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不知道你有多少存款,60岁后,要适当存款,生活要有计划,不能像有的年轻人那样潇洒的“月光族”。所以我认为“把存款拿出来花”是不对的想法,生活质量是要提高,但是不能花光了人生积蓄。
都说人老了,要有“棺材本”,就是给自己留足养老、治病、送终的钱。具体多少合适,这个要视自己的需求而定。最主要的是要留足养老治病的钱。
60岁以后,钱还是存银行比较“保险”。免得自己经不住他人的说服和“诱惑”购买了保健品、送人或者被骗等。这个年龄段是要想得开看得开,但是不能花得精光,相反,生活一定要有余生相应的规划和计划。这个还要视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定。
生活的长远“规划”:这个年龄段,说人生规划可能年轻人会笑,但60至70岁,年龄还不是很大,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良好,可以考虑3-5年的“规划”。
(老年人60—70岁),可以留存50%的钱定期存款3-5年,最好2-3年。用时可随时凭身份证取出。不用就放着,利息收入挺高的。
(70-80)这个年龄段,可定期存款1-2年,随用随取。切记不要购买银行保险公司的理财业务,用时则无法取出。
80岁以上我觉得最好也是50%存定期半到1年,不宜超过1年,随用随取。留50%放在家里,30%用以住养老院或者请保姆用,如果孩子们照顾就给他们,20%看病急救所用(包括银行定存的50%),退休金够生活费就好。
生活的短期计划:60-70岁的人,余下的30%用来短期银行理财,3个月至半年的,“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身体条件好,家庭也没有什么负担,另外20%的钱可用来机动:
- 可选择出门或近距离旅游;
- 网上购物,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 考虑少给子女一点,鼓励他们多来看望;
- 生活不要太凑合,想吃点啥就买啥。把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点,年龄大了能吃也是口福。
70岁以后,最好分几次存入短期、超短期银行定期即可。身边留足养老费用,比如去养老院、请保姆、小时工等。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要留足“老本儿”才是上策。60岁以后,尽量减少银行长期存款业务,免得以后有急需取款麻烦。年龄大了,最主要的是避免在银行存错了理财产品,误把长期保险当短期理财,用时就有点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银行定期存款,用时损失点利息取出也很方便。
老年人一定要留足“老本儿”,不能听信谁的说“老了快拿出来花”,自己没有主见,到头来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你却到了人生最后“烧钱”的阶段,用钱如流水,“没水鱼干涸”。真到了那种没有生存质量、没有自尊时的生活状态,劝你“该花花不存钱”的人一定是最先离开你的人,到时你后悔晚矣。
图片来源网络。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几乎所有的人年轻人都会回答,应该拿出来花啊!
但是我所接触的老人中,他们不但不会拿出来花,反而把钱看得很重要,自己一点也舍不得花,有的也不舍得给孩子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曾经和一位老人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你还没到我的年龄,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让我也是一头雾水。
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让我们来看看老年人的金钱观。
案例一:我的同事老张是一个退休工人,65岁,每月退休金7000元多点,妻子退休金也有6000元,平时省吃俭用,除了每天喝点酒,几乎没有其他开销。按说他夫妻两人收入不错,但是,钱都给孩子了,因为孩子在北京买房后还贷压力大,老两口只能帮着还账。这是我见过的比较舍得花钱的,都花到孩子身上了,无怨无悔的。
案例二:我的一个远房亲戚,60多岁,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全部资金放银行定期,从来不舍得动,省吃俭用,说是将来留给孩子,但是孩子现在用钱一分也拿不到。这种是典型的以金钱为寄托的老年人,他们只把一个数字作为支撑,缺乏人生乐趣,数字增长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案例三:还有一位老年同事,大概70多岁,家中积蓄颇丰,子女工作也很好,平时看出不金钱观如何。听他的孩子说,老人非常扣,唯一花钱不心疼的是养生,保健品买一大堆,到医院看病反而不太舍得。
所以,从我所了解到的人看,越到老年越喜欢存钱,年龄越大越不舍的花钱,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人缺乏寄托,金钱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寄托。
2、老年人对金钱的认知,他们年轻时的金钱观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
3、老年人对健康的担忧,他们感觉需要一定的资金为自己的健康提高保障。
4、老年人总觉得自己身后要留点什么给孩子,唯一能留的可能只有金钱了。
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首先,按照未来人们的寿命能活到100岁,六十岁的人还不算是老人,60岁继续工作的人是越来越多,起码笔者我是不会在60岁就退休的,至少我也要工作到80岁,只有继续工作的人才能活更长久。
其次,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人活着当然是该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需要用钱时就用,只是不要故意去乱花就行。自己赚的钱自己花很正常,乱花就不正常了。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消费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有两种极端的方式我是反对的,一种是平常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总想着多留点给自己的子女,自己花钱还想要留给儿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的儿子没有出息,你留多少钱也没有用。如果你的儿子有出息,你根本不用留一分钱,照样有花不完的钱,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各安天命。
另一种是总想着活着的时候把钱花光,不花光对不起自己,整天乱花钱,这种想法是扭曲的,好像不花光钱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错误的。一个人能花的钱是有限的,正常的消费都是没有问题,人活着不是为了花钱而花钱,而是需要花钱时就花钱,花钱要花得有价值,有意义,乱花钱肯定是心理有问题。
笔者认识许多大富豪,许多大领导,也没见过谁为了花光钱而花钱的。所以,人都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做任何事情都有留点余地,只要身体健康该花钱就花钱,只要花得有价值,不是为了跟谁堵气就行。人到退休的年龄,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笔者认为,要依据实际情况看待,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是从几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按道理说,六十岁后的老人,应该吧存款拿出来花,没必要存着。根据2019年公布的世界各国人均寿命排名,我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7.6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4.6岁。参照60岁的年纪,一般平均还有14.6岁-17.6岁的时间。十几年的日子,再加上退休金的一些保障,应该好好的享受享受生活,特别是在60岁-70岁之间,腿脚麻利,还能到全国各地走一走,一览大好河山、看尽秀美景色,到了晚年,确实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花,也享受享受生活。
2、如果以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老人,是不会把存款拿出来花,而会选择继续存着,或者给自己的子女。为什么呢?之前看过一篇讲老人的故事,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网友们的评论倒是值得我们借鉴:“不忘苦日子,不希望后辈们再过苦日子”。我觉得这一句话道出了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不舍得花钱,或者留给自己的子女。
去年,一次饭局的时候,有位朋友因为家中老人不肯多花钱的事情,当着我们十几位朋友的面开始豪声大哭。要说原因,还是因为老人不接受子女的观点,子女也不接受老人的观点,而子女呢,觉得对不起老人。这位朋友,虽然说不上发家致富,但也算是小康家庭,在城里有房有车有存款,也把家中老人接到城里来住了。但是,给老人钱,老人不要,还是坚持花自己的钱。然后给老人报旅游团,去过一两次,然后就各种理由推辞,不去了。仍旧是省吃俭用。
这位朋友为什么会哭呢?就是因为,去年的时候生意上遇到了困难,也急需用钱。这个时候,房子不敢抵押,毕竟家中有老小,向朋友们借钱,也各自推脱。最后,他家中老人从儿媳妇那里得知,把多年攒下来的钱都给他儿子了。这个事情,他憋在心里,一讲出来就忍不住开始哭。
所以,具体六十岁以后的老人到底想怎么过,首先要听老人的意见,再就是多以陪伴为主,不一定处处花钱才是幸福。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60岁,意味着已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对于存款还是继续存着还是取出来花掉。我认为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个对于60岁退休了的老年人来说,如果退休金比较高,还有其他收入,存款就没有必要取出来花了。我邻居曾大爷,是一位国家干部,退休金5000多元,每个月还有出租门面,住房的收入8000多元,一个月收入13000多元,他老伴一个月退休金3000多元。两老口加起来一个月收入17000多元左右,衣食住行的开销以后绰绰有余,而且他们生病住院也有医疗保险,子女都有不错的工作,这样的家庭还有必要取出存款来花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如果夫妻俩个人退休金比较低,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常生活开支紧张,捉襟见肘,再加上身体状况不好,经常生病买药,上有老下有小且要承担经济支持的话,存款就要取出来解决入不敷出的困局,要不然就会经济吃紧,周转不灵,处于家难日深的局面。
所以,存款取出来还是不取出来花销,要看家庭背景,现实状态和所处的场景。
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今年六十一岁,职业农民,两个女儿已经成家,一个在深圳,一个在老家,都在城里全额买了房,我们两个老人没有种地了,帮助小女儿看孩子,现在也没有自己的收入,只是吃她们的用她们的,自己的积蓄也就十几万,加上六十岁了还有新农保,我们两个老人大概一年六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转有个三千多元,加上存款利息一年有万把多块收入,在孩子家生活,这一万多元又可以存下来,如果将来她们的孩子带大了,我们也真正的老了,准备带着这些积蓄养老,住在农村,生活便宜,只要不生大病,还过得去,人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两老在还好说,要是只剩下一个人了就要考虑存款问题了,又怕人还在钱用完了,又怕人走了钱没用完。很难做到这点,只是想万一只剩下一个老人了还是把钱交给孩子们保存,只是保存不是给,勉得人走急了留下一些余留问题,反正一条要孩子们孝顺,二条要孩子做得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