩子,让孩子尿,孩子不愿意,还不放手,非的尿出一点,所以很多孩子养成了,只要家长一端尿,就能尿出来一点点!
孩子自主排便训练最早也需要到18个月,所以,父母们不要以为从小开始给孩子把尿,孩子就可以早早的学会自主排便,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想要去训练孩子自主排便,可以等到孩子一岁半以后。当孩子自己有便意,纸尿裤可以干爽两个小时以上,妈妈们就可以开始有意的去让孩子自己去小马桶。
所以,不管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还是对孩子心里健康,或者是让孩子早日可以自理自主排便,把尿都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小婴儿,千万不要去把尿!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过早把尿易引发脱肛。众所周知,新生宝宝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颈椎、脊椎都很软,还不够结实。所以,宝宝三个月前,枕头枕太高、枕着家长手臂睡觉、长时间竖抱、让宝宝过早站立都是不利于宝宝颈椎、脊椎生长发育的。而把尿则更容易发生危险!
同时,把尿成习惯后,会导致孩子没尿也要憋出点尿,有尿却不会自己尿,从而导致括约肌受到影响,易引发痔疮和脱肛。建议宝宝一岁以后再把尿,前期可以使用纸尿裤解决。
除了把尿,还有很多育儿的陋习妈妈一定要规避。
一、剪睫毛
剪睫毛可以让睫毛变长?错!眼部感染的危害正在靠近!
人的睫毛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眼睛不受灰尘和强烈光线的刺激。而且,睫毛本身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就像头发一样会掉,也会长,所以,剪睫毛不但不会使睫毛变长、变翘、变浓密,反而会因为失去睫毛的保护屏障,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几率,从而有可能引发宝宝的各种眼疾。而新长出来的睫毛比较短且比较硬,会刺激到宝宝的眼球、结膜和角膜,会让新生儿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异常症状,严重者还会继发眼部感染。所以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给新生宝宝剪睫毛。
二、绑腿
绑腿会影响髋关节发育,婴幼儿时期,宝宝四肢处于蜷曲状是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这种情况均会慢慢消失的。而老人们常说的O型腿,是由于过早站立、佝偻病等因素引起的,主要跟后期护理不当有关系。
想用“绑腿”、“蜡烛包”预防罗圈腿、塑腿型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不仅不能预防罗圈腿,反而会影响宝宝髋关节发育,以及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绑的过紧甚至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三、开裆裤
特别是在乡下,经常看到很多宝宝穿着开裆裤到处跑,有时候也不注意卫生,随地就坐下来玩了。殊不知,长期穿开裆裤可能导致宝宝的私处被细菌侵袭、被外界损伤、容易被蚊虫叮咬、隐私意识薄弱、出现交叉感染以及情感交叉综合症等问题。
穿开裆裤需要这样做:
① 不在室外穿,在家穿时也要保证家中的卫生与清洁,避免宝宝随地玩耍,不注意清洁;
② 穿完开裆裤一定要及时地用温水清洗宝宝的私处;
③ 在宝宝未满一周岁时可以穿开裆裤,但要与尿布或纸尿裤配合使用。
四、剃光头
很多地方都有剃满月头的习俗,也有很多人认为,常给宝宝剃光头,可以让宝宝的头发更黑更浓密。事实上,头发的多少、粗细和颜色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与剃不剃胎毛和理发的频率没有任何关系。
宝宝的皮肤薄、嫩、抵抗力弱,剃刮不止容易损伤皮肤,引起皮肤感染,还可能破坏毛囊,导致长不出头发。所以,不要给宝宝剃光头!理发没问题,但千万不要刮光。
五、宝宝发烧不能立即服用退烧药
某种意义上发烧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低烧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威胁,还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使病菌变弱,有利于战胜炎症。
假如宝宝一发热家长就立即喂退烧药,将会减弱今后宝宝对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只要单纯体温不超过38.5度,不要急着吃药,先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退热,同时注意给宝宝多喝水,预防脱水现象。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天,并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或高热惊厥,同时合并频繁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不得耽误病情。
六、塑料奶瓶长期使用
(图片来源网络)
塑料奶瓶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奶瓶分为:PP、PC、PPSU、PES等材质,其中PC材质的奶瓶遇高温会释放出双酚A。其余材质的奶瓶,只要保证是正规厂家生产,正确使用,一般不会释放双酚A。但是,再好的材质长期使用后,经过高温、奶粉残渍的腐蚀、清洗消毒,都会有一定的损耗,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释放双酚A。为了宝宝的安全起见,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塑料奶瓶。
松达妈妈提醒,提倡科学育儿,为宝宝成长护航,给宝宝一个快乐童年。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如果你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孩子眼角动一动,你就知道孩子是放屁还是拉尿,甚至可以知道孩子一个激灵后多少秒变会小便,那么可以顺势帮孩子脱裤子拉尿。4个月给孩子“把尿”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压根就不知道孩子几时会拉尿,只是你认为孩子有尿了,然后你就把孩子裤子一脱,就抱着一个小小的4个月脊椎还不特别成熟的,髋关节也还是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自己控制尿屎的出来的孩子,用你的意念来指导孩子拉尿拉屎。这样的“把尿”是不建议的。
如果是家长用意念来把尿的话会有以下5种危害:1、影响脊椎发育
建议孩子小于6个月的时候竖抱,一般都是一手扶屁股一头扶头的,主要是把孩子的脊椎在一条直线上。
而把尿时我们两边手都托着孩子的大腿了,脊椎只能自求多福,不少孩子在把尿时是东倒西歪的。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脊椎受伤,比如说脊椎侧弯,甚至是驼背的发生。
2、导致髋关节的受伤
这一点也是崔玉涛崔医师极力建议家长不把尿的原因。经常把尿把孩子的两腿掰得宽宽的可能会导致孩子髋关节发育受损。
3、可能会导致肛门的损伤
频繁把尿容易造成肛裂,孩子没有尿意没有便意却要去用力,用力时腹压会增高,而腹压频繁的增高会压迫肛门,甚至引起肛裂,甚至是脱肛。
4、更不利于孩子自主大小便
大部分儿童专家认为等孩子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上厕所锻炼,研究发现在一岁半之前就给孩子练习上厕所的话,孩子经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自己学会大小便。也就是孩子学了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掌握相关的技能。
但是如果在两岁左右就开始锻炼可能只需要一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过早给孩子进行把尿,想孩子早点学会自己大小便,那可能是适得其反。
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在二岁前都是不成熟的,把尿就让这两种括约肌长期处于处于松弛的状态,孩子都没有便意和尿意就排了,孩子极少有尿急的感觉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自主排尿的训练。
5、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儿童心理发育三个关键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启蒙期。肛欲期一般是1-2岁期间,这时候孩子对于大便从肛门出来,小便从尿道出来这件事非常好奇,而且孩子非常享受憋屎、憋尿的感受,在憋的过程中体验紧张的感觉,拉出来的瞬间,可以体会到快感。而把尿就明显的破坏孩子的快感,甚至有些家长在把尿时孩子不拉出来还会打骂孩子,这会让孩子以后对自己的一些需求感觉羞耻。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建议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
所以不建议太早给孩子把尿。
不把尿几时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呢?要注意什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建议孩子到1岁半到二岁左右再进行如厕训练会更好。而不同的孩子可能时间早晚有些不太一样。给孩子做如厕训练注意这3点:
1、会说想尿尿才进行如厕训练
孩子要能分辨想上厕所的感觉,并且能够用语言告诉爸爸妈妈,我想尿尿,我想大便,这个时候说明孩子已经知道了,上厕所之前自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些孩子是不愿意再用尿不湿了,这时候也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2、克服惰性,慢慢来
克服孩子反抗的心理,有些孩子懒得上厕所,渴望独立但是又怕麻烦。
最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习惯坐便器,告诉他坐便器是干嘛的,可以让孩子在坐便器里面玩,当孩子愿意坐坐便器的话,可以取下尿布,尝试的让孩子在坐便器里面大小便,当孩子完成了一次坐便器上的大小便,给孩子相应的鼓励。
3、可能会有反复
孩子的进行如厕训练时可能会在反复,比如时不时会拉在裤子上,不要打骂孩子,告诉孩子没事,把裤子换下来洗就可以了,教育孩子以后动作快一些脱裤子到坐便器上拉。
话题:你家孩子有把尿吗?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感谢邀请!首先,来说说把屎把尿的危害:
几个月的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吃完就拉,这就是所谓的“直肠子”。过早的把屎把尿会影响孩子脊柱和髋关节发育,容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
其次,对孩子的括约肌不好。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过早的把屎把尿还容易引发孩子痔疮和脱肛。孩子在把屎把尿的过程中用力过大,增加脱肛的风险,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后,建议妈妈们在宝宝22~27个月的时候,再开始对宝宝进行排便训练。
在这之前还是给宝宝用纸尿裤吧,妈妈们勤换,每次大便之后用水清洗宝宝的屁屁,晾干再涂上护臀膏,就可以避免红屁屁了。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把尿是一种自然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会发现,把尿方便、有效、环保,而且节约资源。不过,反对给宝宝把尿的人则认为,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足够成熟,无法有意识地自控排便,把尿是把你的意志强加到宝宝身上。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作为父母,你有权力决定什么对你的宝宝最好。
婴儿多大可以把尿
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须统一时间,因为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一般来说,从宝宝两个月起就可以开始训练。因为太早了,宝宝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而且排便排尿前的特征也不一定很明显。一般,大小便自然训练宜在宝宝两岁到两岁半之间进行,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开始控制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可以尝试不由父母把,学习自己排泄了。专家认为,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太早的刻意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发育。当然,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也可以早些试试。而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宝宝2岁,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如何给宝宝把尿
1、观察宝宝,了解他的排便模式。你的宝宝一般什么时候排便,多久排便一次?他总是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排便,比如刚刚睡醒的时候?还是会在必须排便的时候,做出某些特定的声音、动作或表情?
2、当你的宝宝发出典型的即将排便的信号时,你用双手从后面轻轻地分开宝宝的双腿,扶着宝宝凌空坐在马桶、尿盆、痰盂等上方。如果宝宝还很小,竖头不是很好,就让他的头、颈、背舒适地靠着你的一侧胳膊或是你的腹部。
3、在宝宝排便时,你要发出“嘘嘘”的声音,或是其他类似水流的声音,或是说“尿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在这个声音和排便之间产生关联。
4、每当你发现宝宝要排便时,摆好把尿的姿势后,你都要重复这个声音,直到他排便结束。时间久了,你的宝宝就会把这个声音作为要排便的信号,把自己要排便的意愿,跟把尿联系起来。
5、晚上睡觉时,在床边放个尿盆。晚上宝宝醒来吃奶之前,或是有烦躁表现的时候,就给他把尿。一些有经验的妈妈说,宝宝很少会在深度睡眠时大小便,而且通常会在需要排便前表现得烦躁或是发出其他类似的信号,一般都足以吵醒跟宝宝同睡的父母。你也可以晚上给宝宝戴尿布,不过这可能会让一些宝宝对把尿这件事感到混乱。如果你想让宝宝光着屁股睡觉,别忘了在他身下垫二三块防水尿布,以防他尿床。当他尿湿后,你可以轻轻地抽出最上面那块防水尿布,这样可以尽量少打扰他的睡眠。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不建议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一周半或两周后就会有自主排泄能力。
首先,宝宝还没有控制膀胱和排尿的能力,尿尿和粑粑都是没有规律的。宝宝一岁半以后才开始有自主排泄能力,而且排尿训练过早,可能会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其次,孩子正在专心玩,我们习惯一会问一次宝宝有没有尿,严重破坏宝宝的注意力。即使孩子明确表示没有,我们还不信任宝宝,再三催促该尿了。
最后,要是等到宝宝准备好了可以自主排泄,等他们有屎有尿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们,而不是我们一直追问他们,当宝宝没控制好自己,即使尿了一两次裤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