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正科级与正高级,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工资待遇相差千里。二者之间必须二选一,如何选择?正常人想都不用想,都会选择正高级职称。我的老乡赵强只是一个中级职称,他都不愿为了事业单位正科级实职而放弃中级职称,因为他下一步想聘任副高级职称。
赵强今年38岁,是我们是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的事业编制。他在种子研究室担任主任,行政级别为正科级,同时还有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赵强早几年就获得了副高级职称资格,因为单位副高级指标已经用完,所以一直没有获得聘任,他也一直担任种子研究室主任。
2021年,单位空出两个副高级职称,赵强符合聘任条件,属于候选人之一。以往,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管理岗人员,可以正常参评副高级以上职称,也就是常说的“双肩挑”。2020年单位换了主要领导之后,改变了这一惯例,要求管理岗副科级、正科级中层职务不能参评副高级以上职称。这就意味着,赵强要么放弃参评副高级职称,以后只能走管理岗晋升路线;要么放弃管理岗正科级实职,参评副高级职称。
赵强想了一天,认为单位空出两个指标,符合条件的只有4人,自己这几年也做了充分准备,觉得自己参评副高级职称的优势很大,于是果断放弃了正科级实职。最后。赵强也顺利获得聘任副高级职称。
赵强算了一笔账,算上每月打卡工资、双边公积金、年终奖等,正科级实职全年总收入大概12万元;而评上副高级职称七级后,全年总收入大概15万元,这个工资待遇比略低于单位一把手。赵强他们单位一把手属于管理岗副处级,全年总收入大概15万多,不到16万元。副高七级还可以晋升为副高六级、副高五级,每一级都可以增加工资500元以上。相反,管理岗正科级实职,要想提拔晋升为管理岗副处级,需要等上8年、10年以上,还不一定能够提拔,单位的很多管理岗正科级都是原地踏步,到退休都还是正科级。
赵强还说,市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有好几个正高级职称指标,如果专心搞研究,评上正高级职称也不是没有可能。赵强说,正高级职称的工资待遇比较高,相当于管理岗副厅级,全年总收入大概20万元,比他们单位一把手高很多。
综上,管理岗正科级实职全年才12万元,而专业技术正高级职称,全年不低于20万,明白人闭着眼睛都会选择正高级。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智商正常的人都会正确选择的。公务员正科级相当于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待遇。正高相当于副厅级待遇。想都不用想啊!
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事业单位允许“双肩挑”,在管理岗位拿职称工资,享受更高的待遇。因此在正科和正高两个岗位之间选择,最理想的是“双肩挑”,既能享受领导待遇,经济待遇也不吃亏。如果没办法“双肩挑”,坚决建议选正高职称,仅仅为了一个正科领导职务而放弃正高职位,损失太大,得不偿失。
首先在工资待遇上,正高职称远高于正科。以本地西部三线城市为例,一个事业单位管理七级(正科)每月到手收入大概在3800元左右,包括返还的30%绩效,而一个正高保底到手7000元,几乎是正科的一倍。除此之外,在年终绩效方面,正科大概可以拿到28000-33000元,而正高基本上在43000元以上。算下来,正科一年到手收入在75000元,正高127000元,正高一年比正科多拿5万+,相当于一个管理九级职员的工资。正高之于正科的巨大经济优势,可见一斑。
其次在创收待遇上,正高作为行业领域的顶级技术人员,经常会被其他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聘请到单位讲座、著书立说或者从事专业技术评委等工作,聘请机构相应都会给予一定的劳务费、出场费,能力水平高的,仅靠这种客串兼职,都可以获得一大笔收入,少则一两万,多则几万。折算进入工资,相当于每月又多了一两千甚至四五千。更何况,按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事业专技人员还可以专业技术到相应机构从事兼职或创业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管理正科作为领导干部,受制于纪检监察部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几乎不能有上述行为。
最后在转岗晋升待遇上,拥有正高职称,如果不想在单位继续工作,凭借职称可以跳槽到大专院校等机构工作,转岗的可能性、选择面还是比较大的。而事业正科别说跳槽到大专院校,就是再往上进一步提拔副处都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副处几乎就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晋升可以说相当受限。对比正高的转圜空间,事业正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管理岗毕竟是领导职务,级别再低,也是领导,有一定的职权,可以管人管事,地位相对较高。而职称岗位不管技术等级再高,也是被领导的对象,在单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无法和领导职务人员比较,这是管理岗的优势。有些人比较在意当领导的感觉,享受职权带来的满足感,就会特别青睐管理岗,不排除有人会放弃高职称岗位而选择低职务岗位。除此之外,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正高职称都优于正科。事实上,两个岗位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几乎无比较性可言。
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怎么选心里难道没有数吗?这个问题连想都不要想肯定是选正高职称。正高职称一个县最多就两三个,相对应该的工资是三、四级岗位,最低是四级岗位工资,单单是岗位工资都3840元,加上薪级工资等,每月至少在8000元以上,在县里是高级人才还可享受高级人才待遇,像我们县评上正高职称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相当的诱人的呀,但我们县教育系统现在只有两个正高级人才,卫生系统原来也有两个的后来被其他县高薪挖走了。
而正科级干部最少有上百个,听起来很风光,但收入比高级职称来说少了一大截的,所谓的实职,其实就是管的项目多、资金也多,来求办事的人也多,想陷害你的人也更多,责任问题也很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很容易出问题的,这些年很多县重要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频频出事,就是因为把持不住,顶不住诱惑而犯错误把自己弄进去了。
对比之下,正高职称相当于副厅级干部的待遇的,而且没有政治风险,正科级干部在县里来只是很普通的领导,而且越是实职岗位任职时间也不会很长,虽然在职时会有一些隐性的收入,但这些收入是见不了光,也不长久的,还有很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有机会上评上正高职称,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正高职称,不单是在职时收入比正科级干部高,退休后会高出更多的,龚哥的一位正科级领导退休后才领4500元退休金,而一位五级岗位的高级教师退休后领的退休金是6500多元,比正科级的多了整整2000元,如果是正高,肯定还高出很多呀!
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我也面临这样的选择,在财务科科长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之间选择。
我是先聘的高级会计师职称,担起了财务科的主办会计,相当于技术领导。后来单位领导希望我任财务科科长,担心我不愿意,分管人事的领导悄悄来问我的意见,我模棱两可,没有肯定答复,其实我自己也在纠结。因为高级会计师职称基本工资相当于处级,比科长工资高,而科长的绩效工资比高级会计师高。
后来我们一把手和分管人事的领导向上级部门反映了我的情况,经过反复沟通研讨,最后的解决办法是:重新设置了岗位,将财务科科长设为专业技术岗位(原来财务科科长是管理岗位、正科)。新岗位设置后,我成功竞聘了财务科科长,基本工资仍然走高级会计师路线,绩效工资按正科实职兑现。
结果对我来说是两全其美,既没丢专业技术职称,也任了实职。
我的经历供你参考。
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正科实职和正高职称,必须二选一,怎么选?
正科实职与正高职称,二者之间就不应该存在选择问题。因为差距太大,实在没有可选性。只要智商不存在问题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正高职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