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说到民国时代,上海的三大亨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们叱咤上海风云场,被称为上海的黑道皇帝。他们分别是黄金荣、杜月笙与张啸林。

对于他们三个人,后来有一个总结,那就是“黄金荣爱财、杜月笙会做人,张啸林善打”。而善打的张啸林还有一个外号叫张大帅,你们知道他这个外号怎么来的吗?

一、张啸林其人

张啸林是浙江慈溪人,十岁时一家搬到了杭州生活,没多久,他的父亲去世,从此流落街头。为了谋生,他成了一个小混混,好吃懒做,偷鸡摸鱼,坑蒙拐骗,过着人人喊打的日子。也是这种日子,养成了他不受拘束,争强斗狠的习惯,再加上他混社会,受尽了白眼,久而久之,心里失衡,就成了无恶不作之徒,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

清光绪二十九年,已经26岁的张啸林觉得自己这样混下去不是事,就报考了杭州的浙江武备学堂,结果被录取,在校期间,与张载阳等人成为好友。但从小混社会,武备学院的规矩对他来说,就和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难受,结果他呆了不到两年,就离开了这里。

后来,他来到了杭州府衙,在这里当了一个小吏。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衙门领班李休堂,是他的同乡。而李休堂接受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混混,对衙门维持社会秩序,办案很有帮助。

作为一个长年混社会的人,张啸林在这个位置上混得是如鱼得水,没过几年,还攒下了一点家私。

到了1906年,李休堂到安徽任职,一朝天子一朝臣,没了李休堂的照顾,张啸林在衙门中也呆不下去,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吏,并不是在编的公务员。于是他用攒下的钱开了一家茶馆,还娶了李休堂的一个亲戚当老婆,不久,就重操旧业,成为杭州拱宸桥的一个恶霸。

由于受过军校教育,有当兵的经历,受过严酷的训练,让张啸林比一般人能打。所以,他斗狠逞强,落下了善打的名号。

转眼间来到了19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啸林结识了上海的的黑道头子季云卿,二人一见如故,这个时候的杭州,已经容不下张啸林的野心,他决定到更大的地方发展,来到了上海闯世界。

在这里,他遇到了商人黄楚九,在他的介绍下,张啸林加入了青帮,拜年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师,樊瑾成名气相当大,但身无分文,张啸林进奉了一笔钱,就这样成为他的徒弟。

加入青帮的张啸林凭着他人高马大,善打的优点,很快成为一个小头目。后来认识了杜月笙,杜月笙也是青帮弟子,却是悟字辈,比张啸林小了一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一起厮混。后来,一次帮派火并中,杜月笙被人打得半死,躺在地上,是张啸林将他背到了家,为了给他疗伤,花尽了自己的家底。

杜月笙十分感动,就认张啸林当了兄弟。后来杜月笙投靠了法租界探长黄金荣,在他的手下慢慢崭露头角。张啸林与英租界华人头领合作得罪了黄金荣,是杜月笙从中说和,让张啸林投到了黄金荣这边,壮大了黄金荣的力量。

黄金荣的势,杜月笙的谨慎和张啸林的胆大,他们的偏门生意越来越好。后来黄金荣在不得情的情况下得罪了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卢永祥就委托自己的部下,上海淞沪护军使何丰林把黄金荣抓了起来。杜月笙和黄金荣通过当年武备学堂的朋友,浙江省长张载阳的关系,打通了卢永祥的关系,救出了黄金荣,还借着这个机会,结识了上海及周边的一批军阀官僚,合作做生意,也因为这个机会,黄金荣与杜月笙、张啸林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的“上海三大亨”。

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曾经支持抗日运动的杜月笙与黄金荣逃向香港,只有张啸林没走,他后来和季云卿一起投靠了日本人,成为有名的汉奸。

由于他的行为引起了众怒,最终在军统的策反下,被他的保镖林怀部枪杀。

当时张啸林正和伪杭州锡箔局局长吴静观在家中会面,赌局饭局一直到了深夜。林怀部看到司机阿四在擦车,就对阿四说:“有些私事,请师傅去楼上向张先生讲一声,准我五天假。”

阿四摇摇头说:“张先生有规矩,会客时不许下人打扰,你又不是不知道。”

林怀部故意刺激他:你平时常说张先生如何如何地看得起你,看来和我没什么两样,吹牛!

阿四怒极,两人吵了起来。张啸林在楼上听到,觉得约束不好下人,丢了面子,就来到窗前厉声喝问:吵什么?还大骂林怀部:你这个龟孙子,吃饱饭不干正事,还吵架,老子多叫一个东洋兵来,不用你了。

林怀部故意和他吵嘴,气得张啸林让阿四下他的枪。林怀部说:不用你们赶,老子自己走。说罢从怀里掏枪。都以为他交枪走人,哪知道他抬头一枪,正中张啸林的面门,张啸林当场毙命。

二、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说起来并没有多吸引人。

张啸林虽然没有正经当过兵,也没领过军,但他却有一个偶像,就是被人称为张大帅的东北王张作霖。

在张啸林看来,他和张作霖颇有一些相似,都不是富贵出家,张作霖曾当过土匪,而他当过流氓,张作霖手下军队数万,而他手下的弟子也不少。

于是一次喝酒之后,他就对朋友说:张作霖乃东北的大帅,而我张啸林,则是上海的大帅。

说者无怕,听者有意,手下那此阿谀奉承的小弟们,为了拍他的马屁,就称他为张大帅,慢慢地,好多好朋友也称其为张大帅,这个名字就叫了起来。

在淞沪浙江爆发了齐卢之战后,张作霖对外扩张,派手下大将张宗昌支持卢永祥,攻打齐燮元,于是盘据在山东的张宗昌率一万多部队南下上海。

在张宗昌卢永祥的夹击下,齐燮元吃了败仗,卢永祥独占上海,而远道而来的张宗昌也成了上海的土皇帝,和上海三大亨就有了交集。

张啸林和卢永祥有交情,借助他的关系,和张宗昌搭上了关系,于是杜月笙和张啸林一起宴请张宗昌,希望以后多多关照。

对张宗昌的爱好,他们打听得还是很清楚的,号称三不知,不知道自己的兵有多少,不知道自己的姨太太有多少,也不知道自己的钱有多少。张宗昌好色,好赌,他们就订好了时间,给张宗昌接风。

他开玩笑说她屋子里有两个张大帅。酒席上,当时的花际花曾说:自己的屋子里有两个张大帅。

张宗昌一听,很好奇,另外一个是谁?这个交际花就说:另外一个张大帅是张啸林。张啸林有大帅之才,才有了张大帅这个称号。张宗昌一听,哈哈大笑:张啸林是大帅,我是小帅。因为他的字效坤,所以大家都叫他效帅,时间久了,就叫小帅。

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聊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其实可以牵出一个现象,一个最具北洋味道的现象。

在北洋时代,衡量一个男人能不能称得上风云,称得上霸道,称得上成功,有一个没有硬性标准,却得到大家伙默认的叫法。

那就是你能不能称帅?

北洋时期,混到什么级别就可以毫无争议地称帅了呢?

至少巡阅使、督军以上。

细品北洋时代的“帅”,你会发现它既有庙堂的味道,又有江湖的味道。

袁世凯时代,帅是没有真正被叫开的,为什么?有乱世枭雄震慑着神州庙堂,无人敢嚣张造次。袁世凯一死,天下立刻就陷入了群雄逐鹿的争霸格局,英雄之说向来既属于庙堂又属于江湖,争霸之心更是如此。

于是“帅”这个叫法在这个时候真正被叫开了。

与此同时,北洋又是个很有中国传统底蕴的时代,反应到帅这个叫法上,北洋各帅往往是帅前缀一“字”,如著名的东北王张作霖,叫雨帅,因他字叫雨亭;吴佩孚叫玉帅,因他字叫子玉——

可以这么说,这种叫法,这个味道,独属于北洋时代。

下面再来聊聊上海滩青帮三大亨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上海滩尤其是混黑道的,在江湖叫号上其实也是有一套习惯的,只不过这习惯很草根很接地气,要么是取最早的营生来叫号,要么是取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叫号,最典型的拿杜月笙和黄金荣就可以说明,杜月笙因为早先是卖水果的,所以他得了个“水果月生”的江湖名号;黄金荣呢,因为小时候生过天花脸上有麻子,所以他得了个“麻皮阿荣”的江湖名号。

细品这样的江湖叫号,其实是自嘲之下的另一种自信,很有些想出头,先吃尽江湖心酸的味道。

顺着这个角度说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其实是有一些渊源的,因为张啸林早年上过浙江武备学堂,那是个真出帅的地方。在青帮,张啸林的这个经历是很牛逼的,因此他很希望自己能成江湖上的大军阀。

以上是从渊源这个角度讲的,还可以从江湖做派上讲。

三大亨,不同的江湖叫号其实是反应了他们自身的追求。黄金荣爱财,所以他最终被叫成了黄老板;杜月笙想做君子,所以他最终被叫成了杜先生;张啸林崇尚暴力,所以他最终被叫成了张大帅。

那个时代,“帅”即意味着最高规格的暴力。

总而言之,过去的印记,加上骨子里的秉性,还有对当时庙堂枭雄的崇拜(张啸林很崇拜张作霖),所以身在江湖的张啸林给自己弄了个“张大帅”的称号。

还有一点也有必要说一下,在三大亨中,虽然张啸林最沉不住气,但他却是最有气场的一位,与生俱来的仪表堂堂,霸气逼人,这在当时的上海滩江湖也是独一份的。

所以综合地说,在当年的上海滩,张啸林是镇得住“张大帅”这个江湖名号的。

只不过他的这个张大帅缺了一根脊梁罢了!

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张啸林,旧时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别人喜欢叫他“张大帅”,而张啸林也非常喜欢这个称呼,这是为何?

能称“帅”,说明身份和地位到了一方大员的位置

“帅”这个称呼,广泛发生袁世凯死后。彼时,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各风云人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着呼风唤雨的事情。

为了凸显身份,各地方大员喜欢自称“帅”,或者让别人称呼为帅。这个称呼,是有要求的,至少是省督军以上的身份才能被这样称呼,所以,张作霖被称“张大帅”,也叫雨帅;张勋,被称为“辫帅”;陆荣廷,被称为“干帅”。

张啸林,没有军事实力,也没有掌管一方地域,但,张啸林喜欢这个称号,他认为能被称“帅”是极大的荣耀,是外人的大力认可。

虽然,张啸林实力不够,但他却自以为是上海滩黑道里的“大帅”,拥有着众多兄弟,可以施展各种暴力。于是,黑道上“张大帅”的名声响彻了上海滩。

张啸林身份特殊,有不少军政大员的兄弟

张啸林没有杜月笙会做人,也没有黄金荣会挣钱,但人家有一帮好同学,这帮同学里,有不少是军政大员,所以在混迹上海滩时,有不少“资本”,这些同学是怎么回事呢?

张啸林早年在浙江武备学堂读书,由于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张啸林不得已退了学。但,这并不影响张啸林交几个好兄弟,好朋友。

在这些朋友当中,有张载阳,后来做了浙江省省长;有周凤岐,也是当过浙江省省长的;还有孙传芳,是张啸林的校友。除此之外,张啸林通过同学地介绍,又认识了卢永祥等人,可以说,在军政两界,张啸林认识不少大员。

鉴于张啸林结交的大人物比较多,青帮内开始有人叫他“张大帅”了,慢慢地,叫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一方大员呢!

张啸林听别人叫他“张大帅”,自我感觉那是相当良好。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帮派头目而已,比上“真正大帅”的影响力,差得还太远。

张啸林在追求做大的基础上,命丧黄泉

虽说,张啸林也算一个人物,但比起杜月笙和黄金荣还是远远不如。这点,张啸林很不甘心。

不过,全面抗战爆发后,机会来了,因为日本人打进了上海。

此时,杜月笙走了重庆,黄金荣年事已高,又不愿意接受日本人地邀请,看来,合着张啸林“发达”了。

张啸林接到日本人的邀请后,没做过多的犹豫,加入了日本人的行列,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汉奸,也许,在张啸林看来,他离真正的“张大帅”这个称呼越来越近。

可惜,1940年,张啸林被“军统锄奸团”所派的林怀部(也是他的保镖)枪杀,人生就此告一段落,只能去阎王爷哪里和偶像“张作霖大帅”去谈心了。

别人叫张作霖等人为“大帅”,那是位高权重,名副其实。而人们叫张啸林为大帅,只是根据他的交际圈,给他的一个“绰号”。

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1.张大帅是开玩笑开出来的

上海三大亨在上海帮会界都有自己的“雅称”“绰号”。

黄金荣喜欢别人叫他黄老板,杜月笙则被称为杜先生,这二位都算是尊称,只有张啸林的绰号“张大帅”是开玩笑开出来的。

张啸林是浙江杭州人,身材高大,相貌清奇,但是性格上目高一切,傲气凌人,脾气暴躁,动不动的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

因为他有个口头禅:妈特个X。跟张作霖的妈的个巴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帮会里的人就把他比作张作霖,呼他为张大帅。

而张啸林在杜月笙手下发迹,成为上海三大亨之一,也确实源于他这个人特别善于跟全国各路军阀打交道。而且杜月笙就是利用他善于跟军阀打交道,将三鑫公司做大做强,最终从黄金荣的得力干将成为自立门户的上海第一大佬的。

2.杜月笙成立壮大三鑫公司,控制上海法租界烟土走私

当年上海帮派林立始源于太平天国时期,先是上海小刀会起义,攻占上海,接着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两次带了十几万太平军打上海,把上海打的一盘散沙,清廷对上海的控制不断削弱,再加上清廷管不了的英租界和法租界,导致民间帮派林立,特别是码头和租界更是帮派活跃的主要区域。

民国后,全国各路军阀林立,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就是烟土,所以烟土走私成了上海各帮派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此时控制上海烟土走私的就是号称大八股党的一个帮派,其首领为沈杏山,跟当时的黄金荣算是同辈人物,至于杜月笙和张啸林则小了一辈。

当时上海烟土走私,主要集中在英租界,因为英法租界对于赌场控制极严,对烟土走私却睁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大八股党的人就渗透进英租界的巡捕房,军警房,水警房等部门。

当大量烟土通过大小船只从波斯湾运到上海的淞沪口码头以后,由大八股党的人负责押运,通过他们在英租界的各种关系,上下打点,大摇大摆地安全运到上海各个土行商会公司,然后转运出去或者直接散卖。

此时杜月笙还只是黄金荣手下的大将,三鑫公司还没成立。而黄金荣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一个是铜钿,也就是赌钱,另一个就是烟土走私。

大八股党这么一搞,相当于垄断了上海的烟土走私,让其他的小股走私没了钱路。黄金荣和他的老婆号称桂生姐的,就找杜月笙商量怎么办。

杜月笙就说抢他们的烟土,我们自己卖。于是在黄金荣的授意下,杜月笙从手下里挑出八个能干不要命的好手,组成了小八股党,专门在半路上抢大八股党押运的烟土。

烟土抢回来得有地方放啊,也得有销路。于是杜月笙跟桂生姐一商量,决定成立三鑫公司。为什么叫三鑫公司呢?据杜月笙解释说,是黄金荣名字里有个金字,桂生姐也有个金字,杜月笙勉强凑合一个金字,所以叫三鑫公司。

从此三鑫公司从大八股党的英租界那里抢了烟土卖到法租界,控制了法租界的烟土生意。为什么三鑫公司在法租界那么好使,皆因此时黄金荣担任法租界的巡捕房探目。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你的烟土要打通各种关节才能大量转运,才有大销路,只打通英法租界是不够的。大八股党就是只打通了英租界,但是烟土照样被抢也干着急,因为还有一方面的人没有打通,那就是军阀。

3.张啸林帮助杜月笙打通全国各路军阀,上海三大亨名震上海滩

此时上海属于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势力范围,卢永祥的心腹大将何丰林担任上海护军使,上海军警头目则是何丰林的手下俞叶封。

要打通他们的关系,不容易啊,大八股党都打不通他们,毕竟身份地位悬殊。一方是大军阀,一方是小帮派,中间没有搭话的。

这时候张啸林出现在了杜月笙的视线里。张啸林在杭州混不下去了,跑到上海,经过朋友的介绍,拜访了黄金荣和杜月笙。杜月笙一见张啸林就特别器重他。因为他发现了张啸林两个可用之处。

第一,张啸林国语说的好,而且对于官场的应酬极有心得,能说会道,又善于穿针引线,颇有派头。

第二,张啸林是杭州人,对当时浙江军阀的内幕和派系可谓了如指掌,对于浙江军阀各个头头的来龙去脉也给杜月笙说的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杜月笙决定就让张啸林去给他打通上海军阀的门路。

杜月笙给了张啸林无数大钱,张啸林也不负众望,跟俞叶封何丰林用大钱攀交情谈合作。张啸林还跟俞叶封结成了儿女亲家。于是乎,由军阀直接护送三鑫公司的烟土,黄金荣杜月笙的烟土生意从暗里偷抢转到了明面的走私。

由于张啸林交际能力实在神通广大,将租界跟帮会势力结合,又将军阀跟帮会势力结合,三方互相合作,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个大亨一起控制了法租界的烟土生意。

至于大八股党在英租界的生意,由于万国禁烟会议以后,英租界禁烟,烟土行的各种商会公司躲进了法租界,大八股党的烟土生意也被三鑫公司接管。

三大亨彻底垄断了整个沪上的烟土走私。

4.后来张啸林又帮助黄金荣杜月笙打通先后来上海的孙传芳,张宗昌等大军阀。

就是因为张大帅有这方面的才能,所以他才跻身上海三大亨之一的。

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大帅的往往都是一方军阀。比如盘踞东北的张作霖,在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后,就开始被人称为“张大帅”,有文化一点的称他为“雨帅”(张作霖字“雨亭”),他的仇人又称他为“胡帅”(张作霖做过土匪,即胡子)。

当然,除了张作霖,像吴佩孚、张宗昌等也都被称为大帅。

不过,这些人都是一方军阀,但有个流氓居然也被称为“张大帅”,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啸林)

这个被称为“张大帅”的人叫张啸林。

说到张啸林,很多人都知道,他和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为“流氓三亨”,是旧上海青帮大佬之一。

其实,在黄金荣发迹的时候,张啸林还在杭州拱宸桥一带干着坑蒙拐骗的小把戏。后来由于结识了上海流氓头子季云卿,这才为着远大前程来到了上海。

张啸林初到上海,就发现这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原本在拱宸桥一带呼风唤雨的能力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好在有季云卿的提携,他才没有沦落到饿死街头的悲惨境地。

认清现实后,张啸林先在妓院找了个跑腿的活干,并在那里认识了生意人黄楚九。

通过黄楚九,他拜在了青帮“大”字辈樊瑾丞的门下做了门徒。

入了青帮后,张啸林又认识了比他晚一辈的杜月笙,并和杜月笙联合做些抢地盘收保护费的勾当,但这不过是小打小闹,根本是没有出息的事情。

所以,不久后杜月笙就投靠了青帮大佬黄金荣。

凭着谨慎机敏,杜月笙渐渐成了黄金荣的左膀右臂,在青帮中的威望也水涨船高。

(黄金荣)

1922年,风头最靓的黄金荣突然走了背运。

原来,黄金荣为了争夺一个戏子,得罪了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公子卢小嘉,并被对方给绑架了。

这事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妻子林桂生为了救出黄金荣,也是四处奔走。

但是,当时的杜月笙根本没有机会结识军政界人士,所以想和卢永祥搭上线,还真不容易。

这个时候,杜月笙就想到了曾经一起打拼的难兄难弟张啸林。

原来,张啸林早年在浙江武备学堂读过书,他虽然因为受不了严明的校纪校规退了学,但是和他一起读武备学堂的同学却有不少在军阀中混得风生水起。

于是,杜月笙给了张啸不少钱,让他替自己在军阀官僚中穿针引线,很快就打通了各种关节,救出了黄金荣。

黄金荣感激张啸林和杜月笙的救命之恩,三人学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结拜为了兄弟,并且还合伙开了三鑫公司,主要就是干些黄赌毒非法生意。

(杜月笙)

由于张啸林颇认识些军阀官僚,利用这种关系,让黄金荣和杜月笙原本不敢见光的黄赌毒生意就有了保护伞,这样一来,三人的生意做得异常红火,而三人也因此被称之为“流氓三亨”。

比起黄金荣和杜月笙,张啸林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个,他在成为上海青帮第一大佬之一后,难免有些得意。

说起来,张啸林还有个偶像,就是被人称为“张大帅”的张作霖。

张啸林认为他和张作霖的出身颇为神似。比如都不是富贵出身,张作霖做过土匪,而他当过流氓。张作霖手下有兵,而他手下的门徒也不少。

因此他在得意之余,就和朋友说,张作霖是东北的张大帅,而他张啸林是上海的张大帅。

说者也许无心,但听者一定有意,于是张啸林手下的门徒就改称他为“张大帅”,久而久之,“张大帅”这个称呼也就传开了。

不过,张啸林被人称“张大帅”的时候,“大帅”这个称呼其实已经不太值钱了。只要手中有兵,又有块地盘,那么就敢以“大帅”自居,反正这个又不是官称。就像现在的“帅哥”“靓妹”一样,也就是那么随口一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参考史料:《张啸林传》等)

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中的张啸林为什么叫张大帅?

有人在评价上海滩青帮三大亨时,这样评价道:黄金荣爱财,杜月笙爱名,张啸林爱打。正因为如此黄金荣被人称为黄老板,杜月笙被人称为杜先生,张啸林被人称为张大帅。

张啸林从小就非常调皮,13岁就不再读书了,开始在社会上当混混。26岁的时候,才发现军人比黑社会的威力更大,决心报考浙江武备学堂。

毕竟曾经读过几年书,文化底子还有,张啸林就成功考取了浙江武备学堂。但是军校的管理实在太严格,虽然没有八戒,但戒赌戒色也让张晓琳受不了,就退学了。

张啸林凭借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头和武备学堂的经历,当上了杭州府的班头,他把自己形容成浙江的宋江,黑白两道通吃。

1912年张啸林闯荡大上海,拜青帮樊瑾丞为老头子,成为通字辈的弟子。杜月笙不过是悟字辈的,比张啸林还晚了一辈。

当时杜月笙跟着黄金荣做抢鸦片的生意,这种在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不管是黄金荣还是杜月笙都不擅长,最终他们决定拉最能打架的张啸林入伙,从此三人称霸上海滩的岁月就开始了。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被日本人占领。杜月笙前往香港避难,黄金荣装病闭门不出,张啸林认为自己独霸上海的机会来了,就和日本人达成合作协议成了汉奸。

蒋介石命令戴笠的军统铲除张啸林,这个任务最终落到了军统上海站站长陈恭澍的头上。他组织了几次暗杀都没有成功,直到1940年收买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才暗杀成功。

在民国时期,张作霖被称为雨帅,张宗昌被称为效帅,陆荣廷被称为干帅,吴佩孚被称为玉帅,曹锟被称为仲帅。曹锟因为是北洋军阀的老人,所以自认为高人一等,自称为老帅,后来张作霖也曾经自称老帅。

早在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自称是香帅,古龙小说中的楚留香,不过是抄袭的香帅。大帅两个字基本上就是下级军官尊称省级以上军政大权的军阀的称呼。

张啸林之所以自称张大帅,就在于他曾经读过浙江武备学堂,和当时东南的很多军政大佬是同学,为了自己的面子好看,给自己助威,就自封为张大帅。当然这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渴望独霸一方,毕竟黑社会势力和军阀们比起来差太远。

张啸林非常崇拜张作霖,自称张大帅也是希望能够像张作霖一样做一番大事业。传说也正是因为这个称呼他曾经被张学良手下的副官打过一顿,毕竟张学良也只敢称少帅。

在上海滩三大佬里面,虽然张啸林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他是三个人中间能力最差的,最缺乏眼光和最败人品的。也只有他最终成了汉奸,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