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从严格意义来说,唐僧的徒弟有四个。他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那么,唐僧为什么只收了四个徒弟,多收一些不是更好吗?桃李满天下嘛!

要想知道这其中的内幕,我们就得先了解清楚西天取经这五人的具体情况。大家应该知道,唐僧不是简单地收了这四个徒弟。而是他们组成了一支取经队伍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请问大家,唐僧对四个徒弟传道了吗?授业了吗?解惑了吗?所以,与其说孙悟空他们做了唐僧的徒弟,其实更像是唐僧做了孙悟空他们的领导。孙悟空他们四个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实我觉得更是为了照顾唐僧的饮食起居;保护唐僧的生命财产。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找到唐僧收他们为徒的根本原因。那么就让我们先看看唐僧他们各自的来历和背景。

第一、唐僧,原名江流,法名玄奘是佛祖弟子“金蝉子”转世。其父陈蕚是新科状元,其母是宰相殷开山之女满堂娇。陈蕚被唐太宗任命为江州州主,在上任途中,陈蕚被水盗刘洪谋害,已经怀孕的满堂娇被刘洪霸占。满堂娇生下玄奘后偷偷地把他绑在一块木板上放置江面,顺水漂流置金山寺,被长老法明和尚收养。江流18岁,削发修行,取法名玄奘。

观音菩萨要点化信仰佛教的唐太宗,说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于是,唐太宗就委托玄奘前去西天取经。玄奘改法号为“三藏”因为是代表大唐所以也称“唐僧”。这样,唐僧在菩萨的指引和唐太宗的委派下,开始了万里迢迢前途莫测的西天取经之路。

第二、孙悟空又名美猴王、孙行者,号称“齐天大圣”。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山顶上的一块仙石(据传是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天时掉下来的一块),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孕育出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个石猴四肢五官俱全,因为两眼放出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千里眼和顺风耳侦查后得知石猴乃天地精华所生,就对此保持了顺其自然放任自由的态度。

后来,石猴拜萨菩提老祖为师,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绝世武功,并取名孙悟空。悟空学艺归来后,大闹地府私自篡改“生死薄”,又在东海龙王处巧取豪夺获取金箍棒。阎王和龙王把孙悟空告上天庭。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采取招安策略,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孙悟空任职不久,因嫌弃职务太低就不辞而别弃官回山。

玉帝又派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巨灵神等讨伐孙悟空。巨灵神和哪吒不是孙悟空的对手,败归天庭。玉帝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在太白金星的斡旋下按照孙悟空的意愿封他为“齐天大圣”,负责看管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孙悟空又监守自盗,偷吃蟠桃,并且因为王母娘娘没有邀请他参加蟠桃盛会而大闹天宫。玉帝忍无可忍,派李靖挂帅带领四大天王、普天星相等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十万天兵天将和四大天王奈何不了孙悟空。玉帝又调来天庭绝世高手二郎神。孙悟空在和二郎神斗法时因为花果山的猴兵猴将被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而分心落于下风。最后,太上老君抛出宝物“金刚琢”击中悟空的头部,孙悟空一瞬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头晕耳鸣被二郎神趁机捉拿归案。

天庭判处孙悟空死刑,但因为孙悟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而无法执行。太上老君就把孙悟空放在炼丹炉里炼化。结果,开炉之时,孙悟空被炼成了铜头铁臂、火眼金睛,战斗力更上一层楼,天兵天将无人能敌。玉帝就只好请来如来佛祖降服悟空。

如来佛祖先是对孙悟空耳提面命、良言相劝,但是孙悟空已经忘乎所以,根本听不进去。佛祖最后跟孙悟空打赌,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判了他有期徒刑500年。“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一句传世名言警句就从此诞生。

500年后,唐僧取经路过五行山,在观音菩萨的指引关照下,唐僧救出孙悟空并收悟空为徒。悟空也答应心甘情愿保唐僧取经以将功赎罪修成正果。

第三、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原来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的八万水兵。二师兄可了不得啊!在天庭那可是左右逢源、呼风唤雨的人物啊。可惜酒后误事,调戏玉帝的小情人嫦娥而东窗事发,被贬下凡。所以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这句话天上人间都是至理名言。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毁于女色的人不计其数。这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栽了跟斗,可是前赴后继者仍是不乏其人。其实,人就是这样,有很多事尤其是坏事,知道不该办,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是要去办。有些事情明知道应该办,但是由于惰性却一直没有办。当然也有人说:“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猪八戒下凡后错投猪胎,就有了猪头猪脸。菩萨安排他等大唐取经的和尚。等待期间,他不甘寂寞故技重施变作一个壮汉骗取了高老庄高小姐的芳心,舒舒服服地做起了高老庄的上门女婿。直到唐僧取经路过高老庄,收了八戒一起西行。

第四、沙和尚又名沙悟净。他原来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盛会上打碎了玉帝的“琉璃盏”而惹怒了玉帝,被贬下凡。沙和尚苦啊!天天遭受万箭穿心之苦。玉帝为什么对沙和尚如此地恨之入骨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沙和尚相貌丑陋又太过较真,放在玉帝身边,玉帝看着恶心哪。再加上,沙和尚为人呆板木讷,有时候又原则性太强缺乏适当的灵活性,玉帝心中厌恶到了极点了。有沙和尚的“保护”,玉帝和嫦娥的约会就不大方便了。沙和尚成天板着个脸,让玉帝跟嫦娥约会时感到心虚啊!玉帝本来喜欢八戒啊,跟八戒探讨一下嫦娥姐姐的美丽动人、嫦娥姐姐的风情万种等等。可是猪八戒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竟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打起了嫦娥的主意。所以说,人与人之间,很多东西都可以分享,但是爱情却绝对不能分享。

玉帝对沙和尚的惩罚太重了,不就是个破琉璃瓶子,至于吗?还美其名曰对老沙是“小惩大诫”。

看到老沙这么苦,菩萨于心不忍哪,于是又出面安排老沙在流沙河等待取经人。这样,唐僧就收了沙和尚为徒弟。

第五、白龙马。原来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龙宫的一颗宝珠,犯了忤逆大罪,被判死刑。菩萨找玉帝求情让他做唐僧的脚力,安排他在鹰愁涧等待唐僧。看到了吗?不就是烧了一个珠子,至于吗?放到当代,别说是烧了父亲的一个珠子,就是烧了一套房子,恐怕父亲也舍不得把儿子送交司法机关吧!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无情和苛刻。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啊的在沙和尚和小白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啊!表面上看是他们犯了罪,其实也就是因为君父不喜欢你而已。他们都是多大点事啊!

小白龙吃了唐僧的白马,孙悟空恼羞成怒,大战小白龙,小白龙打不过孙悟空,就躲进水底不出来了。菩萨及时赶到,点化小白龙,小白龙化作白马,加入了取经队伍。其实,小白龙是在孙悟空以后猪八戒和沙和尚之前加入的,之所以放在最后介绍,是因为他的地位最低,是唐僧最小的弟子。

综上所述,唐僧收的四个徒弟都是菩萨提前安排好的,不是唐僧所能取舍的。那么,菩萨为什么只给唐僧安排了四个徒弟,而不是多多益善,多安排一些呢?下面我就提出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工作性质决定西天取经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资源。人太多反而可能人浮于事而耽误行程。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无非就是挑个行李啊、化化斋啊、有个伴说说话啊什么的。虽然路上有不少的妖魔鬼怪,但是孙悟空他们师兄弟个个神通广大,对付一般妖怪可以说是手拿把掐。即使是遭遇特别厉害的妖魔,孙悟空尽可以搬取天庭的救兵,而且菩萨也是有求必应,实在不行就请佛祖保佑,再者太上老君也不会坐视不理。另外还有五方揭谛、六丁六甲的暗中保护。取经路上肯定是有惊无险,这一点菩萨是心中有数的。所以,菩萨在给唐僧的人员配置上就最好做到精益求精而不是搞人海战术。但是,人数太少也不行,开始是孙悟空自己侍候唐僧的时候,孙悟空就颇有点精力不逮,常常顾此失彼而倍感力不从心。事实证明五个人正好,打保皇不就是五个人吗?

第二、“五”代表五行,实际上包罗万象。大家都知道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东西南北中、青赤黄白黑等等。

在这里比喻说唐僧的袈裟是黄色调为主,代表来自中土大唐,是中央方位;小白龙是西海来自西方对应的是白色的;猪八戒穿黑色的僧袍是代表黑水,他是水兵元帅嘛;孙悟空是红色调为主,代表他性急如火;沙和尚是青色的代表属木表现他的呆板木讷等等。总之,他们五人代表了人世间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大奸大恶的出外)。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缘分。“佛度有缘人”嘛!为什么说他们有缘份呢?

什么是缘分?缘分就是:茫茫人海中,你我本应擦肩而过却又不约而同地蓦然回首,不经意的相互那么一瞥,从此就彼此牵肠挂肚难舍难分。我们相遇了,从此以后都不再孤独。你对我的眷恋好像母子连心般的刻肌刻骨;我对你的不在犹如敲骨吸髓般痛彻心扉。我们只要在一起哪怕饥肠辘辘也心甘情愿;踏过火山冰河也是如履平地;妖魔鬼怪我们等闲视之,魑魅魍魉我们一起面对;我们一起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讨千家万户……一句话,我们只要永不分离那就是:苦也乐、难也乐、、饥也乐、冷也乐、痛也乐、死也乐!

唐僧师徒的缘分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他们都经历过“大难不死”。唐僧差点胎死腹中;孙悟空被判死缓被佛祖所救;猪八戒几乎死过一次,错投猪胎;沙和尚万箭穿心,生不如死;小白龙被叛死刑,被菩萨救护。他们对于生死的理解都超凡脱俗,有不少共同点。

第二、他们(唐僧除外)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甚至是罪过,但是他们都具备一些难能可贵优秀品质,那就是:正直坦率、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求真务实并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有不少缺点,比喻猪八戒的贪嘴懒惰;孙悟空的急躁狂妄;沙和尚的迟钝迂腐等等。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的大节和造福苍生的理想信念。

第三、他们的缘分也是上天注定的。其实菩萨执行佛祖传经计划时,一直都是有意识地在五湖四海寻找有缘人。经过菩萨的多方考察和遴选,他们的各方面条件都正好基本符合并可以逐步达到菩萨的要求。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冥冥之中,早有天定吧。

就这样,他们五个本来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一起由摩擦不断到亲密无间度过了十四个难忘的春秋。他们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行程十万八千里,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了正果。

唐僧师徒取经的经历告诉我:无论一个世界是如何的物欲横流,崇高的精神和深刻的哲学仍然不会淹没;客观真理永远存在……他们持之以恒恪守不渝又众志成城的精神旗帜高耸入云!

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因为编制有限,象唐僧这样级别的官员,(现在叫干部)外出,大唐律法规定只能带3个徒弟,配一专车(白龙马),超出人员工资和费用自理,也就是说财政只负担三个徒弟的支出,唐僧也想多收几个徒弟,但费用无法解决。

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为东土传经布道,宏扬佛法,是一件莫大功德的事。取经成功,那就能功满道圆,成佛成菩萨。因此取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昭示一个人要想修佛悟道,就要戒除贪嗔痴慢疑,向戒定慧迈进。

师徒四人加白龙马,正好五个,分别代表五行:唐僧为土,孙悟空为火,猪八戒为木,沙和尚为金,白龙马为水。唐僧为土,正是中央戊己土,其他金木水火都围绕着土转,土是不能随意离开的,离开就没了主心骨,因此唐僧是取经团队的团长。悟空为火,火代表光明,代表领路人,因此在取经过程中,都是孙悟空带领大家前行的。猪八戒为木,木性不坚,因此猪八戒在取经团队中,最意志不坚,总爱打退堂鼓,一有挫折就想分行理,回高老庄,但木有时也能助火,有时也能木多火塞。沙和尚代表金,金子是很贵重的,因此沙和尚在取经路上从无怨言,任劳任怨,一心跟着取经团队走,从不松懈怠慢,有时还督促八戒,听师父的话,跟猴哥走。白龙马为水,只要疏导得好,水流就会顺着道一直向前的,从不停歇,从不懒惰。也有的说,唐僧一行的取经团队,他们五个代表五个方面:唐僧代表人身,悟空代表人心,八戒代表人欲,沙僧代表人的初心本性,白龙马代表人的意志。人的心、欲、性、意志,都为人身所有,因此,唐僧为取经之主,四他四个都不能离开唐僧。悟空为心,心为身之导,因此都是悟空在前面引导着大家向前。但取经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怠惰,要诚心实意,否则,就会有妖魔拦路,就会出现不测之危难。八戒为欲,人都有欲望,人的情欲是戒除不了的,因此八戒在取经途中,见女色心动,见吃食贪嘴,见银子贪钱,见物品贪占,甚至在取经途中,在欲望的驱使下,会影响悟空的行动。沙僧代表人的本性初心,人的本性初心都是好的,因此沙僧在取经团队中,从不偷懒,从无二心,一心跟随悟空前行。白龙马代表人的目标意志,只要人的目标明确了,就会向着这一目标一意前行,因此白龙马都是坚心一意地驮着唐僧向西天迈进,从不喊苦喊累。

正因为取经团队代表五行,代表人的身、心、欲、性、意,来向世人昭示怎样才能修佛悟道,作为人身的唐僧,自然要有心、欲、性和修佛悟道的意志,白龙马是他意志的表现,剩下的心、欲、性就是助身体达到彼岸的基本要素和条件,要想修佛悟道,大彻大悟,就要明心消欲保性坚意,因此唐僧只收三个徒弟,不能再多收。

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西游记》表面上写唐僧带着徒弟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打怪升级的神魔小说。实际上写的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小说里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冲过无数妖精的阻拦,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一个一个地去解决才能抵到我们设定的目标,完成人生事业,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代表着我们生存在世上所需的东西,具备了也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再增加。详细如下

1.唐僧:代表人最初的模样,后天通过不断修行才能提升自己

取经途中,唐僧获得了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帮助,从最初的模样,修行成一个完整的人形。唐僧本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只是有一个明确的取经目标。要完成这样的事情,单凭他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组合起来,才算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

而唐僧的经历就是一个人从刚开始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最终才抵达人生的终点。孙悟空给予了他生存的能力;猪八戒给予他维持人际关系和控制欲望的能力;沙僧把他所有想法落实到位,用行动来证明结果;白龙马则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助唐僧一臂之力,解决眼前的问题。

2.孙悟空:代表智商,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最初的时候,只是一具空壳的身体,有思想是不够的。必须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优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立足社会生存。生活在社会上,必须具备属于自己的生存技能,才能活着。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有照顾家人的能力。遇到人生中的每一个坎,必须能跨过去。

孙悟空在书中的代表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的智商,也指生存的能力。只有能力足够强大,才能无所不能,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才可以镇压人生道理上的所有妖魔鬼怪。当自己优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具备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就像孙悟空只要到了天庭,每个人都要给面子帮忙摆平眼前的事情。

3.猪八戒:代表情商,处理人际关系很到位,控制欲望后更完美

猪八戒在队伍里混得最好,他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师傅唐僧,大师兄孙悟空、师弟沙僧和白龙马之间维持着稳定的关系。虽然他贪财好色,好吃懒做,但是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化解眼前的危机。

每次遇到危险或难题时,都能得到唐僧的支持,并获得孙悟空的的帮助,这项能力正是情商,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还掌控了控制欲望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除了高智商,必须具备足够的情商,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4.沙僧:代表行动与实践,所有的想法必须行动起来才会有效果

无论你是具备高智商,还是高情商,如果你有了目标、想法等,就必须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去落实,才能有效果。一直都是空想主义者,那么与人生最初的模样又有什么区别呢?有躯壳而没有灵魂,有想法没有实践,都是过往云烟,一切付流水东逝去。

沙僧的代表就是行动与实践,也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动作,必须动手才能不会饿死。他最实在了,埋头苦干,总是用行动来说话,在队伍里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了沙僧,无人挑起重担,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无法满足,又怎么能闯过九九八十一关呢?

5.白龙马:代表外界的力量,遇到问题实在无法解决了,需要寻求外界能力的帮助

理论上,唐僧有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能力帮助就足以解决生活遇到的困难。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唐僧累了,走不动了,还要依靠白龙马。遇到妖魔鬼怪阻挡时,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去解决他们时,还需要白龙马的守护。此时,唐僧骑在白龙马身上才是最安全的,不仅可以快速远离危险保命,还可以为队伍解决后顾之忧。

白龙马在取经的路上象征着强大的辅助力,当我们能力无法解决眼前的困难时,就得学会寻求外力的帮助去解决。这个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需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因为,无论你是谁,你不可能解决一切事情。“术业有专攻”,有些问题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去解决的。

6.结语: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其实是他本人在人生中自我修行的过程。从一个不具武力的人,先后获得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帮助,才能打怪闯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绿灯。这样的描写,正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要生存,就得具备这样的能力。一个完整的人,不应该缺少任何一项能力,否则很难修成正果,实现人生价值。

唐僧只收三个徒弟,只要一匹白龙马,就是人活在社会生存下去的必备能力。不多也不少,才是合适的。如果少了,就完成不了取经的任务了,多了也不会影响,反而有可能成为累赘而添加负担。《西游记》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必须经历的修行,活着具备的能力缺一不可,也无需额外增加。

(图片源自网络)

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唐僧这一路收的四个徒弟,都是如来和菩萨安排好的,如果不是事先安排好,不要说能收到徒弟,恐怕他还没出大唐就被妖精吃了😃

为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只收3个徒弟,多收几个不是更好吗?

兵在精,不在多。人多了瞎捣乱,管理的团队,要简洁,精悍。

名额有限,这样才珍贵,为了进这个队伍,必须要拿出真心实意的诚意来交换,否则就是进不了队伍,游戏的结果就是,你不管多么的牛逼,可以不带你玩。

有背景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唯一没有背景的白骨精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了。为此,一个团队的最小化,才能让取经的最大值凸显。

“取经”是玉皇大帝,西天佛祖一同洽谈的大事,为了让这件事情有一个好的未来。特地让观世音菩萨来安排。

对于取经团队来说,越是系统庞大,各门各派都要把手伸过来,到那个时候,谁说了算?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两个人在一起,商量此事,为了避免人浮于事,一个好好的取经团队,被人利用,挖窟窿盗洞的塞人。

一开始就限定了人数,这让连观世音菩萨想塞进去自己的人都不行。

戴罪立功的沙僧,天蓬元帅猪八戒,这些都是玉帝哥哥的人,而孙悟空可以说是与玉帝有关系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他们的师傅是佛祖的大徒弟。

取经团队的人,玉帝和佛祖都认识,如假包换,这就避免了造假的问题。

取经团队唯一一次的可能中途换人的戏,就是真假美猴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