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周劼”事件的发生,始于朋友圈,估计最后也会终于朋友圈。周劼属于国有企业员工,如何规范使用朋友圈,个人有主体责任,单位有管理责任,亲戚朋友有提醒责任。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周劼个人。至于以后的朋友圈该何去何从?对于体制内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朋友圈,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管控和规范。

第一:个人必须严格管控好自己,不该发的一概不能发

主要是6个一概不能发。

①涉密的文件资料内容一概不能发。这是底线,也是红线,谁发处理谁。

②工资收入待遇一概不能发。这虽然不是秘密,但一般不会主动公开。

③妄议上级大政方针的言论一概不能发。这也是一条红线,还会牵扯单位主要领导。

④未经证实的内容一概不能发。很多未经证实的内容极有可能是造谣的,虚假的。绝对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⑤涉及热点话题的个人评论和言论一概不能发。说白了,作为公职人员,不要对热点话题随意发表评论,随意发表个人看法。你的一言一行,可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⑥炫富的、个人大吃大喝的、整天游山玩水的内容一概不要发。这些虽然是个人私事,个人有权力、有自由发,但是其他人不这么认为。发这些内容,极有可能给别人一种“体制内国有企业单位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工作清闲”的误解,从而影响国家和国企整体形象。

第二:单位应该履行好管理责任,该管理的一定要管理单位,该处理的必须处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们了解资讯、发表言论、展示才华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不能乱发言论,一旦越过法律底线,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单位应该经常教育,经常提醒单位人员: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必须依法治网、守法用网、文明上网。微信群、QQ群、微博、朋友圈等,必须遵守“谁建立谁负责、谁是群主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那个单位的那个单位负责”的原则,不得发表不当言论,不得散布谣言,发现违规、违纪、违法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周劼”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自己,更影响了单位,周劼所在单位负有疏于管理、疏于监督的责任。这一点,我们市直单位做得比较好。我们单位主要领导是一位军转干部,非常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保密意识,他经常说,公职人员的微信群、QQ群、微博、朋友圈一定程度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公家,应该规范个人言行,不该发的不要乱发,不该说的不要乱说,不要议论的不要乱议论。

第三:家人和亲戚朋友们要尽到应有责任,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教育的一定要教育到位

“周劼”的朋友圈炫耀,不是仅仅发了一天两天,也不是仅仅发了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长时间。难道他父母亲不知道吗?难道身边的亲戚朋友不知道吗?但是就是没有人提醒,就是没有人拉拉袖子,最终酿成大祸。

因此,作为父母以及亲戚朋友,应该提醒家里或身边公职人员,不要太炫富,不要太招摇,不要太高调。特别是作为父母,看到在子女朋友圈、微信群等里高调炫富,招摇过市,发表不正当言论,应该及时教育,及时制止,不听招呼,不放棍棒拳打脚踢,充分显示父母的教育权威,确实防止子女变成“周劼”。

“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你这个思路挺新奇,厉害!发生这类事,不讨论如何杜绝“家族垄断式、接班制”的弊病,居然考虑到如何“低调掩盖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当口号喊着玩呢?国家一直倡导群众监督,为的是让社会更公平,让正义不迟到!而不是你这奇葩思想!

“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以后的朋友圈可能就会变成体制外的人的专用了。体制外的人,发朋友圈就,只要是真实的就能发,也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体制内的人发得不好,可能会让人从中发现问题,引起深查细究。即使没有问题,引起公众关注了,可能也要说明问题,发朋友圈还是要慎重一些的。

一、炫富的事不能发了。要不然就会有“周劼事件”的结果等着。

二、炫吃喝的事情不能发了。吃喝得太好,有可能是奢侈生活。在禁酒令的当下,平常喝酒也是不行了,在朋友圈发了,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受处罚的。

三、炫旅游的事不能发了。特别是去开会、去培训 时候,即使走地培训地的街头,也不太敢发了,要不会让人以为你是在借会议、培训之机旅游。

四、炫娱乐的事不能发了。有些人到娱乐场所去是有规定的,弄不好也是会出问题的。

五、炫内部活动的事不能发了。弄不好是会泄密的。泄密那就是大事了。受处分都是轻的。

六、炫耀的事不能发了。要不然害人也害已,将家人及其他人也牵涉进去。

总之,体制内的人在朋友圈能发的东西会少了,尽可能发一些工作动态,一些需要大家知道的知识。可能有些人担心惹出事来,就不会发了(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了)。体制外的人想发就发,即使炫一下富、炫一下吃喝玩乐也没关系,只要钱是自己合法挣来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估计会低调很多,人生只有经历过某种不该做的事情,才知道什么才是犯错。我搞不明白,为什么他发了那么多炫耀的微信内容,他的父母一直置若罔闻,难道他父母不看朋友圈的吗?又或者是小周屏蔽了他父母的看圈权限呢?作为为人父母,即使儿子长大参加工作了,也应该关注一下儿子的动态是吧?必要时还是要提醒一下为妥。如今小周“圈炫”事件发展到了单位纪委部门调查(停职)的地步,并且公布了他家的财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甚至二伯三伯的信息,几乎把自己家族全暴光了。

也许,小周没有认识到发朋友圈“炫耀”一下会引起这么严重结果,但事到如今,只好服从单位安排,积极配合相关调查了。

至于后续结果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作为网民,也许大家会关注他的最终处理结果。当今社会,网络力量非常强大,社会舆论也相当强大。因此,我们要牢固小周教训,做人要低调,工作要务实,保持谦虚谨慎!

“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周公子们和王校长们,就本质而言,其实是一回事!

任何社会的不公不义,归根结底就是贫富差距,尤其是这种差距还会代际传承!

代际传承的贫富差距是最大的不公不义!

在我看来,不论这种差距是权力导致,还是资本导致,都该被消灭,这才是毛主席干革命的初心和使命!

普通人的孩子拼不过周公子和王校长,不是因为他们更懒更笨,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爸爸”!

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不应该被污蔑为“仇富”!

“周劼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后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还朋友圈何去何从。朋友圈最牛逼的是贵友圈,从汉朝中期开始,到唐朝黄巢起义。考虑到现在科技使历史推进极快,有些事,最好不要大家亲眼目睹的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