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谢谢邀请。立秋了。秋天过后该做什么?这里我不谈收获农作物的问题,我想谈谈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养生,健康身体。
秋天时节开始,开始重视自身调养保健是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段养生,就是养精、气、神,可不断提升自己身体的免疫力。
因为立秋至秋分这段时日被人们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所以要重视强化脾的保健。补脾宜“收”不宜“散”。此时,脾不好容易导致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这个时节的养生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食清淡。尽量做到以滋阴润肺为主,且忌寒凉,少食辛辣。可多食秋梨、葡萄、石榴、粳米、蜂蜜、银耳等,少食用各种冷饮、葱姜蒜等;避免日日大鱼大肉,多吃秋天新下来的水果蔬菜粮食。如果身体有“湿气”,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玉米、冬瓜、西瓜等。
二、起居规律。秋天开始,要尽量避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早睡,最好不超过晚上11点休息;早起,早晨6点左右起床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整天你都会感觉到神清气爽。
三、情志调养。秋天也是“养心宁志”的最好时节。生活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此时要尽量做到让自己心情舒畅、心神安宁,方可收到益心补心的效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你可千万别独自“生闷气”,自己气自己,其实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再不顺心的事都要自己尽量说服自己,做到及时化解、及时排解。
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立秋之后,秋天气将逐渐转凉,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样,一年之计,时光也已到了秋天,我们应该是好好体会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播种,春天的希望,要好好酝酿我们每个人的初心,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收获…
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春捂秋冻,老话讲的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为过冬做准备的季节。就和人生一样,每年到秋天,一年也已经过半,今年的事情也基本见了分晓。要开始盘盘存,好好合计一下今年的计划是不是已经完成,还是没有完成。年底要完成计划基本实现了没?
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想要知道秋天该做什么就要了解秋天气候的特点!
《秋天的特点》
《黄帝内经》说
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句大家应该是能理解,庄稼都是春种,夏长,秋收!
二,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开始阳消阴长。这一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夏天已过,热气开始变少,凉爽的气温开始变多,而人体也跟随着天气的变化烦热减少凉意增多!
三,秋属金,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这一句意思是:在我国的五行理论来说(金、木、水、火、土)秋天代表五行金,特点是肃杀之气。可能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在斩杀死刑犯的时候都是秋后问斩,原因就是古人认为秋后行刑人的阳气会迅速消散,就是对应了秋后阳气少而凉气多的意思。黄帝内经说一个人,气聚则生,气散而死。
同样一个道里黄帝内经也把人身上的肺对应成了五行的金,所以后世医家把秋天比做了人的肺,想养肺就要顺应秋天的气候。
在志为悲忧是说人的一种情绪,比如说到了秋天万物凋零,再也没有夏天那种绿色昂然红花艳丽的景象了,所以人看着秋天凋零的大自然会有一种优伤的感觉,特别是那些感性的人更容易受触动!
《精神调养》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以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秋季要注意养肺,养肺首重养精神,要保持内心宁静,不要浮躁,培养乐观情绪,不要忧伤,这样可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运动调养》
秋天可以多参加一些登高望远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可以让忧郁惆怅一扫而光。也可以参加一些喜庆的活动比如说谁家有结婚的事情,庆生的喜宴了,都可以去粘粘喜气放松放松,让自己的心情高兴起来!如果会叩齿吐纳的也可以练练!
《起居调养》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为夏天炎热的关系大家在睡眠上都不太好,所以在秋天阳气渐收之季一定要早睡,(最好晚上十一点前睡)以顺应天气的变化同时也补回夏天的疲倦,而早起呢又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早上六点左右)
另外,早秋时不要一下子衣服穿的太多,要让身体逐渐适应转冷的天气增强抵抗力。正如老百姓所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饮食调养》
秋季多燥,若燥气过盛,应少食辛辣味食物,因为辛辣味入肺,以免助长肺气。应多吃酸味和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说,番茄,马齿苋,柿子,李子,杨梅,山楂,橘子,芝麻,牛奶,蜂蜜,核桃,山药,萝卜等等。当然事世不是绝对的,如果有因肺部引起的疾病那另当别论。
早起时要多喝粥,因为粥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配菜上可以拌点萝卜丝小菜更相得益彰。每天要饮水,饮水完少量,多次,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切记,寒凉之饮,以免伤胃!
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渐多,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因此,在秋季应注意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
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其中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的新患者。此类病少则一二周,多则经月不愈。有旧疾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阶段性戒烟,以防复发。正常人也应适当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
秋季,冷暖更迭,早晚温差较大,这时哮喘病最易复发。该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对湿度、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
秋季又是草枯叶落时节,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如果有已知过敏原的,应注意避免接触,防止发作。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冷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
另外,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以防加重胃疾。
立秋了,秋天过后应该要做什么了?
贴秋膘啊,好过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