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说到《水浒》中梁山泊的第一代首领王伦,好多人都给他的评价是小肚鸡肠,容不下林冲,才有了后来林冲刀劈王伦的戏码。因为容不下林冲,王伦就这样见了上帝。有人鄙视他,有人同情他。

那么,王伦真的是一个鼠肚鸡肠的人吗?在我看来,并不是,但他的几大缺点,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

王伦是《水浒》中最没胆,也最没魄力的山寨首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他对林冲、杨志的态度。

往往一个首领,遇到高手的加盟,都是欢欣鼓舞的,为什么,因为在绿林中,一个山寨中,高手的质量决定了这个山寨的幸存率。高手,就是一个山寨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天下无贼》中黎叔所说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句话在十二世纪也同样有用。

因为绿林中的竞争,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你的山寨过于弱小,可能被官军给围剿,也可能被其他的山寨给吞并。

比如《水浒》中的二龙山,有杨过、武松、鲁智深、张青孙二娘夫妻坐镇,在周边也是一个很强的山寨,但遇到了官军的围剿,只能灰溜溜地合并到梁山。为什么,实力不济呗。

而王伦呢,作为一个首领,他对高手却是又恨又怕。尤其是柴进推荐来的。

为什么?

因为他不是梁山的真正首领,梁山是由柴进柴大官人资助,连王伦本人都是由柴进推荐到这个山寨的,杜迁宋万也是如此。可以说,梁山就是柴进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志,而积储人才的一个基地而已。

这一天,当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前投靠的时候,柴进是又惊又怕的。

惊的是,柴进调了一个比他武功强,名声大的好汉上了梁山。这是干嘛来了?莫非要取代我的位置?

怕的是,他清楚自己的本事,自己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杜迁宋万都武功稀松,他们合起来也不是林冲的对手。林冲如果很强势,他们该怎么办?

但林冲又是柴进推荐的,是空降兵,他们赶不得,又迎不得,左右为难。无奈之下,王伦给林冲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纳投名状。

他想着林冲来自东京汴梁,心高气傲,受不了这样的折辱,自行离开。

却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林冲无家可归,只能上梁山落草。

于是这个招,林冲接下了。他在梁山下一呆两日,都没有合适的人选。第一天,连个人毛都没有;第二天,人多,一来就是二百来号人。林冲一把朴刀,对付不了这么多人,再说了,取一个首级就可以完成任务,何必多造杀孽?

毕竟林冲不是李逵,没有杀害无辜的爱好。不会拿着斧头专砍无辜的吃瓜群众。

直到第三天,才来了一个单身的旅人,担着一担东西。等急了的林冲手执朴刀冲了出去,而这个旅人,先是吓得放下了担子,接着也举着一个朴刀冲了出来,和林冲打在一起。

这个人是杨志,他本是杨老令公之后,武举出身,有着很强的复兴家族的使命,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在殿前司当提辖官,负责押送花石纲,结果在黄河上翻了船,也只有他一个人翻了船。害怕承担责任,杨志就逃之夭夭,后来遇到了大赦,就想着到京师打点关系,想要弄个一官半职。

这样,两个苦逼的人为了各自的生存目标,打在了一起。

他们二人武功之高,让躲在一边观看的王伦等人惊呆了。于是无脑的王伦又想了一个计划:他们几个人压制不了林冲,那么再加一个杨志呢?

于是他千方百计迎杨志上山,酒筵上,他隆重地介绍了几个兄弟(包括林冲),希望杨志落草,并乌鸦嘴地说杨志此行并不能成功。

结果成功地惹恼了杨志,对方坚决离开。

杨志走了,下来是林冲入伙的事,王伦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将林冲的位置摆在了宋迁、杜万之后,坐第四把交椅。

这一下,彻底让林冲心寒,才有了晁盖上山之后,林冲刀劈王伦的事件。

王伦的几个可怕的缺点

从上述可以看出,王伦并不是鼠肚鸡肠,而是有着更可怕的缺点:

一、德不配位

他不过一个落第的秀才,在柴进的资助下上了梁山。并没有管理这个山寨的能力。哪怕杜迁、宋万等人听从于他,也是因为柴进的原因,而非他王伦个人的魅力。离开了柴进,王伦P都不是。

二、格局不大,眼光不高

遇到了林冲这样的大才,柴进都知道笼络,而他却在排斥。觉得自己压不住林冲。为什么说他格局不高,因为他只知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殊不知,如果梁山强大了,他的地位和福利也会随之提高。

除此之外,他还不了解柴进的意图,只知道窝里斗。

三、智商不够

王伦想赶走林冲,却不敢说硬话,于是设下了投名状这个难题。结果遇到了杨志,底细还没摸清,就想让对方落草,替自己压制林冲。

难道他就不害怕林冲和杨志一起,宰了他,自己做首领吗?

或者说,他真的不想林冲入伙,简洁明了地告诉对方,难道林冲还能腆着脸入伙吗,就是他这种粘粘糊糊的态度,让事情变得复杂。再后来,他还是同样的态度,结果遇到了精明的吴用,就没了效果。

四、情商不够

在梁山的诸位首领中,宋江的情商最高,凭三寸不烂之舌和春风化雨的手段,让武松、李逵这样的莽汉都感动得哇哇的,更是笼络了一大帮好汉,利用这一百零八好汉,一个不会武功,粗通文墨,只是精于吏道的宋江,完成了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计划,打进了朝廷的内部。

而王伦呢,想要笼络杨志,张嘴的第一句话就将对方得罪死了。

他留下了林冲,却不知道笼络,反而进行压制,又压制得不彻底,导致了林冲的反水。

总之,王伦性格的几大缺点,导致了他的悲惨下场。不知道我说得对吗?

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如果我们以普通人的标准来看待王伦的所作所为的话我觉得他不能算是小肚鸡肠的人。因为他为梁山付出了太多,所以他要牢牢掌控梁山的主导权。毕竟他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风水宝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伦是梁山第一任寨主,他建设梁山肯定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金钱,梁山就是他的家,是他赖以生存的避风港。所以在北宋末年那个世道黑暗草莽并起的乱世之中王伦深知生存不易,八百里水泊梁山的锦绣之地就如同一块肥肉吸引着各路豪杰的目光。

王伦可以说是非常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山寨能够不落入他人之手。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王伦拒绝林冲又拒绝晁盖等人显得有些谨慎过度,但是这对王伦而言可能是最稳妥的办法,归根结底还是王伦的能力太差,实力太弱导致他神经过度敏感。王伦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林冲投奔梁山时王伦曾在心里盘算过: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着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

王伦的底线就是不能让本事比自己大的人留在梁山,因为怕让人抢了自己的寨主宝座,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山寨如果让林冲给夺了那自己不就白忙活了吗?卧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

王伦就像钻入牛角尖一样固执、敏感、多疑,他也不打听听林冲的为人,就直接判定将来林冲肯定会仗凭武力夺取自己的梁山;在这种思维引导下毫不意外地得罪了林冲,又在这种思维引导下拒绝且得罪了晁盖等人,然后等待自己的结局就是死。

我觉得王伦活得太累了,也许他选择梁山作为落脚之地本身就是个错误,梁山太大太好了,也太扎眼了。以他的能力不足以掌控梁山这样的大山寨,就好比王伦只是个渔夫却要驾驶一艘航空母舰一样实在太勉为其难了。

年轻少时读水浒我嘲笑王伦小肚鸡肠,现在再来看王伦,我能理解他的难处,真是左右为难,面对林冲与晁盖这样的枭雄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其实无论留与不留,梁山都会从王伦手中失去,区别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王伦有母夜叉孙二娘的狠劲儿,直接用蒙汗药将林冲、晁盖等人麻倒在地然后命人做掉他们扔到山涧里,神不知鬼不觉将他们除掉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吗?可惜王伦本质上是个迂腐的落第秀才,这样的歹毒的事儿他干不上来。

王伦也真是够可怜的,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来请林冲、晁盖下山都没能如愿,王伦以为林冲、晁盖是图他那几百两银子,其实不是,人家是图那八百里水泊梁山。

唉!归根结底还是王伦实力不济!

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对梁山泊的第一任首领王伦,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小肚鸡肠之人,容不下林冲,拒绝晁盖等一伙人上山,格局太小,最后被林冲所杀很多人也是颇有畅快之感,觉得他死不足惜。但其实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王伦的所作所为真没什么值得过分苛责的。

白衣秀士王伦是梁山泊的第一任首领。在小旋风柴进的资助下,落第秀才王伦带着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三人在梁山占地为王。仗着梁山泊的地利之便,又不曾做下大恶引得官军不计代价的讨伐,日子过得还是相当惬意的。

王伦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林冲被发配沧州,结果陆谦带人前来暗杀他,火烧草料场后,林冲被逼上绝路,杀了陆谦后林冲只得雪夜上梁山。按理说都是落魄之人,被迫无奈落草,同是天涯沦落人,理应惺惺相惜才对,但王伦对林冲的态度起始却并不欢迎,甚至还故意为难,非得林冲先缴了投名状才行,逼得林冲下山,这才有了林冲和杨志的第一次交手。

王伦对林冲的态度,其实是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逻辑的。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王伦既没有宋江笼络人心的本事,又没有晁盖的勇武,可以让手下人心服口服。他只是占了先上山的便宜,手下的杜迁、宋万、朱贵之流在后来的梁山好汉排行中都是排在地煞末尾,本事极为稀松平常。林冲武艺高超,一旦他起了歹心想要抢了王伦的首领之位,王伦靠什么来抵抗?人都是自私的,那种大公无私、胸怀广阔的毕竟只是少数。如果单纯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考虑,王伦也只是想保住自己的首领位置,不敢冒险罢了。

后来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事发,在宋江的帮助下一行人这才逃出生天,无奈之下只能上梁山泊落草,寻找出路。王伦对晁盖一行人尽到了绿林好汉应尽的礼数,但对晁盖提出的上山入伙一事,态度却十分暧昧,有些颇为情愿。这才让吴用看出了他和林冲之间的龌龊,挑唆林冲火并了王伦。

王伦拒绝晁盖一伙的入伙,其实理由与他开始想拒绝林冲上山的理由一样,担心自己压不住晁盖一伙人,对方会鸠占鹊巢,自己的首领位置会易人。

其实想想王伦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伦一系中,杜迁、宋万、朱贵三人也就和普通人差不多,王伦自己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法做到王霸之气一漏,四方豪杰皆拜服上前认大哥。武力最强的林冲却不是王伦能够控制的。反观晁盖一伙,晁盖本人的实力姑且不说,有军师吴用,有法系高手公孙胜,有水性高明、武艺也不错的阮氏三兄弟,还有赤发鬼刘唐这个陆战水平不错的高手。如果晁盖想要夺权,王伦靠什么来反抗?结局要么是被反杀,要么就是躺平任凭晁盖主宰自己的命运。

也正因为两次拒绝比他能力强的人入伙的请求,王伦给人留下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印象。如果换个角度来想,或者说不站在主角一方的立场上来看,王伦也只是乱世之中一个可怜的普通人,想要自保,想保住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家业罢了。

不可否认,王伦的格局确实是小了,胸怀不够开阔,眼光不够长远。但换个角度来想,未尝不是他对自己的本事认识得非常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控制得了这些草莽豪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刘邦的能力、刘邦的气运。明明自身能力平平,却能驾驭得了张良、陈平、萧何这些大才。他不是天命主角,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落第秀才,文无法治国安邦、武无法上马平天下。

如果王伦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却又嫉贤妒能,容不下能力比他强悍之人,那么他的死确实是咎由自取。可是王伦不是宋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王伦只是能力有限,又没有胸怀天下的大志,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温饱不愁的小日子,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不算是错吧?

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林冲火烧草料场后,在柴进的帮助下,和朱贵来到了梁山。朱贵对王伦介绍道:“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因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伙。”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

从这些描写来看,王伦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林冲上得山来,问都没问,就安排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

我们再看晁盖上梁山时,王伦的表现,书中是这样写的:

又见数十个小喽啰下山来,接引到关上。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慌忙施礼,王伦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王伦道:“休如此说,且请到小寨再有计议。”

一行从人都跟着两个头领上山来。到得大寨聚义厅下,王伦再三谦让晁盖一行人上阶。晁盖等七人在右边一字儿立下,王伦与众头领在左边一字儿立下。一个个都讲礼罢,分宾主对席坐下。王伦唤阶下众小头目声喏已毕,一壁厢动起山寨中鼓乐。先叫小头目去山下管待来的从人,关下另有客馆安歇。

晁盖上梁山时,王伦还亲自下山去接。并且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这样看来王伦还很大方,礼数周到。那为什么王伦还是被林冲火并杀了呢?

林冲上山,王伦和众头领并林冲吃酒时,王伦突然想到: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这才是林冲火并王伦的主要原因,王伦的本事差了点,或者说是技不如人。

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水游传中梁山第一代首领王伦虽不是小肚鸡肠,但确是一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无才无德的平庸之人。

王伦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吗?

王伦并不是小肚鸡肠,而是有点自不量力。他看到有能人上山,自己驾驭不了,担心失去寨主之位,于是便多方排挤。但是他又是一个没有能力把目标彻底贯彻的人。

林冲上山,他觉得对他的寨主之位出现了威胁,于是千方百计为难他,希望他另投他方,但是经不住众兄弟们的软磨硬泡,让林冲留了下来。这样一来是既得罪了林冲,又增加了山寨的不安全因素,他原先赶人保位的想法一个人也没有实现。

等到晁盖上山的时候,王伦还是老一套。看到晁盖兵强马壮,有喧宾夺主的架势的时候,深感自己不是对手,会被对手火并,于是准备好了银子,决定礼送晁盖下山。站在他的立场上,可以说是一点没错。可惜晁盖等人真的想他所想的那样,早就存了夺位的心思,而且吴用已经开始动用三寸不烂之舌,点起了林冲的怒火。最终林冲干掉了王伦,却让出了寨主之位,晁盖获得了最大利益,王伦却成了冤死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