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体制内有人选择被边缘化,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四点:
一、曾经遭遇不公,不能理性对待,主动选择边缘化有的人,承受不住打击,接受不了不公,遭受不了坎坷。这种人,认为工作努力了,成绩也有了,就应该得到领导肯定表扬,就应该被评为优秀先进,就应该得到提拔晋升。只要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就撂挑子、说怪话、发牢骚,选择主动放弃,对工作不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只是随便对付、过得去就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人也被领导看穿了看透了,被认为难堪大任、胸襟狭隘,久而久之,也就不会被提拔了。一任领导不提拔你,二任领导同样也不会提拔你。
我们市局一985顶尖高校硕士选调生,副主任科员,负责一个重大工作,完成得很好,还得到市领导表扬。但是年底提拔副科长时,局里提拔一名女同志。该选调生认为这名女同志工作能力一般,还经常请假,远远不如自己,就跑到局里办公室理论。结果可想而知,这是犯了职场大忌,该选调生被做了思想工作。意想不到的是,该选调生选择了躺平。10年了,还是副主任科员,比他晚进来的本科生早已经当上了科长。
二、触摸到天花板,提拔晋升无望,主动选择边缘化体制内提拔,都有提拔晋升的天花板,不可能一直无限制的提拔。比如:县乡机关提拔的天花板是副科级,市直机关的天花板是正科级,省直机关的天花板是正处级,等等。很大一部分人,只要触摸到天花板,经历过几次提拔都没有成功,那就选择放弃了。我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毕竟已经触摸到天花板,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进取,再怎么想方设法,也无济于事。
就拿乡镇这一级来说,别看很多30来岁就提拔副镇长,但是想提拔正科级却很难很难。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对此深有感触。我认识的几个乡镇副镇长,乡镇副科级干了15年还多,有的20多年,在4/5个乡镇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原地踏步的副科级。年龄超过提拔正科级的47岁时,这些副镇长也就不再纠结了,开会开始不再准时,镇长书记安排工作开始推脱,上山下乡不再主动。
三、个人性格使然,对官职没有欲望,主动选择边缘化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云淡风轻,从容淡定,不争功劳,不矜成就,对待官职不过于执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待功名利禄,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强求、不奉迎、不拔高,不与自己较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胜之坦然、败之淡然,不困于心、不乱于情,顺其自然,乐观向上。组织任用我,我就好好干,不任用我也无所谓,甚至还会主动放弃现有职务,给年轻人让路。
本单位原业务科科长,52岁,干了6年科长 、3年主任科员,为人憨厚老实、做事不急不躁、工作尽职尽责,平时少言寡语,喜欢看书散步,生活平淡无奇。2017年初48岁时,他申请退出科长岗位改任主任科员,2019年底职级并行晋升为一级主任科员,因指标限制未能晋升四级调研员。2020年底索性申请提前退休,今年春节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同事们对其提前退休感到惋惜,认为其人缘性格好,工作踏踏实实,再过几年,100%可以晋升四级调研员,退休前解决三级调研员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领导不太喜欢,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主动选择边缘化有的人因为性格大大咧咧,或者是选边站队错误,或者是说话办事得罪领导,或者是个人行事风格粗暴,或者是前任领导的身边人,等等,反正就是现任领导不喜欢、不对付、不重用。这种人,纵使综合素质再拔尖,业务工作再熟练,个人人缘基础再扎实,领导都不会提拔你。明眼人都知道,领导对这类人判了刑,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提拔。于是乎,这种人也就不再努力了,选择了彻底边缘化。你看透了我,我也不再心中有你。
比如,我们一市直重要单位,前任局长因为经济问题,受到降至降级处分,降为一级主任科员。有关部门查清,主要牵扯到工程建设和综合规划2个科室,但这两个科长没有亲自参与,也没有牵扯其他问题,只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新任局长上任后没多久,就把这两个局长换掉了,改任二级主任科员。其实这两个科长素质较强,人员基础也不错,但是因为牵扯到前任领导的经济问题,新任领导始终不太喜欢。最后,两个科长也就被动选择边缘化。
其实,边缘化的人还很多,原因也很多,除了上述四个外,还有因为地缘因素而被边缘化,因为特殊群体而被边缘化,因为领导爱好而被边缘化。但无论如何,每个体制内的人,多数都不会主动选择被边缘化,总有这个那个原因,大概就是因为看清了,所以看轻了,因为看透了,所以看淡了。
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被边缘化的人,不要放弃,如果连自己都放弃了,那就真的没机会了。事实上,东三再起、蓄势以待、厚积薄发的人也不在少数。
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1、年龄到了,晋升无望。
选择边缘化,不管是何种原因,其实都是被动的,因为人天生追名逐利的特性,如果逆其道而行之,一定是遇到不可抗拒的外界环境。
体制内晋升, 年龄是道不可逾越的坎儿,过了就是过了,而一旦没有了晋升的机会,工资福利和待遇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就是基本过上了一眼可以望到头的日子。
这个时候选择边缘化,不参与权斗也是正常的。
2、跟领导不合,迫于无奈。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领导不看重你,或者是非常反感你,那么打工人的路多半是很难走的,这个时候选择主动将自己边缘化,也是避其锋芒的一种表现。
毕竟,当你在部门里面的存在感已经很低,甚至领导都感觉不到你的存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有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了。
人在职场混,有的时候不得不低头,当你官衔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人脉也不如别人的时候,懂得审时度势就是打工人必须要学会的事情。
3、天性不爱权斗。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权钱利的斗争都是非常激烈的,虽然大家奉行的准则和运作的流程都有很大的区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想要跨越阶层, 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机会,那就一定要拼尽全力,你将会面对人性的最阴暗面。
等待着你的是背叛、愚弄、嘲笑和联合打压。当打工人看到职场凉薄,不想参与其中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躺平和佛系。
职场上,并不是人人都很好斗,也并不是人人对物质和权力都有执着而坚定的追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做给别人看的,实则韬光养晦。边缘化这件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很多时候表面上看某些人确实是被领导和同事打压到主动选择边缘化自己,但是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人家并没有放弃努力更没有放弃未来,所谓的躺平和主动边缘都是迷惑敌人用的。
这样的人非常有城府和心机,他们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选择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在人生和事业最低谷的时候,他们外松内紧,既能够麻痹周围人的意识,有能力趁难得的空闲时间修炼内功,到再次腾飞的那一天,恐怕要甩同龄人很远很远了。
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本人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感觉自己已经边缘化了,但我觉得我是主动边缘化的。第一,本人对权利不感兴趣,天性使然,性格自由,不喜欢被约束,也不喜欢口是心非,阿谀奉承。二,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感觉到人生已经到了下半场,好好爱护自己和家人,健健康康活着就挺好,何必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三,工作近三十年,亲眼所见有人被权利绑架,最后人财两空,甚至进入牢笼,根本不值得。体制内,不是选择被边缘化,边缘化本身就挺好,远离是非,过好自己的日子,回归家庭这本身就是享受生活。
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我就是主动选择边缘化的那个人。
第一、年纪大了,不想太拼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虽然是在学校,但是事情也挺多的,很多东西要学,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只能放弃。年纪越大,就会越来越感觉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且也会感觉时间很宝贵。
第二、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我会发现,我自己也有很多的短板,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所以,选择一些自己相对喜欢的,做起来稍微容易一些的事情来做,或者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那种。有些事情,领导可能希望你去做,但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可能不行,需要团队来配合,但是团队成员其实也是各有各的考虑,所以,,,也不要太为难自己。
第三、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太善于处理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尽量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随便站队,不去参加一些无效的社交活动。
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知道自己不是当领导的那块料,就想当个咸鱼,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干好,没事了就混一混。领着工资,空闲了出去玩一玩,直到退休他不香
体制内为何有人选择被边缘化?
我自动边缘化,主要是年龄大了,还有三年退休,这时,与领导提出不干了。领导很高兴,给了个闲差。
到现在又过一年半了。上班靠自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