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地级市的市委党校行政规格为正处级,校长一般高配到副厅级,由市委常委领导兼任。市委党校的编制主要有3种,一种是公务员编制,另一种是参公编制,第三种是事业编制专业技术岗。以我们地级市市委党校为例,说说其编制情况。

①市委党校校长,属于公务员编制。市委党校的校长一般是由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等副厅级领导担任。无论是市委副书记,还是市委组织部部长,其编制都是公务员编制。市委党校校长,一般不常驻党校办公,党校的日常事务通常由常务副校长主持,只有涉及方向性、决策性的大事要事,党校校长才现场参办公。

②市委党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属于参公编制。市委党校的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常务副校长等党校领导班子、行政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这些人员的编制都是参公编制。其中,常务副校长级别为正处级,其他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领导班子为副处级。党校的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后勤保障科等内设行政管理机构为正科级,其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为参公编制。这些人员的工作待遇、提拔晋升都参照公务员法进行。

③市委党校的教学研究和信息保障等人员,属于专业技术岗。这类人员主要是搞理论研究和信息保障的,涉及部门主要有:党史党建教研部、社会建设教研部(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市情研究所、经济学教研部、信息技术部、法学教研部等部门等部门。这类人员走职称晋升路线,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评任为副高级职称,享受副处级、正处级的工资待遇。也正是如此,很多党校人员宁愿放弃参公编制,也要走职称路线。

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我是基层党校副校长,对于党校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我是比较清楚的。

党校工作条例规定,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地方县级党的委员会,都应当设立党校,有条件的乡镇党委,也可以设立党校。

作为地级市的市委党校,严格意义上讲,其工作人员都不是公务员。

工作人员一般有两种身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简称“参公人员”)、事业编制人员。

根据规定,党校校长,一般由同级党委书记、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占同级党委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不占党校编制和领导职数。所以,党校校长,不纳入党校编制管理范围。从目前来看,党校校长都是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

党校其他管理人员,比如常务副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属于参公人员,其职位管理、人员晋升、干部交流、工资福利等,均参照公务员管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与公务员无异。

党校还有一部分人员,如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

当然,基层党校情况可能特殊一些,以我所在城市的市辖区党校为例。机构性质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为参公人员(人员编制较少,只有管理人员,没有固定的从事教学、教研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发展前景来看,根据党校条例规定,党校属于党委干部培训和决策咨询机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党校的地位比较尴尬,尤其是基层党校。与党办、组织部等核心部门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当然,由于党校职责比较单一,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宽松,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在党校工作也还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市委党校是党委领导下的参公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公务员。主要指校长。党校校长一般由当地党委副书记或常委、组织部长兼任,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即公务员。这是党校唯一的公务员。

第二类:参公人员。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主要指党校除校长外的其他管理岗位人员,比如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这些管理岗位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这部分人员除了编制性质和公务员有差异外,其他与公务员无异,随时可以交流到其他行政机关任职置换为公务员,因此也可以视为公务员。

第三类: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党校除管理人员外,其他普通教务人员基本都是全额拨款性质事业编制,即普通事业编。这类人员工资待遇基本上走职称路线,待遇和晋升与其他事业单位没什么两样。

至于发展前景,党校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个单位。说没前途,党校的领导又是高规格配置,校长是地方党委领导,常务副校长与同级部门正职平级,在党校解决级别和待遇比一般部门要快,而且因为长期与组织人事部门接触,容易进入组织视野,有较大被重用的概率。说有前途,党校又是一个相对边缘的部门,除了干部培训外,几无其他职责,职权影响力非常有限,且横向交流的机会又不多,实际上进步空间也不乐观。

综合分析,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去党校目前来看还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你好,市委党校是参公事业单位,三定方案中只有事业编制、没有行政编制。所以,除了不驻校的校长之外,市委党校中没有公务员。

首先,介绍一下市委党校。

以地级市为例,市委党校是市委的直属事业单位,属于正处规格。

我国的编制只有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两类,事业单位只能设置事业编制,无法设置行政编制。

而成为公务员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使用行政编制,因此,市委党校无法提供公务员所需的编制,自然没有公务员。

其次,介绍一下唯一的特例——校长。

市委党校的校长肯定是公务员,会由市委书记或专职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

但是,校长的编制不在市委党校,而是在市委。

他之所以是公务员,是因为市委领导的身份,而不是党校校长的身份。

党校校长只是他其中的一个兼职,他平时不会驻校,不负责党校的日常管理。

换句话说,他是由公务员兼任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职务,不代表市委党校校长这个编制是公务员。

然后,介绍一下党校的其他工作人员。

党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单位,虽然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但是,工作人员所在的岗位不同,身份也有差异。

其中,老师、研究人员是普通的事业编制,是专业技术岗的工作人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进行招录,签订聘用合同,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而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虽然也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也就是俗称的参公人员,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转正后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因此,除了校长之外,党校工作人员上到常务副校长、下到普通干部都是事业编制,哪怕是公务员调到党校任职,只要关系调入市委党校,就会自动失去行政编制,变成事业编制。

当然,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的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没有太大的区别,相互也能流动。

最后,介绍一下党校工作人员的前景。

市委党校毕竟是市委的部门,校长还是市委领导,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相比一些普通的政府单位,党校的前景并不差,转换身份成为公务员、而后走上领导岗位的也不少。

当然,跟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组织部等还是不能比的。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 ,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我是市委党校的退休公务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按中共中央《加强党校建设条例》,党校除工勤人员外,党校干部编制人员,实行双轨制,一部分列为公务员,指从事行政管理及党务工作者的干部,如办公室,机关党委,及行政科等科室人员。另一部分敎学人员及敎辅人员则属事业编制,评职称,按职称拿工资。

党校内部两种编制可以互转,公务员可申请转入事业编参评职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也可提拨或转行到公务员科室,但需经组织部门批准。

目前各级党校在招收工作人员时,也分招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现在招收的人员,招收时什么身份,入党校后就根据你的身份安排工作,一般很少改变身份。

作为党校的公务员,当然比较有前途,他可以在公务员队伍中互调,也可以提拨到科局,乡镇担任领导。我单位近几年就有两位提任付处级干部,几位科级干部。

党校是干部缎练的熔炉,是培养,培训干部的地方。当然在党校工作的公务员也挺光荣自豪的。

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前景如何?

肯定不是。

市委党校是双轨制,也就是说,是一个混编的单位,其中有两种编制,一种是参公编,一种是事业编。

参公编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就是参公人员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参公人员是不是公务员?我是党校人员,前段时间,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得罪了领导。

我们单位,是全部参公的。那天,领导说,我们单位没有专职教师,这都是因为前凭不负责造成的。

我破口大骂:“他妈的!你知道什么是参公不?你知道什么是专职教师不?!”

他说,我们学校就是没有专业教师。

我说怎么没有呢?

他说,有在哪里呢?

我说,我们这些人,不是教师吗?

他说,不是,我们是参公的,不是教师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领的是参公的公司,而教师领导的是事业编的职称工资,所以,我们没有专职教师。

我说你扯蛋。我问你两个事,你能讲明白不?

他说,请讲。

我说,我家有鸡又有鸭,今天早上,发现没有鸡饲料了,只能用鸭饲料来喂鸡。我老婆问我,怎么个喂法?我说,参照喂鸭的用量。你说,我用参照鸭的用量来喂鸡,我家的鸭是不是变成了鸡?

领导哑口无言,最后只能说:“扯蛋!人能和鸡鸭比吗?!”

我再问他第二个问题:知道什么是专职教师不?

他说不知道。

我说,你去查一查字典看,专业教师只有两个条件:1.有教师资格证;2.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这些人,都有教师资格证,也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怎么就不是专职教师了呢?

他吞吞吐吐地说:“可是我们并没有领职称工资啊!”

“你是说,领什么工资就是什么人呗?那,今天晚上你吃猪肉,你是不是变成了猪?”

搞得领导很下不来台。

这就很明确了,党校有两种人员编制:

  1. 参公编制人员;
  2. 事业编制人员。

一般地,党校工作人员是参公编,但是也有很多人是事业编的,比如学员科,是管理人员,他们也不从事教学,但是他们是参公编。

党校的参公编制人员,也不一定只能从事管理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从事教学,特别是领导。在市级党校,基本上,上课的都是领导,很少有教师从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事学员管理的。

党校的工作人员前景怎么样?

就看你的本事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即使是在厕所里。

如果你想一直呆在党校,那也不错,可以从科员上升为副科、正科。但是,市级党校,基本上最多也就到正科了。

如果你年轻一点的,是党校工作人员,是参公编的,可以调到公务员单位,成为公务员,这是有文件规定的,参公编是可以调到公务员单位的,条件是:必须是35岁以下的,必须是调去当领导的,也就是调任。

在我们这里市党校,很多有本事的工作人员,都调去了政策研究室、党史办等,还是很有前途的。

党校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闲,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当然,如果你想忙,也有忙不完的事,你可以做学问,做科研等等,都是很有前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