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刘封败给徐晃和曹彰都是正常现象。实话实说,刘封能够在曹魏一流高手徐晃和曹彰手下全身而退,做到毫发无伤,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这足以证明,刘封应该是二流高手的水准。
如果是三四流的战将,在徐晃的斧下很难逃生。我们看徐晃的大斧子都砍出了哪些亡魂?徐晃在战场上单挑又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我们简单盘点一下:
第一、手执大斧,只一合斩杀郭汜手下大将崔勇。
这是徐晃初出茅庐第一战,算是十分亮眼了。
第二、只一合斩杀山贼李乐。
第三、大战许褚五十多合不分胜负。
许褚是超一流高手,他曾经大战马超230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裸衣斗马超,杀得马超心有余悸、不堪回顾。许褚还跟典韦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许褚还大战过吕布、关羽、张飞等猛将。《三国演义》中,许褚单挑超一流高手和一流高手的次数最多,经验最丰富,这一点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而徐晃能够跟许褚大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是难能可贵的。那么,这次大战的意义何在?
1、一流高手大战超一流高手五十合不分胜负,是《三国演义》中,最好的成绩单,也是一流高手颉颃超一流高手的极限。
2、这一战充分证明,徐晃是一流高手里的佼佼者、排头兵。像张郃大战过赵云,大战过马超都不到三十合就败下阵来;大战老年张飞也是五十合,败下阵来。而同样是面对超一流高手,同样是五十多合,徐晃却是不分胜负。所以说,这一战充分证明:在一流高手之中,徐晃是应该名列前茅的。
第四、战不数合,斩袁谭手下大将汪昭。
第五、生擒审配。
要知道审配是袁绍的亲信,他留守冀州,肯定有不少护卫保护,徐晃还可以生擒,着实不易。
第六、曹操兵败逃跑,路过乌林遇到赵云的埋伏。徐晃和张郃双战赵云,掩护曹操逃走。
第七、葫芦口,和许褚、张辽三人一起抵挡张飞,掩护曹操撤退。
第八、襄樊之战后期,带兵救援樊城曹仁,在樊城下大战老年关羽,八十合不分胜负。
虽然表面上看是不分胜负,但是关羽由于右臂刮骨疗伤而少力,刀法已经露出破绽。因此关平见状不好赶紧鸣金收兵,徐晃也见好就收、不为已甚。关羽得以保全。
无论如何,徐晃总算是打败了一名超一流高手,而且是威震华夏的关羽。这已经是其他一流高手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成就了。仅此一战,就可以认定徐晃是一流高手中的第一名,这个无可争议的。
请问除了徐晃,《三国演义》中还有哪位一流高手打败过一位超一流高手,又打平过一位超一流高手?
徐晃除了这灿烂辉煌的八次大战,还在土山之战,和许褚、夏侯惇一起把关羽困在土山,为曹操收服关羽夯实了基础。另外,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徐晃冒九死一生的危险,挑战颜良、文丑,初步探清楚了颜良、文丑的底细,为关羽斩杀他们做好了铺垫。
马超起兵为父报仇,攻打曹操。曹操在潼关迎战,派徐晃带四千士兵,渡过渭水,绕道马超背后,使得马超腹背受敌而开始军心动摇。徐晃在马超的背后从天而降,是打败马超不可或缺的一环。总而言之,徐晃是身经百战,能征惯战的一流高手之翘楚。
刘封的战场经验就差之甚远了。刘封原名寇封,是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因父母双亡,就依靠刘泌住在樊城。
刘备到了新野不久,得到了单福的协助,在单福的策划下,杀败了曹仁,攻进了樊城。
刘泌设宴款待刘备,寇封侍立在旁。刘备见寇封气宇轩昂,就收了寇封为义子,并改名刘封。
刘封投刘备以后,参加过火烧博望坡之战,不过只是负责准备引火之物的后勤保障工作。
赤壁之战,刘封和糜竺、糜芳一起,负责驾驶船只在周边打捞军用器械和物资等,也就是夺取战利品的工作。
在汉中之战,刘封才正式冲上一线。不过刘封毕竟实力打脸啊,先是败给了徐晃,又不到三合败给了曹彰。
后来,因为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要问责,孟达叛变蜀汉投降了曹魏。刘封就奉命攻打孟达,孟达被刘封打败,后来又是徐晃出现,打败了刘封。刘封败归成都后,被刘备斩首。
应该说刘封的死是一大悲剧,是关羽的死造成的次生性灾害;也是由于诸葛亮的撺掇。诸葛亮对刘备说刘封过于刚猛,恐以后不好控制而威胁到刘禅的地位。刘封自己也不善于明哲保身。刘备杀了刘封以后,也是颇感追悔莫及。
总而言之,徐晃是可以对抗关羽和许褚等超级猛将的一流强手。刘封虽然气宇轩昂,但是败给徐晃纯属正常。
至于曹彰,多次被曹操和曹丕提及武勇过人,被称为“黄须儿”,但是他缺乏大战的历练。似乎三合打败刘封是曹彰的骄傲。
应该说,曹彰的武功修为不一定比徐晃强出多少,但是当时是曹彰代表曹操出战;刘封代表刘备出战。另外,曹彰有意夺嫡而急于在曹操面前逞能,因此肯定是杀红了眼;而刘封肯定无望继承刘备,就不一定会拼命,所以曹彰仅三个回合就打败了刘封。
刘封也可能是初次参加大规模战役,经验欠缺;再者刘封有保存实力的私心杂念,后来他对关羽见死不救也可见一斑。
所以说,世事变幻,是非真伪有时出人意表。刘封自以为对刘备忠贞不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岂不知,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仅有忠诚是不够的。
“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喜欢对国家不立功劳的臣将;没有任何一个父亲会疼爱对家庭不做贡献的儿子。”
刘封因武功不行一再错过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他又因为藏私心不救关羽,而放弃立功赎罪的难得机遇。刘封不死,谁死?
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刘封与徐晃、曹彰都交过手,都被打败。
徐晃与刘封有过三次交锋,前两次都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第一次交手:
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刘封完全不是徐晃的对手,“敌晃不住,拨马便走”。
两人的第二次交手:通过原著内容,刘封的第二次败阵,有诈败的成分。当然,以刘封那两下子,不诈败他也得败。与徐晃相比,双方的实力相差还是相当巨大的。
刘封的武艺肯定不如徐晃,但刘封也确实能在短时间的交锋中保障自己的安全。他还是有一定抵抗力的。 至少也应该能抵挡三五回合,否则徐晃不会给他逃跑的机会。
刘封与徐晃的第三次交手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九回中。
回目: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这次仍然和前两次一样,完全不是对手。
许禇在汉中之战中挨了张飞一矛以后,就不再上阵厮杀了。魏军现在的顶梁柱主要是徐晃,由他来对付蜀汉诸将。
再来看看曹彰这个魏国年轻一辈的表现,曹彰也与刘封对阵。
刘封与曹彰只有一次交锋,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曹彰出现,没有给刘封任何机会,三个回合就把刘封打跑了。“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刘封的武艺虽然不算高,但也是久经战阵的,刘备“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经常派刘封上阵,说明刘封的战斗经验也算可以。但完全不是曹彰的对手,三个回合就被击溃了。
曹彰很厉害,不仅三合战败刘封,还干掉了马超的副将――吴兰。
就在本回中:
对比一下徐晃和曹彰两人与刘封交战,看上去,曹彰的表现似乎胜过徐晃。
但具体分析一下,情况也有区别,因为两人的交战心理完全不同。
曹彰从燕代率兵来支援,他要给老爹曹操争面子。
首先,曹彰是曹操的儿子,刘封是刘备的儿子,这代表着魏蜀两个大boss的后辈在沙场上相逢了。曹彰绝不能让老爹失望。
其次,曹彰要在魏军众将面前展露风头,为曹操“吾家黄须儿”拿出明证来,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再次,曹彰还要在兄弟之争中占据上风,让曹操认识到,他曹彰可不比曹丕和曹植差。
上了战场,曹彰很亢奋,下定决心倾尽全力进攻,抱着这种心态战斗,自然就超水平发挥。
刘封看到曹彰面目狰狞,眼珠子血红,龇牙咧嘴地冲过来,如疯狗一般。刘封都快吓死了,哪里还能抵挡得住? 所以三合就大败而走。
徐晃和刘封的交战就是另外一种心态了。徐晃久经沙场,有周亚夫之风。在战场上拼杀这么多年,该出的风头早就出尽了,完成不需要拿刘封这个毛头小子来向曹操证明自己的实力。
所以徐晃仍然是按照以往的战法,平常心对敌,平均发力。尽管这样,刘封也依然拍布住,很快就败下阵去。
所以说,曹彰和徐晃相比,多的是血气方刚的横勇,少的是老成持重的经验。并不能说明曹彰的武艺能超过徐晃。
当然,在三国的诸后辈人物中,曹彰无疑是站在最前列的佼佼者,他与关平一样,是那个时代年轻一辈的翘楚,各自代表着魏蜀两国的未来。
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刘封在《三国演义》里武艺不行,遇到曹彰和徐晃都是速败。
刘封战曹彰是在曹操败退到斜谷、曹彰带兵来救援之时,刘备命刘封和孟达前去挑战,结果刘封出战仅三个回合就被曹彰杀败。
而刘封在对战徐晃时也好不到哪去,刘封和徐晃单挑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汉水边,曹操命徐晃出战,刘封上前迎敌,书里没说打了几个回合,只提到刘备先退回阵中,然后刘封就已经抵挡不住徐晃,拨马败走,应该就一会的功夫。
第二次则是在阳平关,这次是刘封先出马,徐晃出战,刘封又是败走。虽然这两次刘封败走从后面的叙述看,应该是诈败,但是这两次交手刘封和徐晃交手的时间也都不长,估计最多也就是三五个回合而已。
所以刘封无论是对曹彰还是徐晃,都没有长时间的大战。刘封之后的出场机会也不多,只有在孟达叛变以后,刘封奉命去讨伐,两个人打了三合以后孟达败走,刘封追杀上去。结果这次却是孟达诈败,刘封被夏侯尚和徐晃两路伏兵夹击,败下阵来。
而孟达的武艺也只能算稀松平常,在后来孟达打算再次叛变时,兵败逃命时遇到申耽一枪被杀。虽然此时孟达人困马乏又是心慌意乱,状态不好,但是可见其武艺也是非常一般。
所以综合刘封在全书里的表现看,并无在单挑中正式击败对手的记录,遇到一流武将都是在短时间内就失败,即使面对孟达这样的货色也不能速胜,所以刘封的武艺最多算是三流而已,大致也就吴兰、雷铜这样的水平吧。
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前言:虎父无犬子,刘备的儿子(义子)刘封和曹操的“黄须儿”都十分出色,是战斗力十分强大的猛将。刘备在与曹操汉中对峙之时,刘封和曹彰之间直接交过手,但是那次交手刘封大败,曾大战徐晃三次的刘封,为何仅三个回合败给曹操的“黄须儿”曹彰呢?
首先看来看看刘封和徐晃的多次交战战绩
第一次交战曹操和刘备互相大骂之后,曹操派遣徐晃出战,刘备派出了刘封出战,两人交手中刘封很快败阵下来。此处说明刘封是打不过徐晃的,至少这一次是打不过的。
第二次刘封和徐晃交战是曹操退守阳平关,刘备领兵来战。曹操再次出动徐晃出战,刘封也再次出战,两人打斗了应该不久,这次刘封诈败而逃,但是刘备大军造就声势,让曹操认为有伏兵,所以曹操也后撤不敢追。第二次交战刘封虽然败给了徐晃,但是是诈败,能诈败说明至少能和徐晃打一打,不至于被秒的节奏。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
两阵对圆,玄德令刘封出马。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 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径取曹操。操令徐晃来迎,封诈败而走。
第三回是孟达投降魏国后,刘封与徐晃交战,刘封战不过徐晃,直接逃往西川了。第三次徐晃和刘封交战,其结果依然是刘封败退。总的来说刘封虽然与徐晃交战了三次,但都是失败告终。虽然刘封三次败给徐晃,但是第二次是诈败,第一次和第三次全身而退,说明刘封武功还不至于太差。这是因为徐晃武艺高强,属于一流单挑武将了,刘封能大战徐晃三次,武功最少属于中等了。
刘封与曹彰有过一次交战,在斜谷界口安营的曹操不甘失败,在曹彰来支援之际,曹操想再次和刘备交战。曹操派遣曹彰出战,刘备又派刘封出战,刘封仅和曹彰打了三个回合就败走了,从这里看出在双方都没有诈败的情况下,刘封很快就被打跑,说明刘封和曹彰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
有人报玄德言曹彰到。玄德问曰:“谁敢去战曹彰?”刘封曰:“某愿往。”孟达又说要去。玄德曰:“汝二人同去,看谁成功。”各引兵五千来迎。刘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那么曹彰究竟实力如何呢?除了刘封之外,还有哪些斩获?曹彰在杀退刘封之后,遇到了马超的部将吴兰,双方交战仅2个回合,吴兰就被曹彰刺死了。虽然吴兰在演义实力不怎么样,但是作为马超的副将,应该也算有点本事的,被曹彰两个回合刺死了,而且是在大军中,说明曹彰确实如曹操口中所说的那么厉害。
曹彰实力已经很强了,那么和刘封三次对战的徐晃实力如何呢?与刘封三次交战,徐晃其实都没有使出全部力量了,徐晃的实力不仅仅于此,在当时徐晃可以说是曹魏身边单挑最强者也不为过,因为许褚被张飞刺伤之后就退出战场了,此后鲜有上场。
许褚不在徐晃单挑挑大梁,三败刘封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刘封确实也打不过徐晃,徐晃有多强?仅需要两次单挑来证明自己。
徐晃单挑平许褚,许褚武艺自然不用多说,他能战平典韦,又能战平马超,是单挑中的一流武将,徐晃在和许褚的交战中也不落后,两人曾经交过一次手,当时徐晃还不属于曹操,在和许褚交手50回合双方打平,能和许褚打平,徐晃的单挑已经无需多说了。
除此之外徐晃还能击败关羽,关羽围困樊城,水淹七军击败庞德于禁,让曹操也闻风丧胆。但是徐晃在沔水大战中不仅能率军击败关羽,而且在和关羽的交战中也不落下风。徐晃和关羽大战了八十回合,最终关羽臂力不佳败退,能击败关羽者,在当世已经很少了,徐晃也因此一战成名。
徐晃作为当世名将,且单挑能力也属于一流,在刘封面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因此徐晃与刘封的三次大战是没有悬念的刘封必败。但是,刘封三次败给徐晃,虽然不清楚到底多少个回合被打败的,但是他能全身而退,就很了不起了。而曹彰仅用了三个回合便击败了刘封,刘封遇上曹彰无招架之功。这说明曹彰武功克制刘封,并不是曹彰武功远高于徐晃。
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其实刘封在演义中的实力被弱化了很多,不但对阵前辈徐晃,三次败于其手之外,对比同辈的曹彰和关平,刘封都要逊色不少。
汉中大战,刘封先后和徐晃、曹彰对阵,皆败北,唯一一次胜利是在上庸赶走了孟达,这是他演义人生唯一的闪光点。
刘封战徐晃,抵挡不住,刘封对曹彰,三合而败汉中之战到了最后关头,刘备和曹操处于对峙阶段。两人隔空骂战了一阵后,曹操命徐晃出阵,刘备使刘封迎敌。“操怒,命徐晃出马来战,刘封出迎。交战之时,玄德先走入阵。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
连回合数都没提及到,可能一回合都没有,刘封就被徐晃压制住了,才不得已“拨马便走”。不过徐晃乃曹操手下文武全才的猛将,曾大战许褚五十回合,和受伤的关羽单挑八十回合渐占上风,刘封抵挡徐晃不住倒是可以理解的。
之后还有刘封和徐晃的两次对阵,都以失败告终。“操令徐晃来迎,封诈败而走”;“城后一彪军出,旗上大书“右将军徐晃”。封抵敌不住,急望西川而走。晃乘势追杀。”只有一次和孟达的对阵,刘封才算拿回了点面子:“封大怒,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达败走”。不过接下来,刘封对阵曹彰可就真是让人失望了。“操见彰至,大喜曰:“我黄须儿来,破刘备必矣!”遂勒兵复回,于斜谷界口安营……刘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刘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相比之下,曹彰的战绩就显得耀眼得多,战刘封前:“彰到代北,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战败刘封后,又“一戟刺吴兰于马下”,要知道北方胡人的骑兵和勇猛,一向都是中原汉人的噩梦,曹彰却能打出“北方皆平”的战绩,这就不是刘封可比的了。
刘封不但弱于敌方二代,连己方二代关平、张苞也比不上。关平在关羽手下时,就击退过曹仁,救了关羽回营;三十回合战庞德,不分胜负;杀败东吴老将丁奉;三合败徐商,五合败吕建,追击二十余里而回;和徐晃对阵三四回合,因为后方有失而退兵;和廖化合攻徐晃,夺路而走。
虽然关平也曾两次在徐晃手下吃了亏,可也没刘封那么不堪,就凭关平大战一流猛将庞德三十会合而不败,他的武力值在三国中就排得上是第一流的。而反观刘封,除了击败孟达之外,面对一流的徐晃、曹彰皆不到五合而大败,最多只能排到二流而已。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刘封曾和五子良将的徐晃大战,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徐晃在曹魏猛将系列中属于顶级水平,被归为五子良将,而刘封能够和徐晃大战,其战绩其实是有水分的,经不起推敲,因此三回合败给曹操的儿子曹彰纯属正常,能够不被秒杀算是万幸至极了。
我们一起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刘封为何三回合败给曹彰。
一、五子良将的徐晃的战绩到底怎么样?
徐晃一生战绩辉煌,曾经出战二十次,其中胜八次,平四次,失败三次,己方和对方诈败三次,其他不明情况两次。
比较厉害的对手有关羽、文丑、颜良、张飞、许褚、赵云等人,其中对阵颜良、文丑的结果是失败,而对阵许褚、赵云以及老年关羽均是平手。
可见徐晃的水平比巅峰时期的关羽略差,和许褚以及赵云是同等级的水平。
二、刘封和徐晃之间的对战结果怎么样?
刘封作为蜀汉新生带的武将,他和曹魏大将徐晃之间总共出现了三次对战的情形,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抵差不多,第三次则略有不同。
1. 第一次对战的情形:
操怒,命徐晃出马来战,刘封出迎。交战之时,玄德先走入阵。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操下令:“捉得刘备,便为西川之主。”大军齐呐喊杀过阵来。蜀兵望汉水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
刘封接战徐晃的方式是诈败,目的是引诱敌人。
2. 第二次对战的情形。
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径取曹操。操令徐晃来迎,封诈败而走。操引兵追赶。蜀兵营中,四下炮响,鼓角齐鸣。操恐有伏兵,急教退军。曹兵自相践踏,死者极多,奔回阳平关,方才歇定。
这里并没有描述刘封和徐晃之间打了几个回合,刘封就败走,后面提到曹操提兵追赶,很显然此次作战,刘封的任务确实是诈败,可是如果真的只是诈败,虚晃一枪就跑,以曹操的精明,他能够看不出来?直到蜀军营中炮响鸣鼓,这才让曹操怀疑中了埋伏。
诈败的对象不同,派出的武将也不同。比如对象是徐晃,如果派张飞去诈败,有效果吗?很显然如果张飞大败而归,徐晃肯定是不能相信,这也太假了吧?在一旁观战的曹操能够相信?更不会相信,因此只能派一个级别较低,有比较灵活的武将去迎战,一方面起到诈降诱敌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不至于被对方秒杀。
刘封就是一个合适的对象,能够把假打当做真打,又不会被人秒杀,从而真正的迷惑对手。
可见,刘封确实是打不过徐晃,而且差距非常的大。
3.第三次对战的情形。
孟达曰:“汝死已临头上,还自执迷不省!”封大怒,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达败走,封乘虚追杀二十余里,一声喊起,伏兵尽出,左边夏侯尚杀来,右边徐晃杀来,孟达回身复战。三军夹攻,刘封大败而走,连夜奔回上庸,背后魏兵赶来。
孟达和刘封打了不到三回合就败退而逃,很显然是诈败,当刘封追赶二十里后遭遇到夏侯尚和徐晃的伏兵。这个时候对于刘封来说已经是精疲力竭,一方面他连续奔跑了二十余里,早已气喘吁吁累得不行了,另外一方面遭遇的伏兵众多,左边是夏侯尚,右边是徐晃,再加上刚才还在逃跑的孟达回身再战,三人攻打刘封,以刘封的本事,哪里是他们对手?因此大败而走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刘封和徐晃发生过三次战斗,第一次和第二次均以诈败而告终,第三次则是打群架的方式击败了刘封,总体而言,刘封和徐晃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三、刘封为何三合败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彰?
在《三国演义》中,曹彰的战绩并不多,和单挑的机会很少,记载的只有两次。
一次是和刘封,另外一次是吴兰。
和刘封之间的对战情形:
刘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与吴兰的对战情形:
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在和吴兰的交锋中,吴兰和曹彰打不了数回合就被曹彰刺死。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吴兰不仅被打败了,而且还被杀了,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可见吴兰和曹彰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而刘封虽然也是三回合就败下阵来,可是刘封依然有逃跑的机会。如果继续打下去,刘封依然能够多战几个回合,十几个回合也是可能的事情。
从这里可以推断出,刘封比吴兰要强一些,而吴兰只是马超麾下的一员部将而已。可见刘封即使比吴兰强那么一点,在蜀汉阵营中武力值其实也是比较低,只是他是刘备的螟蛉之子,地位较高,因此出战的机会比较多一些,纯粹是为了刷经验,提高威望而已。
反观曹彰而言,他的领导力和武力值确实非常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力气非常大,能力搏猛兽,这点即使五虎上将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可惜曹彰没有和五虎上将挑战的记录,不然即使五虎上将想轻易的击败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彰字子文,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
另外一方面能够统帅千军万马平定北方乌桓。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操令彰引兵五万讨之;临行戒之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彰到代北,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
可见,曹彰不仅只是一个将才更是一个帅才,这点刘封是远远比不上的,难怪当刘备派刘封上阵挑战的时候,气得曹操暴跳如雷。
两阵对圆,玄德令刘封出马。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
从侧面可以看出,刘封和曹彰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而刘封能够在曹彰戟下走三回合也算是万幸了。
四、总结。
刘封在蜀汉集团中,其武力只能排在马超的部将吴兰这个水平,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以这样的水平能够不被徐晃秒杀已经是非常万幸的事情,幸亏每次派他出战只是诈败诱敌,并非真打,否则以刘封的战斗力早就被徐晃给砍了。
本文参考《三国演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