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想多了,国家民族的概念也是近代才有的。
在古代,谁给他饭吃,给他衣穿,他就跟着谁干!
哪怕是在大一统的王朝,好多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不是朝廷,而是带着他们打仗,和他们一起冲锋,对他们发饷,给他们吃穿的将军。
哪怕是到了清朝末年,民智已开,百姓们的思维还是这个模式,于是就有野心家通过洗脑,强化了这种意识。
比如说袁世凯在北洋小站练兵,除了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还将思想控制做到了极端 ,比如说发饷,为了防止各级的主官贪污军饷,袁世凯事无巨细,将饷银一个个发到了士兵的手里。
甚至在《走向共和》里还虚构了这么一个情节:在发饷银之后,会教士兵们喊:吃大帅的饭,穿大帅的衣,给大帅效命,这样的口号。
虽然这个是一个虚构的情节,在历史上也不可能,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古代的军队是私人的。
对他们而言,他们需要知道主公是真心扶汉的吗?只要有自己的温饱即可。
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我觉得你多想了,那些士兵应该没有那么高的情怀。
心理学说人的需求有5部分,最底层的就是吃饱穿暖。也就是说连温饱都是问题的情况下谈家国天下不是很搞笑吗?他们大多数人应该就是想好好的过日子,至于主子是谁,也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
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我估计普通士兵才不关心汉不汉的。
还是关心一下晚上吃啥比较靠谱。
汉要真对百姓好,能出来那么多刁民搞黄巾起义吗?
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一个三国士兵的自白
老板诓不诓汉,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老板给不给饭吃,能不能吃饱,如果再有点儿军饷,老板让我们打外星人也没关系,他只要不诓我们就行。
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家国情怀?那你怎么不问我会不会饿死?这是个战乱四起,兵戈不止的年代,我们老百姓想过安稳日子,太难了,想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只有从军这一条路,想当官?怎么可能?那些当官的,哪一个不是出身名门贵族,哪一个不是要靠别人举荐,像我们这种大字不认识一个的老百姓,根本没戏。
所以我们才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去打仗,有口饭吃,能活命,你问我上了战场不还是死吗?不一定,得看运气,首先,我们是能打过就狠狠的打,打不过就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年代,基本都是击溃战,很少有歼灭战。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为了吃饱饭才来当兵的,看见势头不对一哄而散能理解吧,那种为了消灭对手有生力量的歼灭战,不是不能打,是没谁愿意去打,这些老板们的想法是,把他对手击溃了,把他们的兵收拢起来为我所用,如果都消灭,那就是死磕,谁都不想自己手里的兵越打越少,会没话语权的。
至于国家,对于我们三国的士兵来说,除了衙门的人收租收税的时候,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其它时候,哪怕我们出现旱灾水灾瘟疫,也感受不到国家的存在,因为这个时候,皇帝老儿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更别提来照顾我们了!不可能的!朝廷里更是窝里斗的正欢乐呢,哪有功夫理我们?
能照顾我们就是这几个最有知名度的老板,东边孙权孙老板,一会联合我们老板揍曹操,一会儿又投靠曹操,和曹老板一块儿气我们老板,在我看来,这样的老板是不会诓汉的,他的目的就是坐稳江东没,然后发展自己,为此让他去诓汉是不现实,也不明智。
至于曹操老板,他没打诓汉的旗号,但皇帝在他手心里,有不少人认为,应该说只能全是部分诓吧。
只有我们刘老板,是大张旗鼓的诓汉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诓,我认为他诓过,后来看自己诓汉多年未成,干脆自己当皇帝了,名汉昭烈皇帝,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诓过的。
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士兵关心这些干什么,关心这些的只有领导者层
汉末三国的普通士兵知道自己主公是否真心扶汉吗?
扶汉只是政治口号,就算腐朽衰落的刘汉王朝又双叒叕扶起来了又怎样?老百姓该吃饭还得吃饭,还要填饱肚子。
再说楼上也有人说了,很多军阀自己有枪有人有地盘有税收资源,自己就是个独立小王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