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曹操之所以被称为知人善任,是因为他能够发现识别人才,并且善于充分利用各类人才的长处,使各类人才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而不是使用性格完美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用能人,而不是用完人。”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答曰: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也就是说掌握了知识的人才是人才。
什么是知识?答曰:
“知识是经验的结晶。”说白了,知识其实就是理论话、系统化了的经验。
什么是经验?答曰:
“经验就是在有关方面经过了,体验了。”
关羽身经百战,可以说是战争经验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关羽掌握了不少的军事知识,因此关羽是军事方面的人才,是前程似锦的大将之才。而且关羽还是军事领域不可多得的忠臣义士。关羽在投降曹操之前,跟随刘备参加征讨黄巾军的战争,斩杀过黄巾军将领程远志。
后来,关羽又跟随刘备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汜水关,关羽斩杀了无人能敌的华雄,使得十八路诸侯,在楚囚对泣、束手无策中缓过气来。
关羽温酒斩华雄,收获最大的是曹操。因为,众诸侯已经无人出战,袁绍又抢先一步推掉了责任。袁绍说:
“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否则有一人在此,岂容华雄猖狂?”该轮到曹操表态了。因为,开战以来,先锋孙坚已经损失了大将祖茂;自己的头盔也被华雄的士兵当做战利品夺走了;部队也被打得萎靡不振。
冀州太守韩馥也贡献了上将潘凤。就连一向喜欢扯后腿的袁术也贡献了骁将俞涉。而作为副盟主,又是这场战争发起人的曹操却一将未派,一枪没刺,一刀不砍,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但是,派谁出战呢?于禁、李典、乐进显然不是华雄的对手,上去可能就是白白送死;曹仁、曹洪初次上战场;夏侯惇兄弟也不见得能战胜华雄啊?曹操颇为踌躇,众位诸侯都在拭目以待。
在曹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尴尬时刻,关羽挺身而出了。关羽的豪言壮语惊艳了整个现场。
“小将愿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关羽高大的身材,宽阔的肩膀给曹操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就是关羽,关云长!从此以后,这位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美髯公就像神一样地悄然驻进了曹操那颗能够包罗天地的雄心。
曹操舒了口气,可是袁术不干了。袁术多想亲眼看看曹操出洋相啊,因此他必须阻止关羽出战。要出战,只能是曹操派人。凭什么你个曹操忽悠大家来讨伐董卓,你自己却畏首畏尾,只会发号施令,让别人往上冲,自己专等着撂倒吃肉。
众位诸侯都损兵折将,你曹老板却保存实力、完好无损。等董卓一倒,你曹老板就一股独大了,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再来收拾我们,我们只能认你宰割了,是不是?不能让曹操趁火打劫,更不能让曹操坐收渔利。我们都和董卓打得两败俱伤了,你曹操的实力就强悍无比,可以号令天下了。
这就是袁术的内心世界。事态的发展也基本如此,后来曹操的实力大莫与京,逐步消灭兼并了在场的大多数诸侯。遗憾的是,当时只有袁术高瞻远瞩,想到了这些。其他的诸侯还是两眼抹黑,糊里糊涂地在瞎起哄。
关羽作为一个县令手下的马弓手,更没有袁术这样高远长久的政治目光。他只知道一心一意地打败敌人,可是他又怎能知道最危险的敌人,有时就是自己身边那些成天打着如意算盘的熟人。
曹操怕关羽打退堂鼓,立即酌酒一杯,以壮行色。关羽淡淡地说道: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于是,关羽飞马而出。大帐外边击鼓声、呐喊声、口哨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众位诸侯,各怀鬼胎,面无表情,等待着结果的出现。
袁绍、袁术多么希望借华雄之手,斩杀他曹操几员大将;曹操多么希望再有别的诸侯继续遣将上去送死。而这一切,都被这个忠义厚道的红脸大汉给搅和了。
不过曹操感觉这样也好,起码关羽的出战,暂时给自己解了围。
像一阵风一样,关羽说到做到,倏忽而回,酒尚温。关羽斩了华雄,而且斩得如此迅速、如此麻利,令众位诸侯有点如坠梦里,刘备那颗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踏踏实实地感觉到:尘埃落定了!
曹操更是心驰神往,对关羽的宠爱之心油然而生,并且不由自主、如饥似渴,一发不可收拾了。
紧接着关羽又和张飞联手打败了名震天下的战神吕布。后来,关羽又随刘备去救北海孔融,三十合斩杀了黄巾军首领管亥。关羽还跟随刘备去支援公孙瓒,在同袁绍的大战中大显身手。
刘备的运气太好了,关羽对刘备为什么如此地死心塌地?曹操对刘备是羡慕嫉妒恨哪。
“你刘玄德不就是耳朵比别人大么?耳朵大就是有福吗?好,总有一天,我曹操要把关羽招到麾下,让你个大耳朵变得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曹操发誓要把关羽拉拢过来。关羽终于在刘备兵败逃之夭夭的时候,为了保护二位嫂子的周全,有条件地投降了曹操。
“不管什么条件,别说是三个,就是三十个、三百个我也答应。”这就是曹操的心声。这些,善解人意的张辽都很懂。
好了,“万人敌”关羽终于到来了,尽管有点姗姗来迟,但是曹操还是给予了他空前的礼遇。于是: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的传奇故事上演了。赤兔马也物有所值,归了关羽了。曹营众将对关羽恨得咬牙切齿,眼红的几乎要把关羽生吞活剥。从此以后,一个个不服关羽的人前赴后继,人头在源源不断掉落地下,成了青龙偃月刀的无价祭品。
关羽也对曹操投桃报李,白马坡一合斩杀了令曹营众将栗然的颜良;延津渡又三合诛杀了无人能敌的文丑,替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关羽白马坡策马斩杀颜良的含金量,曹操心中当然有数,立即上表奏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视天下英雄如无物;他更把战场上狭路相逢的高手纷纷看成是“插标卖首”。但这些当然都是小节,心胸似海,高屋建瓴的曹操又何必去在意呢?
“若舍短取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士;若舍长取短,则天下无不可弃之人!”这个道理,名不见转的我都懂;因此有雄才大略而又不拘小节的曹操更懂!
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三国之中,可谓人物众多。说到曹操,都说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枭雄。但从其用人,揽才这方面看,曹操堪为伯乐。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能把他们都留住,能让他们都人尽其才,确实是高手一个。
曹操对傲慢自大的关云长,可以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其中的缘由,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赞赏其武艺超群关云长武艺超群,威震华夏,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曹操更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战吕布,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斩车胄等等英勇事例,曹操都心中有数。虽然刘关张三兄弟尚未成事,但曹操知道,关羽将来肯定能够帮助刘备发达。
如果能收入帐中,为己所用,那自己可是如虎添翼,还能砍掉刘备的左膀,更是美事一桩!
二,赞赏其忠义可嘉关羽确实忠勇可嘉,有“国士之风”,尽人皆知。自从桃园结义开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鞍前马后,令人侧目。这些,作为军事家的曹操,当然也是门儿清。
所以,当关羽暂时栖身到曹操那里时,曹操认为机会来了,对他是百般喜爱,百般收买(赠金赠银,赠美女,封侯拜帅等等)。可关云长呢,丝毫不为所动,时日越长,反而寻找哥哥刘备的决心越坚定。曹操呢,也越发更加赞赏关羽的忠勇,义气。
所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才能顺利成行。不然,曹操城坚将广,关羽又岂能安然?
三,私心作祟曹操称赞关羽,高抬关羽,除了关羽自身的优秀,曹操更有私心,想收到自己帐下,削弱他人的势力,为自己能够顺利成就霸业,增加保险系数。
题外再说一句,关云长除了义薄云天,武艺超群外,他还胸有韬略,可以说,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但他的自负,孤傲,也成了他的软肋,成了自我毁灭的导火索。
闲话到此,请君指教!
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曹操欣赏关羽的人品和武功,他是个爱惜人才的人。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
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个夫人崭居曹操大营,这时袁绍部下大将颜良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白马。曹操亲率五万大军迎战,这时投降曹操的吕布的旧将宋宪出战。两个人战了三个回合,宋宪被颜良斩于马下。这时魏续跃马挺枪就刺向颜良,打了不到一个回合,又被颜良斩于马下。曹操大惊说:‘谁能出战?’这时猛将徐晃应声处战,颜良和徐晃打了二十个回合,徐晃不敌败走。曹操的将领们都很畏惧,曹操只得收兵。
曹操是接连损失两员大将,是闷闷不乐。这时谋士程昱说:‘关羽可杀颜良,袁绍知道后必杀刘备,这样关羽就能跟着丞相了。’曹操设酒席请关羽出战,这时颜良在大营前叫阵。曹操和关羽到高岗的土山上观战,曹操手下的将领们围着土山环立。曹操指着伞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说:‘这是颜良’。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偃月刀,跑下山来,直奔颜良。颜良正在伞盖之下,见关公冲来,正要问是谁时。关公赤兔马快,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云长手起刀落,斩于马下。跳下马来,割了颜良首级,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打乱,曹操的大军乘机攻击,河北兵是死伤无数。关公纵马上山,众将领们都来祝贺。关公把颜良的首级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说:‘将军神人也!’关公说:‘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一样’。曹操大惊,对左右将领们说:‘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命令士兵写在衣袍底记下。
袁绍听说是关羽是,要杀刘备。刘备说:‘长一样的人很多,如果是关羽的话,我让他来投明公。’袁绍于是让文丑统兵七万为先锋,刘备率领三万大军为后应。曹操见关云长斩了颜良,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关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大印给关公。
曹操正在大营,忽报袁绍大将文丑渡过黄河,已据延津之上。曹操率领大军迎战,并传下旨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粮草先行,军兵在后。曹操然后命令军队把粮草淄重放在河堑至延津,把兵马都撤到南土上。命令士兵解甲少歇,尽放其马。文丑的大军到了,有的抢粮草,有的抢马匹。是自相践踏,乱作一团。曹操命令士兵们一齐下山攻击,文丑军大乱。曹操的说:‘文丑是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齐出,文丑一箭射中了张辽的簪缨,张辽是紧追不舍,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掉下马来。徐晃轮大斧截杀,这时文丑后军赶到,徐晃败走。文丑沿河赶来,忽然来了十多个骑兵,旗号翩翻,一员大将提刀飞马而来,是关云长,大喊:‘贼休走!’与文丑交战,战了三个回合,文丑心怯,拨马就跑。关公马快,追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曹操看见关公斩了文丑,指挥大军掩杀,河北大军多数落水。粮草和马匹都被曹操军队夺回。
关羽在曹操的大营的时候,是每天晚上都和衣持刀立于门外保护着两个嫂子。当听说大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时,把曹操所赠的金银财宝、美女数十人,还有汉寿亭侯大印都没有带走。只带原跟从车仗鞍马二十多人不辞而别。
曹操敬重关羽的有情有义,武功人品都是曹操爱惜的。
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曹操对关羽封侯拜将后,又宝马赠英雄,可见他对关羽的喜爱之情。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三国志·关羽传
三国争霸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帮助自己。曹操看重了关羽的才能。- 关羽在曹营时,为报曹操的厚待之恩。跃马上阵于万军之中刺死颜良;刘备攻蜀的时候,关羽坐镇荆州,不仅仅因为关羽是自己的结拜兄弟,更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明确表示天下的英雄就他们两个。如果关羽投靠曹操,在削弱刘备的力量同时,使自己力量壮大。
关羽在曹营时,明确表示得到刘备的消息后,就会去投奔刘备,便有了后来的过五关斩六将。曹操并没有因为关羽杀了自己的人而为难关羽,反而放走了他。
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曹操明确表示自己敬佩关羽,为他的属下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华容道也因为关羽的忠义,才得以逃脱。
英雄惺惺相惜的矛盾体- 小时候的曹操是不是也曾立志做一个和关羽一样的忠义之士呢?曹操对关羽的忠义在灵魂深处有一定的共鸣。
-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在关羽死后,曹操喃喃自语:我只喜欢对我忠诚的人,你要是真的离开刘备跟随我,我又该瞧不起你了。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矛盾的内心。
曹操从自身出发,不论哪种原因都导致了他善待关羽的必然性。又因自己生性多疑,关羽若真的跟随曹操,曹操未必能真心待关羽。所以,曹操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即害怕失去,又害怕得到。
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义气第一!
本事第二!
三国曹操知人善用而关羽傲慢自大,为什么成了曹操最喜爱的将军?
知将者,善用其将。不知将者,用者则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