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许褚不但是忍了,而且还可能对张飞感激不尽。

如果说一物降一物,一人克一人,那么毫无疑问张飞就是许褚名副其实的“大克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许褚征战沙场,纵横四海,斩将杀敌往往都是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也很少吃亏。可是,遇到张飞却不但吃了大亏,还差点就一命呜呼了。除了张飞谁还能把许褚整得这么惨?

即使是无敌于天下的吕布、杀人不眨眼的赵云、勇猛如神仙下凡的关羽、枪法出神入化的马超也伤不了许褚分毫。放眼世界,能够刺伤许褚的只有张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张飞是许褚的“大克星”?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中描写武将单挑最细致、最精彩的一部小说。而许褚撑起了《三国演义》中单挑市场的半边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

第一、《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超过二百回合不分胜负的,只有三场,而许褚一人就打了两场。

1、许褚大战典韦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

2、许褚大战马超230个回合不分胜负。

3、张飞大战马超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

第二、许褚单挑过七位超一流高手,这个方面是《三国演义》的记录,无人打破。

《三国演义》中一共11位超一流高手,他们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颜良、文丑、庞德。

看到没有?从一吕布到六张飞,许褚一个不落地单挑了,还单挑了压轴的高手庞德。

许褚单挑七位超一流高手,还次次都可以全身而退,这是极其难得的了。尤其是在关羽手下还能全身而退,更是奇迹。要知道,关羽可是很有办法斩杀一流高手和超一流高手的。遇到关羽,稍有不慎,就人头落地了。

我们再看跟关羽交手过的超一流高手:吕布、颜良、文丑、许褚、黄忠和庞德六人。颜良、文丑当场被斩杀;黄忠跌落马下,仗着关羽手下留情,才保住了性命;庞德放暗箭射伤关羽,也被关羽擒杀;完好无损的只有吕布和许褚两人。跟关羽交手的六大超一流高手,竟然有三个被关羽整死了;一个被关羽放过了。由此可见,跟关羽交手的超一流高手死亡率竟然达到了50%;伤亡率达到了66%以上。只有吕布、许褚两人幸免于难。吕布就不用说了,许褚能够幸免,证明许褚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第三、许褚的安然无恙不是靠逃避现实,而是靠自己的实力硬拼的。结果,杀人干净利落的赵云和霸道狠辣的马超也拿他没有办法。

1、许褚大战赵云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2、大战马超230个回合不分胜负,战斗过后,马超也是心有余悸。

《三国演义》中曹操阵营有两员大将最善于保命。一个是张郃,再就是许褚。但是,这两人保命的手段却有着天壤之别。张郃靠着脚底抹油,见状不好,掉头就跑。而许褚却靠着实力,靠着拳脚交加;靠着大刀阔斧地乱砍乱杀;实在不行扔下大刀,脱下战袍,裸衣以对,拳打脚踢,也绝不逃跑。

许褚靠着自己的实力,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诠释了:“狭路相逢勇者生”,的真正含义。

第四、许褚斩杀敌将在十六七人以上,斩将数量不在关羽之下仅次于赵云,是《三国演义》中的亚军。

许褚斩杀的敌将,有名有姓的是:李封、李暹、李別、尹楷、张先、张卫六个。曹操夺取冀州一战,许褚斩杀袁将十数人。

综上所述,许褚的单挑之精彩绝伦,撑起了《三国演义》的半边天。大家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许褚的以上表现,我们的茶余饭后是不是少了很多的谈资?

如果我们只谈吕布,吕布又死得太早,没有过多的表现。只谈关羽,似乎关羽的结局太过令人唏嘘。如果只谈赵云,赵云又杀人太快,电光火石之间就结束了,是不是也没啥看头?如果只谈马超,绕开了许褚,马超还有多大的看头?所以,只有许褚,带给我们许许多多回味无穷的单挑过程。

所以说,许褚经历的打斗是形式多样化、结果悬念化、过程完整化的最精彩的表演。是许褚的活跃度,大大繁荣了《三国演义》的单挑市场。

那么许褚为什么被张飞刺于马下,还要感激不尽呢?因为张飞不为已甚、手下留情,没有杀了他。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行至半路,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挡住。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张飞尽夺粮草而回。

张飞把许褚刺落马下了,如果他指挥士兵一拥而上,许褚就凶多吉少了。我们知道,古代将军交战,如果被打下马,那么基本就是被马踩人踏,很难生还的。除非,这个落马者是铜身铁骨。

那么,许褚明知道来劫粮的是张飞,他还喝醉酒迎战,这不是鹿死不择荫吗?

当然不是,这其实是许褚的策略。

许褚多次单挑过张飞,知道自己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打败张飞的,就想采取非常手段来应对。非常手段就是:借酒壮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侥幸取胜,许褚就可以誉满天下了。

许褚醉酒败张飞的精彩场面就会被人们津津乐道,许褚就可能成为《三国演义》武力值第一的人选。大家都知道,张飞在醉酒的情况下,吕布也不敢过分相逼,绕道而行。而如今是许褚醉酒,还打败了张飞,以此类推,许褚的武力值就不在吕布之下了。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遗憾的是,许褚的如意算盘落空。奇迹没有出现,他顺理成章地败了。

这也是许褚所追求的结果:即使是失败,许褚也不怎么丢人,毕竟是醉酒了嘛,武力值发挥失常了嘛,这难道不是情有可原的吗?

许褚应该感谢张飞,张飞可能觉得自己跟许褚有很多相似之处,起了惺惺相惜之心,就不在乎许褚的死活,抢了粮草就走了。

要知道:如果能够斩杀许褚,那个功劳可比夺取了粮草要大得多。再说了,斩杀了许褚,也不耽误再抢夺粮草啊!张飞没有这样做,他贯彻的是:

能罢手时就罢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不忍还能怎样?难道冲上去再把小命送了吗?

许褚能耐大不大,大!据说许褚是“腰大十围,勇力绝伦,人称虎痴。”在三国演义里也是一等一的勇将。但是这得看跟谁比,他要跟张飞比,还差着一截!

张飞是三国出了名的猛将,唯一一个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的猛男。武力值简直逆天。

张飞堪称许褚克星!

张飞与许褚三次大战,每次都是实力碾压。特别是这第三次,汉中之战中,张飞更是威猛,在许褚身上扎了个透明窟窿。

为什么号称“虎痴”的许褚,在汉中碰到张飞,只能灰溜溜的逃跑呢?

因为张飞打许褚这一战,实际上是曹刘汉中之战的最后一战。

此前,刘备大将黄忠刀劈夏侯渊,大败张郃,占据汉中的战略要地。刘备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与曹操展开长期对峙。

曹军劳师远征,后勤困难,又很难取胜,因此军心涣散。即便是曹操自己,都已经丧失了必胜的信心,萌生退意。

许褚作为曹操的身边人,当然也看出汉中之战必败无疑。所以无心恋战,天天喝大酒。

所以在汉中的最后一战,许褚本来是不想打的,头一天晚上他还在喝大酒。张飞挺着长矛冲过来要杀曹操的时候,许褚实在没办法,才醉醺醺的匆忙迎战。

可惜许褚不会“醉拳”,一个慌神,就被张飞在身上扎了个大窟窿。许褚心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你扎我一个大窟窿不要紧,我跑得快啊,绝不会让你再扎我一个大窟窿。

于是“虎痴”虎虎的跑了。

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这不是忍不忍的问题,而是经常说的,时也命也运也,许褚每一次遇见张飞,都是比较倒霉的时候。

许褚与张飞

许褚和张飞都属于“势”极为强大的武将。许褚曾在渭水之战时,怒视马超令其不敢造次,之后马超在书信中甚至以“虎侯”相称,表现的多少有点怂。

而张飞最不服的就是吕布,屡次对着吕布大呼小叫,吕布一忍再忍,固然有寄人篱下的原因,但张飞带给吕布那种精神上的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不然二人在徐州交手时,吕布也不会说出类似“你以为我真怕你?”这种外强中干的话来。

两人都曾与马超大战超过二百回合不分胜负,所以,他们属于同级别大将无疑,但是通过一些间接的对比看,略微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许褚属于很特别的武将,遇强不弱、遇弱不强。他一生斗将的硬仗打得最多,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二百合平马超;一天平典韦。但是同样的,面对只能欺负欺负老年关羽的庞德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甚至二十合完败于颜良、见了赵云不敢迎战的徐晃也五十合与许褚打平。

张飞在虎牢关时曾不明回合枪法散乱,险些败给吕布(毛本改成五十合不分胜负),但是在之后进步很大,徐州与吕布酣战一百回合平分秋色,可见其实力之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张飞和许褚进行一场公平的斗将,或许分不出胜负,但张飞的硬实力依旧是≥许褚的。

遇见张飞就走背字儿

许褚和张飞一共在战场照面过四次,交战三回,全部处于劣势。

第一次火烧新野。夏侯惇被诸葛亮在博望坡一把大火烧的狼狈不堪,于是曹仁率许褚等人进兵新野。诸葛亮坚壁清野,并将百姓迁移,之后火烧新野,曹仁率军出城,又有关羽放水,连烧带淹,损失惨重。狼狈不堪的众人在突围时又遇见张飞拦路。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第二次二人虽然照面,但是没有交手,这也是张飞人生的巅峰之战——长板桥单骑退曹军。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让张飞呜嗷呜嗷一顿喊,直接吓死了曹军将领夏侯杰,许褚当时一定是在曹操身边的,但是他没有出战,这跟颜良杀败徐晃时,曹军众将栗然很像。这一次,二人并没有交手。

第三次是赤壁大火之后,曹操引败军突围,先是一通大笑惹出了赵云,大杀一阵。之后逃出去一段距离,曹操又瞎笑,引出了张飞,于是张飞和许褚再度交锋。

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如果真的沙场斗将,别说张飞,吕布也架不住许褚、张辽、徐晃围攻,但此时曹军如丧家之犬,哪有心思作战,只想着快点突围脱险,君不见许褚狼狈的连马鞍都没有了。

第四次就是许褚重伤这一次,发生在汉中之战,许褚喝醉了酒,结果张飞来袭,许褚只好迷迷瞪瞪的出战,结果……

行至半路,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挡住。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张飞尽夺粮草车辆而回。

其实两人在更早的时候还有一次有可能照面的桥段,就是在张飞劫营中计,曹军八员上将率军困住张飞,结果被张飞杀出重围败逃。这是许褚、张飞出战在战场同一场合时,曹军唯一一次大优势,可惜许褚还没赶上围剿张飞。反而在之后几次在张飞面前吃瘪,而且不是中计就是醉酒,没一次状态好的时候。

许褚为何没有秋后算账

许褚被张飞刺伤后,二人再无交集,性如烈火的他为何没有选择报仇呢?其实,随着曹操、刘备各自势力的变大,大规模的集体战争已经很少见了,大将之间,或许终其一生再也没有了交锋和见面的机会。

张飞在蜀汉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演义中),是蜀汉有名的上将。许褚常年伴随曹操左右,是曹操身边不可缺少的忠实守护者。所以以他们各自的身份和地位,除非再度爆发曹操、刘备亲征的大规模战争,否则基本没有可能再相遇。毕竟,他们是国家大将,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豪侠。

其次,即便是给了许褚与张飞对战的机会,又能怎样?刚才我们分析过,张飞起码拥有≥许褚的实力,在公平斗将的情况下许褚没有可能战胜张飞,所以所谓的“报仇”很有可能变成不分胜负,甚至自取其辱。许褚是莽不假,但不是傻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飞也算得上名将,曹操甚至一度让曹军众将将张飞的名字绣在衣角上,所以即便许褚是醉酒负伤,但是败给张飞也没什么丢人的。再说正像老和尚对关公阴魂所说——您叫还我头来,颜良、文丑的头又找谁要?


综上所述,沙场征战,代表的是各自不同的信仰、立场,而不是私人恩怨的械斗,不至于因一时胜败结私仇,所以,本就没有什么忍与不忍。

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引言

《三国演义》中喜欢写斗将,既然作者喜欢写,咱们就简单地聊一聊斗将。“二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就单说这句话,先给大家讲讲什么叫做回合。

战阵双方的将领拨马战到一起。两个人的兵刃得相较吧,得插招换式地打一会吧?不是说打一下就叫一个回合,而是从两个人的兵刃相接,到各自回归本阵的分际,这叫一个回合。

说真的,一个回合时间挺长的。真要是打下去,一个回合四十分钟不见得能结束。三十回合就是一千二百分钟,二十个小时。

打架打二十个小时,那能做到的,就不是一般的体力了。更何况那些回合数更多的,五十回合,七十回合。

之所以写这个,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回合”这是一个约数而不是一个准确数字。老罗这么写,其目的只有一个,即能交手到二十回合左右的,那实力就是差不多的水平。

分析

自古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一时的输赢其实算不得什么,该忍的时候,那就得忍。

尤其是“斗将”的时候,连肩膀都被刺中了,那武器想拿起来正常的挥舞怕也是不可能了。再继续打下去,那就是在自寻死路呢。

许褚的绰号是“虎痴”,又不是“虎子”。人家是猛,又不是傻。遇到势头不对劲的时候,那自然该跑就跑呗。

  • “虎痴”许褚

许褚是曹营中,继典韦之后的第一高手。当然了,即便典韦在的时候,也不一定能稳压许褚:

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

典韦大战许褚,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分出胜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常规的情况下,许褚的实力并不弱于典韦。

后来许褚在与吕布交手的时候,也打了二十多个回合;在和徐晃交手的时候,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即便是面对赵云,许褚依旧是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操大怒,教许褚出战。玄德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

就许褚以上的这些战绩来看,他完全可以挤进三国第一流的高手行列。只要没有“特写”场面,许褚的实力是不输于任何人的(特写:为了烘托某个人,而让他特别加强。譬如虎牢关张飞;斩颜良关羽;长坂坡赵云)。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许褚打的最精彩的战斗。要说许褚的最精彩之处,那还得说是“许褚裸衣战马超”:

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这一段话,是罗贯中在书中对“斗将”场景描写得最为详细的一段。虽然只是看书,可视觉冲击力仿佛已经看到了真实的画面。

  • 许褚VS马超

在《三国演义》里面,许褚真的很少打败仗。只要是“斗将”,许褚即便是不能获胜,起码也没有过惨败。除非他遇到的是张飞。

《三国演义》中,许褚有两次与张飞交手的机会,而这两次,都是以许褚的失败而结束。

第一次,是赤壁之战时,张飞领命设伏葫芦口,许褚为了护卫曹操,挺身而出,与张飞交手:

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

此一战,许褚所骑的是无鞍马,他的状态又是“败军”。书中虽然没有说二人交手的结果,可不用想大家也能猜得出来,肯定是许褚输了。

第二次就是汉中之战的时候,许褚押送粮草,被张飞袭击:

行至半路,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当住。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

这一次,许褚骑的马倒是没有问题,可他自己本身出了问题。书中的原话是“却因醉酒,敌不住张飞”。这才让张飞一枪刺中肩膀,翻身落马。

两次与张飞交手,许褚都吃了亏。第一次是因为坐骑的问题,不能痛快地打一场,第二次又是因为喝酒,没打两下就被张飞给伤了。

看来张飞还真是许褚的克星。先不管实打实的水平是否有差距,起码许褚遇到了张飞,在“气运”上就会减分。

结语

如果单纯从战斗力出发,张飞就算比许褚强,那也不过是“略强”。而已许褚的性格,那是个不服输的住。无论是面对典韦还是马超,他都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

可这次面对张飞怎么就“得过且过”了呢?说白了就是许褚知道,自己打下去也会输。毕竟喝完了酒,又受了伤,他怎么可能还敌的过张飞呢?

而在这之后,蜀汉与曹魏在西线也没有战事,张飞和许褚自然就没有了再交手的机会。那不忍还能怎么样呢?

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张飞与许褚均属三国猛将,都是力大无穷,具有万夫不挡之勇,且都有骄人的战绩。只因许褚跟的是奸雄曹操,张飞跟的是枭雄刘备,罗贯中在拥刘抑曹的人物创造中,自然要贬低一下许褚了。许褚比张飞有三点不如。一是名气和资历。张飞自破黄巾即跟随争战,多有功劳。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虎牢关前一马跃出,独挡吕布五十合未显败象,参与三英战吕布,使吕布不敢藐视天下诸侯。不是三英出战,也许众诸侯可能会作鸟兽散。燕人张翼德从此名声显赫。此时许褚还在守土围子,看家护院。二是胆量和勇猛不如。张飞胆气冲天,生性不惧任何人。不惧上司,敢怒鞭督邮。不惧吕布,多次主动单挑吕布。不惧董卓,拔剑要杀他。长坂桥面对曹操众将和大军竟大喝三声如雷霆,谁敢决死战?许褚当时也在,为何不敢舞刀纵马去决战?也许想起当年关羽曾言"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曩取物耳"的警醒之言。当年颜良白马坡耀武扬威,曹营诸将慄然,许褚也在慄然之内。关羽斩罢颜良借机吹捧一下张飞,还真做凑了效,自此曹营诸将还真怕了张飞。长坂桥即是证例。三是许禇将兵又不如张飞。自古城啸聚,张飞学会了用兵,后来博陵渡,葫芦口,乃至单独领兵入川,义释严颜等,都展示了张飞用兵之能。许褚单独领兵确实不如,汉中米仓山押粮草便是一例,不但丢了粮草,还被张飞刺下马,狼狈逃窜,从此不在耀眼。

许褚被张飞劫粮时,一矛刺中肩膀,为何许褚就忍了?

许褚被张飞刺伤是在汉中之战,这场大战结束后,巴蜀这边就进入休整,随后关羽在荆州发起襄樊之战。往后就成了蜀汉和东吴的矛盾,再往下发展都退出小说舞台了,许褚就算想报仇,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空间。再退一步说,许褚即便有机会再对上张飞,也未必想报仇的,因为张飞一向是众多高手的恶梦存在,比如说吕布,许褚这样的超一流高手。

张飞和许褚有过三次交手,第一次是火烧博望坡,曹军中计,许褚对上张飞不敢恋战,属于情有可原;第二次,火烧赤壁,疲惫张辽,徐晃联手骑着无鞍马的许褚阻击张飞,后来曹操回顾,众将皆带伤,许褚多半是被张飞打伤的;第三次就是汉中之战,醉酒的许褚不三合就被张飞刺伤手臂;所以,许褚对战张飞似乎都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落败,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比如许褚就和马超单挑就打了二百三十回合,是不是意味着许褚有不弱于张飞的实力?自然不是,其实许褚还和张飞有一次遭遇,张飞独拒长坂桥单挑,曹操全阵容武将包括许褚都无人上前挑战;所以,许褚对战张飞多次吃亏,客观因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却非主因,关键还是其他的因素;

比如说武艺,张飞和许褚都对战过吕布,张飞和吕布也是三次交手,第一次张飞战吕布五十回合,关羽夹击;第二次张飞醉酒失徐州,吕布不敢强逼,让其全身而退,还搭上曹豹;第三次徐州城下,张飞和许褚大战一百回合平手;另外遭遇过一次,吕布避战张飞;许褚和吕布交手一次,濮阳之战,许褚是主动单挑吕布,但是二十回合后,曹操命典韦夹击,后来集许褚,典韦,两夏侯,李典乐进之力,才打跑吕布;还有两人都对战过马超,回合数似乎差不多,但其实是有区别的。许褚战马超:第一,未战前马超有点怂;第二许褚裸衣给马超压力;第三,先折断兵器;第四,战后许褚中两箭,马超还能追杀曹兵;马超战张飞:第一,战马超,张飞前一天刚败马岱,要说体力,马超占优;第二,两人一百回合后,张飞要生擒马超,马超要胜张飞,气势下风;第三,马超见赢不了,于是诈败用流星锤;

所以,张飞无论战吕布还是马超,表现都远超许褚,本来武艺就在许褚之上,不过如果是正常打,许褚也不应该只有几回合就受伤呀?所以,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许褚天然畏惧张飞,表现才会如此不堪。比如说,许褚虽然也是超一流的好手之一,但是战吕布,关羽失利后,进入低迷期,甚至没有出战颜良文丑,一直到潼关之战才找回自信并进入鼎峰;再看张飞,是小说里最勇武的武将,没有惧怕过任何一个武将,包括小说里的“天花板”吕布,反而吕布会忌惮张飞;另外,关羽斩颜良后,说了张飞武艺犹在他之上的话,许褚虽然没有出战颜良,但是颜良二十回合败徐晃,许褚四五十回合平徐晃;所以,许褚不及颜良,更不及关羽,自然更非张飞对手了;

所以,许褚和张飞交手多次吃亏,一方面是武艺不及张飞,一方面是有畏惧之心,在阻击张飞之战表现尤其明显。当时,张飞杀了出来,曹军诸将的表现是“尽皆胆寒”,不过如张辽,徐晃等人主要是前面战斗太多,进入疲惫状态,还情有可原;而许褚是保护着众谋士刚和曹操汇合,战斗强度不大,却骑着无鞍马战张飞,只能说许褚对张飞有着比较强烈的畏惧之心,由此急中出错,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汉中之战,还属于鼎峰期的许褚托大了,醉酒偏偏遇到张飞,还好后者并不赶尽杀绝,已经是幸运了;不过,许褚虽然遇到张飞一向表现不佳,甚至畏惧,其实并不丢脸,因为就算是吕布遇到张飞,也是表现一次不如一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