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俗话说得好:“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就是说,如果两个武功修为很高又水平相当的人打在一起,又不知道适可而止的话,最后肯定至少有一个受伤的。

许褚和马超的那一场大战也可以证明这句古语。当时曹操要讨伐刘备,又担心马腾会在后方袭扰,就把马腾骗进京城,杀害了马腾全家二百多口。马超起兵报仇。曹操和马超双方在潼关展开大战。

马超先是数合杀败了于禁,又二十合打败了一流高手张郃,又秒杀了曹将李通,双方展开混战。由于西凉兵马快枪长,曹兵抵挡不住,被杀得大败亏输。曹操为了躲避西凉兵的追杀,上演了割须弃袍狼狈不堪的好戏。

曹操一看正面对抗,曹兵无法抵挡西凉兵,就准备渡过渭河,然后切断马超的归路,从而战胜马超。结果,马超在曹操半渡时出力,杀的曹兵叫苦连天,自相践踏。许褚夺了一条小船,救走了曹操。因为小船载人有限,为了救曹操,许褚杀了不少己方要上船逃命的士兵。

马超因为没有捉住曹操而遗憾焦躁。韩遂就说是不是一个大汉救走了曹操。马超说是的。韩遂就告诉马超,这个大汉是许褚,号称“虎痴”,英勇善战,来日再战一定不可忽视。

结果第三次双方交锋,许褚还真的站了出来,而且指名道姓地要单挑马超。马超看情势不利,就没有出战。而回营以后,许褚越发地来了兴致,给马超下了战书,挑战马超。马超勃然大怒,发誓要跟许褚决一死战。

这样马超和许褚的经典单挑不可避免地上演了。曹操为了激发许褚的潜力,口口声声地强调马超之勇不在当年的吕布之下。

要知道,当年濮阳城许褚单挑吕布,也是曹操叫嚷着说什么吕布非一人可胜的话,典韦才冲了上去,闹得许褚没能和吕布痛痛快快地打下去。许褚上次大战吕布不尽兴,这一次要大战马超来过足瘾。曹操也是深知许褚的心情,因此把马超比喻成吕布。曹操在宣布给所有的参观者一个信息,那就是:许褚今天如果能够打败马超,就证明当年许褚也可以打败吕布。

曹操的话当然对许褚是一种安慰和激励。也就是许褚打败了马超就等于是打败了吕布,败给了马超也等于是败给了吕布,也不丢人。即,许褚胜则荣耀无比;败则纯属自然。曹操这样说,可害苦了关羽和赵云。这怎么和关羽和赵云又扯上关系了?

因为曹操的“马超之勇不在当年吕布之下”,这样一句话使得有人就死心塌地地认为马超的武功修为高于赵云和关羽。不过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马超的排名在关羽和赵云之后也不算埋汰。

实际上,曹操对别人的评价经常是临场发挥兴之所至,毫无严谨可言。我们一定不能被他误导,在讲究武将排名时,还是要以战场实践为主。

许褚和马超终于上演了《三国演义》最经典的三场单挑之一。哪三场单挑最经典呢?

第一场:许褚单挑典韦:

两人大战了一天,估计在二百余合以上,不分胜负。

第二场:许褚单挑马超:

就是本场比赛。最后两人大战230余合不分胜负。后面再接着描述。

第三场:马超单挑张飞:

大战了一天,又挑灯夜战,也是不分胜负。

这三场单挑是武将之间在毫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的公平决斗,而且每一场都超过了二百多回合,因此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也最经典的三场单挑。我这么说,相信大家没有疑议吧。

许褚和马超两人各尽所能大战了二百多合不分胜负。许褚就转身归阵,卸去了盔甲,脱去了衣裤,然后来了一个“裸衣斗马超”。

许褚裸衣斗马超,又是这次大战的经典看点之一。我们读者看到这里,不禁热血沸腾、叹为观止。而战场观战的将军将士更是看得痴了。许褚的身上筋骨突出,肌肉成块,谁还不是目不转睛、如醉如痴,生怕错了两人的一招一式。这可是百年不遇、精彩绝伦的龙争虎斗啊!

就在大家将要看爆眼球的时候,更为光怪陆离的一幕出现了。许褚扔了手中的大刀,双手握住马超的枪杆,拗断了枪杆,和马超各执一截,互相乱打起来。

打到这个程度,再打下去,就有一个非死即伤了。曹操恐许褚有失,立即派夏侯渊、曹洪左右出击,接应许褚。西凉兵在马岱和庞德的率领下也如潮水一般地杀了过去,双方又开始了大混战。最后,许褚背后中箭,带伤而归。

这场战斗,表面上看似乎许褚跟马超杀了一个旗鼓相当,实则不然,许褚是处于下风的,何以见得?

第一、曹操怕许褚有失,才派出夏侯渊和曹洪的。曹操一直都在关注着战斗态势,他担心许褚有失,那么毫无疑问是以曹操的经验判断,许褚露出破绽了。那么在许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谁胜谁败就无关紧要了,赶紧把许褚救回来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曹操才指挥大家上去群殴。这也是曹操的惯用伎俩。

第二、在大战前的准备阶段看:大战前,许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马超却是仓促迎战的。曹操先是对许褚进行了鼓励和安慰,让许褚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两军阵前,许褚又对马超怒目而视,马超心中害怕而没敢迎战。过后,许褚又下书挑战马超,激怒了马超才决定迎战的。

也就是说,许褚在气势上已经完全压倒了马超。其实也是,马超必须权衡利弊,跟许褚单挑,胜则对大局无关痛痒,败则可能满盘皆输。所以马超的心里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第三、从战斗的结果上看:许褚丢盔卸甲,汗流浃背;而马超则是丛丛容容,好整以暇。

马超在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下,而且还因为牵挂着自己的部队而束手束脚的情况下,打得许褚奋不顾身拼死一搏。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曹操的干预,马超和许褚继续打下去,许褚恐怕是凶多吉少。最后的结局就是:许褚受伤落马,被众军救回;马超也是心有余悸而没有追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许褚裸衣斗马超可谓光前绝后、震古烁今!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许禇裸衣战马超,渭水河畔的这场厮杀是《三国演义》中段非常精彩的一次打斗。许禇与马超连战三局,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没有胜出胜负来。那么如果两将继续缠斗下去,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咱们就根据原著中的一些细节来进行分析。

战前:许禇气势占优

曹操与马超战于渭水河畔,受梦梅居士娄子伯指点,冰冻沙城,一夜而成。马超大惊,又见曹操在阵前,正欲突袭之,突见曹操背后许禇手提钢刀勒马而立,威风抖擞。马超“不敢动,乃勒马回”。回营后,许禇向曹操请命向马超下战书约斗,马超大怒回批“次日誓杀虎痴”

马超忌许禇之威,未战之前,许禇自信心满满,在气势上占有优势。

第一局:两将旗鼓相当

次日阵前,马超挺枪搦战,曹操突然冒出一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大大激怒了许禇。大家都知道,当年濮阳城之战,许禇迎战吕布,二十合不分胜负,曹操就感觉到许禇的弱势,言道“吕布非一人可胜”,随即派上典韦助战夹攻,两员猛将都奈何不得吕布,只得六将齐出围殴,方将吕布击退。

如今曹操突然这么一句话,严重刺激了许禇,话音未落,就“拍马舞刀而出”与马超杀到一处,两将激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

第一局交锋说明,许禇在情绪极度亢奋状态下与马超能够战成平手。

第二局:两人仍平分秋色

百余合后,两人因胯下战马疲乏,各回本阵换马再斗,“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仍然没有分出高下。

许禇的耐力是不错的,当年在葛陂与典韦厮杀,先是“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又“直战到黄昏”方才罢兵,体力充沛。同时,许禇在力量上占有上风,他能够“拽两牛尾倒行百余步”,膂力超群。所以在与马超的战斗中,许禇有力量优势,而马超主要靠的是枪法精妙。

第三局:许禇场面上弱势

许禇杀得性起,飞马回阵,卸去了身上的盔甲,“赤体提刀”,再上阵来与马超相斗。

那么为什么许禇要卸去盔甲呢?我们分析,有三个可能性:一是经过剧烈运动身体发热而导致出汗太多;第二个可能性是经过激斗后体力损耗而导致肢体灵活度下降,而盔甲对身体的灵活性是有影响的;第三个可能性,攻守相间的情况下占不到便宜,许禇放弃了防守,要以攻代守,增加攻击性。无论哪一个原因,许禇是受到了激战的影响。

两将又战到“三十余合”,许禇举刀劈下,被马超闪过,一枪刺来,许禇弃刀挟枪,一折两断。从上面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分析到,许禇卸甲而战确实是放弃了防守,而且增加了身体的灵活性。

若继续战斗:许禇会落下风

马超枪折,两人各夺半截,“在马上乱打”。现在的情形很明确了:许禇夺到的半截虽有枪尖,但许禇擅长的武器是刀,只能抡着打,刺击的方式对全装贯束的马超构不成伤害。而马超拿的是后半截,有枪纂,他要抽到许禇没有盔甲防护的身上,那就是一条血印子。

所以说,如果双方兵将不出来助战,任由两将继续打斗,许禇是会吃亏的。所以曹操“恐褚有失”,命夏侯渊和曹洪两翼齐出,双方混战。而许禇不着盔甲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在混战中“臂中两箭”,而马超却“直杀到壕边”

到了次日,马超又“引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而许禇则再未出战,两将在渭水河畔的这场恶斗高下立见:许禇已是倾倾尽全力,超水平发挥,而马超始终从容应对,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本文根据《三国演义》分析而来,与正史无关。)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如果曹操不派人上来接应,那么许褚就危险了。

许褚渭河裸衣斗马超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此战许褚和马超先是斗了一百多合未分胜败。两人各自回军中换了马匹以后,又恶战一百余合,还是未分高下。许褚杀的性起,回营脱了盔甲再与马超决战。

这一回两人又厮杀了三十多合,最后马超一枪刺来许褚来不及招架,于是弃刀将枪挟住。两人用力夺枪,把枪折断,各自用半截枪杆互斗。曹操担心许褚有失,命夏侯渊、曹洪两人一起上前助战。庞德、马岱也率军杀上来接应。曹军大败,许褚在混乱中也中了两箭,和曹军一起败走。

许褚如果继续和马超打下去,那么是很危险的。

虽然许褚和马超夺枪拿到了前半截带着枪头,似乎在兵器上占些优势。但是马超甲胄俱全,在防御上占据了不小的优势。而许褚上身赤膊,不要说被扎到,就是被枪杆抽一下也会受伤。

更重要的是许褚是以力大出名,在此前的战斗中,许褚脱了盔甲依然在马超一枪刺来时来不及招架,显然这灵活度上远不如马超了。此时两人手中都只有半截枪杆,继续打下去就是近距离内格斗了。近距离战斗时灵活性非常重要,许褚在这种战斗中很吃亏。

所以两人继续战斗的话,许褚很可能会因为来不及招架而不断被马超击伤,这样战下去肯定只有败走一条路。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马超被干掉几率大,因为当时都没有趁手兵器,许褚力大,俗话一力降十会,所以我认为许褚赢面比较大。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三国演义中,单挑戏码百看不厌,如三英战吕布,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如果两员武将单挑次数超过几十回合的话,基本上一方不会被杀,大概率会平局收场。如太史慈与张辽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与黄忠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但是如果一直厮杀下去的话,到最后必然有一方会被干掉的,这需要看武将的后劲足不足了。例如马超与许褚的那场大战,双方战了三次,回合数早已经超过200回合,准确点是230回合,两人不分胜负?

其实胜负已分,唯有曹操看出来了,是许褚败了,他为了救下许褚,下令大军发起冲锋。依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从马超和许褚两人的战绩分析如下。

马超战绩

马超与不少大将进行单挑过,还斩杀过一些二三流武将,如马超刚起兵的时候,他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就是王方,此人是西凉骁将,马超与其交手仅几个回合就将其击杀了。击杀了王方之后,西凉另一名骁将李蒙也被马超活捉了,初出茅庐的马超斩获还是说不错的。

除此之外马超在与曹操大军交战之际,亲自出战杀退或杀死了三员大将,他们分别是于禁,张郃与李通。于禁是曹操的大将之一,仅能与马超战八个回合就败走了,说明于禁与马超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张郃是曹魏武将中单挑能排名前五的将领,与马超交战二十回合也败走了。来了一个知名度不高的李通,马超在数回合之内将其击杀了,随后让曹操闻风丧胆,仓皇逃出,打出了马超职业生涯最光彩的一战。

除此之外,马超还与一流武将张飞单挑过,张飞此人武艺不凡,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能战平张飞,证明马超属于一流武将行列了。在与张飞单挑中,马超没有劣势,两人先是大战两百多回合,接着又是斗智斗勇,还是打了个平手。

许褚战绩

许褚是曹操旗下猛将之一,与典韦并驾齐驱的两大保镖,典韦死后,许褚成了曹操唯一的高级保镖,可以说如同蜀汉的赵云一样。在武艺上许褚是曹魏当仁不让的第一武将。许褚单挑战绩不多,但都挺华丽的。

许褚与典韦的单挑算得上是一次经典,两人交手两百多回合依然不分胜负。典韦在三国武将排名中非常高,许褚能与之打平说明武艺不在典韦之下。除此之外许褚还与赵云大战过三十回合,两人也不分胜负。

那么许褚与马超的那场大战中,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一起回顾一下这场单挑。

在马超与许褚单挑前,曹操就说了一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让许褚非常不服气,直接上前与马超单挑。第一次较量,双方都是满状态,火拼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从这里看出两人初始武艺都差不多,且都有一定的耐力,要不然也不会打到一百多回合了,如果就此罢手的话,双方武艺是平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马超与许褚的第二次较量,双方换了马之后,许褚与马超再打了一百余回合,这次从描述中双方依然没有优劣势,再次平局,依然没有看出谁能斩杀谁的迹象。

对于马超与许褚前两次交战,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第三次交战,许褚做了一些改变,把自己的盔甲都脱了,什么防具都没穿出战马超,而马超什么都没改变,两人打了三十多回合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转折,许褚砍马超被马超躲过,马超刺许褚被许褚夹住了枪,最后两人抢一把枪,拗断了枪杆一人一半。

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许褚放弃了自己的大刀,与马超夺枪,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许褚不擅长使用枪,就算许褚抢到了枪,在运用不熟悉的情况下战斗力会大打折扣,而此时马超与许褚两人手里各自有半支枪,如“泼妇”一样乱打。曹操一直在观战,看出许褚处于下风,感觉到许褚会有危险,急忙下令让夏侯渊曹洪两人接应救援许褚了。

从许褚与马超的第三次单挑中,许褚舍弃了自己的刀,首先在决策上选择错误,在和马超争夺枪的时候也没有拿到优势,一个经常使用枪的马超和一个平时使用大刀后用枪的人单挑,显然马超在接下来的单挑中会占据很大优势,会凭借自己用枪的经验打赢许褚。

因此,马超和许褚单挑230回合,如果继续打下去,许褚被干掉的概率大,唯有曹操看出来了,于是派出夏侯渊、曹洪两员大将,救下许褚。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许褚裸衣战马超,是小说里一场很经典的单挑战例,大飞熊曾经分析过这场单挑只是场面上平手而已,实际的战力许褚绝非马超的对手。所以,假如许褚战马超二百三十回合以后,曹操不先发起兵战冲锋,吃亏的肯定是许褚。而且,两军混战之后,许褚中了两流箭,马超还能追杀曹军,可见许褚是强弩之末,这更增加了再打下去许褚会被干掉的概率性。按此推算,许褚必然是被干掉那一个了?但是,大飞熊还是认为,不能说马超武艺更强,他就能干掉许褚,至少在第一次单挑中,马超杀不了许褚。

原因有很多,首先许褚和马超是同一个层次的武将,都是超一流的高手,但是马超属于顶级的,许褚的排名要靠后很多,但是也别小看许褚,他的武艺已经进入鼎峰期。举个例子,马超在潼关之战,八九回合击败于禁,二十回合击败张郃(失败最快记录),又奋力杀死李通,表现相当勇猛。但是,进入鼎峰的许褚战绩也不差,比如汉中之战许褚一人战退杨昂杨任的联手,杨昂是被张郃收拾的,杨任能和夏侯渊三十回合战平,最后拖刀计杀之,也有一流的水准;还有濡须之战,在曹操败军之际,许褚一人三十回合战平周泰和韩当,周泰是东吴的猛将,武艺一流,韩当差点,弱一流左右;所以,进入鼎峰的许褚,武艺不会差马超太多。

再看许褚和马超的单挑,前二百回合两人打成平手,这是实力的体现。之后许褚脱掉衣甲战马超,显然知道自己快走入下风,心有不甘,觉得衣甲碍事,同时也是对马超表明死战到底的决心。果然,再战三十回合后,许褚力大,丢弃自己的兵器,折断马超的长枪,掩盖了许褚兵器较量走入下风的劣势。再说马超,论武艺,马超的鼎峰在年少,原文“年方十七,勇猛无敌”,即便过了鼎峰,马超的武艺还是在许褚之上的。问题是,马超和曹操见面时,对许褚有了忌惮,自然也会影响了发挥。而且,马超擅长的兵器是枪,被许褚生生的折成了“双截棍”,失去了优势,所以很可能继续打平。因为,马超的优势是兵器的竞技技术,许褚的优势是力量。

所以,许褚能和马超单挑打平,是利用了很多客观条件,千万不要小看了许褚,他是最善于利用周边道具的将领,比如飞石退敌,用马鞍当盾牌掩护曹操等等。另外,他也是和曹操配合最默契的大将,比如:官渡之战,许攸自认为功劳大,于是开口闭口一个“阿瞒”的叫,曹操是忍气吞声,于是许褚找了一个借口就把许攸给杀了,结果曹操也只是责骂了几句而已;铜雀台,宗室大将和外将分着不同的衣袍,上场比箭,结果徐晃破坏规矩,夺走了原本属于夏侯渊的锦袍,差点造成两派对立,还是许褚用一招看似“无理取闹”的方法,化解了这场危机;所以,曹操怕“许褚有失”,令夏侯渊,曹洪率军出击,一方面自然不希望许褚受伤,一方面也要趁着许褚和马超打平之时,进行兵战,不会伤了士气。只是,曹操还是低估了马岱,庞德和西凉军的战力。

所以,综上所述,潼关之战马超和许褚打到底大概率杀不了许褚,最多打败而已,但是如果有第二次交手的机会,马超已经对许褚有全面的了解,许褚就危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