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乐趣。”我要说的是:“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而少年时代,看连环画是我最大的乐趣。”
那时候,为了看连环画我可是煞费苦心。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一本连环画,我就想尽一切办法凑钱。我把母亲给我的零花钱攒起来;再就是到山上去采桑螵蛸(螳螂的卵,可以做药材)、蜂房等卖到供销合作社赚钱;另外捡废铁、捡废报纸、收集废酒瓶等卖钱;有时还跟母亲撒谎以买作业本的名义要钱。
我很少买零嘴吃,把搞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了连环画。我最喜欢看古代或名著历史改编的连环画。像《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等等,我是遇到必买。这些连环画都是连续的,新华书店一次可能发行几集,我只要是没有看过的,都收入囊中,绝不放过。有时候看完了第一集就盼望着第二集。像《三国演义》有时候买到了第二集、第四集或者是第六集,中间漏过的哪一集,心里不舒服啊,有悬念啊,那种渴望是无法想象的,也是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路遥愁过市,家贫梦买书”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当时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出生在农村,我们村没有新华书店,所以我买书只能到镇上或者是更远的县城去买。我姐姐和哥哥在镇上读书。他们知道我喜欢连环画,也都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给我买了连环画。姐姐和哥哥在学校寄宿,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四点左右他们放学回家。
于是,每个周六下午三点半左右,我就到村头的路口等着姐姐和哥哥。老远看到姐姐和哥哥回来了,我就跑步迎上前去,我们姐弟手拉着手,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一起往家走。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现在的独生子女是永远体会不到我们那时候的姐弟情深和兄弟情深的感觉了。一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姐姐和哥哥的书包里翻出连环画。我捧着那崭新的小书,爱不释手,看的时候每翻一页都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它们。看完一遍,就接着再看一遍,然后再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藏起来。
“夜来幽梦忽还乡”。如今年过半百的我经常在梦里出现这样的情景:儿时的我在村子的小桥头,徘徊张望,翘首等待放学回家的姐姐和哥哥。
为了多看书,我就四处求借。借书的经历最难忘的是一个大雪天,下着一尺多厚的大雪。我踏雪步行去邻村一个同学家里借书,回家的时候,两只鞋子湿的透透的。我的手脚冰凉,都冻得不能正常屈伸了,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难受,立即钻进炕头的被窝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借回来的连环画。“雪天拥被读画书”,真的是我最深刻的记忆,也是我最幸福的享受。
为了买连环画,我还有过“以书养书”的经历。就是,把自己看过的书卖给其他的小伙伴,从中挣点差价。比喻我的书是0.18元买来的,就卖0.20元,我赚他0.02元。这样铢积寸累也可以赚到一本书的钱。为此,小伙伴们还对我十分崇拜,我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村的孩子王。我买书、卖书、赠书、借书、交换书、倒腾书,因此我在我们学校里左右逢源,几乎跟每一个同学都是好朋友。我因为书而成了我们学校的“名人”,老师却为此头疼不已。
还有一次,我因为上课看课外书被老师逮着了,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惩罚。老师让我亲手烧掉我看的课外书,我当时被呛得眼泪汪汪。同学们都安慰我说,不就是一本书吗?不至于伤心难过的流泪啊!如今想起这些往事,我内心深处感到温暖不已,也无限失落。
由于种种原因,我儿时收藏的连环画大部分都不翼而飞了。当时没有什么感觉,最近十几年里,我非常的怀念那些连环画。我就开始想法搜集。后来到文物市场买回来一些。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一共48集的,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再一次收集齐全了。
由于经济条件和时间的原因,我也不可能把原来丢失的连环画都买回来了。我小时候有四五千本,现在只买回来一千本左右吧。有些实在买不到原版的,就只好买本盗版的代替,聊胜于无嘛。不过现在买回来的这些书,品相是远远不如我自己当时收藏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原来一角钱多点的连环画,我现在都要花几元钱才能够买到。有的甚至是十几元。像《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册《战长沙》,当时我收集到了47册,就差这一册就齐全了,结果我转了好几个市场,用了好几年的功夫,就是买不到。去年的3月19号,我闲着没事,就又去了文化广场,正好遇到了一个小贩,他的摊位上就有这一本。我就问他卖多少钱,他要价20元,我就二话不说,痛痛快快地买了下来。因为,买到这一本,我的全套的《三国演义》就收集齐全了。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大计较价格是多少了。这一册也是我买到的最贵的一册。
我的一个朋友,原来是我们公司的业务经理,他从90年开始搞收藏,现在开了一个文物店。他经常邀请我过去参观探讨收藏的有关事宜。他收藏了许许多多的字画古董和书籍。有古代的帽筒、钱币、玉器、瓷器等等。每次我去看了以后都感到羡慕不已,叹为观止!他收藏的各类连环画有一万多册。
这就是我的连环画“情结”,一想到儿时看连环画那种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情景,我就激动万分,感怀不已。因此我喋喋不休地说了这么多,衷心感谢各位朋友用善良的眼睛坚持着看到这里。
所以,这位朋友如果收藏了三万册以上的连环画,实属不易。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连环画收藏界的顶尖水平了。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需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和心血,更需要对这项事业的无与伦比的爱。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在全国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肯定是数一数二的水平,这只是从数量上来说,还得从品相、题材、稀有度来看。如果有3万册好品相、好题材、套书成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至少要有足够的连环画知识,充足的资金,各种购书渠道,还得有个大房子才行[呲牙][呲牙][呲牙]。我收集连环画也有二十多年,2007年处理了三千余册品相一般的,到现在也只有1.5万本连环画,收集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大概有一万二三册左右,加上二千多册再版和新版。所以有3万册的话,真的牛,可以开展览馆了。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七八十年代画连环画的画家全是高手,素质高技术全面,责任心强。目前留存下来的连环画,有许多是珍品,技术含量特别高。现在也是范本,连环画作者是绘画领域里技术要求最全面,创作最心苦,挣钱最少的人。所以才画的人少,发展较慢。真希望有好画画的象七八十年代一样,画的好,人也好,价格平易近人普通大众购买得起。就到这里了谢谢!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收藏界算不了什么。在古藉善本收藏中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连环画收藏方面来说,那可是响当当大佬级的收藏者。很风狂,很牛逼,较专业。这3万册连环画若是有“文革”时期连环画和“样板戏”连环画就好了,由于“文革”连环画具有不可再版性,其特有的收藏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
专业级收藏者就是要持之以恒,多多益善,能倾其一生将收藏进行到底的收藏家并不多见。在我国长春市有位相机收藏家,从27岁开始收集照相机至今已经50多年了,在他收藏的400多台胶片相机中,有131台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大画幅相机,还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说唐》连环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版,全套共22册,目前市场价在380元人民币。
《岳飞传》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16开本,全套15册,目前市场价在600元人民币。
《薛刚反唐》连环画,全套共16册,目前市场价在350元左右。
《水浒故事》连环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版,全套11册。
《霍元甲》连环画,花城出版社1983版,共5册。
《三国演义》连环画,上海人民出版社,全套25册。
收藏,就是让今天成为历史,让历史在今天再现。今日头条@藏海拾贝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如果收藏这三万册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没有重复,那在连藏圈中可以排的上号了。因为七八十年代是中国连环画的黄金时期,出版品种多,发行量大,且佳作纷呈。所以大多数连友收藏的连环画中,以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居多,一般都有大几千册,超过一万的不是很多。至于三万册藏量,那真是屈指可数了。
有3万册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品相好(八品以上),名家绘制,且人民、上海、天津、浙江、河南、山东出版社据多,绝对是连藏高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