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党兼政办主任,对乡镇工作深有感触。我想我有资格回答此问题。先说答案: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副科级,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副科病”。意思是说,提拔副科难,副科提拔正科也难。

一、乡镇提拔缓慢,副科级领导职务是大家毕生追求的梦想

乡镇公务员编制35个左右,大致有14个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其中正科级3个: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科级领导职务有11个:副书记2个、党委委员兼副镇长1个、纪委书记1个、组织委员1个、宣传委员1个、武装部长1个、副镇长2个、人大副主席1个、其他党委委员1个。

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11个,而乡镇只有8个正股级的所长、主任。8个正股级岗位竞争11个副科级岗位,130%的提拔。看起来,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已是囊中之物,睡大觉也提副科肯定是必然。其实不然。在乡镇工作过的都知道,乡镇的副职领导绝大多数都是县直机关空降的。以我们乡镇为例,11个副科级领导职务,有7个是县直机关空降的,真正属于乡镇土生土长的干部也就3个左右。

众所周知,乡镇这一级副科提拔正科比登天还难。副科级提拔不了正科,一直占据着副科级岗位,甚至一干就是14-15年。股级干部想提拔副科就得一直等下去,直到有副科级岗位空缺。我在乡镇11年,我们乡镇股级干部提拔副科级领导职务,平均年龄大概是36岁,最大有46岁才提拔为副镇长。还有很多50多岁的老科员,年龄上是年轻书记镇长的长辈,但职务上却比人家矮两级。

二、乡镇提拔正科级,比登天还难

一个乡镇就3个正科级。然而,县直单位空降乡镇正科的情况比空降副科更平常、更普遍。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空降,但也是先空降1个专职副书记,干个1年半载,等镇长岗位空缺出来,该空降专职副书记就立马补位。空降和间接空降的模式似乎早已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下去,导致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几乎提拔不了。我在乡镇工作时,50多岁的副科级领导有3个,任职差不多20年,兜兜转转20多年,先后在几个几个乡镇工作过,轮换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宣传委员、副镇长等岗位,但一直没有提拔,在副科级职务上原地踏步、终此一生。

因此,乡镇公务员的提拔晋升的天花板就是副科,没错,绝对是副科。

职级并行政策,算是乡镇干部福音,普通公务员退休前解决三级主任科员没有问题。这算是对普通乡镇公务员辛勤付出的的褒奖吧。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副职。

现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流行空降,有的乡镇公务员,一辈子都是普通科员。

有一部分肯干事的,可能当个科室负责人,或者镇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很当上副镇长。

有少部分人踏实肯干,又遇到好机会,可能提拔为副镇长或委员,但在一个乡镇干了十来年的副职,又可能转到另外一个乡镇去任副职,直到退休时,还是乡镇副职。

如果运气好,上层有人帮忙,能够在副职中脱颖而出,提拨为一把手镇长,那就突破了乡镇的天花板,可以进一步任书记,甚至可能提拨为副县级。即使不能提拨,如果在乡镇书记的岗位上干久了,资格老,至少可以到县级部门任局长或者主任。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说低也低、说高也高。

刚考入的公务员最好从乡镇场做起,因为乡镇副科职位多,什么人大副主席、几个乡镇副镇长、宣统委员、组织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党政办主任......

而县直科局除了两个副局长顶多再加一个办公室主任,副科职位屈指可数。公安局例外一点,各派出所长、教导员都是副科,但警察上升天花板低,副科提正科就难了。

所以在乡镇是很容易提到副科的。熬几年解决正科当一届乡镇长,再当一届乡镇党委书记,就可以调任县直机关一把手了。有背景的可以从乡镇党委书记直接提拔为不入常委副县长,前途喜人。

但大多数是在乡镇奉献了一辈子。

我2015考入宣传部,去年组织找我谈话要我下乡担任副镇长,因上有老下有下,所以谢绝了组织部的好意。

宣传部虽然是县委常委机关,但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是很难得到提拔重用的。看来我是要科员退休了。

祝好。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待遇、存在感、正科实职、处级才是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毕竟不出意外,乡科级并不难,但是要想进入县城或者升职正科、处级,概率就很小。我有许多同学,三十多年都奋斗在基层乡镇,甚至到过四五个乡镇工作,干到快退休了,还是副科实职,几乎所有副科的位置都坐过,最后,连个四级调研员的待遇都难以逾越,像天花板一样够不着,令人唏嘘不已。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看个人能力、机遇、背景和家庭吧。如果刚考入一般为一级科员,试用期一年,再干满3年具备提拔副科条件,到期就提的话一般为不进党委的副乡镇长,再干2年符合提拔,一般进党委,为武装部长或者宣传委员或者纪委书记,再熬为党委副书记,再过几年提乡镇乡、党委书记。现实中到点提拔可能性极小,大部分人副科都升不了。如果没有强势的背景,或者特别突出的能力,正科后回城到某个局任个职就到头了。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是什么?

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1、如果工作的起点就是普通的乡镇公务员,极个别的可以过到副厅级实职。

所谓起点就是普通的乡镇公务员,是指你参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乡镇公务员。如你报考公务员时考的就是乡镇公务员。

像这样的乡镇公务员,完全要靠自身的努力去一步一步地撑高自己的天花板。如果综合素质高,智商情商一流,聪慧灵敏,又能遇到贵人扶助,可以从一般科员到乡镇副职、正职,在退休前解决一级主任科员,甚至四级调研员。个别的可以做到县委副书记和一级调研员的层次。极个别优秀的乡镇公务员,也可以做到县委书记,最后在退休前做到副厅级实职,如地级市人大、政协的副职。但很难担任副市长和市委常委,因为乡镇公务员起点太低,磨练的时间太长,年龄很难允许。这样的例子在每个地级市都有,但极少。

2、如果是选调生的乡镇公务员,其天花板很难预测,高的可以达到省部级。

选调生是乡镇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个特例,不仅自带光环,而且是组织部门一直关注的对象。

我国的选调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就是为培养领导干部而创建的一种平台。现在都是由省级党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的。所有的选调生都必须从乡镇工作开始。作为选调生的乡镇公务员,从其开始上班就成为所在县(市、区)、市(直辖市区、县)、省(市、自治区)三级组织部单列的关注和考核对象。

也就是说,从你正式成为选调生之日起,组织部就正式成为了你的娘家。你在婆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娘家都有可能清楚明白。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的天花板就会不断的水涨船高。

据我所了解到的信息,80年代的选调生就已经诞生了省部级实职。

3、到乡镇挂职、任正职的乡镇公务员,一些人的职务就达到了厅级实职。

一些地级市常常把科长们放到乡镇挂职锻炼,一般是任副职,但也有任正职的。表现好的,挂职后很快就会提拔为副县(处)级实职。

在县市区,组织上都比较喜欢将一些局长或副局长放到乡镇担任书记或乡镇长的。这些书记、乡镇长式的乡镇公务员更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他们的任职,更多的是组织上对他们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一种考察考验,一旦合格和优秀,大多都会被提拔重用的。

像这种性质的乡镇公务员,就我认识的,至少已经有5人成为厅级实职了,还有好几人正在县市区担任一把手,如果不出意外,厅级实职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