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前段时间,刚看了一个非正规统计,是关于政府各个职务人员的年龄层次统计。只能说,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一般的科员,晋升之路非常艰辛。当然,很多关系和背景,也不是天然就有的,很多关系和背景,也必须在工作和交际中建立。

一、全国平均晋升情况

1、达到正国级、副国级的机率。这个机率可以近似为0%。

2、达到正部级、副部级的机率。这个机率大概为0.005%。

3、达到正厅级、副厅级的机率。这个机率大概为0.05%。

4、达到正处级、副处级的机率。这个机率大概为1.5%。

5、达到正科级、副科级的机率。这个机率大概为10%。

二、再分析一下各级机关,达到正处的概率情况。

1、国家机关。正处虚职100%正处实职80%,退休前达到二级巡视员应该没问题的。

2、省厅机关。正处虚职80%正处实职50%,退休前达到一级调研员应该没问题的。

3、市直机关。正处虚职5%正处实职2%,退休前达到一级主任科员应该没问题的。

4、县级机关。正处虚职1%正处实职0.2%,退休前达到三级主任科员应该没问题的。

5、乡镇。正处虚职0%正处实职0%,退休前达到四级主任科员应该没问题的。

三、笔者在乡镇工作过,具体体会是:乡镇干部提拔最为缓慢。

今年,抗疫期间,54岁的江西高安市灰埠镇党政办副主任陈力群,连续奋战24天倒在防疫一线,由于过度劳累,心源性猝死,在值班床上去世,享年54岁。这位工作了30多年的大学生,去世时还是个享受副科待遇的科员。乡镇公务员中,绝大多数三十多、四十多岁的科员,甚至副镇长,都是多年不提拔、长期不提拔,只是很常见的。我们乡镇,40多岁的科员一大堆,很多所长年龄比乡长书记还大;迄今为止,我们乡镇土生土长(分配就到乡镇)能提到正科的,听说这20多年只有一两个。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我是一个基层公务员,只对乡镇熟悉,介绍一下乡镇政府普通科员的晋级难度。

第一级:科员,一般考进乡镇政府,转正后就是科员了。

第二级:副股级科员,副股级和正股级是国家不承认的一个级别,但在乡镇政府里面,可不是随随便就能提拔的,在乡镇政府里面,副股级意味着各办公室的副主任,最快也要入职一年后才会提拔。

第三级:正股级科员,意味着各办公室的主任,副股级没有经过一两年的考察,不会提拔到正股级(各办公室主任)。从副股级到正股级,半年算极快,一年算很快,两年算正常,三年以上也有。

第四级:副科级中的人大副主席、副镇长、镇党委委员。到了这个级别,就是乡镇政府的领导了,要由县委组织部来任命和宣布了。虽然有规定,科员满三年就可以提拔副科级职务,但在乡镇基层,没在正股级位置上做个两三年,积累足够的经验,是不会提拔到副科级去的,而且极少(除非有极其强大的背景)直接提拔到镇党委委员兼副镇长(俗称的常务副镇长)和镇党委副书记职位上的,一般只能先当人大副主席、副镇长或者镇党委委员,这三个职位在镇三套领导班子里面属于垫底的存在。这个过程,一年算极快,两年算很快,三年算正常,四年以上也很常见,甚至有的人永远待在正股级,乡镇政府里面各部门兜兜转转,临退休才解决副科待遇。

第五级:副科级中的镇党委副书记、镇党委委员兼副镇长(俗称的常务副镇长)。这是镇三套领导班子里面的中层了,一般在人大副主席、副镇长、镇党委委员这三个位置上做个一两年才会提拔。这个过程半年算极快,一年算很快,两年算快,三年算正常,四年以上也很常见,有的人永远上不了这一级,一直在各个镇的人大副主席、副镇长、镇党委委员三个职位上兜兜转转直至退休前解决正科待遇。

第六级:正科级中的人大主席和镇长。这两个职位在镇三套领导班子里面属于高层了。一般由镇党委委员兼副镇长(俗称的常务副镇长)和镇党委副书记升任,其中人大主席和镇长又各地区不一样,我这边的人大主席一般用于安置那些有成绩但年纪大的,前途基本到头了,而镇长一直都是镇党委书记的最主要来源,属于重用。这个过程,一年算极快,两年算很快,三年算正常,四年以上也很常见,有的人永远上不了这一级,一直在各个镇的常务副镇长和镇党委副书记两个职位上兜兜转转直至退休前解决正科待遇。

第七级:正科级中的镇党委书记。这是乡镇政府里面一把手,真正的一方诸侯,非一般人能够当上,最常见的是镇长升为镇党委书记。这个过程所需时间毫无规律,可快可慢,完全看机遇。

第八级:副处级中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人大副主席、政协副主席。到了这个级别就已经算是县领导了,就算跳出乡镇政府了,其中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是重用,人大副主席和政协副主席是安置。如果想缩短这个过程,最好的办法是离开乡镇政府,去中央和省市,尽快提拔级别。

欢迎关注冷眼哥,冷眼哥无水贴,带你了解基层的点点滴滴。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这个问题我先列举2个数字,2010年左右的公务员、选调生留在乡镇的,10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是科员的大有人在;2014年的市直部门人才引进事业编(职员),初级职称的不在少数;重要市直部门10几年的正科大有人在。所以科员的晋升如果同等能力的情况下,主要看平台:

市级机关,科员晋升到科级的难度较小,基本认真工作几年都能提拔到科级岗位,正科级是个坎,很多人就卡在了正科上,提拔副县级干部不容易。省级机关,县级干部以下基本是到点就提,所以普通科员的晋升相对容易一些,正常晋升到四级调研员难度不大。

但是对于县乡级机关,由科员晋升副科级的难度相当大,因为副科对于乡镇、县直部门来说就是班子成员,很多乡镇、县直部门的公务员一辈子都提不到科级干部岗位,好在职务职级并行出台后,可以给老同志一个机会,晋升职级,提高待遇。我们同一批次在同一县区的10名左右选调生,8年后无一人提拔到科级干部实职,可见提拔难度不小。

综上所述,普通科员晋级之路有多难,一看能力,二看机关规格,三看机遇。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这里要区别两个层级的普通科员:

一、基层普通科员,晋级之路非常难,一步一个坎,多数也就副科

一个县市区,公务员数量是比较少的,以我所在的区为例,公务员共有不到2000人(不包括事业编),这已经算多的了,在这约2000人中,副处及以上领导干部共不到40人,不到2%的比例。

举个例子:我们区委宣传部一位老前辈,在宣传部干了15年的普通科员,15年才提了副科,然后3年提了正科,到机关工委干书记,马上退休了,目前在档案馆担任馆长,一辈子没担任过重要单位的主要领导。这种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而且这位老前辈算不错了,很多副科一辈子也解决不了正科。

在基层,原本领导职务就不多,经过机构改革后,领导岗位进一步缩减,想要晋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大家都知道,对于本科学历的公务员,提拔是有时限要求的,即,必须入伍满3年,才可提拔副科。也就是说,最少要干满3年,才有推荐提拔副科的资格!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3年提副科很快了啊,但如果工作满3年立刻提拔副科,那么就要面临上级巡视的调查,会查这个干部的履历、工作表现、是否是领导身边的人等,所以想要满足3年的门槛立刻提拔,那这个干部既要能力很强,又要有人脉背景。这是很难的。

对于在基层的普通科员,比较普遍的提拔年限大都在5年至.—10年,能5年提拔的也比较少。至于正科,县市区的各局长、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才是正科,一个县市区也就百八十个,35岁左右的正科绝对是该地区的政坛新星了,真正能走到副处、正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绝对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但职级并行之后,退休能拿处级待遇,没有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比例会大幅增加。

总之,在基层的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每一步都是瓶颈,每一步都是一个坎。在地级市的普通科员,相对而言,副科是个小坎,副处是个大坎,机会要比县市区的公务员多很多,但大部分比基层也好不到哪去。

二、省级及以上机关单位的普通科员,晋级之路相对容易,一般副处难度不大

省级机关以及国家部委,这个起点就很高了,普通科员的副科、正科之路基本是畅通无阻的,甚至到副处都比较容易,但正处实职是个瓶颈,因为在这样的机关单位,正处实职手中的权力就非常大了,正处实职就真正进入领导视线了,而且基层领导跑省进京对接工作、对接考核、对接政策等等,都需要走这些处长的路子,所以副处到正处,是个瓶颈。

当然,正处到副厅,更是个大跨越,多数正处级领导就卡在这个节点上难以再上一步。

但是能干到正处级领导,这就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我们形容体质晋升是“金字塔”,越往上越难,人越少。

总结:说了这么多,其实普通科员的晋升之路主要受三点原因的影响:①个人能力,这是你能走多远的根本;②平台高低,平台高走的更快;③人脉关系,这个不需要多解释,大家都懂。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从政策层面看,不难;具体到某个单位某个人,有容易的,也有很困难的。下面详细聊聊。

从政策层面看,自新《公务员法》于2019年6月实施以来,原来公务员职级晋升只能走领导职务独木桥的现状大大改善。新《公务员法》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实行职务与职级晋升并行,即分领导职务晋升、不是领导职务的实行职级晋升两个渠道。分别设置了领导职务序列和公务员职级序列: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公务员试用期满转正即可定级为科员,具体定为一级科员还是二级科员,与学历、工龄等有关。公务员职级晋升是逐级晋升,达到基本条件后才具有晋升下一职级的资格。如果是二级科员,达到一定条件后晋升为一级科员,又要达到一定条件后,才能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同时,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以上级别的,还要受单位职数的限制,并要对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察,如果后两个条件达不到,也是无法晋升的。相对于领导职务的晋升,职级晋升的标准要低一些,在职数有空缺的情况下,比晋升领导职务要容易一些。但经历的时间要长一些。

科员达到晋升副科级领导的基本年限,可直接晋升副科级领导职务,对应的职级就是四级主任科员,不用等那么长时间。但晋升领导职务对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比较高,只要积极努力地学习、工作,就有机会提拔升迁。

从具体的单位、个人看,不论是晋升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的职级晋升,都需要职数空缺,职数多的单位,晋升相对容易一些;同时,能者上庸者下,如果一个单位集聚的优秀人才、资历比较深的人较多,竞争激烈,晋升难度大。如果一个单位职数少,自身能力、工作成效又存在差距,那晋升就非常难了。对于省级机关来说,晋升科级非常容易,大多不受职数影响。

所以,公务员晋升,政策是宽松的,但实施过程中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既要因地因单位而异,也要因人而已。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有多难?

普通科员的晋级之路,是否难、有多难?除了个人能力、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关键在于所处的单位级别。

一、在省直及以上的单位

省直单位甚至部级单位,晋升通道很畅通。普通科员,很容易晋升到处级。这是因为单位级别高、职数多。

比如省直单位的处室,一把手是正处级,有几个二级调研员名额和四级调研员名额,还有副处长职数,科员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到四级调研员之间 ,基本是年薪到了就能提。

二、在处级单位

在处级单位,也就是大多数地级市的单位,晋升到正科级也不难。四级主任科员到二级主任科员,以及科长、副科长的职数都比较充分。一般来说,年限到了,都能较为容易的晋升。

但是,要晋升副处级,即副局长或者四级调研员,就比较有难度。名额较少,而且论资排辈比较普遍,四级调研员一般解决快退休的科长,二级调研员解决快退休的副局长。

三、在县市及乡镇单位

在科级单位,科员的晋升之路就比较难。现在职级并行之后稍微好一点,有资历的容易提拔为四级主任科员或者三级主任科员。

在职级并行前,基层公务员普遍有“副科病”,有几十年的老科员,退休前的梦想就是解决副科级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