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结果将会很尴尬。当时,曹操仅剩300多士兵,身边的大将许褚、张辽、徐晃、张郃等等,不是遍体鳞伤就是精疲力尽。
也就说,曹操的这支小队伍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丝毫的战斗力了。面对巅峰时期的赵云,他们毫无反抗能力,只能束手就擒。剩下的士兵,要么举手投降,要么被消灭干净。所以曹操就会和众将一起,苦苦哀求赵云放他们一马。
曹操会声泪俱下地说:“子龙将军啊,长坂坡你陷入我万军之中,是我不让放箭,你才得以突围的。”赵云会大义凛然地说:“你是有所图的,只不过没有达到目的而已。”曹操说:“不管怎么说,也是我放了你一马,你今天总不能以怨报德吧!”赵云低头沉思了一会,昂然挺胸而言:“我今天奉军师的将令而来,岂敢以私废公?”
然后赵云纵马挺枪,直取曹操。许褚迎了上来,只一合被赵云挑飞了大刀,赵云又用枪杆把许褚打落马下,众军士上前绑了。张辽、徐晃和张郃一拥而上,群殴赵云。赵云的长枪神出鬼没,不一会就一枪挑中了张辽的战马,张辽摔落马下,被赵云的军士绑了。徐晃的大斧头也飞上了天,只好束手就擒。张郃一看局势不好,转身就跑,赵云并肩赶上,伸出右手,一把将张郃生擒过来。
赵云大获全胜,然后喜滋滋地押着曹操加上曹操的残兵败将回到军营。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处分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就是绞尽脑汁,也实在是想不到尽善尽美的处理方法。刘备和诸葛亮有以下几个选择:
第一、把曹操交给东吴。毕竟东吴是赤壁之战的主力,这个最大的“成果”应该由东吴享受。但是这样做有推脱责任,嫁祸于人的嫌疑。东吴孙权和周瑜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不会接受这个烫手的山芋,否则就可能引火烧身。弄不好东吴就会玩火自焚。所以此为下策,孙权会坚决拒收。结果,刘备、诸葛亮自取其辱。
第二、将曹操斩首示众。这一条显然是下下之策。斩杀了曹操,曹丕就会整合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李典、乐进、臧霸、文聘等等大将的势力,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刘备。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刘备再也无力抵挡。
另外,汉献帝还在曹丕的手里,要杀曹操,肯定也担心汉献帝的安危而投鼠忌器。所以,这一条是绝对行不通的。
第三、礼遇曹操,然后送曹操还都。这样做就等于是刘备承认了自己以前的所有反曹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那么,穰山之战是错误的;火烧博望坡是错误的;火烧新野是错误的;赤壁之战也是错误的。那么刘备就不如直接投降曹操得了。也就是说,汉献帝的衣带诏也是错误的;称曹操是“国贼”更是大错特错。横着是,转了一大圈,刘备对自己和汉献帝来了一个全盘否定。
第四、留着曹操,来个“挟曹操以令诸将”。以曹操来挟持曹丕和曹操手下诸将。这个风险太大,如果曹丕以汉献帝的名义命令刘备交出曹操,刘备是听还是不听?如果不听,那么刘备的兴复汉室,匡扶正义就是自欺欺人,将会化为泡影;如果听,那么还是要灰溜溜地把曹操送回去。
刘备是左右为难,他心中不停地念叨:“子龙啊,子龙,你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这正应了那句话:“请神容易送神难”。作为大汉天子的岳父,又是当朝丞相的曹操无疑就是一具不能随便乱请的“大神”啊!对此,年轻单纯的子龙哥哥当然是不得要领。
还是诸葛亮有办法。那就是放,只不过怎么放,分寸要拿捏的丝毫不差。由谁来放?当然是关羽,因为曹操昔日对关羽恩重如山,所以由关羽去放曹操,既能让曹操深信不疑,又能保留刘备的颜面,还可以对东吴应付过关。
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旧日恩情而放走了曹操,谁又能怎么样呢?谁又敢把关羽怎么样呢?对于关羽的“忠义”谁还敢有所微词吗?刘备同意了诸葛亮的方案,那就是由关羽执行暗放曹操。
于是,刘备找来关羽:“二弟,你是不是应该去看看文远哪?毕竟你们是多年的生死之交啊。”关羽其实早就想去看望一下张辽了,只是一直没好意思开口,真没有想到大哥刘备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关羽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大哥更加死心塌地,心服口服。这样关羽就来到了关押曹操、张辽、许褚等的地方。
张辽一见故人,热泪盈眶。关羽也哽咽而泣。关羽慰问了张辽。张辽突然眼睛放光说:“云长,你是来放我们的?”
“当然不是。”关羽遗憾地摇摇头。
“那么,你来看望我们是不是刘使君的意思?”张辽又问道。关羽点了点头。
“这就是了。”张辽接着说:“云长,刘使君是想要放我们走啊。”关羽疑惑不解。
张辽说:“我们关在这里好几天了,刘使君不闻不问,揆情度理,是他感到为难。杀掉我们或者继续留下我们,樊城的曹仁近在咫尺,一旦得知消息,十万大军顷刻而至。届时刘使君如果应对?曹丞相的对手是孙权而不是刘使君,这个人人皆知。放走曹丞相,孙权就不敢妄动,否则孙权就会对刘使君赶尽杀绝啊!云长。”
话说到这个程度,关羽也有所心动。曹操等也立即痛哭流涕,恳求关羽放他一马。
张辽见火候差不多了,就说:“云长,你放了我们,对刘使君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是……”“只是什么?”关羽问道。
“只是苦了云长你自己了,因为一段时间内,你要背着假公济私的大黑锅。”
一贯喜欢舍己为人的关羽立时意气风发,“如果有利于刘使君的大业,别说是一时背着黑锅,就是吾一生都背着黑锅,又有什么了不起?”
关羽立即把曹操和张辽等人带出帐外,然后给他们安排战马。放曹操等人扬长而去。等过了几个时辰以后,关羽就来到诸葛亮的大帐,向诸葛亮请罪。
诸葛亮听说关羽放了曹操,心中大喜,但是依然丝毫不露声色,喝令将关羽拿下,准备“军法从事”。
刘备及时赶到了并苦苦哀求诸葛亮网开一面。张飞也出言威胁说:“谁如果敢动二哥一根毫毛,我就跟谁拼命。”
诸葛亮强忍着不笑,喝令军士放了关羽,暂且记下此次罪过,以后再犯就数罪并罚、定斩不饶。
赵云眼见到手的功劳被关羽给搞得鸡飞蛋打,但是碍于关羽在刘备阵营崇高的地位,他也不敢有所不满只好忍气吞声以括囊守禄。
关羽直到最后,还是背着因私废公放走曹操的大黑锅,刘备、诸葛亮也没有给他正名。可能刘备是要等恢复汉室,理想实现的时候再昭告天下吧。但是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到了今天,很多《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都看出了端倪。刘备和诸葛亮自作聪明,以为把关羽蒙在鼓里。其实要不是关羽以天下苍生为念,甘愿自我牺牲,普天之下,谁又能欺骗的了我们的武圣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关羽的武圣之名真的是实至名归!
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看来你是不懂三国,更不懂诸葛亮,他派关羽截曹操,有两点用意,一是当时如果灭了曹孟德,刘备之流还没有占脚之地,会很快就被东吴消灭,二是诸葛亮深知曹操待关羽不薄,而更知道关羽是大仁大义之人,给关羽一个顺水人情,断了关羽的念相,无疑是一手好棋
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发展,这个问题是很可怕的😨!
倘若有张飞、关羽在华容道之前劫杀曹操的困兽,到了华容道又遇到赵云!曹操是极其聪明的👍!赵云是相当谨慎的👍!👍!我的推测可能的话,曹操应该就在华容道收下了赵云。
首先,赵云是不可能加害曹操,这一点是无疑的。因为,当时的赵云家就在冀州,是曹操的魏的封地,赵云离开家8年(200年投奔袁绍——208年赤壁之战)家乡的变化非常大,已经成了雄安新区了😂!所以,此时的赵云对曹操应该是心怀感激的。
第二,曹操是很了解赵云的,他不可能与赵云硬拼。谋士中徐庶与赵云的关系非常好,赵云对徐庶言听计从!“当初,将军与刘禅不曾遇到弓箭🏹️的阻击?可能记否!!!”但是,赵云毕生也是不欠人情的。“虽然没有弓箭🏹️,陷马坑、大锤、长戟、青釭剑,晏明、钟缙、钟绅、杨明、朱慈、高平、高槐、晏腾、韩琼、牛贤、曹成、曹顺、王雄、王飞、淳于安、淳于普、夏侯恩、赛猿精、公孙王、胡车儿、刁麟翔、张台、邢烈、夏侯亭、吕英、典杰、慕容平、曹信、刘虎、马胜、孙韩、杨维、欧阳烈、方成、张荣、周达、李宝、曹彭、王贺、越兮这些做鬼的冤魂,还有曹洪、张郃、焦触、张南、马延、张凱这些健在的名将,总是有得吧……”,曹操无言以对?
“将军素以仁政治天下为己任,曹公施仁政于天下,人所共知!将军岂不闻冀州黎民百姓对曹公的感恩戴德?向者,将军投公孙瓒而去袁绍,袁绍逼杀公孙瓒时,将军安在哉?曹公灭袁绍平天下,将军欲行袁绍之事乎?”估计,赵云此时已经放弃堵截曹操的意愿了。
“将军自度,以将军之智,比徐元直、崔州平如何?”
“不如”。
“现二者皆在营中,将军欲相见否?如将军之乡人张燕者,此皆世之枭雄,今其举众降曹者,无不祈求仁政之所治,独将军求仁者乎!以将军之所求与曹公之所施,不谋而合。将军可愿求大义于天下否?”
“然!容足下休书于刘使君,当还其部将,只身随明公。”
“将军追随曹公于乱世,卿不负孤,孤必不负卿也!”
让赵云在华容道截杀曹操,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事实上,如果诸葛亮安排赵云去守卫华容道,最终的结果将会和关羽守卫华容道的结果差不多!最多不过多杀点曹操的文臣猛将,但是曹操本人,肯定是能够从此战中逃脱的!至于为何本文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主要是基于诸葛亮根本不想杀曹操的想法来看的!
诸葛亮不想杀曹操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刘备和诸葛亮派关羽前去华容道埋伏,目的就是想要活捉曹操,或者说击杀曹操。但是最终关羽因为自己曾受过曹操大恩,下不去手,将曹操给放走了,令大家非常遗憾。许多人甚至说,要是当初关羽没有放走曹操,直接就地斩杀了曹操,那天下何至于三分?刘备说不定早就一统天下了。
不得不说,上面的这些看法都想得太过于简单,太过于理想化了!当时的情况,其实曹操是不能死的,曹操要是死了,刘备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并不想在华容道击杀曹操,所以诸葛亮才会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借关羽之手,把曹操给放走!
说到诸葛亮不想杀曹操,许多人其实并不服气,毕竟曹操算是刘备的生死大敌,凭什么说诸葛亮不想杀曹操?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接下来我们就从三方面来论证,为何说诸葛亮不想杀曹操?
一、诸葛亮对赵云张飞的军事安排
我们先看看赵云对曹操的伏击一战,他是怎么做的。
原文: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赵云伏击曹操,曹操派出徐晃张郃前来对敌,自己率先跑路,徐晃张郃见曹操撤离后,他们也快速撤离了战场,按道理说,敌军撤退,赵云完全可以继续挥军追击,但是赵云却并没有这么干,而只是命手下打扫战场。从“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完全是赵云放走的,如果赵云继续追击,曹操不一定跑得了。那么赵云为何要故意放走曹操呢?难不成他在报恩?报答曹操在长坂坡没有放箭之恩?
接下来我们再看张飞对曹操的伏击,看他是怎么干的?
面对张飞的伏击,这一次曹操派出了许褚、张辽、徐晃三人拦截,最终得以逃脱。但奇怪的是,这一次张飞也没有追击曹操。从原文“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张飞采用了和赵云相同的打法,只是阻挡曹操走这条路,根本就没想过去追杀曹操。这就让人很奇怪了,如果说赵云这么干是为了报恩,那张飞这么干是为了啥?他可从来没有受过曹操的大恩啊?
事实上,综合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张飞赵云之所以选择放走曹操,而不是追杀曹操,很可能是得到了诸葛亮的命令!当时诸葛亮给了赵云张飞一人三千兵马,这些人马对付曹操的败兵是绰绰有余了,然而他们却只顾抢夺物资,打扫战场,根本没想过去追杀曹操,这很可能就是诸葛亮特意下的命令,只让他们把曹操往华容道赶就行了,不要求追杀曹操,这其实就是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的体现。
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让张飞赵云全力追杀曹操,曹操真的跑得了吗?面对赵云张飞,曹操说不定还没到华容道,就已经被抓获了。退一步讲,如果诸葛亮真想杀曹操,一定会让张飞赵云追击的,即便斩杀不了曹操,把曹操逼到华容道了,也可以和关羽夹击曹操啊,曹操必死无疑!
看了诸葛亮对赵云和张飞的安排,张飞和赵云的表现,我们基本就可以断定,诸葛亮在出兵前其实对这二人是有过交代的,诸葛亮本身并不想杀掉曹操!
如果说从诸葛亮对赵云和张飞的安排上,大家还是不能确信诸葛亮不想杀曹操,那我们可以再看一看诸葛亮对关羽的安排!
二、诸葛亮对关羽的安排
诸葛亮在安排众将的任务时,其实故意把关羽给漏下来了,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在安排赵云和张飞的任务时,诸葛亮都给了他们三千兵马,但是在安排关羽的任务时,诸葛亮却并没有给关羽任何兵马,只是让关羽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前去伏击曹操。当然了,诸葛亮也不能光明正大的不给关羽派兵,毕竟你让别人干活,却不给别人派人,肯定会落人口实的。为了不落人口实,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
原文: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诸葛亮先是不给关羽安排任务,引起关羽的不满,而后以担心关羽会手下留情为由刺激关羽,更是引得关羽大为恼火,最后再用军令状来刺激关羽,激得高傲的关羽不要诸葛亮的一兵一卒,就拿自己本部的五百校刀手去捉拿曹操。事实上,这便是诸葛亮的故意谋划,他早就测算过了,如果只带五百校刀手,根本无法拿下曹操!
三、诸葛亮和刘备的对话
刘备听说诸葛亮对关羽的安排后,大为不解,因为他了解关羽的为人,知道关羽重情重义,所以他跟诸葛亮说,如果把关羽安排在华容道,不一定能够抓获曹操。但是接下来诸葛亮的一番话,却直接说出了他真实的想法!
原文: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地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可以看到,当时的刘备其实还是有诛杀曹操的想法的,所以他会担心关羽把曹操放了。但是诸葛亮却说,此时的曹操命不该绝!他是故意这么安排的,故意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而目的,也是做个顺手认清,让关羽去还恩情而已!刘备何等聪明,他一听诸葛亮这么说,顿时也懂了,此时确实不能杀曹操!
虽然说他和曹操乃是生死大敌,但是现在他和孙权的联盟关系其实也并不稳固!江东孙权,本来就对荆州充满觊觎之心,此时击败曹操,孙权必定会大举进攻荆州,若是曹操去世了,曹魏必定陷入内乱,对荆州的掌控力变弱,那孙权肯定会一举占领荆州,失去了曹操威胁的孙权,必然会把刘备当做抢夺荆州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对抗曹操的盟友,这样的话刘备必定是无法做大自己,这和隆中对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规划相矛盾,所以暂时不能杀曹操。
除此之外,曹操虽然可以轻易杀掉,但是曹魏势力并不能轻易击败,等到曹魏势力稳定下来后,为了给曹操复仇,刘备必定成为进攻的主要目标。所以说,刘备要想成就帝业,必须严格按照隆中对的策略,维护好和孙权的关系,不断地增强自身实力,为自己赢得坐大的机会。
赵云守卫华容道
通过上面的三个论证,我们基本可以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诸葛亮在此战中并不想杀曹操!
既然诸葛亮不想杀曹操,那接下来的讨论就非常简单了!虽然赵云武力高强,军事能力也不错,表面上看他可以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轻松拿下曹操,但由于诸葛亮本身的目的是放了曹操,所以赵云根本不会有如此展示的机会!
如果诸葛亮让赵云前去守卫华容道,首先他肯定不会给赵云派去许多兵马。关羽守卫华容道,诸葛亮未出一兵一卒,关羽只有自己的五百校刀手,可见诸葛亮认为,五百人不足以拿下曹操!赵云不同于关羽,没有自己的部曲,所以诸葛亮最多也就给赵云派去五百兵马。而赵云带着这五百兵马,是不足以拿下曹操的。
除了不给赵云足够的兵马,诸葛亮势必还会把赵云叫过来交代一番,告诉赵云不要捉拿曹操,只要抢夺军械物资就好了。而赵云这人,又是出了名的听话,所以说在诸葛亮的一番告诫下,赵云只能乖乖的去华容道伏击曹操,最终乖乖的放走曹操!
结语
很多人认为,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前去守卫华容道,一定能够拿下曹操,因为赵云和曹操没有交情,不会手下留情。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华容道能不能拿下曹操,其实最主要的决策者并非是关羽或者赵云这些武将,而是诸葛亮!诸葛亮早就算准了曹操会走华容道这条路,如果他真想杀曹操,曹操无论如何也跑不掉。但是当时的诸葛亮本质上不想杀曹操,所以说,即便是把赵云派去了华容道,他也杀不了曹操,因为诸葛亮不允许!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如果诸葛亮安排赵云去守华容道的结果会如何呢?
我认为与派关羽去的结果出入不大,曹操都不会丧命。
赵云因长坂坡一战出名,却事出有因。赵云不但救了刘备小儿子阿斗,还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堪称完美。
孰不知,非是赵云武艺超群,而是得益于曹操有意要收降赵云,而故意放了赵云一马。
曹操一是下令不准放箭,二是没派身边众多大将去合围赵云,只要捉活的。赵云才得以杀出重围。
如今在华容道曹操与赵云狭路相逢,双方却换了角色。常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曹操带着残兵败将,斗志疲惫勇气全无。
面对咄咄逼人的赵云,自叹曰:“今番此命休己”只得强打精神,上前一揖曰:“子龙别来无恙乎?”赵云用枪一指曰:“吾奉诸葛丞相将令,专在此恭候尔等多时,请曹丞相自下马就缚,随我回营交令!否则杀戮大开,尔等安能幸免乎?”
曹操环顾左右,皆低首无语竟无一人敢言战者。曹操长叹一声:“也罢!请子龙放开我手下一干人等,吾自随子龙面见刘使君,何如?”
赵云略一踌躇言道:请丞相下马留下就缚,余者请便!”随令众军士让开一厢,曹军残兵一众人等默然,讪讪而去。
赵云自押着曹操回营交令,后事不表。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如果诸葛亮安排守护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守护华容道,曹操的水军。只有二万多人。几十万都是陆军。就是牺牲全部从荆州得来水军,还有几十万军事素质高训练相当熟练人马,指挥得当,非常能战的军队。
曹操是伟大军事家,,非常有能力,指挥打仗非常了得,就是当时疫情严重,如同今天印度一样爆发。也是病多死少,严格不可能让军队溃烂。赤壁战败更是组织得当后退有序回到北方
而孙权只有三万人,加上刘备带兵只有一干多人,又不能飞速招兵买马。他没有本钱和粮草,人家去他那里当兵,也要必须有吃有喝。他都没有。他也是投奔孙权而来的。孙权并没有给他一切,就是把刘琦的一万人马当作自己队伍,满打满算也无法和曹操巨大队伍抗衡。曹操更是希望能追来打击。
更何况赤壁之战,是周瑜直接在领导指挥。他和程普协助作战。周瑜率军烧毁曹操,水军战船。并没有力量歼灭敌人。发生如淝水之战曹军有自相贱踏,伤亡残严事件,曹操是船毁以后,无法渡江。主动组织指挥后退。
周瑜没有敢箭雨荫天中上岸追击,曹军也没有溃不成军,似前秦军风声鹤泣,草木皆兵的下场。一个大将曹仁在江陵。就把周瑜挡在长江南岸一年之多。
更没有奇葩,一个刚刚入伍的诸葛亮,为刘备去江南,联络孙权成功,为队伍找落脚地方,就能似韩信一样成为大将军。刘备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还是普通′士兵。刘备当时渡日如年,都在周瑜手下当差,还没有招降江南荆州四郡太守有了基础,只能跟随周瑜,与程普并肩联合作战,立营在长江南岸。与北岸曹操水军对峙。
周瑜用黄盖之计诈降,烧毁了曹军水军所有战船。曹操回撒到南郡,周瑜与程普,刘备,与江北江陵的曹仁打仗,对峙一年多。还败多胜少,周瑜还身受重伤。是甘宁献计偷袭夷陵,引曹仁去救。周瑜半路截杀。曹仁才大败逃向北方。周瑜和程普追到南郡占领了江陵城。
刘备乘机挥军南下招降零陵,长沙,武陵,桂阳的太守,成为荆州主人。根本就北去追击曹操军队。也就没有发生,关羽在华容道捉放曹操事情。
那时刘备年近五十岁了久经杀场当过徐州牧和豫州牧有相当厉害军事才能和深厚战略战术的思想,乘着周瑜攻打江陵失败,身受重伤后,就脱离周瑜指挥。去攻打长沙。
关羽还在长沙作战中,被黄忠所败,差点就被长沙太守韩玄指挥黄忠射杀亡命,。还好只是黄忠不从,反倒是黄忠协迫太守韩玄投降了刘备。关羽因此却记恨黄忠一生。不与黄忠为伍。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在华容道上擒拿住曹操,又放了曹操。那是文学家罗贯中想象创作的结果。
诸葛亮就更没有本事和机会做指挥那时他没有能力统兵打仗带队伍。二十七岁还是光杆一个。当然有凭借刘备三顾茅庐,他分杵时局指出天下将三分,刘备如果能夺取荆州,益州则能成为一方霸主的战略和刘备亲密一点。也主动去江东为刘备找到落脚点,成为军师中郎将,是刘备成为荆州主人以后给得。让他专门负责记录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资税费调整,充实军员的任务,却离开刘备身边。更没有有自己力量队伍,去抓曹操。
不能不说,当过徐州牧,豫州牧的刘备,相当聪明,有策略。乘着周瑜领军攻打江陵曹仁失败,身受重伤,离开军队无法指挥的机会。主动脱离孙权管制,乘机夺取江南荆州四郡。有了争霸的坚实资本。
也让周瑜非常嫉妒和气愤,要孙权剥夺他军事指挥权力与地盘,交给自己。
孙权以曹操还在北方。需要利用刘备。不许可。
周瑜又设计软禁刘备。他把刘备安排在公安驻扎,成为孙权妹夫。自己为南郡太守,驻扎江陵,时刻看管并无绝对实力刘备动向。江南荆州四郡都是投降而来,有相当自主管理权。周瑜又制定出夺取益州,换取荆州计划。孙权同意批准。周瑜让孙权找来刘备商量,说是周瑜联合刘备,一起去夺益州,益州交给刘备荆州孙权收回。不想周瑜却在丘巴病逝,计划没有执行。刘备也没有不同意。
鲁肃接了周瑜班后,就又安排特务庞统打入刘备身边劝说,推动这个计划实施,刘备还是不为所动。
诸葛亮有哥哥在孙权身边。成为高级将领。诸葛亮早就熟悉东吴内部情况,认为庞统是人才也推荐一番,庞统成为刘备身边军师,为治中。
在张松,法正也要刘备去夺取益州情况下。庞统又百般劝说,刘备才去夺益州,庞统是为了完成周瑜制定计划孙权要鲁肃借荆州换益州的计划任务跟随刘备。可见那时诸葛亮只有建议权,没有指挥权。更不可能指挥赵云去守华容道。到是庞统聪明混成成为刘备的红人,和刘备一道去四川,夺取益州。还献出多个奇计,使刘备势如破竹取得很多胜利。打到雒州。为刘备取得益州,立下大功。但终因身份暴露,中流失身亡。
死后,刘备明白地说,庞统因死而荣。
赵云那时以专门保护刘备卫士在夺取桂阳立功杀了桂阳太守赵范,成了桂阳太守,刘备带三万人马去四川任命赵云荆州留守司马全面负责军事在江南驻扎更没有机会去守江北的华容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