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退休金由个人养老保险视同缴纳年数,以及个人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纳账户数额所决定。直接影响上述三项的,那就是个人在职履历、在职工资、工作年限等。因此,相同年龄、相同级别、相同地方,同时退休,退休金可能也不一样。甚至,高职级退休人员比低职级退休金还要低。下面举例分析一下,先看两个简历。
①老王工作履历,1960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82年—1989年 某市局科员
1989年—1998年 某市局副主任科员
1998年—2006年 某市局副科长
2006年—2010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0年—2017年 某市局科长
2017年—2019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9年—2020年 某市局四级调研员
2020年 退休
②老周工作履历,也是1960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82年—1986年 某市局科员
1986年—1990年 某市局副主任科员
1990年—1996年 某市局副科长
1996年—2000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00年—2015年 某市局科长
2015年—2017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7年—2019年 某市局副调研员
2019年—2020年 某市局四级调研员
2020年 退休
从上面两个简历可以看出,老王和老周是同一个单位,相同年龄,相同级别,相同时间退休。那他们的退休金,谁高一些呢?肯定是老周高一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老周副科任职时间比老王早。老周86年晋升副科,而老王89年才晋升副科。
②老周正科任职时间比老王早。老周96年晋升正科,而老王06年才晋升正科,早了整整10年。
③老周副处任职时间比老王早。老周2017年晋升副处,而老王19年赶上职级并行才晋升四级调研员,早了2年。
④早一个月提拔,工资就早一个月提升。相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数也早一个月提升。
可以看出,最终的个人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账户,肯定是老周高过老王。所以老周退休金高过老王。当然也有特殊情况:相同工龄,四级调研员退休金反而没有一级主任科员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看具体简历。
A:老邓工作履历,1960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82年—1989年 某市局科员
1989年—1998年 某市局副主任科员
1998年—2006年 某市局副科长
2006年—2010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0年—2017年 某市局科长
2017年—2019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9年—2020年 某市局四级调研员
2020年 退休
B:老罗工作履历,也是1960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82年—1986年 某市局科员
1986年—1990年 某市局副主任科员
1990年—1996年 某市局副科长
1996年—2000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00年—2018年 某市局科长
2018年—2019年 某市局主任科员
2019年—2019年 某市局一级主任科员 2020年 退休
从上可以看出,老罗副科、正科时间都比老等早很多、长很多。虽然老邓最终晋升了四级调研员,而老罗只是一级主任科员,但是老邓四级调研员这一年时间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副科、正科与老罗拉开的养老保险差距。
因此,也可以判断,老邓以四级调研员退休的退休金,没有老罗以一级主任科员退休的退休金高。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退休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多个因素,不单是职务、职称和级别,工龄和最高职务(职称)职级的任职年限同样重要。
同样是一级主任科员,同年到龄退休,参加工作时间不同、晋级时间不同,不仅在职时的工资不同,而且也关系到退休养老金的多少。
有的人30年工龄,有的人35年工龄,退休养老金是不一样的。因为,一方面在职时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就不一样,工龄越长基本工资越高。在这一点上,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职级并行”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退休养老金是根据在职工龄长短按一定比例计算的,工龄30年以上的发基本工资的85%,工龄35年以上的发90%。因此,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同样是一级主任科员,有的人晋级早,有的人晋级晚,工资级别也可能不一样,同样影响到养老金。因为一级主任科员不只一个工资级别,刚晋级的和晋级多年的,工资级别和养老金肯定有差距。
再是,在职时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缴费年限、缴费多少(包括视同缴费),都会影响到退休养老金的高低。
总之,同为一级主任科员,同时间到龄退休,养老金不一样是正常的,差别就在工龄长短和晋级早晩上。
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同一单位,同一职务,相隔一年退休,或工龄不一样,其待遇差别还挺大的。
我们位于成都区县,属参公事业单位。本单位有一位男同事2018年12月退休,42年工龄,乡科级副职,17级8档,中人补发后现为5900左右。
另一位女同事,2019年8月退休,37年工龄,四级主任科员,19级8档,中人补发后现为5600元左右。
我本人,2019年9月退休,42年工龄,四级主任科员,18级9档,中人补发现为6079左右。
其中,2018年12月退休的那位男同事,与我职务工龄都一样,在岗时,他工资还比我多200多。刚退时,他预发3670左右,我预发3450左右,中人补发时,他只补了2200左右,而我补了2500多,所以我现在退休金反而比他要多200多,来回直接相差就在500左右,我们只是退休时间相差10个月而已。
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唉!制度还是运气。教师甲与教师乙几乎同年参加民办教师,教师甲一直在中学任教,基础相对扎实,知识丰富,早早考入师范学校毕业转正。教师乙一直在小学任教,屡考不中,或者知识匮乏,压根就不敢进考场,只能靠政策落实,侥幸一刀切转正了。可是教师甲反而没有教师乙的工资养老金高。原因是教师甲转正过早了,刚一毕业就遇上了评定职称,条件限制,名额有限,只能申报中教三级。教师乙是在转正前即民办教师时就钻孔评上了职称——小教高级,转正后派上用场。被迫教师甲既要拼命工作,还要进修大专学历。条件苛刻,名额有限,年年努力,致使教师甲迟评了几年职称——中教一级,这样薪级差了好多。再教师甲还要扣去两年的教龄工龄。教师乙户口在农村,有土地有补贴。难道真是知识越多越吃亏?难道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难道花钱进修有罪了?
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现在退休的公务员,都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当中的“中人”,而且处于10年过渡期内。养老金的计算不仅涉及老办法,也涉及新方法。所以养老金不仅以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有关,而且与每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等有关。同样的职级,可能工资级别不一样,可能工龄不一样,最后会造成视同缴费指数不一样,从而养老金待遇也不一样。
以单位两位同是一级主任科员退休的同事为例,可以大致说明这个情况。
同事刘姐:1965年8月出生,2020年8月退休,其参加工作时间为1985年11月,总共工龄为34年。退休时职级为一级主任科员,工资级别为十八级7档。其视同缴费年限为28.92年,实际缴费年限5.92年,视同缴费指数为1.3709,实际缴费指数1.3555,平均指数1.3687。个人账户金额48,768.8元,计发月数170个月,上年度在岗平均工资为6573.00元。
这样,其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为5541.80元。但用新方法,基础养老金有2711.42元,过渡性养老金有3387.75元,账户养老金有286.88元,职业年金有379.00元,合计6765.05元。最终的养老金要根据“保底限高”政策计算,即实发养老金=5541.80+(6765.05-5541.80)×0.60=6275.75元。
同事赵姐:1965年10月出生,2020年10月退休,其参加工作时间为1983年10月,工龄为37年。退休时职级也为一级主任科员,工资级别却是十七级7档。其视同缴费年限为31年,实际缴费年限6.08年,视同缴费指数为1.3983,实际缴费指数1.4569,平均指数1.4079。个人账户金额54269.19元,计发月数170个月,上年度在岗平均工资为6573.00元。
这样,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为5631.91元。但用新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为2934.35元,过渡性养老金为3703.98元,账户养老金为319.23元,职业年金为418.37元新办法计算合计为7375.93元。从这就可以看出,两者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相差不到100元,但用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相差有近600元。可见新办法还是看重每月的缴费情况,而不是退休时最终的职务职级。赵姐实发的养老金=5631.91+(7375.93-5631.91)×0.60=6678.32元。
从上面两个实例可以看出,两者虽然退休时都是一级主任科员职级,但其工资级别却不一样,另外两者认定的工龄也不一样。最终,虽然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差别不大,但用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却相差不少,这主要就是计算出的缴费指数不一样,与每月的缴费情况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退休计算养老金会用到新办法,而退休时的职级对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影响变小,缴费情况是影响养老金的关键。所以虽然可能职级相同,但工龄不同,缴费情况不同,最终的缴费指数也会不同,从而会大大影响养老金。
同年到龄退休的一级主任科员,为什么养老金会不一样?
养老金的构成与很多因素有关,你的学历,你的参加工作时间,你退休前的级别,你的身份,主要和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长缴纳社保就比较多,如果是公务员退休工资计算按照工龄计算相应的百分比,最终得到退休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