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在体制内,佛系的人很常见!比如,①与领导对着干,被边缘化,选择佛系;②多次提拔不上去,选择佛系;③看淡了看透了仕途人生,选择佛系;④因为自身违纪问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索性选择佛系生活。下面举两个佛系人员的真实事例。

第一个事例:干活最多,晋升没有份的小王主动过上佛系生活

小王是我们单位的业务科室的骨干,科长年龄比较大,副科长被借调到市府办。科室里大多数业务都落在他头上,写材料是他,综合业务是他,出差调研是他,加班加点也是他。年底,副科长被正式调走了,小王高兴地盘算着自己能够当上副科长。那段时间,小王干劲十足,主动向科长谈心谈话,还向分管人事的副局长汇报思想。但是最终的副科长不是小王,而是和他同一年来到单位的一直在办公室工作的小周。对于这样的人事安排,小王十分不解,副科长小周上任那天,小王就请了年假休假了。回来之后,对小周也是爱理不理,以前负责的工作,绝大多数交给了副科长小周,自己只剩下少许业务,天天按时上下班,从不加班,即使科里的热忙得晕头转向,小王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小王就这样躺平了,对提拔晋升缴枪投降,当然也就被单位彻底边缘化了,这样的日子过了8/9年,小王35岁,还是科员一枚。而小周副科长,已经晋升科长3年多了,还是副处级后备人选。

对于小王,我还是有些了解的,素质过硬,985高校毕业,为人处事也还可以,当初若不是一时冲动,现在至少已是正科级。我曾经和小王聊过天,小王说,他不是没有过激情,也不是没有过理想和抱负,但是就是一时想不开,想出一口怨气,想逞一时之能。我听得出来,小王还是有一些后悔和遗憾,后悔当初不该感情用事,后悔当初自己应该成熟一点,后悔应该向老同志请教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世上没有后悔药。他最后苦笑着说,既然木也成舟,何不活得潇洒一些呢,今后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个人家庭上!他有这样的心态和想法,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所有躺平的人、佛系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我也无话可答,只能说:“心态摆正,把岗位职责履行好,不要违规违纪。"

2019年底,职级并行实施后,小王35岁,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对于市直单位来说,佛系的人可能就是三级主任科员,或者二级主任科员终此一生了。

第二个事例:受到排挤,索性选择边缘化和躺平的小赵也过上佛系生活

小赵是县直单位科员,也是外省人。小赵他们单位,需要全天候值班,周末和节假日必须全时保持在岗在位。小赵是单身汉,在县城租房,平时很多本地同事都请他代班值班,小赵也没有推辞,毕竟也就是睡个觉听个电话而已。年底,单位组织发放值班执勤补贴津贴,小赵一看,自己发放金额的是全局最少的。原来,小赵的股室,把大多数值班执勤人员都安排给其他人,而实际上却安排外省人小赵值班。小赵认为,节假日值班几乎是自己全包了,是典型的值班专业户,而值班津贴,自己领得最少。小赵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公正对待,工作面前利用他,利益面前忽视他。从此,小赵不再为任何人值班。也是从那时开始,小赵认为本地人在机关单位根深蒂固、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外地人很难融入本地人的生活圈、工作圈、核心圈。

从此,小赵也是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局领导交代的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马虎应付。这样的日子,小赵过了4年。期间,也参加过各种公务员考试和遴选。第5年,单位要安排小赵去村里进行精准扶贫。对于这样的安排,既没有和小赵商量过,也没有征求过小赵的意见建议。小赵感到不解,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专职复习备考省城公务员。也就是在这一年,小赵离开了工作5年的县直单位,考入了省城机关公务员。

一、体制内的人越来越佛系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曾经遭遇不公,不能理性对待,主动选择边缘化和佛系。这种人,承受不住打击,接受不了不公,遭受不了坎坷。只要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就撂挑子、说怪话、发牢骚,选择主动放弃,对工作不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人被认为难堪大任、胸襟狭隘。一任领导不提拔你,二任领导同样也不会提拔你。久而久之,就彻底过上佛系生活。

原因之二:触摸到天花板,提拔晋升无望,被动选择边缘化。职务的提拔呈金字塔形状,都有触顶的天花板,不可能无限制提拔,也不可能人人都提拔。比如:县乡机关提拔的天花板是副科级,市直机关的天花板是正科级,省直机关的天花板是正处级,等等。绝大多数人,只要触摸到晋升天花板,经历过几次提拔都没有成功,加之年龄的增大,那就不是那么在乎了,甚至选择放弃了。这可以理解,毕竟已经触摸到天花板,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进取,也无济于事。提拔不上去,索性选择佛系生活。

原因之三:个人性格使然,对官职没有欲望,主动选择边缘化。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云淡风轻、从容淡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待功名利禄,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强求、不奉迎、不拔高,不与自己较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胜之坦然、败之淡然,不困于心、不乱于情,顺其自然,乐观向上。组织任用我,我就好好干,不任用我也无所谓,甚至还会主动放弃现有职务,给年轻人让路,过上佛系生活。

原因之四:职场素养较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主动选择边缘化。有的人性格天生大大咧咧,机关素养较差,说话办事不注重方式方法,大局观念不强,与什么人都不对付,群众基础不好,领导也不喜欢。这种人,纵使业务工作再熟练,纵使工作成绩再显著,也不会被列入提拔候选人。于是乎,这种人也就不再努力了,选择了彻底边缘化,过上佛系生活。

二、如何提高佛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佛系人员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欲无望”,他们对待工作就是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根本没有工作积极性,比较难管理,这是体制内定论。领导干部想要调动佛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绝对不能用行政手段来管他们、压他们,只能靠“哄”。如何“哄”,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靠人格魅力。调动佛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核心还是靠个人人格魅力,处事要公平公正,为人要谦虚谨慎,说话要谦逊和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让佛系人员看到希望,让他们佩服你、尊重你。如果是搞“我是领导我说了算”、“我是领导必须听我的”、“我是领导必须照我的做”,以行政手段来指挥佛系人员,万万行不通。佛系人员都有个性、自尊心强、要求民主,在他们眼里,“领导”啥也不是。对于佛系人员,领导者不能严厉批评,更不能来硬的,你来硬的只能是自取其辱。

②靠思想工作。大事小事,要多与佛系人员商量,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让他们感觉到受到尊敬和器重。平时,也要与他们多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现实情况。只有走进他们心里,才能让他们心中有你。必要时,还要适当活跃一下气氛,以私人名义,组织佛系人员偶尔聚个餐吃个饭,与他们玩到一起,开心到一起。

③靠关心关怀。利用私人关系帮助佛系人员解决小孩上学问题,咸鱼们有事请个假也要愉快批准,过年过节请佛系人员吃个饭。我相信,只要做到这样,佛系人员即使工作不加班加点,但是也会积极配合你支持你,偶尔重大任务需要加班时也不会有怨言。

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权力没渴望。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人对权力那么渴望,因为老一辈人见惯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基本上有权就会有钱,那时候的大环境就是那样,大环境的重点逐渐从效率转向公平之后,现在的年轻人对权力的好处没有那么深切的感受,当了领导工资没有太多提升,反而还累、还要承担责任,倒不如当个职务低的过的舒服。

二是追求自由。

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工作也不代表就要一切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只要我不犯错、不做坏事,你就不能辞退我。相比老一辈人,当代年轻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愿意牺牲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来追求自己在乎的事物,比如放弃领导的欣赏追求早点下班,放弃晋升追求轻松快乐。

三是压根不喜欢这份工作。

很多年轻人进入体制内要么不是自己的决定—被家人逼的,要么就是想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把这份工作只当成谋生的手段而非事业,这样就导致了只是被动接收而不主动完成、安排多少就干多少、不主动请缨而敷衍应付,身在这个岗位心里却想着搞副业、培养爱好等等其他事情。

也许这就是年轻人佛系的原因。

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我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体制内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佛系了。

小刘去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我们单位,小伙子二十五岁,人长得阳光帅气,看起来很精明,平时碰见单位同事嘴很甜,很有礼貌。除了领导,见了每个人都哥啊、姐啊的,快退休的同事都被他叫得感觉年轻了好多岁。他平时网购些零食什么的也分给大家吃,大家纷纷夸赞他。

但是唯独见了领导,他就不说话了,也好像变得没礼貌了。比如说领导早上上班,办公室没水喝,提着水壶出了门正碰见小刘往办公室走,领导不说让小刘给他打水的话,小刘不会主动去打水,好几次都是这样,后来领导见了小刘直接不说话自己去打水了。这要是我这样80后的老同志遇到这样的事儿,肯定主动抢着去干,不仅把水打好,还主动添茶倒水,顺便还把办公室卫生给打扫了。

有好几次,领导到我们办公室串门,进来后大家纷纷起身让座,唯独小刘坐着没动。领导走后,几位老同志说小刘你要好好表现啊,你们年轻人要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以后好提拔!小刘笑着说提拔有什么用啊,我又不在乎这些。

像我这样的80后老同志,对领导是毕恭毕敬,以领导给安排工作为荣,要是遇到打水搞卫生这样的事情,都争着抢着干,给领导打扫办公室都会觉得脸上有光!想着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年底考核好有好的名次。

小刘按时上下班观念很强,平时掐着点上下班。有时候甚至晚来半个小时,早走半个小时都是常事儿。大家都说年轻人,夜生活丰富,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迟到几分钟倒是情有可原。为了迟到的事儿,被领导发现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当着全单位同事的面点了小刘的名儿,小刘依然我行我素,好像没有受影响。

遇到单位工作忙,要加班,老同志们很配合,提前给家里说好,到时候主动到单位干活儿。小刘不会这样,有好几次没来。单位同事给他打电话,小刘慢慢腾腾来的很迟。到了后来干脆不来了,说又没有加班费,而且明确规定不能加班,为什么要占用私人时间?说得大家都没了脾气。

我上班那会儿,基本上天天加班,没事儿也得找事儿加班。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迟。下班的时候,等老同志们都走了,领导也出门了,我才起身管好楼道的窗户,锁好门回家。

有一次,单位人事调整,中层人员变动,我们办公室老同志鼓励小刘去竞选科长,小刘坚决摇头,怎么说都不去。大家问他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参加?小刘说当了科长就有了责任,人难管、事多、操得心多,说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儿就行了。

像我们那时候,有这样的机会肯定求之不得,哪还有推着不去干的?!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干活不想太累 ,提拔不想考虑,总之,就想咋舒服咋来!

不过小伙子确实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能力绝对没问题,有新观点、新知识,有时候调动起他的积极性来,在处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能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好办法,令人不由得赞叹!就在前几天,市里有一个系统内演讲比赛,单位安排他去参加,小伙子本来不去的,可是最后他新谈的女朋友鼓励他去,小伙子为了好好表现,参加了比赛,最后捧着一等奖的奖状和奖品回来了!

体制内的佛系的人员,一般会有以下的表现:

1.不愿意讨好领导。他们认为领导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特定角色,没有必要刻意的去逢迎、讨好。平时生活中当朋友处,工作中才是上下级关系。有时候跟大领导一起也不紧张,觉得再大的领导都是人。平时楼道里碰见领导不打招呼,回到办公室该干嘛干嘛。也不给领导端茶倒水、到扫卫生,觉得这些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对那些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的人嗤之以鼻,认为费时费力没有原则。

2.不在意评先选优。其他同事觉得应该认真干工作,好好表现,到年终能够有资格评先选优,对自己以后发展很有帮助。佛系人员认为这对自己来说也一点也不重要,反正今后也不想提拔。就像单位小刘,别人说了他只是听听,别人不说也不主动去问。领导说要给他给个先进,小刘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坚决不要。

3.不在乎提拔晋升。对于提拔晋升,他们也看得很平淡。觉得当领导后不自由,他们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

有一次,和小刘闲聊的时候,我问他年纪轻轻,自身条件很好,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佛系,小刘对我说张哥,人各有志,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观念也就不同了。

一来我是一个本性追求自由的人。我从小到大就在一个自由放松的环境长大,喜欢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当上领导后工作压力更大,事情更多,需要操心这操心那,时间上不自由,不想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二来我的物质需求有保障。我爸妈都是体制内人员,家境虽然不富裕,但可以说家底殷实,衣食住行有保障。现在我又有正式工作,虽说一个月不多,但自己花销绰绰有余。说白了就是没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了。

三来我的理想不在于此,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谋生的手段。除了工作,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音乐、爱情等等,在我看来,干多干少一个样,有人安排了我就认真做完,没人安排我也不会主动去找着做。类似加班熬夜的事儿,我是绝对不会去干的。

听了小刘的话,我很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小刘出生于城市,家庭条件允许他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人家有编制又不想当官,你也不能开除人家。可是我不行,我如果不努力,就会失去自己所有的一切。

佛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你在舒适区,但人如果舒适久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最好是在舒适区的时候认真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一门必要的技艺,这样才能保证你在遇到困难时拥有更多资本,这才是最大的稳定。

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这是客观事实,体制内的年轻人确实越来越佛系。

单位这两年先后进了两个年轻人,都是95后的小姐姐。一位安排在财务室工作,一个在办公室。在财务室工作的干了半年,直接向财务室主任提出调岗要求,理由是加班太多,影响她照顾家里,干不了。财务室主任大为光火,没想到一个刚进来的敢直接撂挑子,在小姑娘提出要求的时候发了好一通脾气,最后忍不住撂出狠话,干不了你辞职。按理说,领导发了这种狠话,下属早就慌了,毕竟得罪领导可不是好事。可小姑娘不仅不慌,还硬气回怼了主任,你没有权利让我辞职。说罢,自顾自回到座位忙自己的去了,留下主任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回神。小姑娘最后被调整到一个相对清闲的业务科室,直接躺平成了单位的透明人。

另外一个小姑娘性格没有前面那位刚烈,直接,但是做人做事与老同志相比也是大为不同。她从不拒绝领导交代的工作,却从没按时完成过;领导批评她,她不会出言顶撞,可所有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她从来不会往心里去,说急了,鼻子一酸,谁也拿她没办法;她每天准时来,准点走,同样不愿意多加一点班,确实逼不得已,她是人留心不留,在办公室不是发呆就是上网,最大的作用就是订盒饭;她看起来对工作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包括提拔晋升,所以单位有什么活动,她从不主动参加,也不爱露脸。小姑娘最大的优点是自来熟,容易贴近人,在接待上有先天优势,这也是她之所以能留在办公室的原因所在。但除此之外,你很难在其他事情上寄望她有任何成绩。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只是想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让自己有事做而已,其他的东西她并不关注,她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早就给她买了房买了车,并不缺钱。

现在体制内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无非几点原因:

1、他们这一代,都是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家庭经济都不差,不愁吃不愁穿,大学毕业还能在父母支持下买房买车,温室环境让他们少了物欲,因而事业心、上进心、责任心普遍不如老一辈,在前辈眼里自然就佛系了。

2、物质层面有了基础,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年轻一代,普遍更独立、更个性、更有主张和主见,因而不再愿意像老一辈那样牺牲自我加班加点。他们更注重个人诉求的实现,客观上影响了个人的集体观、大局观。这种个性的追求,与老同志相比之下,便会显得佛系,成为另类。

3、大环境使然,身边的年轻人都是这种观念,耳濡目染,客观上也会造成更多人效仿。年轻人佛系,便成了现象。

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我就是所谓的体制内年轻人,为啥佛系呢?体制内待久了你会发现晋升这个东西很奇妙,你说看能力嘛!又不是。说看关系嘛!也不完全对。但是有一点肯定的,你想晋升肯定需要有人提拔,不管提拔你的人看中你哪点优势,你起码得对上他的胃口,进入他的圈子。所以综合来看付出的不光光是工作努力这么简单。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复杂,更不喜欢妥协。有些东西不想付出,有些原则不愿意打破,自然不受领导待见,提拔无望索性佛系。一旦佛系,心理的欲望没了,你会发现体制内你是无敌的存在,不说为所欲为,只要你不违法违纪,真心轻松自在,多爽!反正又不是人人都能提拔,何必去争。

体制内的有些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佛系?

我是培训师,每年都给新考录的公务员授课,观察过很多人,也知道很多他们的后续,这个问题我可以客观回答。

一、年轻公务员素质普遍极高,所以对旧管理体系有更务实的认识。现在考录公务员已经相对公平了,对学历、个人素质考核很严,笔试、面试、体检、审核毫不含糊,所以能进入这个队伍的可以说是精英,普遍有头脑,有精力,有理想。这样的年轻人进入体制后,看到形式主义、一言堂、虚假创新、浪费人力物力、人事管理任人唯亲、职责分工混乱无序、工作重表面不重质量等种种机关弊病,会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工作局面,也会根据工作体验、老同志的“言传身教”迅速弄清单位的真相和潜规则。这其中有关系背景的会顺其自然等待提拔机会,而没什么背景的就明白了自己的前途,开始琢磨如何破局了。有开始考各种证的,有参加上级选调的,有参加其他机关的选拔考试的…总之不会再把自己岗位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和报表数字以及巴结明显没水平的领导当成唯一的奋斗目标了。

二、机关工作氛围。我曾经讲过《心理调适—职业倦怠的消除》这门课程,专门对公务员的心理状态做过研究,发现其实我的课根本没用(其他任何人的也没用),公务人员的心理问题根本就是是绝症。在机关里(特别是经济落后,待遇低的地区),管理体系并不文明。机关也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根本没给老实人、没背景的草根、正直的人留下任何发展余地。一个机关干部看到的都是潜规则,自然会对明规则不屑一顾。工作起来动的脑筋很大一部分用于琢磨人际关系、推脱责任、趋利避害,肯定不那么轻松愉快。目前的公务员队伍提拔任用干部基本上是领导说了算,群众的口碑和个人的品德基本不用考虑,所以大部分不会搞政治手腕的公务员到退休也就是个普通科员。而这个队伍由于纪律原因,只要不被提拔,在本职工作岗位就没有任何尊严、希望可言了。(那些搞吃拿卡要搞小动作的除外,不过那也不是什么愉快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普通公务人员基本上就是在混日子等退休,其中有理想的在努力学习成为专家学者以便墙里开花墙外香,或者偷偷做些生意,否则真没什么激情了。至于画大饼的事儿,拿画笔的人自己都不信,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会议和考核、督察呢。对于年轻人,还年富力强,肯定不想自己落入这个怪圈,所以提拔不起来的必然佛系,腾出时间学习、观察、找机会,以备在工作之外有获得感。

综上,这就是管理的弊病给年轻人带来的清醒。记得前几年有集体从体制内跳槽出来投身私企引起轩然大波的,完全可以理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