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能在下方安装一门360度旋转的机炮?有什么难度吗?
难度在于机身结构,有些炮体积非常大,除非像武装直升机那样挂在外面,否则很难实现旋转。然而现代战机的发展对隐身性能、气动性能要求都很高,为一门机炮搞得本末倒置,真的这样做有必要性吗?
在超音速战机这种对气动要求非常严格的现代武器面前,所谓的“下方360度机炮”简直就是战机的灾难,白白增加了雷达反射、降低了飞行性能。
更搞笑的是,高速飞行中你要拿机炮横扫各个方位的敌人估计很难,本来飞机速度就很快,机炮横着一出膛,保准变成天女散花。现代战机还没有那种辅助预判和瞄准的能力,战斗机毕竟不是低速的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高空高速条件下机炮最好还是往前发射。
还有,如果这架飞机要机炮做全向射击,那么它的雷达也必须拥有全向扫描能力,光这一点就把三代机四代机淘汰光了,只有F22、F35和靠多雷达贴边组合的SU-57拥有这项能力。然而F22把机炮藏到了身体里,F35也只有A型有机炮,BC干脆省了这个设置,各家更在意的是隐身性能,为了一门耍帅的机炮,让自己挨导弹,多划不来?
在当今这个导弹空战时代,无论是超视距弹还是中距弹还是格斗弹都已经足够凶残,实际空战中已经没有机炮的出场机会,如果不是留着应付那“万一”出现的偶然局面,以及经济高效的发挥战机效能,机炮早就该从飞机上退下了。
这种情况下,还去搞什么360°旋转的机炮,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就好比士兵们明明已经手拿激光枪身背导弹筒了,你不去发展强化这些真正有用的武器,却偏偏对他腰间的刺刀感兴趣,好似整治好了,就真能多杀几个敌人。
现代战机的机炮还有个比较尴尬的地方——火力太猛、射速太浪。苏式战机的Gsh-30-1射速为每分钟1500发,但备弹只有150发,这点炮弹也就够5秒真汉子。美式战机稍微多点,发动机动力充足,20mm炮的弹药也小。拿F/A-18“大黄蜂”的M61A2加特林航炮为例,它有578发的备弹,乍看比俄式多许多,可那要命的加特林炮速为每分钟6600发,按平均每秒100发来算,也只能打5秒。
所以说机炮这玩意儿能干啥,射速不谈,炮管寿命也非常短,飞行员如果需要靠这东西在现代空战中杀伤敌人很难,机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实在是没必要烂改飞机结构,跑去弄个什么旋转炮台。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区区一门机炮,你再能转也够不上鱼和熊掌。
不过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嘛,我总会在后面给大家一个希望的。话说这机炮实弹不行,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们采用激光炮不就解决一切了么?
目前美军和洛马、雷神、波音等公司一直在谋求为先进战斗机安装激光炮,利用这种装备为战机增添反导和近程格斗能力。很明显激光炮系统有朝一日得到成熟,机炮必然会被淘汰。
我们可以从一些概念图中看出,这些激光炮是具备一定程度的旋转功能的,这样激光炮可以完成对各个方位的打击。
所以说万事皆有可能,只看技术与条件允不允许,没准十八年后,满天尽是挂着旋转激光炮的战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