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是木子君,前来回答。
王伦是梁山泊的第一任寨主,他本是一个落第的秀才,在柴进的资助下,成为梁山泊之主,手下有杜迁、宋万、朱贵等三位好汉,后来,林冲雪夜在山神庙,杀了富安与陆迁之后,最终在柴进的介绍下,准备落草梁山泊。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虽说其职位并不是多高,但论起武艺,也是佼佼者,有这样的高手在侧,怕是梁山的发展要好得多。
但王伦害怕林冲锋芒太盛,抢了自己的风头,就百般推诿,不愿林冲的加入,更是想出了投名状这样的玩法。
虽说最终让林冲落草,却位置排在宋迁、杜万、朱贵等人之下,可以说受尽了委屈。
后来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被官府捉拿,被宋江提前报信之下,也来到了梁山,在这个时候,王伦又玩起了之前的那一套,但晁盖一行人不是林冲,在吴用的怂恿之下,林冲暴起,刀劈王伦,让晁盖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从而揭开了梁山的新篇章。
王伦也因此,落了个鼠肚鸡肠的小人名声。正如林冲所说:量你(王伦)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于是有人就提问,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在我看来,如果王伦让贤的话,他的地位可以参照梁山上的老人杜迁、宋万、朱贵。
先说说杜迁,他绰号摸着天,早年曾到沧州投奔柴进,后与白衣秀士王伦、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一同在梁山泊落草,聚集七八百小喽啰,打家劫舍。他武艺平常,因身材高大,人称摸着天。
杜迁的地位,也就决定着投降派的下场。
杜迁本是梁山的二当家,一人之下,百人之上。也是相当气势的,但在晁盖上山,做了梁山之主之后,杜迁的地位从第二下降到第九,位列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人之下,连刘唐和三阮都不如,坐在第九把交椅。
而花荣、秦明等人加入梁山之后,梁山上的头领达到二十一人,杜迁的座次又降到了第十八位,而宋江上山,凑齐一百零八好汉之后,杜迁一下子落到了第八十三位,成为一个步兵将校。
这是一个老好人,不妒贤,任劳任怨,却地位待遇一降再降,最后征方腊时,战死于清溪。
可怜不?一个老好人,就这样窝窝囊囊地去了。
再说宋万,也是一个老好人,王伦任寨主时,排名第三。也是很风光的人物。
在晁盖掌握梁山之后,又让位于刘唐、三阮等人,在梁山上排名第十位。后来宋江在江州有难,需要劫法场,宋万与燕顺、刘唐、杜迁等人以使枪卖药的名义,混入城中,救出了宋江,还参加了白龙庙聚义,也算是对宋江有恩,结果呢,大聚义之后,排名第八十二位,屈居地煞星,后来征方腊时,随军攻打润州,被乱箭射死。是梁山第一个战死的将校。
朱贵也就不说了,同样的待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朝天子一朝臣,宋万、杜迁与朱贵,他们的地位尴尬,曾经是王伦的手下,本领不高,所以随着上山的好汉越来越多,他们的地位直线下降。
而征方腊时,宋万杜迁与朱贵都是第一批战死之人,除了他们的时运不济,更腹黑地想,他们也是宋江最先舍弃的一批人吧。
毕竟不是自己的心腹,谁会在乎你?
如果王伦在晁盖上山之后,认命的将梁山的头一把交椅让出,怕是下场还不如杜迁宋万几人。
论武功,他只是一个秀才,拳脚功夫不是他的长项,冲锋陷阵亦非他所能。在以实力、亲疏论地位的梁山,怕是他的排名更加靠后。
再加上他是曾经的梁山之主,哪怕屈居人下,做一个老好人,谁会相信你?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历史上,往往一方诸侯在投降之后,下场都不好。
比如说瓦岗寨的李密,在当时,瓦岗寨的第一任寨主本是翟让,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隋军投降后,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声威大振。
翟让很是欣赏李密的才华,再加李密出身贵族,不管是声望还是号召力都更强,为了瓦岗寨的明天,就禅位,推举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称为魏公。
翟让虽说让位,但他的心腹手下并不乐意,互相争斗引起了李密的猜忌,于是一场内讧,翟让被李密杀死,而瓦岗寨也因此走上了下坡路。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我是木子君,记得关注我哦。
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就好比是把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公司拱手让给别人一样,能够做出这种决定的人需要大格局大气魄,显然王伦并不是属于这类人,他跟绝大多数普通的小人物一样绝不会把自己的家业送给别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业王伦采取了最常见也是最无奈的办法那就是将能耐比自己大的人拒之门外。
王伦虽然是梁山寨主但他显然是个非常迂腐的人,对自己的处境所面临的风险估计不足,也低估了林冲、晁盖等人所具备的能量。王伦的最大失误是把林冲晁盖等人当成普通人一样对待,以为说几句好话,管几顿饭送上一些银子就可以把他们打发走。
王伦同时又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自己手下有数百喽啰,从人数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喽啰空有数量没有质量,他们属于有奶便是娘的主儿,跟着谁都是为了生存,他们绝对不会为王伦卖命。可惜王伦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得如此廉价。
实际上如果王伦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面临的形势,能够主动将寨主之位让给晁盖的话,他是有很大概率可以活下来的。不但能活下来他甚至还能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毕竟他创建梁山有功又是前任寨主,晁盖一定会妥善安置他。再者说晁盖不是像李逵这样滥杀无辜嗜血成性的杀人恶魔,以晁盖的个性和脾气肯定不会以怨报德更不会伤害王伦的性命。
实际上王伦刁难林冲跟林冲过不去就已经犯了大错,在林冲落魄之时如果王伦能雪中送炭施以援手,林冲必定会为了王伦而肝脑涂地,可惜王伦为了自己的小心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林冲这员原本可以为己所用的虎将。当晁盖等七人来到梁山后王伦又得罪了晁盖,一下子得罪了两位名声显赫的豪杰,王伦的结局几乎已经是注定的了。
王伦最糊涂的地方是把梁山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殊不知梁山并不是王伦家的,他只是第一个来到梁山的人而已!梁山的所有权其实是腐朽没落的北宋王朝的。王伦固然建设梁山有功,但是如果命没了的话,说什么都是空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么浅显的道理王伦竟然揣摸不透,难怪此人总是屡试不第,因为他的脑袋瓜子已经进水了,根本分不清轻重主次。说到底,王伦还是驾驭不了八百里水泊梁山这么大的山寨,德不配位或者能力不配位会引来杀身之祸!
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王伦是整个《水浒传》中最明白的人,不愧为知识分子,也是真正有最纯正江湖思想的人,他不收林冲是正确的,如果王伦不收林冲,就不会留晁盖,不会有后来强大的梁山,哥几个伙在一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不做大,不引起官府注意,也许能消遥终身。一个大智慧的人,死在一个窝囊废林冲手中。
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主要原因是变数仍然太多,假设只有让贤这一条,其余的情节发展不变,晁盖被射死,宋江掌权,最后招安的话,王伦的最终结局会好很多。
如果王伦主动让贤的话,他在梁山的实际不会很高,甚至会遭到很多人的鄙视,但是,王伦是一个文人,不管是之后的梁山和附近其它庄派(比如祝家庄、曾头市)冲突,还是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征讨方腊,提刀出马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的事情都不用他去,有生命危险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安排给他的工作会是主管钱粮,收支,后勤之类的,这种工作看起来地位、好处不多,但他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工作性质是属于中性的,按照规则办事不循私就行了,谁也挑不出毛病,谁也不得罪,避免卷入梁山内部复杂敏感的派系斗争,至少可以平平安安地生存下去。
到了梁山后期王伦的作用就大了,因为他本质上和宋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个文人,内心都想走仕途,做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孝子,这个时候他可以出来力挺宋江(方式要有讲究),得到重用赏识。招安之后,他只是文人不是武将,朝廷不会对他有很重的防范之心,弄得好还可以获得一个小功名。
最好的结果,可以参考宋江的弟弟宋清,宋江去世后,他获得承袭其名爵的权力,但宋清婉拒,只愿回家务农,宋徽宗很感动,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也就是说,王伦可以一生富贵,衣食无忧。
最坏的结果,那就不是过于高调,不懂得夹着尾巴做人,卷入梁山内的派别冲突,王伦本人没有过硬的背景,也不会武功,在激烈冲突的时候被杀是大概率事件。
王伦被林冲所杀,表面上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实质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卷入派内斗争,一派支持晁盖等人入伙,一派不同意,内部阵线思想上已经分裂了,这是极其危险的。
王伦只有两个处理化解办法,一是接纳,解决问题,让问题(包括原梁山内部众人的思想分裂)不再是问题,要么就是五伦有这个手腕统一内部认识,坚拒晁盖等人入伙,但是显然他没有这个政治智慧和手腕。
说话做事一定要懂得低调方式,打个比方,王伦让贤了,在后来宋江和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就是否招安激烈争论的时候,王伦大摇大摆地出来,严厉指责后者,力挺招安,那么极可能被后者恼羞成怒、新账旧帐一起算,当场斩杀,宋江也不会严厉处分他们。
所以,决定王伦最终的结果,是平安、富贵,还是死于非命,最关键关键不在于、不止于是接纳晁盖等人入伙、让贤,处于实力很小,弱势的一方,一定要竭力避免卷入内部派系斗争,否则大概率会成为牺牲品,这是集团内部弱者、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如果王伦能够主动让贤,那么他的结果有三种,一种是被排挤,最终被杀害;一种是征讨方腊马踏而死,还可能染上瘟疫病逝杭州,最后一种可能是跟随宋江衣锦还乡,拿到一官半职终老残生。
为什么会有这三种结果呢?且看书生分析:
首先,王伦既然能够退位让贤,那么无论是晁盖还是宋江都不会难为他,毕竟王伦只是个落魄秀才,无德无才,对第一把交椅构不成威胁,他的手下只有杜千宋万和朱贵兄弟,这几个人加起来都不够一个天罡打的,而他又是梁山前老大,所以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肯定有他的一把位置,或许会排在地煞前几名。在前期征讨田虎王庆,或许王伦这个“废物”一般的人物都不会上战场,所以能够苟活下来,而征讨方腊则是朝廷对付梁山和方腊的策略,方腊实力也不是田虎王庆可以比的,所以即便是王伦这样的“废物”选手也不会让他闲着。
一、被排挤杀害其实如果王伦识时务,主动让贤退位,这种可能不会太大,因为前面我们说到,王伦只是一个落魄秀才,受到柴大官人资助才在梁山落草,算起来,柴进柴大官人还是他的顶头老板,而最后柴进也上了梁山。
所以,王伦虽然是梁山的前老大,也不得不认清现实,先不说宋江后来带来的人马和晁盖吴用等七人,就是林冲一人,就足以挑了整个山寨。
原著中,王伦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也没有容人之能,所以被气急败坏的林冲火并,而如果我们假设王伦主动退位让贤,那他的肚量就不会太小。
但是,瓦岗寨已经有了前车之鉴,瓦岗老大翟让自知自己没有多大的抱负和本事,于是主动让贤给李密,做起了甩手掌柜。结果呢?结果却被李密猜疑,身首异处。
王伦做为梁山的前老大,不会没有这个可能。可能晁盖或者宋江没有杀他的想法,毕竟他本身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和本事。但是架不住底下的人自作主张啊。晁盖的保镖赤发鬼刘唐和宋江的保镖黑旋风李逵那都不是省油的灯,他可不管你是不是前老大,惹恼了他们,先砍了再说。
所以,王伦即便是退位让贤,也可能会被李逵、刘唐等人砍了。
二、马踏而死或病逝杭州王伦只是一个落第秀才,承蒙柴进柴大官人照顾占据了水泊梁山打家劫舍,逍遥自在。
王伦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又心胸狭窄,小心思转的很快,既然能做梁山第一任主人,那肯定还是有点本事的,上阵杀敌不行,但是在蛊惑人心方面应该还是有一套的,和智多星吴用是同一类人物。
征讨方腊,梁山军兵分两路,第一路军由宋江带领,军师为吴用,第二路军由卢俊义带领,军师为神机军师朱武,如果王伦成为了一百零八将中的一位,和吴用肯定惺惺相惜,两个人都是落第秀才,而且都是一肚子坏水,自然不谋而合。所以王伦可能会成为吴用或朱武的副手,跟随梁山军出征。
独松关和乌龙岭战役,梁山军死伤惨重,王伦一个落魄秀才,可能马都骑不稳,所以在乌龙岭战役或者独松关战役王伦很可能被乱箭射下马来,然后被马踏而亡。
具体死法参考王伦的老兄弟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
宋江点本部将佐折了三个偏将都是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那三个:一个是"云里金刚"宋万,一个是"没面目"焦挺,一个是"九尾龟"陶宗旺,宋江见折了三将心中烦恼怏怏不乐。吴用劝道:"生死人之分定,虽折了三个兄弟,且喜得了江南第一个险隘州郡,何故烦恼有伤玉体?要与国家干功且请理论大事。"宋江道:"我等一百八人天文所载上应星曜。当初梁山泊愿五台山设誓但愿同生同死。回京之后谁想道先去了公孙胜,御前留了金大坚皇甫端,蔡太师又用了萧让王都尉又要了乐和。今日方渡江又折了我三个弟兄。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荆之时多亏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宋江传令,叫军士就宋万死处搭起祭仪,列了银钱,排下乌薈白羊,宋江亲自祭祀奠酒。就押生擒到伪统制卓万里和潼就那里斩沥血享祭三位英魂。宋江回府治里支给功赏一面写了申状使人报捷亲请张招讨不在话下。沿街杀的死尽教收拾出城烧化收拾三个偏将骸葬于润州东门外。
整点两处将佐时长汉郁保四、女将孙二娘都被杜微飞刀伤死;邹渊、杜迁马军中踏杀;李立、汤隆、蔡福各带重伤医治不痊身死;阮小五先在清溪县已被娄丞相杀死。
宋万在征讨方腊的第一仗润州城之战马踏而亡,宋江还假惺惺的祭奠宋万,而杜迁则是死于征讨方腊的最后一战,昱岭关之战,也是被马踏而亡,这两位梁山元老一个最先归位,一个最后上天,贯穿始终。
杜迁宋万一开始因为长得高,是作为扛大旗的跟在宋江身边,但是一旦乱军杀起,他们逃跑都跑不快,被马踏而亡,那王伦呢?
一介白衣秀才,手无缚鸡之力,乱军杀起,四处全是奔马,可怜梁山第一代寨主,可能也会被马踏而亡。
梁山好汉大多都是北方山东汉子,而方腊则占据南方潮湿之地,在古代的南方多有瘟疫发生,而且梁山军和方腊两军厮杀,死伤惨重,有的尸体来不及处理,很容易传播病菌,瘟疫往往在大战之后蔓延开来。
梁山征讨方腊也不例外,在征讨方腊过程中,光是病死在路上的就有十一人之多,其中林冲、杨志这等水平的战将也都病逝在杭州:
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 正将五员: 林冲 杨志 张横 穆弘 杨雄 偏将五员: 孔明 朱贵 朱富 白胜 时迁
以王伦的小体格,即便是躲过了厮杀,不被马踏而亡乱箭射死,也会在南方染病,而神医安道全又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所以王伦有可能会在征讨方腊途中病死。
三、平安回京,谋的个一官半职,终老残生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是最小的,因为王伦一没背景,二没本事,他能活到最后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但是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也许宋江看他体弱又没本事,就把他留在身边听用,做一个随军参谋。那么他就会相对安全一点,如果他也能躲过瘟疫,那么衣锦还乡不是难事。
回到京城,王伦也没有什么功劳,极大可能被封个武奕郎、诸路都统领,然后赏赐金银三百两,彩缎五表里:
现在朝觐,除先锋使另封外,正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诸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上皇敕命,各各正偏将佐,封官授职,谢恩听命,给付赏赐。偏将一十五员,各赐金银三百两、彩缎五表里。正将一十员,各赐金银五百两、彩缎八表里。
这就是个芝麻大点的小官,但是王伦在官场可能会混的很开,毕竟他是读书人,不像李逵等粗人,有可能会升官发财,大概率是个贪官。最终如其他小官小吏一般病死或老死。
我是@铁琴书生,专注于历史和武侠的地质人
如果王伦能够接纳晁盖,主动让贤,他的结果会怎样?
王伦不是宋江,他可没有宋江的胸襟,也没有宋江的名声和智慧,他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目光短浅之辈,所以他百分之百。不会主动让贤,他是一个落第秀才,落第秀才,敢当山大王,那绝对是造反,提起造反,肯定会想起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黄巢,估计王伦肯定知道这个人,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不第秀才,虽然没当上官,可当上了自由自在,说一不二,有一群小弟的山大王,不比当官强百辈,也许黄巢就是他的榜样,不管最终怎么样,先快乐几年再说,王伦虽然是个小人物,但至少是个知识分子,打理山寨还是有一套的,从山寨的布局来看,说明他这个寨主,还算是合格,做贼做强盗吗!肯定是杀人越货,没有什么意气可讲的,他最清楚自己的短板,自己没有什么惊人的武艺,又没有什么崇高的威望,有这个寨主的身份,自己说话还算数,说什么他们还听,因为自己的这些小弟,比自己强不了多少,所以王伦特别怕失去寨主的这个身份林冲的到来,王伦心里合计,这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本事大了去了,他要知道其实是个干嘛嘛不成,吃嘛嘛香的废物,还不取代我,他当寨主去,不行得把他撵走,其实王伦不了解林冲,林冲此时就想有个地方住,能安身他就知足了,收留他,他就会心存感激,要不说王伦目光短浅呢!他林冲真想做寨主,你撵他他也不会听你的,早就跟你干上仗了,就象鲁智深那样,二龙山寨主也和王伦一样,不收留鲁智深,鲁智深二话不说就和邓龙招呼上了,当然了,人家人多,自然不是对手,大败而归也不丢人,林冲做事是谨慎的,绝不会象鲁智深那样鲁莽,他只想王伦能收留他先混过眼前再说,这个基本要求王伦都没有满足,其实也别怪王伦,你要是个比他本事低的,他也就收留你了,谁让你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呢!就这样开始难为起林冲来了,非得要他交什么投名状,就是要难为林冲,想让他投别处去,林冲没有鲁智深的暴脾气,真的想办法交投名状,眼看着三天期限就要过去了,王伦心想,三天交不上来投名状,林冲就会自动走人了,这时候杨志出现了,王伦觉得撵不林冲,就想着用杨志牵制林冲,就这样林冲暂时没有被撵走,这回晁盖他们一伙来了,他们是奔着寨主的位置去的,也就是说王伦收不收留他们,他们也会留在梁山,并且直接做寨主,从吴用和晁盖的对话中就能显现出来,吴用对晁盖说,兄长放心,此番有份作山寨之主。此时林冲也透露出杀王伦的意图,晁盖对做梁山之主并没有异议,说明晁盖也不是无原则的讲义气,会对王伦枉开一面,他也想杀了王伦做寨主的,所以王伦这次死定了,按王伦的心里,他不绝对不会让贤,只会旧戏重演,很快林冲就火并了王伦。有人有一个设想,就是王伦真的主动让贤,会不会免除一死呢?,我觉得不太可能,晁盖虽然很讲义气,很有正义感,但他要分跟谁,跟王伦这样的人,小肚鸡肠,他不会跟他讲义气,因为自己就没有讲义气,强横的占了人家的老窝,自己已经不讲义气在先了,还能给王伦好脸色,别看小说里说,晁盖嘱咐手下人,只劫钱财,不要伤其性命,表面应付,暗地里谁会听你的话呢?其实晁盖做寨主时,一样杀人越货,大不了不让他知道罢了,真正掌握梁山命运的是吴用,所以即使晁盖不主张说杀王伦,王伦也难逃出吴用的手掌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吴用怎么会让一个前寨主,又不是同自己一条心的前任存活在世上呢?王伦曾经一呼百应,他怎么甘心失去这一切呢!肯定也会出来捣乱,索性一了百了,明着杀不了,暗地里也会把王伦解决掉,到头来还是免不了一死,即使王伦真的让贤,远走高飞,吴用之流也不会放过他,怕他卷土重来,终究是个麻烦事,还不如让他永久闭嘴,到天国去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