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县城科级单位小职员,去市属国有企业,是否值得放弃行政单位

公务员调到国企,我还是那句话:年龄大一点的,没有提拔空间的,建议去国企领取高薪;年龄轻一点的,还有提拔空间的,建议不要去国企。题主单位为县直行政单位,应该是县直公务员。

一、县直公务员到市级国企当,公务员身份没了

题主目前在县直单位,属于公务员身份,而市级国企是企业编制身份(企业正式编制,中层以下归企业管理,中层归市国资委管理,企业领导班子归市组织部管理)。县直单位公务员到市级国企,身份变为了企业编制身份,意味着公务员身份没了。

二、县直公务员到市级国企当,工资待遇极大提高了

以我们县城为例。县直公务员科员,加上双边公积金,年终奖等,全年大概8万元。而市级国企,一般正式编制企业职工,年终大概15万元,中层大概18万元,副总大概24万元,董事长大概30万。可知,市级国企一般职工的年薪差不多是县直公务员科员2倍。

三、县直公务员到市级国企,仕途道路变窄了

县直公务员,如果自身素质较强,还有外力支持,仕途发展将很有前景,提拔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甚至更高级别等也不是不可能。

而市级国企,属于企业编制,除非提拔担任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否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到政府行政单位任职。即使担任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也得有外力支持,否则也很难跳出企业系统。也就是说,在企业,大概率将会一辈子在企业终此一生。

四、县直公务员到市级国企,个人退休金提高了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已经同意并轨,公务员也要缴纳养老金。市直科长在养老金缴纳基数方面,远远没有市级国企副总缴纳得高。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市级国企正式员工退休的养老金肯定比县直公务员高,甚至高出很多。以我们地级市为例,县直副科级退休公务员,退休金每月大概为5000元,但是那些从公务员系统调到市级国企的中层人员,每月退休金为6700元,比公务员退休金高大约30%。

综上,县直公务员,调到市级国企,值不值得?关键还得看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若自己不想在仕途上有更多想法,就想领取点高工资,改善生活待遇,那去国企无疑是个好去处。若自己还想再仕途上更进一步,建议不要去国企,去了后公务员身份没了,提拔晋升的空间变得狭窄了,意味着个人政治前途将原地踏步、终此一生了。

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主要看县级行政单位小职员,是否是体制内编制人员。

一般来说,县城科级行政单位是属于事业编制单位。

单位是事业单位,不等于你是事业编制在编人员。

事业编制单位有劳务派遣工,有临时工等。

如果你是事业编制在编人员,由行政单位

组织部门派遣到国有企业,即为“派遣干部”,你的事业编制不会变化。

这种“派遣干部”,有的是组织部门培养干部,有的是为了加强地方国有企业企业管理,有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

这种当地组织部门派遣干部,大多具有短期临时性。

现在国有企业和混合经济体都有当地组织部门派遣干部,其组织关系不变,编制不变。

这种情况,可以接受组织派遣,到国有企业工作。

如果是,从县级事业编制单位调入当地国有企业,情况就不同了,组织关系变化了,编制变化了,也就是说,不属于事业编制了!

那么,从事业编制单位调入当地国有企业,是否可行?

主要是看你对于你个人能力、经济收入、这家国企的规模与发展前景的考量。

如果,你35岁以下、具备很强的组织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情商较高且调入国企职位是副总以上职位。你可以放弃事业编制,进入国企工作。

毕竟人生能有几回搏!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还是在事业单位安安稳稳工作,过着早八晚的安逸生活吧!

毕竟,事业编制单位有五险二金,双休、节假日正常休息,有年假,工作压力不大,收入属中上等水平!

职场起跳需要考量个人水平,水平一般,不能“撑杆跳”,会落败而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去年换届的时候,本地有两个常务副县长先后都去了国企。一个是去本地一家国企任总经理,行政规格比照正处,相当于提拔了;一个去了一家省属企业任中层副职,属于平调。两人年薪差不多,都是50万左右。原本,两人有望提拔到市里任正职,不过因为去的岗位不是特别理想,最后两人都放弃了,转而去了国企,用他们的话来说,主要是不想再累了。

这几年,本地行政机关公务员调任国企的案例不在少数。作出这种选择的,基本上都是处级领导,少数科级干部,基层公务员几乎没有。一方面底层公务员很难流动到国企,另一方面公务员没有职务去国企无法获得理想的职位和工资待遇,还得面临身份的丢失,一般也不愿意去。而具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之所以愿意到国企,主要原因是工作待遇、经济待遇有保障,可以光明正大地拿高薪,最重要的是背负的责任要小得多,不用担心被问责,工作环境和压力比在行政机关轻松,坐看风云的过程中还可以伺机杀回行政机关,一举多得,是很多行政领导眼中比较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

所以,有人问从行政机关公务员可不可以去国企?答案是肯定的,有机会当然可以考虑去。但怎么去,是以什么身份去,去了干什么,还能不能回来,是当事人必须要审慎考虑的问题。私以为,这种流动必须要把握两个大的原则:

第一,去国企是不是提拔。如果是提拔,可以考虑去。去了不仅解决了级别,工资待遇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年龄大了觉得在企业OK可以继续干下去,年龄有优势或者干得不爽再想办法交流,既占了工资福利待遇,又有回流的机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第二,去的是不是优质企业。差的国企,哪怕是提拔或者带着级别过去,待遇上不去,还有破产倒闭的风险,终究不稳妥。而如果是优质企业,工资待遇好,去了可以拿高薪,虽说丢了公务员身份,毕竟占了经济上的便宜,哪怕以后回不来,职务和待遇两头吃一头,多少说得过去。

除此之外,从行政机关到国企不是逼不得已,建议慎重考虑。

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看你去的国企的性质。

本人所在县的一名卫生局长,干了几年,副处提不上去,去其它单位也没意思,县里安排他去县医院总院任书记,年薪三十多万;而当地的科级干部,工资也就十几万,他爽快地去了。

像医院这种地方,不愁会倒闭,不愁没收入,任个书记,反而少了许多压力,医院日常业务又有院长管着,这种地方,轮到谁应该都愿意去。

相反,我们县原先几个从政府部门派去旅游企业的,却想方设法回政府部门。

这几年,旅游企业竞争压力大,游客人数难以提升,客源市场难以开拓,收入自然就不好,像这种企业,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所以,是否去国企,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很容易惦量出来。工作压力不大,待遇好又有保障的,肯定愿意去。相反,企业压力大,收入没保障的,肯定没人愿意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份不改变,只是去企业任职,工资待遇也有承诺或者合同,比现在的单位高,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去的。

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我熟悉一个到国企后后悔的朋友,下面来说说他的经历:

他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和单位一位副职关系好。后来,领导调去了国资委工作。他和领导仍然保持联系。

国资委下属有企业单位。前几年效益很好,工资待遇很高。他看中了那边的待遇。就动了想进企业的心思。

通过他的认真调查分析,他感觉到企业后非常划算:他在这边行政单位,一年总收入算下来不到12万;而如果托领导的关系,去国企担任一个二级单位的中层小领导,年薪能达到20万。每年光工资收入这一项就要高出8万!

于是,他毅然从这边辞掉了行政编制,头也不回地进了企业单位。领导也很够义气,动用人脉资源,帮他应聘到了企业那边二层单位里,当了一名中层管理人员。

刚去几年,他的确收入比原来高很多。

谁曾想,这几年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体制改革,又加上疫情“雪上加霜”。在多重打击下,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改组。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三层单位,失去了管理身份。需要重新竞聘上岗。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原来的“靠山”也因为到龄退休。

他很后悔,因为企业连年亏损,最近半年他的工资收入缩水了一大半。明天到底会怎么样,会不会被裁员都不知道。

这时,他才想起原来在行政单位的好。可惜,他已经失去了身份,再也回不来了!

题主想从行政单位进国企,建议你三思:

1.进国企,你的行政身份会失去,这就意味着你原来旱涝保收的稳定收入失去了。

2.国企目前收入高,但并不代表以后高、一直高。

3.国企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处于改革、准备改革的动荡时期,存在着今天领高薪、明年被裁员的高风险!

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一般行政单位多属公务员或事业编,但也用部分派遣工,得看你的编制身份是否属体制内?而国企也有三六九等,中国烟草及国家电力这样的国企就可能比县区行政单位更好。人往高处走,待遇收入有改善就是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