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人到了80岁,大多数老人都会恐惧死亡。你说的对,感觉自己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会惶恐不安,会感到孤独,看不清楚眼前的路途。这三点你都“猜”对了。我父母80多岁,我比较了解他们的想法。
人到了80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呢?1、感觉自己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开始考虑家产的分配问题。
父亲几年前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他跟我说过,他有一个日记本,里面记录了他的“心愿”,包括银行存款数额密码及财产如何分配等,要等他”百年之后”才能看。我对财产问题并不感兴趣,因为我年龄也大了,够吃够用就好,父母这样做自有道理。
2、感觉自己来日已不多,希望孩子们抽时间多陪伴自己。
人到80岁,可能身体都不是那么好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想到来日不多很自然。他们希望孩子们最好时刻能陪伴在身边,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此外和孩子在一起他们也会觉得幸福。
他们也希望孩子们有“看一眼少一眼”的想法,珍惜和自己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因为有的老人不喜欢去养老院,不喜欢请保姆,觉得孩子照顾自己更贴心。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他)会牵挂孩子们,可能就会以这种方式提出“要求”,希望多陪伴。
3、经常有病,担心离开了自己,最牵挂的人会怎么办?
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有人80岁依然很健康,钟南山院士84岁了还经常出诊,这样的老人是不需要别人照顾的。多数老人这个年龄段身体身体条件不是那么好了,多少会存在老年痴呆以及其他慢病,所以怕自己离开了最牵挂的人他们没有幸福可言,不少人会觉得自己对这个家庭来说很重要。
所以,他(她)会整天对所牵挂的人唠唠叨叨,嘱咐你注意这小心那,可能还会不管你在干嘛经常给你打电话,你要知道这是暖心的牵挂。
希望自己多活几年,看到孙辈们长大成才,多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80岁了,会无欲无求,把很多事情早已看淡了,但亲情会永远越来越浓。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多活几年,看到孙辈们长大成人、事业有成、家族兴旺。人老了家庭观念很重,不少人把子孙兴旺当成自己最后的“夙愿”。我父母现在感觉就是为了儿孙而活,儿子、孙子就是“命根子”,希望能看到重孙子。
他们会有“这好日子刚开始怎么就突然到头了”的疑惑,所以不少人给自己准备好了寿衣、安排好了后事,不言之中感觉静等“那一天”的到来。
看得出来,他们一边是无奈,一边是渺茫,但还是抱有生活的希望。他们看到了脚下的路越走越窄,面前模糊不清,但仿佛依然还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因为死亡气息总是和某种生机相伴。他们“惜命”,希望“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或出现,因为身边已经有不少人活过了100岁。
所以,会越活越感觉这个世界更美好,淡然处之往前走。
图片来自网络。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我对这样的问题有一定了解。大约半年前,我经常到一个学校接送孩子,每天都会看到学校门口有个摆地摊的老奶奶,老奶奶的年纪正好八十岁。
我在接送孩子的间隙,只要有时间都会和她交流几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有一点了解。她的内心,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老奶奶在一个单位上干到五十岁退休,他的老伴在他退休不久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结婚以后搬出去了。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左邻右舍很少有人串门,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为了找个人说话,她就在离家不远的这个学校来摆地摊。实际上,她退休费3000多,根本就不缺钱,只是一个人一天到晚在家里呆着太无聊了。摆地摊是为了打发时间,更是为了找个人说话。
我相信她对我说这么多,也是因为她连个说话的人没有。因为我愿意听她说,她就对我说。
二、四处看养老院。虽说她有住的地方,但迟早还是要去养老院,因为她离老得不能动的日子越来越近。两个儿子离得很远,是指望不上的。别人都是到处看楼盘,她却四处看养老院。她考察养老院,看哪家服务周到细致。她说:最主要还要看养老院里有没有熟人。
她说:人到八十岁才发现熟人越来越少了,有很多老同事没活到八十就走了。指望养老院里遇见熟人也是奢望。
三、每天都是等死的绝望。老奶奶已经买好了墓地。买墓地花了七、八万,但她却不肯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她说,墓地很快就用得上,但买了衣服不一定有时间穿。她买的鞋子是最便宜的,她说:马上连身体也要化成灰,穿那么好干嘛。
死亡是她每天都要面临的,她感到死神随时都要到来。她已经立好了遗嘱,把这一生的积蓄作了分配,并且把家里有用的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妹妹。
我孩子已经到另一个地方上学了,我已经有半年没再去那个学校。我依然还记得她的微笑,她的微笑中透露出历经沧桑之后的沉重,那份微笑沉重得惹人心酸,微笑中似乎含着泪。
八十岁老人的内心真是无处说凄凉,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但愿每个老人都能被善待。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标题好奇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是每个八十的老人想的问题都一样吧。
从我母亲五年前去世,老爸就和大姐一起过,是我大姐自己争取的,把老爸交给谁她都不放心。
老爸退休金六千左右,以前爸爸妈妈住的房子也出租了,老爸自己收入虽然不是很多,但那是“纯收入”,因为他几乎没有花销,在大姐家住大姐不要老爸出一分钱,也不要我们的钱。
我老爸整天想着怎么分他的钱,我们都说了,房子和钱一定看好,不能现在就处理,人老了有钱有房傍身才有保障。
再说我大姐家拆迁了,是我们四个孩子里生活条件最好的,二环里两套房,西二旗还有一套房,他们三口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并且我大姐夫以前倒腾古玩,挣了不少。
现在爸爸和大姐生活是大姐心细,体贴入微,我另外的一个哥哥和姐姐还没有退休,我大姐夫很有教养修养,对老岳父很尊重。
我老爸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着外孙给买的华为平板,看新闻,追剧,很关心台海问题,每天也看书,老人只看纸质书,不看电子书,要捧卷在手的感觉,我们每星期都会去看一次老爸,逢年过节会聚一起,和老爸聊时事,聊家长里短,老爸和大姐都是党员,大姐退休后党籍转街道还是任职党支部书记,所以我家说话要很注意,爱党爱国是我们家训第一条,老爸八十多头脑清新,身体康健是我们做子女的福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爸也是我们这个家的凝聚力,我想如果没有了爸爸家就散了,爸爸在哪里我们的娘家就在哪里。
老人像小孩一样,喜欢被夸奖,跟我们说,他已经存几十万了,谁有什么困难可以和他讲,他会经济援助,逢年过节封一千的红包给我们,必须拿,不然他会不高兴,上次我去看老爸,老爸说和大姐商量了今天再和我商量,是不是每月发我们四个孩子每人一千,贴补我们家用,我和大姐没同意,说您自己钱自己好好收着吧,我们每个家庭个人收入都不比老爸退休金少,没人看中他那点钱,老爸还是很有优越感的,生活富足,孩子孝顺,愿我老爸长命百岁身体健康!也愿每个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他们养我们小,我们理所当然养他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子女的孝敬老人也是给自己孩子做的榜样,每个人都会老,你现在对老人的态度就是你老了你儿女对你的态度。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我39年生,按民间习俗虚龄82岁。在农村住到70多岁,进城也算10年了。冬天冷城里有暖气,农村太冷,春夏秋几乎每月都要回老家待几天,和村上老少爷们聊聊天,打扫一下老房子,老庄基的卫生,在院子里种点新鲜蔬菜,伺弄一下我的葡萄架,还抽时间去我住了一生的周围村子转转。
我的体会是老到七老八十还是住老家好,但是我儿女孙子都在外地工作,他们很忙一年也回不来几天,他们说你住在山里有病了不方便,我想也是。
但住城里也有不足,主要是没熟人,域里人人人都绷着个脸我10年了没交一个朋友,如果不是有老伴,估计一天也说不了一两句话。买东西扫个二维码走了,坐公交刷个寿星卡走了,和谁说?
我们在大山里都还兴土葬,我和老伴的棺材,墓子,老衣已准备好十多年了,到时孩子们不手忙脚乱。
对于死我态度很明确,反正人人都要走这条路,这有什么好怕的。活着就要开心,健康,不要想的太多。
我总结:心想的越少,背负的越轻,身体越好,寿命越长。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答这个题,我还真有话说。邻居二哥己82岁,天天都一块散步,一起散步的还有老几位。边走边聊,多少知道一些。你想听,就唠叨几句:
总的来说虽然是不同层次的人关心的内容不太一样。但是共同关心国家大事,包括当前的疫情等。侧重点因原来的职业职务、文化程度与现在健康状况有所不同。如公务员更多关心政治;企业家更多关心经济趋势;百姓更多关心价格等。
二哥是小学民办教师,身体也不太好。问他主要想什么?他却先告诉你不再想什么。一是不想对事情看法的对错丶利益的得失与由此结下的私人恩怨;二是不想人际关系中的爱恨丶远近与好坏;三是不议己往的人与事,很少有悲与喜的动情表现。
那么主要想什么呢?一想有无,就是某人在不在了;二是餐饮的舒适度。如饭菜的软硬度与温度;三想吃药的时间、药量与忌口以及二便通畅否;四想是否去养老院。五想天气好坏。六想饲养宠物与花草怎样了。
以上的想法也是时断时续的。更多的是闭目冥想。究竟想起什么,睁眼时又忘了。
人到了八十岁每天都会想些什么?
我83了,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感到力不从心,就学会了愉快的放弃,十年前就想去九华山旅游终未能成行,放弃吧,以前自己包饺子馅子特鲜,现在就吃冻水饺也凑合,衣柜里衣服都十年了赶紧扔,别占位置,银行卡给孩子去打理,少挂记。那张老年免费公交卡也放弃吧,切莫耿耿于怀。冬天来了,与老人们一起晒太阳,谈笑古今,开心就好。子曰逝者如斯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