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一死,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这句话是捧关羽还是贬关羽?
关羽性情狂傲,目中无人不假,但是他也没有到看谁都是插标卖首的境地。
插标卖首这种话,其实关羽只说过一次。那是在白马坡之战说的。
白马坡,颜良3合斩宋宪,1合斩魏续。宋宪和魏续都是原来吕布手下的健将,武功基础还是不错的,跟着吕布南征北战,也有一定的经验,结果被颜良轻松斩杀。还有更出乎意料的是,曹操手下武功排名第二的大将徐晃出战,竟然在颜良手下只走了20合,就败归本阵。这一下,曹操手下众将栗然。
徐晃何许人也?徐晃原来是军阀杨奉手下大将,刚一出场就威风凛凛,只一合就斩了郭汜手下的副将崔勇;又一合斩了李傕的侄子李乐。后来,徐晃又大战许褚50合不分胜负。许褚是曹营武功第一高手,徐晃能够跟许褚大战50合不分胜负,说明徐晃的武功在曹营属于第二的存在。也就可以说,徐晃在一流高手里面名列前茅。
曹操喜爱徐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设法招降了徐晃。徐晃刚刚归顺曹操不久,因此急于立功表现自己。所以,当颜良斩了宋宪、魏续后,曹操问:“谁愿意出战?”徐晃就应声而出。曹操当时并没有下令谁必须出战,而是用商量的口吻问谁愿意出战。因此,徐晃的出战是主动积极的出战,也因此可以推理出,徐晃的这一战肯定会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因为,此时曹操阵营说徐晃大战许褚50合不分胜负是许褚放水的言论甚嚣尘上。徐晃非常需要一场再次战败或者是战平一流高手的战绩,来证明自己能够和许褚战平。
结果,满怀期待的徐晃只20合就完败归阵。这一下,曹操众将栗然了。因为,大家虽然嘴上对新来的徐晃不服,但是对于徐晃大战许褚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人人心里明镜似的,都知道能在许褚手下50可不分胜负,自己未必能够做到。徐晃20合败归本阵,进一步证明,曹营之中,无人能敌颜良。大家不寒而栗,个个沉默是金。曹操只好收兵。
曹操一筹莫展的时候,谋士程昱献计让关羽出战颜良。曹操担心关羽立功后就要离去,颇为踌躇。程昱就进一步说:“如果关羽杀了颜良,就可以分化袁绍跟刘备的关系,又可以分化刘备跟关羽的关系;同时,如果袁绍因此斩了刘备,关羽就无处可去,只能死心塌地地留在曹营可谓一石三鸟。程昱的这一计就是中国经典的《三十六计》的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即敌方(颜良)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关羽)的态度还不是十分明确,就引导盟友去消灭敌人,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善于用《易经》中的“损”卦中关于“损下益上”的逻辑来推演。
果然是妙计,曹操欣然采纳。所以说,曹操的成功是他多谋善断的结果。于是,曹操立即派人请来关羽。关羽也急于立功兑现承诺然后好借机离开,所以立即奔赴前线。
曹操详细地跟关羽通报了战况,关羽十分冷静,表示要先观察一下敌情再战。曹操就带关羽观看颜良的阵容。
曹操指山下颜良排开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密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这就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关于“插标卖首”一词的来源的描写。
关羽此时扬言颜良是插标卖首,河北军队如土鸡瓦犬,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是也不能完全说是胡诌八扯。因为,关羽是详细了解又仔细观察敌情以后做出的基本判断。而不是闭着眼睛信口开河的。
事实证明,关羽冲破河北军队的重重关卡,飞奔颜良阵中,迅速斩了颜良而归。河北军队如破开浪裂,关羽如入无人之境。所以说,关羽的一番大话实际上是他胸有成竹的自信,而不是盲目自负的吹嘘。因为,他说到做到了。其实,说颜良是“插标卖首”还是关羽谦虚了。要是我,我就说颜良是“插标献首”而不是“卖”首。因为,关羽没有花“一分钱”。关羽的这一刀的含金量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期绝无仅有的了。因为这一刀下去,白马之围遂解。一刀决定了一次战役的胜利,请问整个古代战争史上有第二例吗?
从此以后,曹操对关羽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官加爵、金钱美女一大堆;并且一口一个“关将军真乃神人也、义士也”地叫着。张辽、徐晃也推波助澜跟着曹操起哄。
但是,关羽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深知自己和曹操不是志同道合的一路人。所以只有离去才是他最终的选择。“只有只有忘记,那一份缠绵……”
关羽最终还是挂印封金离开了曹操,选择投奔穷困潦倒的刘备,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誓言和梦想。
所谓的关羽处处看别人都是“插标卖首”实际上是曹操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是曹操有意离间关羽和天下英雄之间的关系。曹操欲使关羽四处树敌而山穷水尽,最终老老实实地为曹魏卖命。
其实,“插标卖首”的话,关羽一生只说过一次,而且说到做到了。因为关羽显赫的战功,曹操手下众将(除了张辽和徐晃)羡慕嫉妒,就看关羽左也不顺眼右也不顺眼。他们恨不能把关羽搞得身败名裂,以贬低关羽再图谋自己的利益。以至于蔡阳之流口口声声要擒拿关羽。
但是,许褚自从和关羽土山之战后,就一直保持沉默,充分证明,许褚对关羽是心服口服的。但是,碍于一个阵营,许褚也没有对其他扬言要擒拿关羽的人提出反驳,由此可见许褚的厚道和和正直。所以说,真正的高手品质也绝对是一流。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就是关羽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忠义万古传!
“吕布一死,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这句话是捧关羽还是贬关羽?
这句话是在贬关羽。
提起关羽,我们就不得不说关羽的忠义之气,关羽超群的武艺。关羽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在清朝关羽更是被尊为“武圣”。提起些赞美之言时,往往少不了这样一个词——刚愎自用。
在说刚愎自用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插标卖首”吧!
一、插标卖首的来历
白马之围,曹操手下部将不敌颜良,没办法曹操只有请得关羽前来。
原文: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后面的情况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一刀斩了颜良,可问题是,颜良真的是“插标卖首”吗?
在此之前,颜良三合斩了宋宪,一合杀了魏续,二十回合败徐晃。宋宪魏续同为吕布手下八健将,武力应该不差。这两人没有具体的战绩,我们不好对比。但徐晃不一样,徐晃五十回合平许褚,后期八十回合平左臂少力的关羽。
而颜良二十回合就败徐晃,这样战绩的,在关羽看来竟然是“插标卖首”?如果颜良是插标卖首的话,那么许褚呢?张辽呢?两夏侯呢?
这样一看曹操手下的人都是插标卖首,而东吴那边的人就更不用提了。
二、关羽如何的刚愎自用,如何的高傲?
刚愎自用是指一个人过分自信,高傲。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具体表现有
1.拒绝与‘老卒’黄忠为伍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封了五虎将,关羽就问是哪五虎将。有人就说,分别是关张马黄赵,关羽一听就怒了。“翼德吾弟,孟启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既吾弟也,位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关羽竟然瞧不起黄忠,论武力,关羽跟黄忠在长沙之战时两人平手,合适认为黄忠还略胜一筹。那时候关羽自己也承认老黄忠名不虚传。;论功劳,黄忠在入川的战争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定军山一战更是斩了曹操的帅将夏侯渊。黄忠的勇猛和功劳,蜀汉的君臣都看得清清楚楚。
关羽认为黄忠老了,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难道关羽自己不会老吗?相对马超来说,关羽不一样是老卒?
2.关羽非常的藐视孙权
曹操派人来约孙权共同攻荆州,诸葛瑾想着先礼后兵,于是亲自前往荆州,娉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关羽一听又怒了。“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随唤左右逐出。
你说拒绝就拒绝呗,为什么要说孙权的儿子是‘犬子’呢?孙权好歹是一方诸侯,后面更是称王称帝。怎么也不至于是‘犬子’吧!!关羽败走麦城被擒,到死时还骂孙权是‘碧眼小儿,紫髯鼠辈’。
关羽为什么这么藐视孙权呢?原因在于他们的经历完全不一样,刘关张三人历经磨难终于创立了一番事业。期间吃过多少败仗,经历了多少生死离别,这种创业所吃的苦令关羽深深铭记。而孙权呢?他‘坐领江东’,可以说孙权就是一个富二代,跟关羽的辛苦创业相比孙权太舒服了。所以关羽藐视他,认为孙权只是一个沾父兄光的人。
3.藐视东吴俊才
自古江东出俊才,可关羽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江东俊才都是浪得虚名。所以关羽大意失荆州了,败走麦城了。
吕蒙诈病,让陆逊接替吕蒙守陆口。关羽听到这个消息,指着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当着来使的面说孙权见识短,可见关羽是有多高傲,关羽又小瞧陆逊,认为陆逊只是一介儒生。事实说明,小瞧陆逊的人都要吃大亏,比如说关羽,刘备。正是吕蒙用了陆逊的计谋才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事实上,陆逊是大才,这从陈寿给他们作传就能看出,关羽是跟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同传,而陆逊是单独一个传。我们再来看看陈寿对他们的评价。
对关羽的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对陆逊的评价: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通过这两个评价我们发现他们之间高低立判。个人认为陆逊的才干还胜过周瑜,毕竟周瑜不会治国理政。
三、在关羽眼中谁不是‘插标卖首’
吕布死后,在关羽眼里除了张飞赵云,其它人都是插标卖首,连马超也不例外。
关羽斩了颜良后,曹操夸奖关羽,“真神人也。”没想到关羽竟然谦虚起来,“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
而赵云长坂坡一战,赵云七进七出,救出阿斗。这一战也打出了赵云的名气,得到了关羽的肯定。所以在受封五虎将时,关羽说“子龙久随吾兄,既吾弟也”。
同样是封五虎将的时候,关羽只认为马超是世代名家,所以能跟他同列。在在此之前,听到马超跟张飞大战三百回合平手时,关羽恨不得入川跟马超战一场,幸好被诸葛亮几句表扬夸赞安抚了。
综合:“吕布一死,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这句话是贬低关羽的,贬低关羽那种高傲,刚愎自用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兵败被杀是理数使然。
但是人无完人,有优点就会有缺点,关羽如果完美无暇,那他就是神,不是人了,那样只会令我们感到遥不可及。相反有缺点就意味着人性化,我们也会觉得更真实。
“吕布一死,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这句话是捧关羽还是贬关羽?
这句话在咱们看来,或者是他们同时代99%的人看来,都是褒义词,毕竟有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但是对关二爷来说,这就是句贬义词,谁让人家是武圣人呢!二爷从晋朝封王,到隋朝封神,再一直到明清封圣,那都是响当当的称号,何时受过这个屈辱?简直叫二爷羞红了脸!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三国志里的吕布还不足以对二爷造成威胁,三国志二爷是武将一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